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锦鲤:多子多福,美女找上门 第252章

作者:吾名张飞

  这样的伙食,在以前他们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呜,太好吃了。”

  “这就是牛肉的味道吗,长这么大,第一次吃牛肉。”

  “还有这个土豆,软软糯糯的,和肉一样好吃。”

  “汤的味道鲜甜,一点腥膻味都没有,打饭的老大哥还给我打了一块带肉的大骨头呢。”

  “白面大馍也好甜,干吃我能干五个。”

  “啥也不说了,我这条烂命,以后就是大汉的了。汉皇让我杀谁,我就杀谁。”

  吃饱喝足后,休息之际,一些雍州军聚在一起,小声的聊着。

  “将军,咱们真的要加入大汉吗?”

  他们不是汉中人,家人都还在雍州呢。如果的投降,可能会给家人带来灾难。

  “大汉对待老百姓和士兵是真的好啊,要是能把家人也接过来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已经上交了的丁赋还能退,我说汉皇是千古第一仁君各位没有意见吧。”

  “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听说雍王他们在渑池会盟,集结了百万大军攻讨大汉。汉皇虽然仁慈,但能不能挡住百万大军,可就说不好了。”

  这种事情他们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可现在却全都担心了起来。

  准确的来说,是十分的纠结。

  一方面,从小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让他们不愿当叛徒。

  但同时他们也怕死。

  另一方面,大汉对老百姓和普通军人太好了。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到大汉来生活。生娃不用交税,而且还有奖励。当兵能拿到双倍的军饷,而且还有更大的晋升空间。

  都是当兵的,谁没有一个将军梦呢。

  接下来几日城中相安无事,大汉的政策快速地向汉中其他地区推行。

  很快,就连与汉中接壤的扶风郡和魏兴郡,也受到了影响。

  部分百姓,开始往汉中迁徙,出现了整个村子偷偷迁徙的现象。

  与此同时渑池会盟也已经结束了,大军在河间王的带领下,分作五路浩浩荡荡的朝着汉中进发。

  “副盟主,我听说贼汉的眼线遍布全国,咱们在渑池会盟之事定是早已被贼汉知晓,你说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防备呢?”

  路上,反王商议对付大汉的策略。

  虽然他们人多势众,可他们并没有轻视大汉。

  因为大汉的辉煌战绩。

  因为登基大典上,展现出来的强大武器!

  还有益州复杂的地形,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雍王楚云笑道,“诸位放心,汉中在本王的手中,益州唾手可得。”

  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门户。

  占领了汉中,就犹如在益州的咽喉处悬了一柄利剑。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将益州一击毙命!

  “不愧是副盟主,有先见之明啊。”

  “要是汉中在贼汉的手中,就麻烦了。”

  “此战副盟主当居首功。”

  众王纷纷拍着不走心的马屁。

  而雍王楚云,却十分受用。

  在众多反王里面,他的名气是最小的,和河间王,吴王这些正统根本没得比。

  然而这一次,他却被推举成了副盟主。

  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为雍州之主。

  盟军将雍州作为讨伐大汉的根据地,雍王自然便是东道主了。大家推举他为副盟主,自然也是为了方便,让雍王多出血而已。

  “汉中在谁的手中无所谓,重要的是阳平关。”

  河间王楚鸿羲沉声道。

  就算汉中在大汉的手中,他们这么多人,也能很轻松的夺回来。

  可阳平关阳平关要是在汉军手中,他们想要入蜀都很难!

  只需几万人马,就可以将他们几十万大军阻挡在关外。

  “盟主放心,我离开之前,特意增派了一支军队支援阳平关。而目前,并没有收到阳平关遭袭的消息,说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雍王自信地笑道。

  “如此便好。”

  楚鸿羲点了点头。

  然而话音刚落,一名斥候快马赶来,“报!”

  “是雍王的人。”

  “让他过来。”

  “有何军情?”雍王问道。

  “报雍王,检测到八万汉军正在赶往阳平关。”斥候道。

  楚鸿羲闻言,面色顿时凝重,他询问雍王楚云,“副盟主,阳平关有多少守军?”

