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138章

作者:墨色江南

  说罢,就不顾众人阻拦,纵身一跃,向着浅浅的黄河水中跳去飘去。

  只听,扑通一声。

  特木尔跳到水中,河水不深不浅,正好儿到他的腰部,其余几个亲兵将领,立刻眼疾手快的跳入河中,把特木尔七手八脚的给搀扶了起来。

  把特莫尔搀扶到船上之后,众人又是一番的苦劝。

  “大人是国家社稷的重臣,万万不能有个闪失啊。”

  “对呀,大人汴梁可以丢,大人绝对不能出问题。”

  “汉人都说卧薪尝胆,我们如今回到大都在请援兵,把汴梁夺回来就是,大人万万不可伤害性自己的性命。”

  但是面对众人的苦劝,特穆尔仿佛并不肯听劝,他此后又接连两次纵身跳河,最后手下的将领还有谋士们以死相逼,才让他勉强珍惜自己的性命,不再跳河,安安稳稳的渡河过去了,渡过黄河之后,特木尔一行疾驰往北,一口气跑出了一百多里才敢休息。

  汴梁城的战况正如刘福通预料的那样,前前后后不过几个时辰,整个汴梁城就落完全落入了红巾军的手中。红巾军在大丞相、大元帅刘福通的率领下,簇拥着大宋皇帝韩林儿入了汴梁城。

  此时的汴梁城是自当年的靖康之乱之后,第一次有汉人的皇帝进入汴梁城,其意义之重大,刘福通率领文武百官上奏皇帝韩林儿,想要让皇帝大赦天下,并且正式分封诸王。

  其实在红巾军当中,并不缺少这王那王,只不过这些王都是一个个的草头王,每个人都给自己起一个某某王的名号罢,真正有王号的只有刘福通等少数几人。

  红巾军军的军制官制,还有爵位,都是相当混乱。

  这就容易让天下的读书人,还有世人们认为红巾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流寇。

  所以刘福通建议韩林儿不仅要分封诸侯。

  还要大赦天下,就是为了笼络人心。

  然后再继续进一步来修正官制,树立大宋正统的威信。

  汴梁城内,经过几天的筹议讨论,大宋皇帝韩林儿正式下达诏令,册封各地的诸王元帅,封各个的封爵官位,加以统一。

  经过众人的一致推举,在大丞相、大元帅刘福通之下,朱元璋是红巾军的军功劳第二人选。

  韩林儿正式下达诏书,册封朱元璋为吴王。

  朱元璋的夫人马氏为吴王夫人,弟弟朱瀚为淮国公。

  其余的像郭子兴、彭大和芝麻李等人,各自依据功劳分为公侯伯三等。

  各地的红巾军军军头们,虽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公爵有不满的,但是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是默不作声,不敢再有意见,毕竟如今的大宋如日中天,不仅歼灭了百万元军,更是恢复了失陷两百年的故都汴梁

  江北,定远城。

  “七五,伯鲁已经三番两次派人送来的书信,说想要献土保身,我看已经差不多是时候吧,不能再等了。”朱元璋说道。

  原来,自从苏州的大商人们集体闹起了暴乱之后,江浙行省平章伯鲁的权势和威望就瞬间土崩瓦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败、失败加失败之后,整个江浙行省的大小官吏、百姓、士绅们都已经看出来了,伯鲁再也无力维持其在江浙行省的地位和权势。

  伯鲁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在看清了自己的形式后,听从了刘伯温的劝解,已经派人三次送来书信,想要把江浙行省的所有印章、官位等一同送来,算是投降的投名状。

  在如此情势下,朱元璋已经觉得必须得提前去掌控江浙。

  否则的话,伯鲁的权威彻底倒下后,江浙容易形成各自割据的局面,时间长久之后,就非常不利于统一的。

  说不定在此如此乱局之下,哪一个地方就冒出了一个绝世罕有的强者也说不定。

  而朱瀚也差不多一样是这样想的。

  朱瀚说道,“这就是形势逼人啊,如今,我们虽然没有做好全面接收江浙行省的准备,但是现在建议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老哥你的担心真的会有可能实现,毕竟浙东的方国珍已经是蠢蠢欲动,听说三番两次的攻打杭州城,若是让方国珍在杭州站稳了脚跟,那还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方国珍此人反复无常,首鼠两端!此前一直是不入流的小贼寇,如今竟然让他愈发做大,若是江浙行省一乱,方国珍只怕会更加的壮大。”朱元璋也是说道。

  “现在我们进军江南,对于掌控大小权力来说,最所缺乏的首先就是银钱,其次还有人才,江浙兴盛,人文荟萃,财源茂密,我们若是不用江浙的世人治理江浙,只怕会闹起不少的事端。”朱元璋说道。

  朱瀚点点头,然后说道,“哥,你说得没错,如今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还是太少了,等到了江浙之后,还必须启用江浙的人才,不过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我们必须有点自己的手段才行。”

  “哦,七五,你打算怎么办?快说来给我听听啊,我这最近可让这件事情给愁死了啊。”朱元璋说道。

  朱瀚则是笑了笑,说道“哥,你难道忘吗?他们比我们强的地方,不过就只有这两个,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才,首先在钱的上面,他们既然能挣钱,那咱们就比他们更能挣钱。”

  “他们不是有儒家人才嘛,那咱们就把他们这个儒家的水搞混,什么是人才,是不是人才,谁是人才,将来由我们说了算,还怕他们不服管吗?”

