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449章

作者:墨色江南

  听到赵敏的话,朱元璋恍然大悟。

  哦~原来朱瀚是这么赚钱的啊。

  但朱元璋却对赵敏继续道:“你做生意赚钱岂不是正理?现在说的不是你挣钱多少的问题,而是你做的那些贡献,你向外捐赠的事,你不应该只是自己做,应该让其他商人也投入金钱,否则你一个人能帮助多少人?”

  我能帮助很多人啊。

  赵敏心说,朱瀚也没有说强迫别人捐赠这件事,赵敏自然不会去做,但现在朱元璋就在面前,话不能这么说:“嗯,请陛下放心,我知道了。”

  反正朱元璋说的都对,至于按不按照他说的去执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先敷衍过去再说。

  朱元璋见赵敏没有反驳他,还算比较满意:“自家人不用喊皇帝、陛下,和七五一样,喊哥。”

  喊其他的,生分。

  “好,陛……哥。”

  赵敏看到朱元璋语气稍缓,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跟着落地。

  最起码,以后过年见面时心不用再七上八下的了。

  马秀英拉着赵敏到一旁说话,朱元璋闲得无聊,看着赵敏桌上放着的新式衣服的设计图片,顿时来了兴趣。

  他拿着一套西装和中式服饰,左看右看都觉得好看,拿起来询问赵敏:“这是啥?”

  “这是七五设计出来的衣服,我看着图片不错,准备做两套试试。”

  赵敏听到朱元璋询问,心中猜测朱元璋应该是对这几件新式衣服很感兴趣,所以把自己的犹豫隐去,对朱元璋道:“等我把新式衣服做出来,送给哥几套?”

  “嗯,行。”

  朱元璋很满意赵敏的回答,也没有忘记提醒赵敏:“我看里面还有一些女人穿的衣服,给你嫂子也准备几套。”

  “好。”

  赵敏应承下来,随后对朱元璋和马秀英发出邀请:“哥,嫂子,中午一块在工厂吃顿饭吧,很简单的家常便饭,量大管饱。”

  朱元璋听到量大管饱就不会拒绝,迎着马秀英询问的眼神,点点头道:“行,咱中午就在这吃饭。”

  晚上回到家,赵敏开心的把今天见到朱元璋和马秀英的事情告诉了朱瀚,同时也把朱元璋要她把做出来的衣服送几套的事情也告诉了朱瀚,信心十足的说道:“只要陛下穿了我们设计出来的新式衣服,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到时候咱们得衣服就不愁卖了。”

  “嗯,去做就好。”

  朱瀚只是给赵敏指明发展方向,剩下的事他基本上就不管了,都交给赵敏去做:“新式衣服代表着新风气,也是新的风向标,未来长衫会逐渐被淘汰,我们的新式衣服必然会增光添彩。”

  朱瀚对新式衣服很有信心,这毕竟是未来的潮流,没信心就怪了。

  “爷,你肚子里还有多少好主意?一块告诉我成吗?”

  赵敏有些幽怨,在朱瀚肚子上画圈圈:“爷,你的主意太多了,我现在实在掏不出什么了……要不,我给你找几个小姐妹一起来伺候你?”

  “胡闹!”

  朱瀚拍了赵敏一下,对她呵斥道:“爷难道不会自己找吗?”

  “去你的!”

  说着,赵敏就开始不老实起来,朱瀚赶紧制止:“今天不行,我得陪着三娘她们,你先歇着吧,我昨天刚回来就被你缠了一夜,你再这么缠下去,别人该对你有意见了。”

  “哦。”

  赵敏哦了一声,表示自己很乖,很听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正今晚她只能一个人睡。

  ……

  且不说朱元璋和朱瀚,就说朝堂。

  朱元璋提出的改革,特别是对国家的改革,这件事对朝堂上的朝臣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事。

  一开始,朱元璋只告诉了朱标和李善长等内阁成员,但不可能只是这些内阁成员去处理这些事,所以在朱元璋离开后,朱标和李善长两人协商着把消息透露出去,大明是世界之大明,华夏为汉人之华夏,朝臣们为之震动。

  当然,朝臣们更疑惑的,是世界有多大。

  朱元璋从应天出发,再回到应天,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能走完这些路,已经很不错了,可百官们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大明之外的土地,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时下应天最火爆的问题之一,基本上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一些出过海的商人,自然把海外形容的很大,而且遍地都是财富,从而让人们对海外心生向往,也正是因为这些商人夸张的言语,让百姓们知道了一个消息:大明的国土,已经远超唐宋,甚至连蒙元王朝都比不上大明。

  百姓们不知道拥有这么大块的土地有什么好处,也意识到这么大块的土地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可听着就是那么让人兴奋,让自己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生长在皇城根下的老百姓,在知道大明拥有了那么大的一块土地后,激动的不得了:“真想出去看看我们的大明……那是天下的大明!”

