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53章

作者:风霜半纸

  在陈寒认为,两国关系的建立只有强权,只有利益,没有温情。

  即便对朝鲜这样的国家也是如此,没有强横的手段震慑,这些国家根本不会害怕畏惧,他们就更加会肆无忌惮,这不是陈寒想看到的结果。

  枪杀掉了海州知府之后,陈寒的枪口指向了其他的文官,问道:“真相真如他所说的吗?”

  那几名文官都吓怕了,赶紧跪在地上求饶。

  “国公爷饶命了,国公爷饶命啊,不是这样子的,李将军是受我们丞相的委托,要来运送粮草,可是胡千户不需要我们运送,是海州知府说,只要截断了这批粮草杀掉了俘虏,就可以拿捏住明军,就可以为朝鲜争取一丝尊严。李将军虽然也被迫答应,但是他不耻于带兵突袭运粮队,海州知府自告奋勇前来,我们也是被他蛊惑的,我们该死,我们该死,求您饶命。”

  陈寒回头看向了辽东将士们笑道,“现在真相大白了吧?李舜臣还是有点骨气的,不像这般软骨头,本督猜得没错,这帮朝鲜文官外战不行,内斗可是行家,他们瞧准了其中的利益,自然会扑过来,这便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这个话说出来,所有人都是点头赞同。

  实在是可恶至极,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东西。

  于是陈寒让这帮文官写下了罪证,摁下了手印,接着在这些家伙期待的目光当中,陈寒下达了命令,“挖个坑,把他们都给活埋了吧,本督不想看到这些糟心的人,也不想浪费粮食。”

  陈寒下达了极为残酷的命令——一个不留。

  对他来讲,明军才是自己要去维护的,所谓的朝鲜要不是看着他们还有点利用价值,要不是为了弄死日本小鬼子,他才不会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而利用价值,无非就是告诉全天下所有的藩属国,我大明会尽全力去救你们。

  这就是帮助朝鲜的作用。

  但是对于敢背刺大明的陈寒也绝对不会留情。

  当把这条命令下下去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没想到陈寒会对朝鲜人也如此狠辣。

  陈寒并不是对百姓狠,而是对那些敢于向明军出手的人狠。

  这些人都是敌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陈寒是绝不会留情的。

  而陈寒这么做,立刻是鼓舞了辽东战士们的军心。

  看看,国公爷就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敢于对我们下手,那他们就是个死。

  什么盟友不盟友,我们帮盟友打仗,盟友背刺我们,难道他们就不该死吗?他们更加该死。

  陈寒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复。

  同时也让那些小日本鬼子俘虏一个个更加是敬佩这样一位统帅。

  他们现在一回想,自己曾经跟着自家首领跟这样的统帅作战,就感觉心惊胆战。

  而接下来陈寒并没有那么急着去进攻京畿道。

  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守卫在京畿道的所谓日本领军统帅毛利元,就是个畏首畏尾的家伙。

  即便接到了黄海道的求救信,可他依旧没有发一兵一卒。

  从中可看出这所谓的联军,不过是个笑话,他们各自为战,甚至希望看到盟友把敌人给消耗干净,他们好从中获得利益,故而黄海道的求救信发到了毛利元就手上,毛利元就嗤之以鼻,甚至非常不屑。

  我们一路过来横推朝鲜,哪里见过朝鲜有如此强悍的军力?一万人居然把你手上的三万人都给灭掉,怎么可能呢?

  这一定就是你这家伙为了让我们出兵去帮你找的借口,所以休想让我们出一兵一卒,除非你们把黄海道都给丢掉了,除非你们全部死绝了,要不然我们绝不出兵。

  虽然我们是此次联军统帅,但我们不做那亏本买卖。

  再说整个京畿道是曾经朝鲜最繁华热闹所在,我们也需要一点一点消化。

  我们需要把京畿道所有富贵人家都给抢一遍,需要把所有粮食都给集中在自己手上,需要把金银珠宝通通汇总整理,这是需要很多时间的,我们没那么多精力去帮你们抵抗你们口中所谓的朝鲜精锐。

  所以他们的联军就是个笑话。

  陈寒在灭掉黄海道之后就看出来,于是他没有直接去进攻京畿道,而是让曹正淳带兵在此地驻扎,他自己带上安幼娘以及两百亲军,向着海州而去。

  他这次绝不仅仅只是去海州那么简单,他要把在海州的李舜臣给抓过来,然后到如今朝鲜临时朝廷去质问他们的丞相柳承俊这么做是为什么?