  楚云想了片刻,道,“一万五千余人。”

  说完,他立刻补充道,“汉中尚有五千士兵,若得知阳平关有难,定会去支援。”

  “也就是说,阳平关最多只有两万人?”新野王担心了起来。

  两万人对八万大军,情况有些不妙啊。

  不过吴王却道,“阳平关坚不可摧,易守难攻。两万人守住关门,应该问题不大。”

  楚鸿羲点了点头,正常情况下,两万人守阳平关完全够了。

  可不知为何,他还是有些担心。

  “诸位,阳平关与灭汉之行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请大家随我先带十万大军,火速赶往支援。”楚鸿羲道。

  “得令!”

  众人全都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他们走了不到半日,斥候来报,“不好了雍王,阳平关丢失,汉中投汉了!”

  ……

第344章 取林默的首级!

  听到手底下人的汇报,雍王楚云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上午还在和大家吹嘘汉中在他的手里,可随意拿捏益州。

  结果下午就被打脸了,不但阳平关没了,就连汉中也丢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楚云阴着脸问道。

  太丢脸了!

  “从汉中逃回来的兄弟说,汉中莫名其妙地投靠了大汉。汉中太守孙鲁说,您与诸王在渑池会盟,议定从荆州进攻蜀汉,让阳平关的守军撤出,与您会合,共同讨伐蜀汉。结果他们前脚刚走,汉军后脚便占领了阳平关。沙仁将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们只好继续撤退。”

  “在途中,汉中将领麦盈突然反水,杀害了沙将军,斩杀一千雍州军,俘虏了两千人去汉中投汉了。”

  探子将汉中发生的情况,简略的说了一遍。

  因为事发紧急,他们知道的也不是很详细。

  “汉中突然反水?”

  雍王的军师杜既忍不住皱眉。

  他觉得这件事有问题。

  “怎么了军师?”雍王问道。

  杜既道,“王爷,孙鲁并非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初他并没有接受汉的招安,如今怎会临阵叛变呢?就算孙鲁叛变,南郑十多万百姓也不会答应啊。”

  他们为了收拢人心,给了汉中一定的优待政策。

  比如丁赋从十二两银子,减少到了十两银子。粮税从十五税一,变成了十七税一。汉中百姓对雍王,可是相当的感激,并拥护的,没理由放弃这么好的待遇,去投靠一个叛贼啊。

  而且,百姓也不会轻易接受反贼啊。

  “汉中的百姓肯定是被迫的,咱们速速发兵进攻汉中,争取将这伙叛贼歼灭!”

  雍王怒道。

  他提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汉中,只要干掉汉中内的敌人,那么阳平关顺势可破!甚至还能一鼓作气攻入蜀中,灭掉蜀汉。

  河间王等人觉得雍王说的有道理。

  汉军没有退守阳平关,反而占据汉中,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要他们速度够快,就能歼灭汉中的汉军。

  现在可是抢功劳的时候,这些反王一个比一个积极。当即率领全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汉中。

  他们速度很快,不到两日,便抵达了汉中与雍州的边界处。

  “报!”

  “汉中传来最新情报。”

  “讲!”

  河间王等人全都围了过来。

  “盟主,我方探子发现,汉皇林默在南郑城内!”

  “什么!”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从马背上站了起来,震惊不已。

  “此言当真?”

  河间王楚鸿羲紧张地问道。

  “千真万确!”探子十分笃定,因为他的人亲眼看到了汉皇上街。

  而且,城内百姓都知道,汉皇在城内!

  正因为有十足的证据,他才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汇报。

  “哈哈,太好了!”

  河间王大喜,拍腿喝道,“是林贼自己找死。”

  “他居然敢到汉中,不是找死是什么!”北海王冷笑道。

  “他恐怕以为,我们会从荆州入蜀吧。”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我们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包围汉中,免得让他跑了!”

  “濮阳王说的没错,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本以为要费一番周折呢,没想到林贼如此愚蠢,这祖上的荫蔽。”

  “他一个外姓人,也妄图称皇,当真可笑!”

  众王你一言我一语,猖狂至极。

  仿佛,林默的小命已经被他们攥在手里了。

  河间王的谋士苏冲道,“各位王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汉皇诡计多端,手下亦有能人,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恐怕,是他的诱敌之计。”

  苏冲,隆中八奇之一,荀叔兴的师兄。

  他虽然是师兄,但论奇谋异计,他自认为不如师弟荀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