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42章

作者:风霜半纸

  而更爽的还在后面。

  陈寒见他们跪在地上,还没有结束:“好!看在你们认错的态度还算好的份上,我们暂时不会撤退,但是本督要看到你们把粮草筹措好,交到我们的军需官手上我们才会出击!!”

  哇塞塞!!

  这下辽东将领们更爽了。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国公爷会这么做事。

  陈寒不是盲目要撒气。

  而是真的不放心这帮朝鲜文官。

  如果辽东的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到后面朝鲜官员来一句,不好意思我们没有筹措到军粮,你们自己想办法去,这个时候怎么办?

  那时候估计将士们会委屈死。

  所以为了不让将士们委屈,那就得让这些官员委屈。

  绿腰在边上说道:“国公爷如此岂不耽误了军情?”

  陈寒扫了她一眼,绿腰马上就不说话了。

  柳成俊这时候也上前去说道:“国公爷,我以宰相的名誉发誓,还请大明赶紧出军,我等一定在后方筹措军粮。”

  陈寒懒洋洋道:“本督不相信你们,还是那句话本督不见到粮草不出兵,你们看着办吧,朝鲜丢了,我们大不了回辽东!”

  这……

  说着陈寒还懒洋洋地坐在了太师椅上,不动了。

  陈寒还说道:“本督就是不信任你们,就是怕你们会食言而肥,到时候我们在前面浴血奋战,你们答应得好好的却不给粮草,那么我们怎么办?”

  辽东将领们挺起了腰板,对啊,我们就是这个意思。

  绿腰这时候也没话说了,甚至趁这个机会,打压丞相:“我朝鲜虽然不是大邦,但是对远道而来帮我们作战的天军如果是这种态度,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我们的将士不能打仗,难道在后面运送粮草也很难吗?”

  ……

  第二更!

第317章 爽!枪枪打爆小鬼子的狗头!!

  丞相这些人估计是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寒真的是撂挑子就是撂挑子,根本就不跟他们有一丁点含糊的。

  他一开始以为陈寒这些人就是在借此要挟而已,不可能顾大明朝廷的国威不要。

  肯定会在自己等人有个态度之后就开始作战,所以即便口头上答应了要帮助大明筹措军粮,他做起事情来依旧是拖拖拉拉。

  一来是因为现在朝鲜的确没有多少地方可以筹措军粮。

  现在富裕一点的地方都被日本人给占领,如今剩下的都是西北和现在这小小的平安道,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可以筹措,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啊。

  第二个是他不想正如他所说,他要的是让明朝帮助朝鲜复国,是帮助,是无偿帮助他们。

  他们觉得我们一天到晚地跪拜在明朝的脚底下,凭什么你明朝不来帮我们,凭什么我们还要付给你们军费,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种事。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陈寒比他做得更绝,宁愿让明军就在边界处安顿下来,也绝对不往前走一步。

  一连耗了三天,丞相这才明白,陈寒是真的做得到不发一兵一卒。

  陈寒是不在乎的,反正国土又不是他的。

  但是朝鲜的君臣可受不了了,因为随着这些日子的过去,日本人似乎看透了朝鲜已经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更加肆无忌惮地开始在占领区消化。

  不仅到处搜刮粮食,更是对老百姓开始下手。

  这下他们受不了了,丞相这才想办法,赶紧筹措军粮给陈寒。

  此时陈寒住的驿馆,绿腰极尽娇柔之能事,不停的在陈寒身上扭来扭去。

  “大人,您还真的定得下心神,三天了,您真就不发一兵一卒,朝鲜民众在日本人的战火之下,被摧残的体无完肤,您就真能看得下去呀。”

  作为朝鲜人绿腰还是有点良心。

  所以看到陈寒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想过要帮助朝鲜的意思,她也发动枕边风攻势。

  陈寒喝着茶,翘着二郎腿,在屋檐底下吹着凉风,心里边还在吐槽。

  按理说七月份的天气朝鲜纬度是高一点,但也不至于有种凉飕飕之感。

  由此可见,如今小冰河时期是有多么的严酷,一旦真的到来的话,那么将会给大明以及高纬度地区大量百姓带来灾难。

  从如今的天气就可看得出来啊,这也是陈寒不占据朝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现在占据这个地方完全没有意义。

  随着越来越寒冷,这里将会成为一片酷寒之地。

  到时候是要占领这个地方无法用作生产,还得拿出大明百姓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口粮,用来救济朝鲜的军民。

  既然大明一点好处都得不到,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冤大头。

  要是能够度过寒冬来占领还说得过去,现在他是要先完成改革,然后一步一步占领南洋获得那里的。土地从而才能够得到热带地区用于种植更多的粮食,摆脱大明在小冰河时期粮食锐减的风险。

  这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所以陈寒现在是没有兴趣占领这个地方的。

  绿腰虽然发动了这样的攻势但是陈寒一点都不在意。

  “你们女人啊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本督这是在帮你啊你看不出来啊?”陈寒道。

  绿腰有点诧异。

  “你没看出朝鲜的君臣对你没多少尊重,到时候本督就在他们面前说本督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答应出手帮忙要不然就看着朝鲜灭国,他们还能不感激伱?”

