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锦鲤:多子多福,美女找上门 第207章

作者:吾名张飞

  钱驺把这半个月收集到的情报,一五一十的做了汇报。

  南夷,是大乾对益州和交州南面那片临海大陆的称呼,也叫南洋。

  那里总共有十六国家。

  南蛮立国后的十年间,征服了这片土地,因此这十六国一直臣服蛮国。

  蛮皇可以决定他们国王的生死,甚至轻松灭掉一个王国。因此,在这片大陆,蛮皇有极强的号召力。

  可以说,南夷十六国就是蛮国的后花园。

  去年冬天,郑允找南蛮借的粮食,也都是扶南,夫甘,以及骠国的上贡。

  “看来,蛮皇的决心不小啊。”

  听了钱驺的汇报,众人不敢大意。

  毕竟蛮国国力强盛,再加上南夷十六国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主上,这些国家和蛮国的兵力加起来,恐怕不少于二十万之众。咱们要不要从蜀都调一些兵过来?”

  有人询问道。

  整个建宁,总共只有不到四万人。想要对付二十万,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这段时间,蜀都又招募了一些新兵,再抽调一万人过来,问题不大。

  林默却摆了摆手,道,“不用。对付他们,我们手里的这些人足够了。”

  经过这半个月的观察,他从两万庲降军中,挑选了三千可靠的士兵,给他们使用了淬体汤。

  这些人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有了淬体汤的加持,再配上一套藤甲,全都编入了无当营中。实力虽然和真正的无当军还有一些差距,但战斗的磨砺能让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

  一万无当军,外加陷阵营,狻猊铁骑,戊字营,弓弩营,炮营。

  不管蛮国来多少人,他都能对付。

  林默只怕,他们不敢来攻打建宁,而是去别的郡找麻烦。

第277章 逼战

  看到林默眉头微皱,荀叔兴问道,“主上可是在担心,蛮军攻打其他几个郡?”

  林默点了点头,脸上的担忧之色又加深了一些。

  只听他道,“益南诸郡只是因为形势所迫而归降大汉,对大汉还没有产生任何的归属感。一旦他们遭到攻击,十有八九会投降,或者选择与蛮军合作。”

  既然是为林默的形势所迫,同样也能被蛮军的形势所迫。

  而此时,他们已经宣告归顺,也就是大汉的一部分了。

  如果林默对他们置之不理,等同于放弃大汉的土地和子民,不但有损大汉的威严,同时也会让数郡百姓失去信任。

  可要是分兵支援,兵力不够。

  土地丢了可以再打回来,可失去民心,很难挽回。

  “荀军师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林默暂时想不到好的办法,于是看向荀叔兴等人。

  多一个人思考,便多一种可能,这便是智囊团的作用。

  荀叔兴想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道,“逼战。”

  此言一出,武将们顿时咋呼了起来。

  “荀军师,大汉自成立以来,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数十场,就从来没有避战过。主上的战书都已经下了,此时避战,岂不让蛮军笑掉大牙?以后我大汉军威扫地,我等将领何以统帅作战?”

  秦台第一个跳出来反驳。

  他就是一个愣头青,佩服荀叔兴的时候那是五体投地,可反驳起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秦将军言之有理,此时若选择避战,益南百姓定然会对大汉失望透顶,今后就算再打回来,也难以凝聚民心了。”

  吴平说道。

  民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和生产,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就算林默拥有系统,想要获得天下,也必须获得天下百姓的支持。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原因。

  林默皱了皱眉头,疑惑地看着荀叔兴。

  “难道是我听错了?荀叔兴方才说的不是避战吧?”

  本来听得不是避战,结果听这些家伙这么一说,林默也怀疑了起来。

  只听荀叔兴笑着解释道,“诸位将军误会了,我说的是逼战,就是逼着敌人与我战斗的意思,而不是避战,避而不战。”

  “逼战?”

  最先发言的秦台老脸一红,尴尬的把手伸到后面挠了挠。

  “怎么个逼法?”

  楼穹问道。

  荀叔兴自信一笑,“很简单:攻其必救。”

  “主上,如果蛮军想要绕开我军主力,不与我军主力正面为敌,那我们就主动进军蛮国。我记得您给我的兵书当中,有一计名为围魏救赵,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率领主力直奔蛮都打洛城,那打洛城就是计谋中的魏国,而益南数郡,就是我们要救的赵。打洛城是蛮国的精神之都,一旦打洛城沦陷,等同于蛮国灭国,所以只要我们表现出攻打打洛城的意图,蛮皇便不敢轻举妄动。”

  荀叔兴来到作战地图面前,在地图的空白处,画出蛮国的大概疆域,同时标注出打洛城的位置。

  并且还很细致的,写了几个附属王国在上面。

  然后接着道,“当蛮皇号召南夷十六国来对付我们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胆怯了。所以只要我们主动进攻打洛城,他便会以全力应对。这边是,逼迫他与我军作战,无暇顾及云南和兴古二郡。”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了作战路线。

  听到他的分析,秦台满脸兴奋。

  因为自从他投靠了林默之后,就爱上了和敌人正面干仗。他喜欢那种一面倒的压迫,屠戮敌人的感觉。

  跟着林默以来,他打的每一战都十分痛快。

  “这个主意好,我举双手赞同。”秦台迫不及待的表态。

  然而,也有人反驳。

  “荀军师分析的有道理 ,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我军只有不到四万人,还需要留下来一些看管俘虏,维持各郡治安。也就是说,能够参战的兵力,最多只有三万。可蛮军那边,少说有二十万大军啊。以三万对二十万,而且还是在蛮国境内作战,太疯狂了。”

