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57章

作者:风霜半纸

  PS:五千字大章!主要是因为前面有一些铺垫,后面才是结果,怕大家骂我断章狗就一起放出来。

第205章 数万百姓集体下跪!青天大老爷,我

  们错了!!

  杀完了这几个官员之后,立刻就对他们的家进行抄家。

  家眷要么被杀,要么直接被发配到辽东去。

  后来陈寒才明白,与其杀掉这些人,还不如把他们直接发配到辽东。

  干什么呢?

  辽东有很多铁矿,那是需要大量奴隶的。

  这些人贪污受贿,享受了不知多少民脂民膏,当然是要付出代价。

  所以把他们发配到辽东去,是对他们最好的一个安排。

  抄完了家之后,又对这些人写出来的名单进行一一收捕。

  尤其是那些大粮商,这些大粮商,为什么会在天津卫指挥使尊为上司的名单当中。

  是因为这些大粮商,居然个个与京城高官相联系。

  他们都是一体的,就像这一次赈灾一样。

  由于海河这些年常有泛滥的情况发生,离着京城比较近的天津卫,作为拱卫天子门户的重镇。

  每年会拨下来不少的赈灾粮钱,钱拨下来之后,一开始是户部层层刮,到地方上是直隶的各个官员开始一层一层地收割。

  等到了天津可能就只剩下一半了。

  天津卫的官员要与地方上的粮商进行分润,到百姓手上就不足十分之一。

  这十分之一,还得分给那些真正发粮食的小官员手上,那可能就是百分之一到百姓手上。

  他们就是这么来玩弄百姓,玩弄朝廷。

  陈寒把这些人抄家,然后把他们的钱财拿出来,尤其是那些大粮商的钱粮拿出来,开始赈灾。

  刘挺、王虎心里边都很不服气,“大人,这里的百姓个个有眼无珠,听了那些官员和读书人的话后就误会您,您还去救他们干什么?

  要我说就让他们去京城,让他们去求京城那些贪官,看那些贪官会不会救他们。”

  刘挺和王虎两个人毕竟是性情中人,说出来的话也比较的直率。

  李如松说道:“那些人的确可恶,的确不值得救,可如果不救他们的话,就刚好中了那些贪官污吏和那些读书人的计。

  那些人会说,朝廷之所以不下拨钱财的赈灾,是因为咱们家大人推行新政,耗费了国库的银两。

  百姓的确容易受蛊惑,可就真应了那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不去救他们,他们就会死伤更多。

  到时候这一切的罪孽他们都会甩到大人身上。”

  刘挺和王虎两人更是生气。

  陈寒道:“行了,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

  不过得告诉他们是本都救了他们,得告诉他们什么人可以信任,什么人不能信任。

  骂还是该骂的,粮食还是得发,赈灾还是得继续,不过别让这些个百姓吃了老子的粮还骂老子的娘就是。

  安幼娘道:“对,虽然要给他们发粮食,但也得让他们明白到底是谁赈济了他们。”

  ……

  翌日。

  在城外施粥棚,正在排队等着官府发粥的灾民们忽然发现,昨天吃的还是清汤寡水,

  那粥里边肉眼可见的几粒米,其他都是水。

  可现在发的粥,居然能够插的筷子不倒。

  而且还有咸菜疙瘩。

  甚至人家还说了,每天管三顿饭,这让灾民们很是好奇。

  这是天津为这些个官老爷们发了善心吗?

  他们怎会如此厚待自己等人?

  正奇怪呢,忽然就有人唱到:“钦差大人到!”

  这声唱刚落,那些刚才还在喝粥的百姓愤怒了。

  他们之前就听到了谣言,说这一次的天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就因为陈寒要推行新政,才惹得老天爷愤怒降下暴雨来。

  所以一听到钦差大臣来了,这些灾民哼了一声,甩下饭碗。

  “走!找他算账去!”

  “对,害得我们这么惨,不要放过他!”

  “对对!找他算账!”

  “一定要让他给我们一个说法。”

  瞬间几千灾民都围了过去,围在陈寒的轿子边上。

  灾民虽被锦衣卫给拦着,但他们还是指指点点。

  正说话呢,刘挺这个火爆脾气的坐在高头大马上大吼一声:“吵什么?你们以为现在吃上的粥是怎么回事?

  你们昨天喝的还是清汤寡水今天就有粥喝,是谁的功劳?

  那是我们家大人昨天查抄了贪官污吏和奸商,从他们家里把钱财和粮食掏出来,你们今天才有粥喝!

  你们一个个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明明那些贪官污吏把朝廷给你们的赈灾钱粮贪污了,还告诉你们,是我们家大人搞新政搞出来的暴雨。

  这种瞎话你们也信,那我家大人不搞新政,难道老天爷就不下雨吗?就不下雪吗?就没有洪水?没有干旱吗?

