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锦鲤:多子多福,美女找上门 第336章

作者:吾名张飞

  林默点点头,冲她微微一笑。

  当着全城官员和百姓的面,他同样不能失了威仪。

  天子亲自迎接,这规格,可以说是相当宏大了。

  蜀都的官员们无不感激涕零,激动难掩。

  林默安排宴席,为百官接风。

  而后宫,则由皇后陆芸来安排,皇宫内早就为皇后和妃子们准备好了宫殿。只是让林默没有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不见,自己竟然多了好些个妃子。

  “你们都过来,见过陛下。”

  皇后寝宫,陆芸带了一群美艳动人的女子,来到林默跟前。

  她们全都是妙龄女子,容貌动人。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有的好奇的打量着林默,有的则羞涩的低着头,还有的紧张不安。

  “臣妾赵归荑,见过陛下。”

  “臣妾李衣容,见过陛下。”

  “臣妾甄凤梧……”

  听着她们自我介绍,林默这才明白,之前的那一大拨奖励是从何而来了。

  感情是陆芸在家,替他纳了这么一群妃子。

  此时,所有的后宫妃嫔都在这里。

  皇后陆芸,贵妃秦禾,凌薇,王语晴;侧妃格雅,乌秧,匡紫,许初柔。

  除此之外,还没有给与名分的独孤雪,冷漪,孙琪瑛,秦苗,山猫,燕子,灵听。

  再便是陆芸为他纳的妃嫔,赵归荑,李衣容,甄凤梧,苏疏桐,苏疏榕,秦婉凝,陈阿娇,金千萍。

  大汉后宫妃嫔,分九个等级:皇后,贵妃,侧妃,贵嫔,侧嫔,美人,八子,良人,采女。

  这八人除了赵归荑被破格册封为美人外,其余七人皆为采女。

  之所以将赵归荑破格提拔为美人,是因为赵家立了大功。

  赵归荑的父亲是阴平太守,在林默征讨洛阳的时候,西凉军阀勾结南羌王国企图进犯阴平和武都,调兵六万余人,抵达了边境。

  当时阴平太守赵思聪,只有三千守军。

  他只身入南羌,对南羌王晓以利害,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南羌之兵,免除了一场刀兵,保证了益州百姓的安全,保证了林默东征不受影响。

  要是南羌真打过来,林默就必须退兵。进攻洛阳,也将会功亏一篑。

  林默得知此事后,提拔赵思聪为镇西将军,直接封智勇侯。

  而赵归荑从小生活在蜀都,有才名,懂孝道。自身的才华加上父辈的功勋,陆芸将其提拔为美人,不但是对赵家的一种奖励,更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至于其他七人,则要从采女开始,若有出色的表现,或者诞下龙嗣,才有晋升的机会。

  陆芸把整个后宫管理的很好,这一点,从未让林默操心过。

  多日不见,林默对她们甚是想念。

  当天晚上,林默留下了陆芸,秦禾,王语晴和凌薇四女。

第466章 陛下,为了大汉江山,请您纳妃!

  “陛下,您有心事?”

  陆芸披上一件素色睡袍,坐在林默的身旁。

  知夫莫如妻,两人相知相爱这么长时间,陆芸对林默已经十分了解了。刚才欢爱之时,她看到林默有些心不在焉,便看穿了她的心思。

  “军国大事,臣妾等身为妇人本不该多问,但见陛下为此烦忧,总是于心不忍,想要替陛下分担些。”

  秦禾也来到林默的身旁,为林默整理凌乱的衣物。

  见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王语晴,则来到林默的身后为她揉肩捏背。凌薇也难得的,为他揉腿。

  群美环绕,按理说林默应该很幸福了。

  可是人嘛,总是不知足的,总想做到尽善尽美。

  当上大汉皇帝之后,林默想让百姓变好,想让国家强大。总是有太多,操不完的心。

  国内诸侯纷争,虽然慑于大汉的强大军力,未敢轻举妄动。可是要想一统四海,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漠北建城功在千秋,为的是保住这片土地,防止匈奴再次作恶的同时,守住这片天然马场。

  只要牢牢地控制住漠北,那么北方才会安定。

  林默从未有过妇人不得干政这种想法,恰恰相反,在他外出征战的时候,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交给陆芸掌管的。

  可以说,陆芸不仅仅要管理后宫,更有监国的职责。

  而凌薇更是绣衣的真正统领,掌管天下情报,全国官员的信息。

  林默信任她们,愿意把权力交给她们。

  如今她们四人的好意,林默自然不会拒绝。

  当即将开辟漠北遇到的一系列事情,和她们说了起来。

  “漠北一战,咱们大汉最精锐的部队大雪龙骑几乎全部折损,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自然不能放任不管。漠北建城可一劳永逸的免除北方之患,甚至为咱们大汉开疆扩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所以漠北必须牢牢地,控制在咱们得手中。”

  陆芸首先便是肯定了林默的做法。

  她这么说,并不是安慰林默。而是真心觉得,漠北那片广袤的地域值得花费代价去建设和治理。

  “但国内的农耕和战事,也同样重要。”

  秦禾也在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过去的三年灾害,九州人口锐减。虽说这一年恢复了不少,新生儿增加的数量是以前五年的总和。可婴儿的成长需要时间,不是一两年就能长大的。