  说话的是庲降都署的官员,他常年和蛮国的打交道,知道蛮军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强悍。

  尤其是在蛮国境内,多山地密林,蛮军仿佛有战斗加成一般,战斗能力比来到大乾境内还要强许多。

  历史上,大乾名将带二十万征讨蛮国,结果被五万蛮军杀的丢盔弃甲,折损过半。

  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乾军敢入蛮国本土作战了。

  因此荀叔兴提出以三万大军深入蛮国本土,对抗二十万蛮军的行为,在他看来绝对是疯了。

  这话一出,顿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王爷,千万不可小视蛮军啊。他们的装备虽然远不如大汉,可论山地作战,整个九州,加上南夷都没有哪支部队比得上蛮军。尤其是蛮国的黑蟒军,号称丛林杀手。要是被它们缠上,难以逃脱。”

  “你说的黑蟒军,在朱云山差点被本将全歼。至今还有几千人,被关在俘虏营呢。”秦台哼了一声。

  那名庲降文官摇头解释道,“秦将军休要骄傲,朱云山之战是将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赢得侥幸。深入蛮地作战,可不比朱云山,那里是他们的家园,他们非常熟悉地形,适应气候。轻视他们,肯定会吃亏的。”

  秦台依旧哼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什么叫侥幸?在朱云山我们能攻其不备,难道进入蛮国就不可以了?这叫谋略,你一个文官难道还不如我这个武将?”

  一句话,把那名庲降文官怼的够呛。

  他想要反驳秦台,却一时之间找不到好的说词,一张脸憋得通红。

  林默摆了摆手,道,“不必争执。张先生所忧也不是没有道理。蛮国的气候,的确与益州有所不同。”

  “钱驺,你立刻调查蛮国气候状况,以及所需的注意事项。确保将士们在进入蛮国之后,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水土不服,往往是跨区域作战最大的难题。

  “属下领命,一定保证大军安然入蛮!”钱驺认真应道。

  “嗯。”林默点点头,对于钱驺的能力,他非常放心。

  接着道,“入蛮作战势在必行,我说过要征服蛮国,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但首先,要解决我们内部的问题。”

  荀叔兴道,“主上,那两万蛮军,可以放了。”

第278章 放归俘虏,九王并立

  荀叔兴的话,再一次让众人的脑袋有些转不过弯了。

  就连张昹,也不明白他的意思。

  楼穹更是瞪大眼睛看着他,惊讶地问道,“荀军师,你刚才说把那两万蛮军俘虏放了,是认真的吗?”

  不杀已是最大的仁慈了,放了?咋想的!

  “马上就要和蛮军开战了,此时把他们放回去,岂不是增加敌人的战力,给自己添堵?”

  秦台也沉着眉头,一脸郁闷的看着荀叔兴。

  张昹本想提出质疑,可是他注意到,主上的嘴角露出了笑容。张昹微微一惊:难道,主上认同荀叔兴的做法?

  想到这里,张昹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此时放了蛮兵,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朝着这个方向,他渐渐地有了一些眉目。

  林默坐在高台之上,看到所有人当中,只有张昹的表情有变化。从一开始的质疑,到思考,再到明了。

  他笑着问道,“张军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荀叔兴笑着看向张昹。

  后者连忙解释道,“属下觉得,荀军师的这个办法甚妙。”

  “说说看。”

  林默笑着道。

  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张昹真的懂了。

  “蛮军俘虏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大半个月,非但没有收到一丁半点的伤害,反而享受到了他们从未享受过的优待。属下前几日到俘虏营巡视的时候,听到不少蛮军谈论主上英明神武,对您发自内心的钦佩。那些蛮将,更是对您敬畏有加。他们如此这般态度,放回去之后,定然不敢再与我军做对了。这是其一。”

  “其二,临战前放了俘虏,蛮军定然会感激主上。世人只会记得主上的仁慈,而没有人会觉得您失威。”

  “其三,这些俘虏回到蛮国,定然会宣传主上的英明神武。彼时蛮军知道我军的实力,知道主上的神威,必然会动摇军心。而这些蛮军俘虏的家属,也定会感念主上仁德,认为您是一位仁君。这对主上今后统治蛮国,会有极大的帮助。”

  张昹分析的十分透彻,基本上就是林默和荀叔兴的想法了。

  这些蛮军已经被林默的糖衣炮弹给征服,心中充满了感激。

  而且,他们见识过汉军的战斗力,等他们回到蛮国,定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国人。他们的言论,必能对蛮军的士气造成影响。

  一群凡人企图与神作对,那不是找死吗。

  “张军师说的,正是主上当初留下这些蛮军俘虏 的真正用意。借他们的嘴,替大汉宣传,渲染主上的神威,让蛮民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位神明!”

  荀叔兴笑着补充道,“这些蛮军在咱们这里好吃好喝,有的甚至与咱们的士兵称兄道弟,都舍不得离开了。就算回到蛮国,他们也会想念这里的。所以,当我军打过去的时候。蛮国的军队当中只要有这些人存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听到两位军师的话,众人纷纷陷入了沉默。

  一下子放掉所有的俘虏,看起来大汉是吃了亏。可仔细想想,这是多么高明的手段啊。

  “这在《三十六计》当中,叫做釜底抽薪。”

  张昹笑着道。

  “哈哈,好一个釜底抽薪,主上高明!”吴平率先领悟,大笑起来。

  林默微微一笑,“你们还忽略了一件事情。”

  “哦?”

  荀叔兴和张昹同时抬起头,看着林默,“请主上明示。”

  “你等可还记得,我当初放走乌戈之时说的话?”林默淡淡地问道。

  二人思索片刻,立刻回道,“您说蛮国若要战,您便用这些蛮军的鲜血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