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锦鲤:多子多福,美女找上门 第249章

作者:吾名张飞

  “陛下,府中没这么多钱啊。”

  老百姓高兴了,可南郑令却苦着脸,他来到林默身边,悄悄的说道。

  他们上个月才上缴过一次丁赋,府库没多少钱。

  如果城内一年内出生的孩子都来找他退丁赋,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按照朕说的办就行,做好记录,其他的不需要你操心。”

  大汉现在不缺钱,更不缺粮食。

  至于鸡、狗这些家畜,林默可以从随身牧场中培育,价格低廉,品质还好。

  还是那句话,能用钱买到民心,怎么算都是值的。

  “张老汉,来领钱。”

  有林默的保证,南郑令再无顾虑,开始给百姓办理。

  张老汉家生了个男孩,所以他领了十两银子的丁赋,以及一石米和一条狗,笑呵呵的回家去了。

  后面的人一看是真的,全都激动坏了。

  没带赋据的人,赶忙往家里跑。

  很快,这件事情就传开了。

第339章 大汉的政策那么好?要不我们也投汉吧

  阳平关的守将麦盈和沙仁得到消息后,很快便撤出了阳平关。

  因为林默已经派人通知了雷铜等人,所以他们前脚刚走,雷铜立刻便接管了阳平关。

  “沙将军,你有没有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

  得知此事后,麦盈怀疑了起来。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弃阳平关。

  就算去支援盟军也不能放弃阳平关吧,放弃阳平关,等于放弃了汉中。

  孙太守会答应?

  还有他们担心自己一撤,汉军会立刻压过来,所以在关内布置了障眼法,插满了旌旗和假人。正常情况下,汉军应该犹豫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端倪。

  可他们一走,汉军就夺取了阳平关,说明汉军知道他们要走啊。

  所以,麦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是有蹊跷,可我们现在只能往回撤。”

  沙仁长叹一声,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汉中已经沦陷了,孙太守很有可能被汉军给控制了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麦盈大惊。

  如果是这样的话,南郑岂不是也回不去了?而这个时候,攻回阳平关更不现实。

  “先派人去打听一下汉中的情况吧,如果汉中真的丢了,咱们只能回雍州。”沙仁叹道。

  如此轻松地就把汉中和阳平关给丢了,要是被雍王知道,他们少不了一顿责罚。

  “听你的。”麦盈现在没有主见,只能按照沙仁说的办法去做。

  不到半日,他们派过去的人便回来了。

  “情况如何,汉中是不是防备森严?”

  麦盈和沙仁等将领全都围了过来。

  就算汉中真的丢了,他们也必须要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丢的。明明汉军被他们挡在了关外啊。

  只见探子的面色有些古怪,“回二位将军,汉中城门大开,没有任何的戒备。”

  “啊?”

  众人听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沙仁道,“难道我推测错了,汉中没丢?”

  探子摇了摇头,“不,沙将军您猜得没错,汉中的确丢了,孙太守已经投了汉。守城的军士,全都换成了汉军。”

  “到底什么情况?”

  沙仁和麦盈等人越听越迷糊了。

  既然汉人已经拿下了汉中,为何一点防备都没有,难道他们就不怕自己这支队伍杀过去?

  探子道,“您二位别急,听我慢慢说。”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本以为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打探到城内的情况。谁知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城门是开着的,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也很轻松的就混进去了。不过进城的时候我们发现,守城的卫兵是蛮子。城内的百姓说他们是獠人,而獠早就投靠了大汉,所以我们断定,城池已经被汉人给占领了。”

  “更离谱的是,城内的百姓对此没有一点排斥,反而十分欢迎汉军,个个都在说大汉好。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说生要做大汉的人,死要做大汉的鬼,谁要是敢和大汉做对,谁就是他们的仇人。”

  听到这里,沙仁和麦盈等人已经瞠目结舌了。

  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之前汉中百姓对大汉可是十分畏惧的,生怕汉军打过来。

  可才过了一天的时间,大家对大汉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啥情况?

  “难道,汉皇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是神仙?”

  一个将领忽然说道。

  “汉皇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但他对百姓是真的好。”探子深吸一口气,长叹道,“你们知道,大家为何如此支持大汉吗?”

  众人:“???”

  我们上哪知道去!

  “为何?”麦盈问道。

  “麦将军,和我同去的小赵您认识吧。”探子道。

  麦盈点了点头,他就是斥候营出身,那几十号兄弟他都认识,“我记得,他半年前生了个女娃,名字还是我给起的呢,叫赵妞儿。”

  “对!”探子连忙点头,“就是这个赵妞儿。”

  “小赵进城后担心自己的家人,于是飞奔回家了。他的家人看到他回来后,立刻就要拉着他去投靠大汉。”

  “为啥?”