  “有了钱,一定出去看看!”

  “打工去!打工赚钱去外面看看!”

  “对,我建火车去……听说火车可以每天十二个时辰的跑,只要有铁轨,我们就能跑火车。”

  应天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百姓比起来,多了几分觉悟,大有与大明共存亡的那种荣辱与共感。

  至于朝臣……他们自然也是开心的。

  朱元璋是大明的皇帝,朱标是大明的太子,是华夏的实际管理者,朱元璋总不能抢自己儿子的工作吧?

  想到在朱标手底下干活的舒爽,朝臣们就觉得浑身轻松。

  至于军权和人事任命权……这些朝臣不放在心上,他们认为,只要抱紧朱标的大腿,大明的未来必然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既然可以赢得未来,在朱标手底下干活又那么的轻松,傻子才会选择现在去追随朱元璋吧?

  如今的大明属于百姓归心,造反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

  既然不造反,那还在乎军权干什么?

  所以,朱元璋去当皇帝,朱标来管理大明本土,对百官来说,这么做就是两全其美!

  甚至他们开始无比迫切的期望朱元璋的命令赶紧下达,然后好摆脱朱元璋的魔爪。

  什么?

  朱元璋要休息一个月才上朝?

  这怎么可以?

  担心迟则生变的御史们,开始纷纷上奏,要求朱元璋不要贪图享乐,这都快两年没上朝了,现在回来了还不在朝堂上宣布新政令,老实在后宫休息干什么?

  朱元璋看着御史们纷至沓来的弹劾奏折,不由得苦笑起来,对旁边的马秀英道:“妹子,你说咱以前得多招人恨?现在就催着我修改国号和政令呢,呵呵……看来标儿给他们的环境,还是太轻松了啊。”

第378章 过年

  朱元璋虽说设置了大明为母国,华夏为辅国的制度,但他一天没有把这个消息以政令的形式下达,那么朱元璋就是所有朝臣头顶上的阴影。

  这才是朝臣们想尽快催促朱元璋上朝的原因。

  朝臣们知道,大明改革的事情是朱瀚提出来的,否则以朱元璋的魄力,他万万不会想到,既然是朱瀚提及的事情,那朱元璋就会从快、从速的去办理。

  可是,这一次朝臣们却失策了,朱元璋并不着急,而是加快建设了监察部和缉捕部的建设,并且监察部在建立之始,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让监察部下沉到州府,审查核对各个州府的账目。

  朱元璋:你们不是怕我吗?那就再提心吊胆一会吧。

  做这些事的时候,朱元璋一直没有露面,朝堂的运营依旧由朱标负责,一笔笔的钱投入到琼州,让很多人意识到,琼州将会成为下一个热土。

  那还等什么?

  投资吧!

  如今大明的乡土情结依旧很重,但却开始有人向外走出去,开始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

  说白了,就是赚钱。

  士农工商四个大行业,已经逐渐趋于平等化,除了士这一特殊群体,其他的基本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赵敏已经把第一批新式衣服做出来了,让人穿在身上试了一番,赵敏立刻就让裁缝去给朱元璋和马秀英量尺寸,连夜给两人定做几个款式,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白衬衫加黑外套。

  这种原本从西方传来的服装,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服。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皮鞋,如果有皮鞋的话,朱元璋穿上更像是大佬。

  腊月二十三,小年。

  大朝会。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上次大朝会已经说起,朱元璋会在小年当天的大朝会上朝,朝臣们都开始精心准备。

  马上就要过年了,有些糟心事不必说,否则以朱元璋的性格,这个年大家谁都过不好,说点喜事也无妨,毕竟现在大明发展的很好,只说喜事也说得过去。

  只不过,朱元璋亮相的方式,却有些特别。

  没有所谓的龙袍,只是很普通的明服套装,但着实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

  我的天,朱元璋这是穿的什么样的衣服?

  为啥看上去普普通通,可却这么好看呢?

