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62章

作者:风霜半纸

  因为她知道,自己只要跟随在曹正淳身边,哪怕只学到了曹正淳万分之一的本事,也能在当今的武林当中排上前十。

  而白莲教教主何三思,更是看得傻眼了。

  这是什么人啊?

  这是神仙吧。

  我的老天爷。

  我们还想着凭借两千白莲教徒建功立业,在陈寒这里再立功劳,以后也好提要求。

  可没想到没等自己等人上场,曹正淳就杀得那些读书人尸横遍野。

  看到这场景,何三思感觉自己的脖子发凉、发紧。

  因为当时收了孔家的钱,他居然敢带着自己手下这一两万人,想要和陈寒抗衡。

  如果陈寒当时让曹正淳出来了,恨不得把自己等人也杀得片甲不留啊。

  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李如松,刘挺,王虎他们三个人,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如此血腥的一幕。

  当然更是第一次看到曹正淳出手。

  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他们都被吓到了。

  当然他们看得也是十分爽。

  这些读书人不知悔改,不知死活,被人蛊惑了两下,居然还真想抡着他们那小酒杯一样的拳头,打死自家大人。

  可笑!

  可笑至极呀!

  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自家大人一开始没想把事情闹大,只是把几个犯大不敬之罪的读书人给杀掉。

  还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自家大人已经足够忍耐了。

  要知道自家大人现在是钦差大臣,那是代表皇帝。

  哪个臣子或者老百姓以及读书人敢拦皇帝的驾。

  而且还敢出言不逊。

  自家大人没将他们的九族都给杀掉,已经是非常仁慈了。

  当然陈寒在曹正淳杀掉了两万多读书人,以及他们自己自相践踏、挤压死掉的接近三万人之后,没让曹正淳继续杀。

  侥幸没死的那些,跪倒在地上瘫软下去。

  嘴里喊着饶命。

  陈寒之所以留着他们,也不是心善。

  他走了过去,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你们背后应该有人指使,要不然不可能把本都的行踪掌握得如此清楚。

  把你们背后的人说出来,或许还能留你们一条狗命。”

  这些读书人立刻将背后指使也都给交代了清楚。

  陈寒见状,一挥手:“进城!”

  于是满城的百姓便看到,一身血腥的陈寒他们进入了京师。

  整个京师的百姓也好,官员也罢,在听到了这件事之后,都无比震惊。

  自从永乐大帝定都在此,估计就没有发生过如此血腥的一幕。

  尤其是屠杀读书人,更是震惊天下。

  京城里的百姓甚至看到,从永定门进来的侥幸没死的那些读书人,早已吓破了胆子。

  进城之后就像老鼠一样,满大街地钻山打洞逃跑,连回头都不敢。

  不少的读书人躲进了边上的房屋后,缩在角落里,眼神涣散,浑身发抖。

  一点也没有之前他们云集在一块,声讨陈寒的气势。

  反倒是个个被吓的魂不附体。

  而陈寒一路进来,但凡被他双眼扫中的读书人也好,官兵也罢,以及躲在暗处偷看的官员,都吓得往后躲。

  他们现在才终于知道陈寒这个家伙,他不像是一个臣子,倒像是帝王,敢随意杀人。

  但越是如此,那些官员越是痛恨陈寒。

  因为知道已经和陈寒撕破了脸,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不是陈寒死,就是自己等人死。

  虽然他们畏惧害怕,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等人的利益,他们知道,唯有跟陈寒死磕,唯有跟陈寒处处作对,让陈寒不痛快,他们才有机会重新享受特权。

  而陈寒这边,押着读书人开始挨家挨户搜京城的官员。

  第一家就来到了离永定门最近的大理寺少丞家里。

  此时大理寺少丞跪在地上,砰砰砰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下官再也不敢了,下官再也不敢了!”

  陈寒骑着马进了他家里,他家的大门直接被撞开,还死了好几个家丁。

  这是为什么?

  心虚啊!

  知道陈寒进城肯定会找他们秋后算账,所以拼死反击。

  只是曹正淳凌空一脚,就把那厚重的大门给踢了开来,连带着那十几个家丁也被踢死。

  陈寒骑着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伱胆子很大呀!”

  “下官再也不敢了,下官再也不敢了,饶命啊,饶命!!”