  他要给朝鲜上上下下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要像在大明朝廷那样杀他个回马枪,杀他个血流成河,让这些敢于背刺盟友的家伙明白,这就是下场。

  如果不进行一番血腥镇压,这些朝鲜人还觉得是他们内斗之时的小打小闹。

  陈寒不喜欢内斗,在他这里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杀人立威,杀少数人,震慑多数人,减少后边的麻烦,才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陈寒日夜兼程,两天就从白州返回了海州。

  当李舜臣看到陈寒之时吓得他双腿一软。

  虽然他比陈寒要大上一轮还多,可是在面对这个年轻人的时候,李舜臣居然不由自主的发抖。

  尤其看到陈寒满面杀气之时,他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李舜臣赶紧带着手下去迎接陈寒。

  陈寒看着李舜臣想到了在现实时看过的那部电影,这个李舜臣带领朝鲜水军打败了日本水军,在整个朝鲜传颂至今。

  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

  可他们从来就不会去拍当初李如松指挥的明军打败日本军,杀得日本人哭爹喊娘,要不是有明军在正面战场上将日本人给大量消灭,哪轮得到朝鲜人在后边捡点便宜。

  可这些正面的东西他们从来就不去正视,反倒是把这一点点成就拿出来,大拍特拍,大肆宣扬,简直是讽刺。

  陈寒一挥一手:“过来!”

  李舜臣立刻弓着腰上前来到了陈寒面前,扑通跪倒在地:“国公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朝鲜这次的确过分了。”

  他心里明白,偷袭肯定不成功,肯定被人家陈寒知道了。

  因为他等了两天不见动静,派人前去寻找,在当时胡大海他们的营地附近就发现大量朝鲜人丢弃的装备,就明白,肯定偷袭不成功,反倒失败至极。

  现在看到陈寒回来就更明白是怎么回事。

  陈寒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舜臣冷笑一声,“伱倒是挺识相,本督知道你身为军人,绝不会干这无耻之事,所以本督现在要你和本督一起到你们朝廷去指认指认,到底哪些人在背后谋划这件事,这件事如果不给明军一个交代,本督是不会轻易揭过去的!!”

  ……

第337章 我大明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本督难

  道不该替他们讨公道?

  李舜臣很明白陈寒说的不会轻易接过去是什么意思,而且他早就听说了陈寒之前刚来到朝鲜的时候,做的那些事情,那是真的将整个朝鲜都给吓坏了。

  本来丞相要做的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情,也没有一定要将俘虏给做掉,仅仅只是想要是能够将粮草运输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的话,就能够拿捏住大明王朝。

  可是没想到现在陈寒的人一下就把他们的计划给破坏,这才有了海州知府这个家伙自作聪明想要杀掉俘虏,从而掌控明军的粮草运输补给。

  这种想法他当时听了之后也觉得非常的愚蠢,但是他当时被胡大海给气的冲昏了头脑,这才同意了海州知府他们的主意。

  说到底这件事乃是下面的人随意的揣测上面的心思,自作主张的一件事,与上面的意思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牵连到了丞相他们,李舜臣也是于心不忍。

  于是他扑通一下就跪倒在陈寒的面前:“国公爷,您大人有大量,这件事的确是我们朝鲜做错了,您要怎么责罚末将都行,但千万不要连累他人,一切都是末将的责任。”

  看到李舜臣如此说实话陈寒真心有种,朝鲜君臣配不上这样的将军的感觉,但陈寒能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绝对不可能。

  因为他必须要给如今的辽东将士们一个交代,要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万里迢迢来到朝鲜,而且还是为了帮助朝鲜抵抗小日本鬼子。

  一开始来到你们这里就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对待,你们根本没有像对待友军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甚至还想让我们从国内自己运送粮草到前线来,也不知道这种馊主意你们这些人是如何想的,怎么有这样的脸皮。

  所以即便看到李舜臣如此的虔诚,但陈寒依旧果断地拒绝了他。

  “将军,本督来问你,你我两家如果立场反过来,你带着你的士兵从朝鲜千里迢迢来到辽东,帮助大明抵抗女真人。你们刚到的时候大明就以伱们朝鲜士兵人比较多为借口,要你们自己出钱出粮来打仗,大明不给你们钱粮,你是什么感受?”

