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锦鲤:多子多福,美女找上门 第169章

作者:吾名张飞

  张昹因为不知道林默具体有什么手段,所以无法反驳这些人。

  他无奈地道,“若要继续攻打蜀都,光让蛮军过去阻截还不够,还得派重兵防守盐市口。”

  因为推断出周野椮已经被杀,张昹担心屯粮之所已经泄露。此时转移肯定来不及了,会耽误大军的补给,影响士气。因此,要派重兵看守。

  然而他的这一提议,再次遭到了大将黄童虎的反对。

  “军师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够打的蜀都抬不起头,是因为大军轮番上阵,各部之间相互替换,保证士兵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伤员能够及时得到救治。若撤走一队人马,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留下来攻城的士兵将会压力倍增,士兵必然会有怨言,从而影响攻城的进度啊。”

  这个时候撤走一部分人,剩下的士兵肯定会有怨言。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相比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这点怨言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怨言可以想别的办法消除,粮食一旦有失,就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属下也认为,军师多虑了!”程留孙一脸傲慢,附议黄童虎,“就算林默知道我军屯粮之所在,他也不可能做什么。从汶山到盐市口只有两条大路可以通行,只要让蛮军守住玉津,便可扼住林默军南下的咽喉。除非他们人人都长着翅膀,否则不可能对盐市口造成任何威胁。”

  此人虽然傲慢,但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了解,更清楚玉津的战略意义。只要守住玉津,林默的人既不能妨碍他们攻城,也不能威胁他们的粮仓。

  楚恒点了点头,这一次,他赞同程留孙的话。

  但顾及到张昹的面子,他说道,“程将军说的有道理,但军师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调派三千人,加强盐市口的防守!”

  那里本来有五千守军,再加上三千的话肯定够用了。

  他认为,只要守住玉津,林默的大军肯定过不来。就算有小股队伍能渗透过来,对他的粮仓也构不成威胁。

  即便林默真的有大军杀过来,他这八千人也能守住一阵子,足够坚持到大军支援。

  所以,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张昹虽然觉得三千人太少了,可又没办法反驳,只能无奈作罢。

  他们议定之后,由黄童虎和程留孙两元虎将亲自指挥作战,对蜀都发起新一轮攻击。

  另一边,钟千山带着礼物前来迎接林默的大军。

  见领队的是雷铜,他十分好奇,“林郡守没有来吗?”

  他以为,林默会亲自带队。

  尽管雷铜也有一些威名,可钟千山还是认为林默太托大了。

  “不过是一些宵小之辈,还不足以让吾主亲自出征。”

  雷铜淡淡的回了一句,一副全然没把那十万叛军放在眼里的傲慢模样。

  钟千山心中忍不住腹诽,“能力不大,口气倒不小。你这么牛,为何不快点杀过去,灭掉那些宵小之辈?”

  但嘴上不能这么说,只能哀求道,“蜀都危如累卵,还请雷将军加快行军速度,否则,城池就要为贼人所破了。”

  雷铜轻叹道,“钟将军请体谅,我军连月征战,未曾得到休息,今人困马乏,实在有心无力啊。况且徐刺史何等威武,有他在,蜀都坚如磐石,岂会为贼人所破?”

  人困,马乏?

  钟千山看到雷铜的军马,恨不得给他两个大耳巴子。

  这些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精神焕发;战马炯炯有神,嘶鸣高昂。

  分明就是一支士气饱满,斗志昂扬的彪悍之军啊,哪里有半点人困马乏的样子!

  摆明了,就是不想帮忙呗。

  钟千山气的牙痒痒,可现在有求于人,只得低声下气。

  “蜀都遭到叛军的猛烈攻击,的确已是危在旦夕,还请雷将军以大义为先,速速赶去救援。刺史大人知将军辛苦劳顿,所以命在下备了一些薄礼,还望笑纳。”

  他让人拿了一箱黄金过来,打开之后,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足足,一百两黄金!

  雷铜心底一惊:主上神机妙算,他们果然坐不住,送来了厚礼。

  钟千山的所作所为,早已被林默猜到。

  “这多不好意思。”雷铜脸上挂着笑容。

  倒不是他贪图这一百两黄金,而是佩服自家主上。

  “将军不必推却,等到了蜀都,刺史大人另有重谢。”

  钟千山把黄金交给雷铜的手下,雷铜并未拒绝。因为,这一切都是林默的安排。

第225章 不对劲,哪哪都不对劲

  “钟将军太客气了,你放心,只要有本将军在,保证蜀都坚如磐石。”

  雷铜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道。

  他脸上的贪婪之色,令钟千山发自内心的鄙夷。

  什么狗屁将军,分明就是贪婪的小人,难怪你们雷家会落寞。

  “那就全仰仗将军了。”

  钟千山一点都不心疼那一百两黄金,因为雷铜表现得越贪婪,他就越放心。

  想必,他就是被林默用金钱收买的吧。等到了蜀都,刺史大人可如法炮制!

  对付刚正不阿的人,或许会比较困难。可对付这些贪心的小人,他们有的是手段。

  担心雷铜拿了钱不办事,钟千山一直跟随在队伍当中。

  然而他们走了没多远,前方的士兵突然急促来报,“将军不好了,前面出现了数量庞大的蛮兵,挡住了我军去路。”

  “有本将军在,慌什么!”

  雷铜呵斥道。

  “你说前方多远?”钟千山面色大变,一股恐慌的情绪,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冲过去,抓住士兵的胳膊,士兵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他的手掌传来!