  前几天跟你们说是我家大人搞新政弄出来这暴雨的那些读书人,都已经被抓,一审才发现,这些人收了那些有钱人的钱。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家大人搞出来的新政——摊丁入亩。

  说得白一点就是,田多的就多交田税,田少的就少交田税,没田的就不要田税。

  以前要交人头税,现在新政之后不交人头税,全部摊到田税里去。

  而这样的改革,对那些有钱的大地主们来说,损失是巨大的,所以他们就开始攻击我们家大人的新政。

  可是伱们要想一想,你们都是些少田喝没田的呀,你们受益才是最大的啊。

  可是你们还不理解大人,还在这里骂大人,你们还有没有心肝?”

  刘挺这么一骂,围观的百姓愣了。

  有人就说了,“是不是真的,哪有这么好的事?”

  王虎也说了:“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有这么好的事?过了今年你们去问一问山东的那些百姓就知道了。

  山东曲阜的孔家为什么被灭门,就是因为曲阜孔家一家人就占掉了整个山东一半的土地。

  他们家不需要交税,还仗着是圣人血脉家族,欺压百姓,杀害百姓。

  我们家大人是为了给那些百姓平反昭雪,才杀的他们。

  读书人一直遵从那孔家,是因为从孔家能够得到好处。

  你们这些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好处?

  他们当官了,发财了,压榨的还是你们。

  而我们家大人顶着这么大的压力,顶着所有读书人的骂名,替你们去改革,反倒被你们骂成那样?

  你说你们这些人是什么脑子?

  你们这些人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道?”

  百姓们被说得是一脸茫然……

  PS:第二更!!

第206章 十万读书人又如何?你们就逼他吧!

  逼他的结果就是血流成河!

  李如松也骑着马上前去,大声说道,“尔等若是不信,完全可以去天津城打听打听,那些贪官污吏如今已都被抄家。

  天津卫指挥使之所以不赈灾,是因为朝廷下拨三十万两白银,

  他们准备与当地大粮商合作,只把那喂猪喂鸡的糠皮拿出来给你们吃喝,

  然后他们分润那三十多万两白银的赈灾款。

  而你们肯定会骂朝廷不赈灾。

  他们则拿出,是我们家大人推行新政,使国库没有了钱财,才没办法赈灾的理由搪塞你们。

  他们是不是还鼓动你们上京城去向我家大人要个说法?”

  下面的百姓听到李如松的话之后,若有所思,因为他们在码头上茶馆,又或者在粥棚听那些读书人非常激昂地说,

  老天爷之所以下暴雨,是因为陈寒改革,惹怒老天爷。

  是陈寒不尊祖宗成法,不遵守天命才搞出来的。

  弄得这些百姓也相信,说这一切都是陈寒搞出来的鬼。

  可没想到居然是有心之人利用了他们受灾的痛苦,把这一切的黑锅甩在陈寒身上。

  而那些贪官,则可以心安理得地贪污朝廷下拨的赈灾款。

  一想到这里,那种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那种羞愧之感立刻涌上心头。

  有百姓就说了,“难怪今天的粥棚发的粥全都是大白米。这么一说,我倒听说昨天晚上开始就有官兵在抄那些大粮商的家,还有抄那些当官的家。”

  “对对对,昨天晚上我睡在城隍庙边上,听到了大批官兵抄家的响动,我当时还以为是在运粮,没想到是在抄家。”

  百姓们开始议论了,有些看到了动静的站出来这么一说,更是令这些百姓羞愧。

  数千百姓看着陈寒的轿子,刚才还想去围攻人家陈寒。

  而现在才知道,要不是人家陈寒他们现在还喝着清汤寡水。

  有百姓就上前去,“那这么说,的确是我们误会了钦差大人。”

  安幼娘从轿子里面出来,很是委屈地说了一句,“你们觉得呢?大人一心为你们着想,可你们就听了别人几句蛊惑的话,就这么误会大人,

  要不是我们家大人大人有大量,不跟你们计较,早就甩手走人让伱们活活饿死了。”

  这么一说,老百姓更是羞愧至极,头都抬不起来。

  接着有人开始跪了下去,口中大呼,“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啊!”

  百姓们山呼青天大老爷,陈寒却好像浑不在意一般他从轿子里面下来。

  百姓们看到陈寒居然是如此年轻的一位俊杰,更是羞愧难当。

  自己一大把岁数了,可是听风就是雨。

  那些读书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这么去误会人家青天大老爷。

  可是即便自己等人如此误会,陈寒却并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反而是把那些贪官污吏给收拾了。

  反而是把那些奸商给收拾了。

  然后把那些奸商的钱粮拿出来赈灾,让他们能吃饱饭。

  就这一点来说,自己的人的境界就要比人家年轻人差得不知多远。

  陈寒走向了粥棚,拿起了铲子,轻轻刮了刮大锅里边的粥,发现的确是粘稠。

  他拿过边上的筷子插了进去,发现能够立住,这才对边上给百姓施粥的官兵说道:”以后每天都会有粮食运到粥棚,你们就按这个标准煮粥发给百姓。

  再有,从明日起会不断运送来新的衣裳,每位灾民至少给他们发两套,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