  这个话一出来李舜臣顿时是无话可说。

  这非常的不合理而且非常的无耻不要脸,当时她听到丞相柳成俊给人家明军提这样的要求,也非常的气愤。

  接着陈寒再次说道:“粮草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你们帮我们从女真人的手里夺回来十几座城池,而且还俘虏了很多女真人作为运粮队伍。可是这个时候大明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不想战后没有一点功劳,于是阴谋计划朝鲜的粮草运输,其实背地里就是为了能够拿捏住朝鲜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为了达到目的,明军还想杀掉你们朝鲜人俘获的女真俘虏,从而逼迫你们不得不用明朝人来运送粮草,如此你们就得乖乖听话。请问,你作为朝鲜的统帅,在看到我们大明如此的作为的时候,会不会生气?”

  当陈寒说完这番话后,跟在身后面的胡大海此时都快要气炸肺了。

  他大声喊了起来:“要我是统帅的话我得气死,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安幼娘作为女人在边上也是说道:“就是,在正面战场上你们朝鲜士兵,见到日本鬼子撒腿就跑,没有半点骨气,但是对付我们明军的时候倒是挺来劲,追出去几百里地,还在半夜搞偷袭,有这两下子为什么不留着对付小日本鬼子,朝友军使什么力气?”

  安幼娘的话就好像是钢针一样,戳得李舜臣连头都抬不起来。

  陈寒说完了那番话后问道:“李将军,请问你听完本督说的这些之后,还会觉得你们朝鲜君臣无辜吗?”

  李舜臣不敢抬头。

  因为他实在感到愧疚。

  作为战场上的宿将,他很难想象如果是自己手下的士兵,遭受到如此大的不公,而自己不去给他们讨回这个公道的话,自己的良心能不能过得去。

  有个答案在自己的心里面响起来:过不去。

  陈寒的声音陡然提高说道:“如果本督不去给将士们讨回这个公道的话,怎么对得起他们?怎么对得起千里迢迢的跋涉?怎么对得起他们在战场上与小日本鬼子的拼杀?本来这场战争不属于大明,但他们依旧为了守护藩属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来了,可是在战场上他们面对小日本鬼子,英勇无畏,啥的小日本鬼子丢盔弃甲,他们在面对小日本鬼子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任何劣势,可到头来他们差点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而栽在朝鲜友军的手上!

  试问如果我大明前线的将士们,因为你们朝鲜人运送粮草不及时,而无力与小日本鬼子拼杀,从而死伤无数,那我陈寒怎么对得起他们?

  你说!换做是你,要不要去给他们讨回这个公道?

  要不要?”

  当陈寒这雷霆质问下来,李舜臣彻底低下了头去。

  他再次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国公爷,您不要说了,末将有罪!末将有罪!!”

  李舜臣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陈寒倒是没有多为难他,而是带着她一起回了朝鲜的临时朝廷。

  此时的临时朝廷里,陈寒已经先一步派人到这里将自己已经坑杀掉了两千五百朝鲜人的消息传达了。

  他故意没有将自己坑杀朝鲜人的理由说出来,就是要让这群朝鲜君臣表现一下他们的虚伪。

  果然当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整个朝鲜的文武官员都爆炸了,即便是策划了这次准备让朝鲜士兵接手明军的运粮补给线,并且要以此为理由拿捏明军的丞相柳成俊,此时都好像是受害者一样气愤异常。

  但是非常信任陈寒的绿腰却觉得这当中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因为她认识的陈寒绝对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坑杀这么多士兵。