  陈寒冷酷地说道:”煽动读书人围攻钦差大臣,和刺王杀驾是一个罪名,你掌管刑狱多年,应该知道,此罪恕无可恕!“

  大理寺少丞抬起头来看向陈寒,满脸绝望。

  陈寒一挥手:“杀!”

  曹正淳单手一捏,大理寺少丞的脑袋就爆炸开了。

  旋即大理寺少丞家里鸡飞狗跳,满门杀尽。

  杀完大理寺少丞,陈寒转身带着吓傻了的读书人寻找下一家……

  PS:第五更!!

第212章 继续血洗!本督现在就是神,阎

  王来了也得死!!

  杀完了大理寺少卿这一家之后,陈寒转身就向着另一家而去。

  没有停!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陈寒很明白,自己回到京城突降暴雨,对很多官员读书人来讲,都是一个扳倒自己的绝佳机会。

  因为老天爷降下了预警,又有如此多百姓遭殃,恰逢新政推行,多好的机会啊。

  所以文官和读书人,抓住这一波就能够制造非常好的舆论,可以蛊惑许多受害者。

  只要跟他们讲,你们之所以受这些苦,受这些难都是陈寒改革变法造成的,老百姓就会一呼响应。

  老百姓心里面没有多少自己的主见。

  所有的舆论权力,话语权都掌控在文人手上。

  现代社会的人很难想象古代一个读书人的能量有多大。

  就这么打个比方,当你连字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身边有一个人,

  他居然倒背如流那些经典;

  他跟伱讲古代皇帝是怎么来的;

  他跟你讲神话传说是怎么来的;

  他跟你讲庄稼应该要怎么命名;

  他跟你讲各种神奇的事情;

  他指着那些方块字跟你说这个字念什么。

  在那一刻你就会全身心地佩服这样的人。

  因为你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最重要的是以前当官的真的能够掌控你的生杀大权。

  即便是一个只管理几万人的县令,你平时接触不到县令大人。

  可是每当夏税秋粮要交粮之时,他只要大笔一挥,就能决定你一家人的生死。

  所以一个好官,对百姓来讲,那就意味着生存的几率大一些。

  一个坏官下来,就意味着一家老小可能正常活下去都难。

  所以青天大老爷对于现代人来讲,不过是一个正直清廉的官员而已,仅仅是而已。

  可是对于古代的老百姓而言,则代表着生存几率更大一些。

  所以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那么的吃香。

  只要家里面出了一个秀才,那基本上家里不说绝对的发达,但绝对可以达到小康之家。

  而这也是吸引那些读书人趋之若鹜,像闻到了蜜蜂屎一样地扑上去的原因。

  即便寒窗苦读十几年,即便读书之苦令人难熬,他们依旧要熬过去。

  就是为了争取那一线的机会。

  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就可以带着全家人摆脱当前的阶级。

  只要考中了一个秀才,那么当地的官老爷的主老爷,地面上的三教九流都会对你尊重有加。

  在县城里,你就是一个名人。

  这就是文人在古代的地位。

  所以汇聚十万人的文人,他们每个人一嘴一舌说出来的话都对陈寒不利之时,百姓当然会相信,他们当然会盲目遵从。

  可是当京师的百姓看到陈寒杀在他们心目当中高高在上的文人,像杀死鸡一样的时候,他们彻底的凌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为什么陈寒也是当官的,却还要杀这些以后可能会当官的。

  死掉的那些读书人,以及在这场屠杀当中侥幸活下来那些读书人,此刻道心已经碎了。

  他们不再相信只要文人够多,就可以把一个强权给推倒。

  他们也不相信,凭借一张嘴,就能把一个掌权者淹没。

  那些官员愚弄了他们。

  官员把他们当做了工具来用。

  而现在用完了,却没人站出来替他们说句公道话。

  又或者那些官员自己都自身难保。

  没看到陈寒押着那几名读书人,挨个寻找背后指使者吗?

  大理寺少卿被杀掉一家之后,太仆寺卿家里边的大门也被一脚踢了开来。

  太仆寺卿跪在地上把头都磕破了。

  嘴里一直在说着,他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甚至他跪在地上,爬到陈寒的脚边上,然后五体投地地趴在陈寒脚边,毫无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