  绿腰听到这话后眼睛一亮。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他主要是为了肚子里面的孩子着想,反正在朝鲜君臣的眼里面自己就是个妖妇,但是自己的孩子不一样,和陈寒的结晶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依仗,这是必须要紧紧握住的。

  想到这里她顿时眼前发亮,“您真能这么做的话那还真是帮了妾身。”

  半个月后。

  丞相他们总算是筹集到了几天的口粮全部交给了辽东将士们,而陈寒也按照约定在朝鲜君臣面前说道:要不是看在你们王后娘娘这几天苦苦哀求的份上,你们以为我们就会因为这点军粮而出兵吗?告诉你们今后跟我们大明说话口气是什么样的?我们大明不是你们随意就能支配的对象。

  一番话说的朝鲜的君臣们是抬不起头来。

  他们当然不会相信这是王后娘娘的功劳,因为都看得出来就是看在粮草还有自己的国家是藩属国的份上,但是老百姓可不知道。

  老百姓一听好家伙没有王后娘娘就没有我们的国家,那这必须要尊敬着。

  于是后来绿腰走到哪里,百姓们都要跪在地上感恩她。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陈寒跟她说的话是对的,当然这都是后话。

  眼前的情况是陈寒收到了军粮之后,马上就开始对小日本发动攻击。

  首先就是黄海道的武田信玄。

  这个武田信玄脑子估计是有坑的,一个诸侯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还有一些杂牌军,就敢突出到如此位置。

  他难道不知道后面那些日本军阀根本不可能给他援助,眼睁睁看着他死倒是乐意的。

  果然当陈寒让辽东郡穿着朝鲜士兵的军服出现在了黄海道境内,黄海道根本没有当回事,直接就出动一万大军没头没脑的出击,在他们眼里面这些朝鲜士兵跟送死没有两样。

  当辽东将士们看到这一万小日本毫无阵型地冲过来的时候,都懵逼了,好家伙还有这样排队来送死的?

  陈寒在后面发布命令:等小日本靠近了再打,部队呈‘冂’字型排列,口袋底的将士们敞开让小鬼子看见,两边侧翼的将士,则埋伏在山后面,展开口袋等小鬼子钻进来再打。

  虎蹲炮先准备好,先不要放,要不然会吓跑这些小鬼子,然后两千骑兵绕后,也先不要出击,必须要等到小鬼子被杀散逃跑的时候出来收割人头。

  一切安排,将士们是严阵以待。

  远远的小鬼子就看到一副比较奇怪的现象,这帮‘朝鲜兵’怎么都半蹲在山坡上?

  而且还是呈三排的半蹲着,每一排都依照地形,阶梯形一样的排列,而且他们手上怎么好像也有跟精锐兵手上一样的火枪?

  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些小日本打朝鲜兵都打麻木了,朝鲜兵那都是豆腐做的,一触即溃,这次也应该是一样的。

  哇呀呀呀……

  小鬼子大叫着赶死一样的去抢战功。

  等他们靠近只有五十米的时候,正面的三段式排列的阵型,指挥官大喊一声:“一排,打!!”

  最前面的一千人立刻开火。

  砰砰砰……

  小鬼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跑在最前面的几百小鬼子当即被打成了筛子。

  还没等小鬼子反应过来,传令官又大喊一声:“二排,打!”

  第二排火枪开始射击。

  砰砰砰……

  小鬼子又倒下去五六百号人!

  这下小鬼子知道这些人不好惹了,怎么都是火枪啊。

  于是吓坏了的小鬼子开始转身就跑。

  “三排,打!!”传令官下令。

  砰砰砰……

  又有五六百号小鬼子倒下。

  每次传令官喊完,前面的都在填装弹药。

  定装纸壳弹和后填装的燧发枪,填装速度要比前置的火门枪快得多,经过有序的命令,将士们很快就填装完毕。

  “一排,打!”传令兵无情地喊出口号。

  砰砰砰……

  小鬼子被打得哀鸿遍野,逃窜得如丧家之犬一般……

  第一更!!

第318章 斩杀一万鬼子军!砍瓜切菜般报仇!

  小鬼子想跑,可是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现在好不容易将他们给装进了口袋里面,这一万小鬼子是一定要吃下去的,现在的大明可以说胃口大得很。

  陈寒从今以为那边传过来的情报也听说了,小鬼子这边从西班牙人那里买来了不少的火枪,不过现在没有看到估计这些不是精锐,又或者这些小鬼子觉得对付朝鲜兵还需要火枪吗,我们的刀难道不够用?

  当然很快小鬼子就知道他们的刀的确不够用。

  这个时候的小鬼子只恨爹娘少生了几条腿,拼了命往后撤退。

  那能让你们这帮小鬼子走吗?

  左右两翼的火枪阵地也冒了出来,开始对着小鬼子就射击。

  打的这群小鬼子浑身都是枪窟窿。

  一个时辰下来小鬼子在阵地上丢下七千多具尸体,不到三千人逃出了这个大口袋。

  但这时候可没有轮到他们能够逃出生天的时候。

  两千骑兵把口袋的底部给补充好了,就等着这群小鬼子往外面钻呢。

  黄海道的黄州紧邻着平壤,是平壤平原的延伸,地势平坦开阔,是多山的朝鲜少有的适合骑兵穿插的地形。

  小鬼子的两条腿能跑得赢骑兵的四条腿吗?

  想得太多。

  辽东铁骑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平原。

  阳光下,战旗猎猎,马蹄声、战鼓声、喊杀声交织成一片,震天动地。

  小鬼子在辽东铁骑的冲锋下,阵型瞬间土崩瓦解。

  那些曾自诩武士精神的鬼子,此刻却如同惊弓之鸟,脸上满是惊慌失措。

  他们试图稳住阵脚,但辽东铁骑的猛烈攻势让他们根本无暇组织有效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