  朱涵的话顿时让朱元璋眼前一亮的兴奋。

  最近的这些日子,朱元璋是既喜又忧啊。

  “我们进入江南之后,要大力发展工商农贸,不管是什么行业,都要打击里面蒙元或各豪强的残存势力,加入我们自己的势力,进而影响整个江南的财源、税收等等。如此一来,才不怕那些大商人们抱团抵御我,或者是坑害我们。”

  “至于我刚才说的搅乱儒学这潭死水,那就必须得借助外来的力量。”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就是一愣。

  “外来的力量,儒家的东西,还能有外来的力量吗?”

  宋代程颐、程颢、朱熹等人发展的理学已到了如今,已经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蛰伏阶段,急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让他们重新发展。

  否则的话,以蒙元压制上百年的儒学态势来,指望儒学自我提升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明朝初年,一大批的有才学的儒士们帮助重新恢复了儒家地位,这才让大明的科举不至于走到其他的学问上。

  只不过,这些儒学名士们的眼光格局毕竟局限于当时,在一百两百年之后,很快就被世界所淘汰,落伍了啊。

  而朱瀚想要做的,正是借助元朝压制、贬低儒学的这个契机,发展出一门由自己掌控的新儒学。

  有了朱瀚的这番话,朱元璋心里就非常的有底了,他笑了一笑,开口说道:“如此一来,江南以后的局面就由你来掌控了,老哥我坐镇江北,你坐镇江南,咱们兄弟联手才能真正的制霸天下啊。”

  朱瀚笑了笑,说道:“我可懒得天天蹲在一个地方,等天下一统,我还有别的想法,等到将来大侄子长大了,我再把这一身的本事交给他,让他壮大我们老朱家的门楣,到了哪个时候,我想要率领一支大军取征服四海,听说在遥远的西方可是有金发碧眼的异域美女,怎么也得抓上几十个好好玩玩!”

  朱元璋听罢,笑着说道:“哈哈哈,你这心思,还是一些小孩儿心思,你嫂子跟我说,你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已经快十五了吧,应该给你找一个媳妇儿,找了媳妇儿之后才算是大人呢,也不会说这么幼稚的话啦。”

  朱元璋喝了一口酒,然后又说道:

  “说吧,你现在心里到底有没有中意的女子?若是有的话,不管是什么人家的女子,咱都替你去把他保媒娶回来。”

  朱瀚笑着摆摆手说道:“我现在根本还没到想这个的时候,真到了那个时候,哪里用得着老哥你出手,我自己去上门儿抢亲去。”

  朱元璋听罢,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半个月之后,蒙元的江浙行省平章伯鲁等人上降书给大宋朝廷南路军都元帅朱元璋,正式把江浙行省的土地、人口、财政等奉上投降。

  作为大宋皇帝韩林儿封的江南行省平章朱瀚,自然就接过了这个重担。

  朱瀚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渡江南下,进入了集庆府。

  集庆府的百姓和士绅们夹道欢迎。

  热烈的民意,让整个集庆府是沸腾了起来。

  而朱瀚作为江南行省平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众人面前当众宣布改集庆府为金陵府。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集庆府这个名字实在是够拉垮的。

  金陵府这个名字一出之后,瞬间就赢得了大半个金陵府百姓士绅们的欢心。

  特别是朱瀚入城以后,又广贴告示,下令约法三章!

  效仿当年汉高祖入咸阳,对于所有的士绅、百姓和旧官吏等,一概不问其旧罪。

  他还严格约束手下的军队士兵,不许滋扰百姓。

  对于乖乖投降的伯鲁和范遥等人,一概替他们给大宋皇帝韩林儿上了奏表,请求册封他们为侯爵、伯爵等各种封爵,并且赏赐金银珠宝各十万。

  如此一来,许多原本担忧的旧官吏们,彻底放下心来,各自安守自己的本分,替朱瀚维护好了交接之前的秩序。

  对于如何治理江南官场,朱瀚自然是两手准备,一方面任用自己的人才,另一方面继续留用一些还算是有能力、有有品性的旧官吏。

  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江南行省右丞,作为自己的副手,全权处理江南行省的一切军政事务。

  刘伯温却不肯接受这个任命,三番两次的推辞。

  表示自己作为蒙元的旧官吏,实在不应该担此重任,而是应该辞去官职,回青田老家教书育人。

  朱瀚知道刘伯温这是担忧自己的名声。

  毕竟之前卧底什么的,可不是一个标准的儒生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朱瀚对于刘伯温这种人才,自然是不能放他回青田老家当什么教书先生的。

  他最欣赏的治国大才刘伯温,在朱瀚一番力劝之下,终于是接受了朱瀚的官职认命,成了仅次于李善长的幕僚班底成员。

  江浙行省平章伯鲁投降献土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大都。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蒙元朝廷立刻就是震惊万分。

  皇太后奇氏甚至是当场气得昏倒,原本正在进行的大朝会也是不得不作罢。

  “伯鲁这个叛徒,辜负朝廷的信任,实在是该死,来人去把伯鲁的家眷统统压倒东市口斩首!”