  因此,大汉依旧面临人口不足的问题。

  “陛下,或许可以先把战事停一停,让将士们屯田?”王语晴忽然开口道。

  “不可。”凌薇立刻否定了这个意见。

  她解释道,“如今大汉军势正盛,上到一品大将,下到普通士兵,都想要建功立业。若此时让将士们屯田,无疑是在烧红的铁上面浇一盆冷水。”

  若是冷了军心,再想让他们重燃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如今天下都忌惮大汉,汉旗所指望风披靡,很多城池都是不战而降。

  如果此时罢兵,便是给了敌人喘息之机。

  以后再起刀兵同样困难十倍百倍。

  在场的四女当中,王语晴是最不懂军事的一个。听到凌薇的反驳后,她吐了吐香舌,不再说什么了。

  “臣妾觉得,工部的任务虽然重,但也没必要抽调那么多民夫过去。匈奴本地,不就有许多的劳动力吗。”陆芸淡淡的说道,“陛下,匈奴凶顽,让他们参与建城,或许也是一次驯服他们的好机会。”

  林默点点头,“的确。”

  他给了工部太大的权限,以至于工部尚书孔宣在征集民夫的时候,没有去考虑实际情况。

  当然,这也不能怪孔宣。

  毕竟他也想立功,早日完成漠北建城大业。

  “将公布报上来的人数砍去三成,不够的让他去找雷铜。”林默微微一笑,将陆芸和秦禾拉入怀中,“这段时间朕不在朝中,辛苦你们了。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向朕开口。”

  二女俏面微红,秦禾接着道,“陛下,臣妾问您一件事情。”

  “你说。”林默看着她道。

  “皇后姐姐替您纳了八名妃子,神仙师父可有奖励?”秦禾看着林默,一脸认真地问道。

  其他三人,也紧张地看着林默。

  “什么神仙师父?”

  林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诧异地看着她们。

  “您不是说,只要您娶妻生子,神仙师父就会给您奖励吗?难道没有得到奖励?”陆芸急了。

  她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才给林默寻觅到那八位美人。

  若是没有奖励,她会很失望。

  “有,不但有,而且非常及时。”林默立刻想到了自己扯得慌,他在陆芸等人面前将系统说成是神仙师父。好一段时间没有聊这个,都已经忘了。

  “那就好。”

  陆芸等人松了口气,接着道,“陛下,为了大汉江山,请您纳妃!”

  “纳妃?”

  林默一脸古怪的看着众女。

  “怎么啦?”凌薇道,“您现在是大汉天子,九五之尊,就算是三千佳丽,也一点都不过分。”

  “陛下操劳国事,无暇顾及这些,咱们姐妹就替陛下多费心吧。”

  “替陛下选秀纳妃本就是后宫的职责。”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就把这件事情给定了。

  翌日朝会,

  林默让从工部扣了三分之一的人,司隶,豫州,荆州,雍州和益州等地的农耕不能耽误。

  为了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民生。

  林默甚至还花费了五百万两银子从系统购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让户部打造农具,保证百姓可以租赁到农具和耕牛。并且,还在每个县设立农技署,监督农业生产,禁止买卖土地,防止土地兼并。

  另外,林默大力推行科考制度,每年秋天举行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此举打破了世家垄断知识和仕途的局面,为天下寒门学士,敞开了仕途大门。

  这个政策一出,首先为之疯狂的是在洛阳的那些寒门学子。

  洛阳作为帝都,许多寒门学子来到这里寻求机缘。他们运气好点的,能入世家做幕僚,得到世家的推荐便可步入仕途。

  然而大多数人时运不济,因为阶级的缘故,他们空有满腹经纶而无人赏识。

  只能通过打短工维持生计,或者去酒楼说书,靠别人打赏勉强糊口。

  这些人,像极了林默前世的那些北漂,为了梦想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科举制度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们前方的路。

第467章 后宫选秀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讨论。此事关系到大汉的国运,希望姐妹们都能出一份力。”

  后宫,昭华殿,陆芸把后宫的妃嫔全都喊了过来。

  当然也少不了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虽然身份低微,可有的也有门路。不少事情,都需要他们来完成。

  听到陆芸的话,众人的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

  一个个瞪大美眸看着陆芸。

  “皇后娘娘,您请说,只要是能为大汉出力,臣妾等义不容辞。”

  陈阿娇带头说道。

  相比于其他采女,她得性格活泼一些。而且,别人都是出身,唯有她是商贾之女,身份比别人更低一些。因此,她会主动和其他人搞好关系,只要能出力的,她都义不容辞。

  “想要大汉国运昌隆,咱们后宫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姐妹和睦共处。”

  陆芸道,“陛下乃神佑之人,对咱们都是平等博爱,你们每个人都有被宠幸的机会。所以,千万不要耍小心思。若是谁破坏了后宫的和睦,就算我不追究,陛下也必然不会饶过她。”

  后宫的人多了,问题自然也会变多。

  想要保证后宫和睦,必要的敲打是不能少的。

  皇帝身边的女人,谁不想得宠呢。

  “臣妾谨记皇后娘娘的教诲。”众女惶恐答应。

  “第二点便是,后宫需要更多优秀的妃嫔,为陛下开枝散叶。”陆芸面色缓和,走上前拉着独孤雪和冷漪的手,柔声道,“两位妹妹是在京都长大的,对京都应当非常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