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14章

作者:风霜半纸

  陈寒这边可能都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的改变,弗朗基人很快就有了反应。

  估计是忍受不了陈寒这种直接将他们的人杀掉的方式。

  甚至是直接将他们的人的脑袋砍下来,放在了港口上用来震慑所有的外国人。

  虽然他们承认如今的大明王朝还比较的强大,但是绝对忍受不了大明王朝用这种高傲的态度对待自己等人。

  最重要的是现在西班牙人也已经来到了亚洲,并且在吕宋岛的马尼拉站住了脚跟。

  如果自己等人不加以反击的话,可能西班牙人不仅会笑话自己等人,更有可能抢占掉自己的市场。

  于是三号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和陈寒他们来一次,硬碰硬。

  不过考虑到如今大明王朝能够轻易的灭掉濠镜的基地,他们这次倒是没有急着进攻。

  一切好像都进入到了静谧,但有心之人很明白现在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京师。

  万历帝在朝堂上开始了他的排兵布阵。

  “工部!如今我大明的宝船造船厂搭建得如何了?”万历帝问道。

  虽然官员们在下面并不是多么的高兴,即便是上朝他们也觉得这不过就是为了完成基本任务而已。

  建造宝船是陈寒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

  在如今交通工具不方便的情况下,大型的战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用来殖民,更可以用来横跨海域作战。

  新上任的工部尚书硬着头皮出来:“陛下!臣等已经将所有人的准备工作完成,工匠也已聘请完毕,就待原料进厂。”

  宝船的建造图纸等都在工部的档案库。

  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后来就没有了下西洋的壮举。

  一来,是因为从堡宗朱祁镇开始,武将的地位落寞,没有了雄才大略的统帅可以率领船队。

  二来,海面上渐渐有了倭寇骚乱,海上不安全。

  三来,从堡宗开始,文官渐渐掌握了朝堂的话语权,文官们一句,下西洋耗费太大就给停掉了。

  四来,当时的下夕阳仅仅只是宣扬国威,或者如野史说的那样,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反正不管哪个原因,下西洋无法给大明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才是所有人反对的理由。

  而陈寒来了之后当然不会跟边上的国家客气,直接就开打。

  而且还有个很好的借口。

  如今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开始了殖民。

  那我大明下西洋灭掉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正当的。

  而现在听到工部尚书说已经完成了基础工作,不少的官员表示不屑一顾。

  在他们的眼里现在大明根本不需要造什么大船,能够好好的把大明自身给消化完毕就够了,随便瞎跑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

  就连工部尚书自己都觉得这种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万历帝听完了他的话,很是高兴:“好!虽然尔等现在对朕与陈爱卿的改革很不满。然,有功就有奖有过就要罚,来啊奖励工部尚书五百两白银。”

  万历帝说完在所有官员震惊的目光中,边上的太监从放在台阶上面的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取出来五百两白银放在了托盘里。

  然后用力抱着三十多斤将近四十斤的白银,从台阶上下来,走到工部尚书的面前,将十个五十两一锭的银元宝,放在了工部尚书的脚边上。

  这一下真的是把不少人都给弄得懵逼了。

  这是什么?

  直接发钱?

  还有这种骚操作的吗?

  这是不是在羞辱我们当官的?

  当然也有官员在想,这种羞辱最好多来一点。

  万历帝看着下方震惊的官员,“朕明白与你们多说无益,你们爱钱爱银子,朕这里有的是银子,只要实心用事,银子有的是。”

  工部尚书当到这个级别的官员还真就不太觉得这点钱是钱,但是他震惊的是万历帝做事的态度。

  以前做得再好可能也就是口头表扬一下。

  但现在居然不是。

  而是直接奖励白银。

  这种操作简直是震惊了所有的官员。

  就连在场的张居正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这是陈寒才会用的骚操作。

  接着万历帝再次问道:“陈爱卿离京之前交代的一万支新式火枪打造得如何了?”

  工部尚书马上大声回道:“启禀陛下!一万支火枪已经全部打造完成,正在训练!”

  不知道是不是银子起了作用,他的声音居然都提高了许多。

  同样在朝堂的官员们听到他的话,心里面都在骂:特么的我们又没有耳聋,你喊这么大声干什么?