  皇太后奇氏清醒过来后,咬牙切齿的说道。

  江浙行省是蒙元朝廷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财富最足的南方行省,如今伯鲁投降献土,不仅仅是利益上的损失,对于蒙元的威望更是致命的最后一击。

  原本的蒙元就算是败得再惨烈,哪怕是皇帝都被红巾军给打死了,那也没有投降不是嘛。

  如今的伯鲁倒好,直接投降献土。

  并且红巾军还给予了他优待,赏金赏银封侯赐爵,可想而知以后蒙元各地官员面对红巾军将会做出何等反应了啊。

  皇太后奇氏立刻想要用伯鲁家眷的人头来报复回去,让天下人看看背叛大元朝的后果。

  不过,亲率蒙古禁卫去抓捕伯鲁家眷的宦官头领金大,很快就是哭丧着脸回来复命。

  “启禀太后,伯鲁的家人前两天都跑了!”金大说道。

  奇皇后大怒,“什么?跑了?赶紧给我去追!”

  金大哭丧着脸说道,“太后娘娘,他们已经跑了两天了,想追也追不上了,奴才听说他们是去了海河口,肯定已经坐船跑没影儿了。”

  奇太后又是因为这件事情气得大病了三天,最后,也不得不作罢。

  因为伯鲁等人早已经暗中派人接走了家眷,想要追也是追不上的。

  这件事情没有内应绝对不可能完成,大都城的某些蒙古权贵跟伯鲁肯定有勾连。

  如今的蒙古危机四伏,奇太后必须要想办法挽救大元朝。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大都城内的各种谣言满天飞。

  其中不少的人都是纷纷传言,蒙古朝廷想要放弃中原,撤回北边大漠草原,在他们撤走中原之前,还将会杀掉所有的汉人,烧掉所有的城池村庄。

  以至于,一时之间,整个大都、河北、山东一带是人心惶惶。

  许多百姓纷纷逃亡,哪怕是农忙时节,也已经是收拾家底儿粮食逃到了荒山野岭当中,没有人再去耕种田地。

  蒙元控制的地盘上竟然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局面。

  对于这些谣言,其奇太后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其背后是红巾军的刘福通等人捣鬼放出来的谣言。

  但是那些百姓们却并不知道,对谣言半信半疑,全都对蒙古人更加怨恨。

  甚至于,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元朝的官员、将领等,也很多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

  许多人纷纷上表,赞同皇太后下令北狩草原。

  奇太后立刻派人向官吏将领们下圣旨,大元朝廷绝不会放弃中原,返回漠北草原,并且他们不仅要守住现有的地盘,而且还要从周围调集各路援军进行反扑。

  大元势必要消灭红巾军,替大元惠宗先帝报仇雪恨。

  在此情况下,奇太后下令大肆封赏将领、官员、地方大吏。

  但是,如今天下四方大乱,仅仅依靠封赏已经不足以安抚人心。

  蒙元的许多官吏将领依旧都是纷纷上书皇太后和皇帝,请求放弃大都这个没有天险可以防守的京城,改为迁都到关中长安一带。

  几次三番后,对于这个提议,奇太后也是非常重视起来。

  她当即下令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参加大朝会,商议是否可以迁都。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忠臣站了出来,强烈反对迁都关中的计划。

  这个大忠臣不是别人,正是蒙元朝廷册封的衍圣公孔克坚。

  作为孔子的后人,孔家自从北宋被封为衍圣公后,一直都是九品、七品一类的低级小官。

  但是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元顺帝欣赏汉地儒学,把衍圣公的爵位,从下级的七品九品提一下提升到了正二品。

  如此一来,孔克坚可谓是极尽自己所能的,想要效中元顺帝。

  哦,现在不是元顺帝,现在他们叫元惠宗。

  朝堂之上,只见衍圣公孔隔间一副忠贞贤良的模样,大声道:“太后、陛下!大元天子当与社稷共存亡,岂能害怕贼寇迁都到关中?如今大都兵马依旧非常众多,只需要绝一死战,即可平灭红巾乱贼。就算一战不胜,也可以召集四方的仆从军队前来勤王,远的不说,就是近的辽阳、女真等部也是非常悍勇。”

  作为蒙元朝廷的最大的行省,辽阳行省的深山老林里有许多的野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