  “咋,看着咱的衣服好看是吗?”

  朱元璋不无得意的站起来,在大殿上走了一圈,方便群臣看得清楚,然后才炫耀的说道:“这是咱弟媳妇在应天开的服装厂给咱设计的服装,叫新式明服,咱大明正在改革,创造不一样的盛世,既然要改,那不妨改的彻底点,服装也改了……咱已经决定,这种新式明服以后就是咱朝堂上的正式工作服,外面有裁缝,到时候把你们的腰围量一下,年前把你们的衣服做出来。”

  这……我们也能穿?

  朝臣们都激动地不得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和朱元璋穿一样的衣服。

  “有啥不能穿的?咱是皇帝,也是人,就算是以前的服装,也都一样嘛,就是颜色不一样,上面的花纹不一样而已,都穿!”

  朱元璋很乐意看到朝臣的惊讶,笑呵呵的说道:“衣服而已,哪有高低贵贱之分?穿在身上好看就行了,那啥……这些新设计的衣服款型,是英王设计的,大家觉得英王的眼光还行么?”

  行!

  那可真是太行了!

  朝臣们看到朱元璋都穿上了新式明服,立刻意识到这套服装必火,大家凑点钱去仿照一批,肯定能挣不少钱,可朱元璋一句衣服是朱瀚设计出来的,那就不能再动手了。

  开什么玩笑,谁不知道朱瀚是最护短的人?

  至于朱瀚赚钱……他连天下都不要,挣点钱怎么了?

  不能仿照衣服挣钱,那就给去投资,挣的钱大家都能分一杯羹不是么?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对大家说道:“这套衣服咱认为设计的很合理,对咱的身材、腰围有很大的需求,所以以后除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一定要按照要求来!李先生,回头你拿一份规章制度出来,让他们严格按照制度保持身材和腰围。”

  李善长听到后面不改色:“是。”

  “……”

  朝臣们听到朱元璋的话,有点急眼。

  我们上个破班,‘享受’着朱元璋带给他们的威压,你竟然还对我们的身材有要求?

  这破班……不上也罢!

  但是,这只是在心里想想,他们可舍不得在朝堂上的职位,毕竟朝堂引领他们进行投资,这等好处是在别的地方体会不到的。

  “行了,没啥事咱也不扰大家兴致了。”

  朱元璋摆摆手,对朝臣说道:“年前有什么事尽快处理好,等到二十七就放假。”

  说完,朱元璋再等了一会,看到朝臣们一个个都憋着不说话,心中暗爽不已,开心的打卡下班。

  而朝臣们看到朱元璋开心的离开,心里那叫一个难受……有事你倒是说事啊,老是这么吊着我们这些当臣子的有意思吗?看到我们难受你开心是吧?

  朝臣们最想听到的,还是朱元璋说出改制大明的事,可朱元璋就是不说,让一众朝臣心里难受坏了。

  至于朱元璋……他下了朝以后,直接来到皇城中。

  皇城分为两部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皇宫了,外面更多的是起到防御作用,但也有例外。

  在皇城北边,是曹国公李贞居住的地方,这是朱元璋的姐夫,有能力却不贪功,而且还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朱元璋就把皇宫的防御交给李贞来管理。

  不要觉得李贞是乡野村夫,不懂什么战事,当年在打天下的时候,李贞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后勤能够满足将士们的需求,这一世拥有了朱瀚,李贞没什么上战场的机会,可朱瀚却知道,当年李贞在杭城,可是把张士诚拒之门外的。

  只不过李贞不争名夺利,而且很有自知之明,如果他晚走几年,李景隆也不至于成为首位大明战神。

  这一世因为有了朱瀚,李贞的能力没有太过彰显,但朱瀚却知道他的能力,而且李贞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又是朱元璋的姐夫,朱元璋也愿意在皇城给他安排个地方。

  李贞在皇城住的地方,与其说是宅子,倒不如说只是一个房屋,至于曹国公府……现在已经成为李景隆等小纨绔们的集合点,李贞也懒得回去,就在皇城照顾着一亩三分地。

  在皇城北侧,有给李贞划出来的三百多亩地,这里以种菜和种瓜果为主,还可以养殖鸡鸭羊猪,朱元璋没事的时候,也愿意到农田里体验一番。

  马上就要过年了,朱瀚馋那口杀猪菜,所以一大早就跑到皇城里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