  看起来那些银子真的是起到了作用。

  这不,他脸上的表情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好!做得不错!给拿两千两银子!五百两是伱的,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奖励给下面办事的官员,如何分配你说了算。”

  万历帝说完,就看到太监们从另外的几口箱子里,把银子取出来,然后抱到了他的面前。

  接着给他码得整整齐齐的。

  现在在他脚边上就已经堆积了两千五百两银子。

  一两银子目前的购买力是八百块人民币,也就是说目前万历帝直接就奖励了他这个部门两百万块钱。

  他个人部分就达到了八十万块人民币。

  就这么说吧,影视剧当中给人的感觉,好像谁都能拿出几百上千两银子似的。

  但真实的情况是,你如果有一千两百银的现钱,不说多富裕吧,至少在一个县城算是能排得上号的有钱人。

  所以这两千五百两一放出来,所有官员都愣了。

  万历帝再次问道:“张阁老,辽国公交代的土豆长势情况如何?”

  张居正回道:“回禀陛下!一切都已按照辽国公所示完成栽种,八九月便能收获。”

  万历帝很开心:“好!张阁老辛苦了!手下办事的官员也都辛苦了,朕从来不会亏待做实事的官员。”

  说着就要给银子。

  然而就在这时礼部尚书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您不能如此?”

  万历帝看着胡须花白的老头站出来,有点不爽了,老子奖励办事得力的官员你也要站出来反对?

  “陛下!做分内之事,乃是为臣应尽职责,岂可以金银衡量?如此为臣,那不就是金银的奴隶!!”

  好家伙一句话就把不少官员的美梦给浇灭了。

  尤其是工部尚书,看着脚边上的两千五百两银子,恨得不行。

  因为如果大家认同了这一点的话,自己就不能正大光明地拿这些银子。

  一时间工部尚书心里面恨透了这个老杂毛:就你特么长嘴了是吧!!

  ……

  第一更!!

第278章 呵!文官!不过是用钱可以养着的狗

  而已!

  这老头站出来之后,说句不好听的。

  有不少人心里边都是在骂这个老头,都是要知道,现在官员俸禄才几个钱啊。

  大家贪污所得,都只能暗地里面用,不敢拿出来。

  明面上现在呢皇帝终于开始体恤大臣,完成了任务,居然直接奖励金银。

  这种方法虽然不如感情沟通来得令人感动,但也能慰藉人心。

  工部尚书甚至在想着用这一千两白银去干些什么事。

  买房置地、奢侈享受那是一定的。

  曾经他也收受过下边官员的一些好处,可那些钱财都不能用在明面上,反而还要提心吊胆,生怕某一天就被人揭发,人头不保。

  而今皇帝陛下亲自赏赐一千两白银下来,那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却在这时,礼部尚书这老头站出来反对,这让不少官员都愤愤不止。

  就你一个人长了嘴是吧?

  就你一个人清高是吧?

  就你忠君爱国是吧?

  谁见到白银不喜欢的?

  如今朝廷一下多了二十万万两的白银,那都是从奸商、贪官那里搜出来的,大家一起用难道不可以吗?

  伱这老头非要在此时站出来反对,你是几个意思?

  万历帝看向了那礼部尚书,他虽然是刚提拔不久,但从锦衣卫掌握来的资料看,这老贼不是个老实人。

  或者说到了这个时候的明朝,当到了能够上朝的级别的官员,就不可能有个老实人。

  这老家伙估计是沽名钓誉,估计早就已经捞够了本,不需要再另行收受好处。

  再者他管的是礼部,礼部除了科举考试时能收一点灰色收入之外,很少有机会。

  但就目前的环境来看,科举考试也要被耽误了,至少今年的恩科考试没戏。

  所以他见不得别人好,于是他站了出来。

  “陛下我朝官员,个个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为民做主,绝不会被金银为诱,俸禄已够,何需另行赏赐。

  要老夫来说,每做一事便要陛下赏赐白银,那岂不是为金钱而活,这哪里是当官者应有的节操。”

  此话一出,充分显示他的高风亮节,却被很多官员翻白眼对待。

  你这老家伙身在礼部当然没事可做,可我们下边各个部门每一个人身上都担着很重的担子。

  谁不想得到奖励?

  可到了现在这个级别,想往上走一步,那是非常困难,有一点白银可得,那也足以慰藉人心。

  人家陛下这次终于做了件人事,你搞什么鬼?

  就连张居正也觉得礼部尚书说这样的话有点过分了。

  万历帝在龙椅上面给礼部尚书鼓起掌来,“说得好说得真好,果然是一心为民啊,连朕都觉得自愧不如。

  看起来真正的忠诚还得是贺尚书啊。

  这样,以后各部按时完成业绩都有奖赏,唯有礼部无需奖赏。

  正如贺尚书说的那样,这是做官的本分,领了俸禄就够,何必领奖金?

  朕觉得相当好,相当好,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下边的官员听到皇帝的话,差点乐出声来。

  他们心里面都有一种感觉,皇帝陛下好像和陈寒越来越像了,果然来歪门邪道的这一套是最能让人解气。

  礼部你这个老王八不是喜欢唱高调吗?

  那陛下就让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