  沙仁一脸疑惑。

  “我们刚开始也不能理解他家人的做法,这不是害了小赵吗。可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大汉的政策太好了。赵妞儿出生的时候,交了十两银子的丁赋。然而大汉不但把这十两银子还给了小赵的家人,而且还给了生育奖励:一石粮食,以及一只老母鸡!这是生女娃的奖励,如果是生男娃,奖励一石粮食和一条狗。城内很多人都返还了丁赋,领到了生育奖励呢。”

  探子一脸兴奋的说道,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都想赶紧回家抱着媳妇钻被窝,尽管整个小人出来了。

  “真的假的?”

  众将一个个瞪大眼睛,他们不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政策。

  尤其是,那些级别较低的将领,以及旁边的士兵,他们颇为心动。

  “当然是真的了,要不然南郑城内的百姓,为什么那么支持大汉?除了生育奖励,大汉还有很多好政策,都是为老百姓考虑的。”

  探子去看过城门口的告示,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不落的,和大家说了一遍。

  生育奖励,减免赋税,生产奖励……

  听到这些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朝廷不征税,军队打仗需要的粮食从哪来?建设国家所需的资金从哪来?”沙仁反问道。

  “告示上说了,如果家里面粮食有多余的,朝廷会统一定价统一收购,作为储备粮食。”探子继续说道。

  “朝廷,从老百姓的手里买粮?!!”众人再次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

  大乾都是征粮,从最开始的三十税一,变成了如今的十二税一还不够,朝廷还要变着法子压榨百姓,剥削百姓。每次打仗需要粮食的时候,都是无偿征集,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

  而大汉,免除三年的赋税也就算了,居然还花钱从老百姓的手里买粮食!

  翻遍史书,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朝廷啊。

  众人越听越入迷,而探子越讲越起劲。

  “这些都是对老百姓友好的政策,大汉对咱们军人的政策,更好!”

  探子说道。

  “仔细说说!”

  几个副将迫不及待地问道。

  “大汉普通步兵的军饷,为十石粮食,两丈布。不想要粮食或者布的,可以置换成等价的银子,是咱们现在军饷的两倍。”

  探子说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准确地说比他们的两倍还多,他们的步兵每年只有五石粮食,半丈布。

  “弓兵,骑兵这些多差不多,也是两倍。不过最令人羡慕的是炮兵,他们每年有三十石粮食,五丈布!而且他们的伙食也是最好的,顿顿都有肉,米饭和白面换着来,几乎不重样。光这个,整个大乾除了皇家部队,还有谁能比?”

  “没得比!”众人纷纷道。

  “大汉政策这么好,要不咱们也投汉吧?”

  很多人都心动了。

第340章 麦盈:我欲投汉,借你人头一用!

  “大汉的政策这么好,要不我们也投汉吧。”

  听到军士们议论,沙仁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住嘴!”

  他大声吼道,“雍王待我等不薄,你们怎可有这种叛逆的想法!”

  军士们立刻闭嘴,不敢再言。

  可是他们的心里面,却一直在想着件事情。

  那三千雍州兵只是想想,可一万多汉中兵,却非常的期待。

  他们私底下找到去过南郑的探子,了解更多详情。

  “老佟,大汉的军饷翻倍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告示上贴的明明白白,难道还能有假!而且,那还只是新兵的军饷。”

  “啥意思?军饷不是和职位相关吗,跟是新兵还是老兵有什么关系?”

  众脸懵逼。

  “在咱们军中没区别,可在大汉军中就大大的不一样了。”探子老佟解释道,“在大汉军中,新兵入伍一年,便可参与士官考核,通过考核则为七级士官,增加两成军饷。七级士官再过一年,可继续参与考核,通过考核则为六级士官,军饷再加两成,以此类推,最高为一级士官!告示上说,就算你只是一个普通小兵,只要达到一级士官,军饷也能和千总相同。”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他们这些普通小兵,都能拿到和千总相同的军饷?晚上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大汉对自己的战士也太好了吧。

  “你们先别急着激动,除了士官考核,还有军官考核。”

  “啥子军官考核?”

  “达到五级士官就可以参加军官考核了,通过军官考核,便可进入一个什么军校学习,从军校毕业,便可直接成为军官。我听那个汉军军官介绍,从军校出来最差也是个夫长呢。”

  老佟继续说道。眼神之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他入伍已经六年了,还只是一个什长。

  像他这种非战斗人员想要晋升夫长,比战斗人员难数倍!

  其他士兵,也非常的羡慕。

  很明显,汉军的晋升机会比他们更多。

  另一边麦盈和沙仁等人还在讨论,“沙将军,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按照探子的说法,汉中虽然被汉军占领了,可城内似乎并没有多少兵力,而且没有防备。以他们两万大军的优势,攻下汉中似乎非常轻松。

  看出了麦盈的想法,沙仁摇头道,“不可轻举妄动。汉军可以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攻下汉中。如今又装作对我们毫无防备,很显然是想要引诱我们过去,千万不可上当。”

  “孙太守可能已经被害了,我们应当立刻撤回雍州,等待雍王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