  “大约十五里。”

  士兵努力摆脱钟千山,往后退了两步说道。

  “糟了!”

  钟千山面色再变,苍白无色,重重的跺了跺脚,“十五里外是玉津渡!”

  此时此刻,他感觉天一下子塌了下来。

  雷铜却依旧带着不以为然的表情,“钟将军为何如此慌张?”

  钟千山道,“雷将军有所不知,要去蜀都,玉津渡是最快捷的一条路。从其他地方绕道,需多走五六日的路程。如今蛮兵守住玉津渡,等于是扼住了南下的咽喉要道啊。”

  一旦这批援军被困于此地不能通过,或者绕道而行,蜀都必会被贼人所破!

  他的家人,他的财产,以及他的前程,可全都在蜀都啊。

  雷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钟将军不必忧虑,我亲自上前,与贼军理论。”

  雷铜下令全军加快速度,不多会儿,便来到了玉津渡。

  只见对面旌旗密布,刀枪林立,一股肃杀之气铺了过来,令人马惊惧,不敢向前。

  不得不说,这些蛮子的营寨布置的很好,将南下的路全部封死了。

  他们的营寨门口,挂着各种牛头,獠牙,尖刺……宛若一头巨型野兽坐卧于此。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钟千山面色变得更加苍白,“完了,此番蜀都休矣。”

  雷铜淡笑,“钟将军不必忧虑,我亲自去找他们交涉。”

  他骑着马带了十几骑,来到河岸边,朝着对面喊道,“我乃汉王帐下大将雷铜是也,可叫你们将军速来搭话。”

  雷铜的声音如平地升起的一道惊雷,令对岸的蛮军闻之色变。

  蛮军心中皆惊:好一员猛将,端的是威风凛凛。

  几道身影,从后方的蛮营中钻了出来。为首的是蛮国的一个洞主,名火带来。

  他身材高大,穿着厚重的盔甲,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铁塔。

  旁边那几个九州人站在他的身边,显得格外瘦小。

  “这应该就是林默手下第一猛将,十八岁威震漠北的雷家骁虎,雷铜。”

  火带来身边,一个九州文士开口道。

  “管他是雷铜还是雷铁,要是敢过来,老子都把他砸成破铜烂铁。”

  火带来抓起手中的铁锤,全然没把雷铜放在眼里。

  他是蛮国排名前十的猛将,力大无穷。楚恒手下的四虎,他都没正眼看过,他的傲慢,早已深入骨髓。

  “先看看他要说什么吧。”

  九州文士道。

  他们走到雷铜的对面,文士隔江抱拳,“我乃庲降王帐下谋士冯致,受庲降王与军师之命,特意在此等候雷将军。不知将军,为何而来?”

  身后站着两万蛮军,冯致显得十分自信。

  因为就算林默安排再多的人,也别想度过玉津。

  他们的任务,是守住玉津渡三天。

  三天内,蜀都必破!

  雷铜抱拳还礼,道,“冯先生,数日前在绵虒城中,我们三方已经达成了停战协议。庲降王英雄了得,为何要违背约定,做那言而无信之人?我这次前来并无恶意,只是恳请你们看在汉王的面子上,罢兵言和。”

  “如此,我也就能回去向汉王交代了。”

  此言一出,旁边的钟千山再次傻眼了。

  好家伙,刚才说的那么牛逼,还以为你要和他干一仗呢,结果跑过来低声下气的求人?

  你的尊严呢,你的傲气呢……

  那些反贼要是三言两语就能劝退,我们还要你来干什么!

  钟千山黑着脸,再也不敢相信雷铜这些人了。

  对面的火带来和冯致等人,也是一脸惊讶。

  他们没想到,林默的人这么软。

  冯致摇了摇头,轻声叹道,“军师啊军师,这次恐怕是你看走了眼,林默没你说的那么优秀。”

  手底下都是这等货色,主子又能强到哪去呢?

  他突然想到,林默有“神仙县令”“神授王权”等称号,忍不住讥笑了起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恐怕靠的是这些愚弄百姓的手段,没有真本事。”

  冯致大声喊道,“雷将军,我给你一句忠告,蜀都我们势在必得,你若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便是我们的朋友。若坚持要救徐璋老匹夫,等灭了蜀郡之后,下一个,可就是你们汶山郡了。”

  面对赤裸裸的威胁,雷铜勃然大怒,“我好言相劝你不听,非要寻死不成?”

  “难道你没听说过,吾主乃神授王权,有神仙相助,灭尔等如烈火焚枯草!”

  自己打不过,把主子搬出来,这是最无能的一种表现了。

  冯致讲这种威胁,视作无能狂怒,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雷铜,枉你为是名门之后,竟然会相信这等小儿之言。”

  “他若真有神仙相助,尽管让他过来好了,我在此等候!”

  冯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雷铜让士兵们安营下寨,与两万蛮兵隔江对峙。看他们的样子,是一点都不着急去救蜀都。

  而冯致,更不着急。因为他的任务,就是拖住雷铜的这一万五千人。

  唯一着急的,只有钟千山。

  因为他知道,在这里多耽误一会儿,蜀都就多一分破城的危险。

  可他也只能干着急,因为对方防的很死,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突过去。

  虽然看起来非常平静,可冯致听从张昹的指使,把这里发生的事情派人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楚恒和张昹。

  得知雷铜一点都不着急的与他们隔江对峙,其他人都忍不住讥讽嘲笑,唯有张昹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