  丞相柳成俊带着忍受现在有锦衣卫的朝堂上大声说道:“王后娘娘,明军就算有帮我朝鲜驱逐倭寇之功劳,但对我朝鲜士兵却无如此处理之权,那可是两千多条性命,就这样坑杀掉,残酷至极,如此做法简直是往大明大国风度上抹黑。”

  又有官员站出来:“虽然明军帮我朝鲜抵抗倭寇,但我朝鲜士兵有什么错?即便是俘虏,也应该交给我朝鲜来处理。”

  “王后娘娘,即便我朝鲜会亡国,也绝对不接受这样的事情。”

  他们一个个地义愤填膺,好像他们才是受害者一样……

第338章 把你们朝鲜丞相像狗一样拎出来又能

  怎么样?

  面对大臣们一个个如此的激动,绿腰也不好如何处理。

  于是只能先和稀泥:“诸位爱卿,其中诸般原因我等都不知道,一切等此次战争结束方能知晓,诸位不用如此着急。”

  丞相柳成俊好像是抓住了明军的把柄一样,大声地质问在场的锦衣卫:“诸位大人,难道你们不解释一下如今的局面吗?坑杀我朝鲜两千多士兵,这就是明军作为宗主国的作为?我们朝鲜士兵纵然在战场上作战不利,可那也是我们朝鲜国内部的事情,与明军无关。”

  锦衣卫百户那张嘴可是非常的能说的,听到这样的话马上就反驳:“如果后面证实这件事是你们的责任,你们会怎么说?还敢以如今在朝堂的这份态度去面对吗?”

  有官员马上说道:“有什么不敢的?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一切对峙都不怕,反倒是明军,在开战之初就勒索讹诈我们朝鲜的粮草,如今又坑杀我们如此多士兵,我看你们大明根本没有帮助我们朝鲜的决心,反倒是想借此耀武扬威才是。”

  百户哈哈一笑:“你们放心,你们先在这里说的每句话我们都会如实传给我们国公爷,我是好脾气但是我们国公爷可就不一样了,他要是受了委屈那是一定会报复回来的,要知道即便我们大明的太后,也在我们国公爷的手上吃了大亏。对付我们的太后国公爷尚且一点面子都不给,更不要说你们。所以我好心劝你们一句,在没有搞清这件事之前,千万不要妄下评断,要不然伱们可能会吃大亏。”

  这个话一出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他们就觉得自己吃了大亏,现在锦衣卫百户不仅没有半点道歉的意思,居然还敢威胁。

  到现在朝鲜文武官员终于爆发了。

  “王后娘娘,微臣觉得就算我们朝鲜会亡国,也绝对不能受这样的委屈,如果这个委屈我们都吞了下去,我们还怎么跟全国百姓交代。我等请求王后娘娘将明军召回来,我们情愿亡国。”

  当然他说这个话不是真心要说亡国的事情,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法。

  其他的官员在政治斗争当中已经积累了很强的默契,一听这名官员的话,马上就有官员接过去说道:“此言甚是,我等若是吞下这样的委屈,那今后我们的百姓就要吞更多的委屈,我们作为大臣都不主动站出来承担,难道要我们的百姓来承担这一切吗?”

  说得很是大义凛然。

  可是锦衣卫百户在下面却是冷笑连连,甚至心里面说道:如果你们一个个都这么有骨气,当初为什么要给大明发求救信,你们有本事的就自己去抵抗小日本鬼子啊。

  果然这种话很有煽动性,本来朝鲜文武大臣就因为陈寒一开始的强横态度不满,现在又听说陈寒居然敢坑杀如此多的朝鲜士兵,他们顿时爆炸了。

  柳成俊看到自己的目的达到后,很是激动。

  这样一来就能掩盖掉自己曾经派李舜臣去接手明军的粮草运输,想拿捏明军这件事。

  因为就算没有接到前线任何的消息,凭借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一眼就看出,明军坑杀两千五百多朝鲜士兵,一定与这件事有关。

  朝臣们如此的愤怒,就算是身为王后娘娘的绿腰,也不能完全不理会。

  “诸位爱卿的心情本宫非常理解,然事实真相如何吾等完全不知道,若断然将事情责任划分给明军,后面事实有误差,吾等如何跟国公爷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