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第14章

作者:寒羽

  “大王!俺们不后悔!你收下俺们吧!”

  “就是!大王,好汉子一个唾沫一个钉,俺们绝对不后悔!”

  ……

  任原见状,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诚心诚意加入的人!

  “大,大王,容老朽说一句可好。”

  而就在这时,西溪村民中,突然走出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两位老太公,有话请说。”

  这两位老者,看着就有六七十岁,在这个年代能活这么久的,那都是寿星公,任原自然也不敢造次,非常有礼貌地请两人说话。

  两位老太公都拄着拐杖,看到任原的动作,两人对视了一下,默默点头,然后交替开口。

  “俺们兄弟俩,在这村子里,活了七十余年,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大王这般大方仁义的人。”

  “大王啊,俺们这些人,年纪大了,这一辈子,也就是土里刨食的命。这保正在村里作威作福十几二十年,俺们都忍了,可这心里头,何尝不想有一天能摆脱他了。”

  “但是大王啊,朝廷不公啊,俺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大部分收成都被这保正还有那些押司县尉夺走了,多少人一家子整年都是忍饥挨饿。那厮的几个孩子又在村里作威作福惯了,平白被他们打杀的村民就有二十多位!”

  “大王啊,虽说今日梁山为俺们村除了一害,可谁知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保正继续害人!俺们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可这帮后生,他们还年轻!总不能就让他们这么认命吧!”

  “俺们知道大王担心什么,但还请大王带他们上山吧,人各有命,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怨不得别人,只求上山之后,大王能好好对待他们。”

  “大王如此仁义,想来落草也不是长久之计,日后大王若招了安讨得官做,这帮后生跟着也能有个出身,就不用再受俺们所受的苦了!大王,老朽在这里给恁作揖了,求大王垂怜!带他们上山吧!”

  两位老太公说话,就要俯身下拜,任原哪里肯接受,赶紧上前扶住两位老人家。

  “两位老太公,既然如此,你等放心,我带他们上山!愿意带着家眷上山也没问题!”

  “我任原用性命担保,上我梁山之后,他们衣食无忧!至于今后,只要我任原在一天,就会给他们一天的好处!去搏一个好出路!”

  “好好好,大王是个能成事儿的,老朽替西溪这帮后生,谢大王!”

  “谢大王!”

  “谢大王!”

  两位老太公紧紧扶住任原的手,他们这一次,是真得放心了。

  而那些想上梁山的人,自然是无比开心,尤其是任原刚说了,还可以带家眷,就更让人心动了。

  “袁朗!”

  “哥哥吩咐!”

  “去,统计一下所有愿意上山的名单,从进往后,他们也是我梁山一员!”

  “得令!”

  袁朗面露喜色,今晚刚刚得了大笔钱粮,如果能再得三百精壮的年轻汉子,那这一趟下山就赚大了!

  “宋万!”

  “哥哥吩咐!”

  “抓紧时间,把钱粮给乡亲们分好!其余的赶紧装车,运回山寨!”

  “哥哥放心!丢一粒粮食,你就拿我试问!”

  宋万也立下军令状,这次的钱粮,是山寨发展最扎实的保障!

  而且,他们两个人刚才看得很明确,保正被杀之时,虽然村民对梁山人马眼中有感激,但也仅仅是感激,并没有太多亲近的想法。

  等到寨主一放钱粮之后,那一个个,都把梁山当成大救星了!不但亲近,还拖家带口准备上山!

  尤其是袁朗,他数了数,这一趟上山的精壮汉子,数量有三百六十八人!而且个个都在田间劳作,身体强健的汉子,只需要稍加训练,立刻就有战斗能力!

  最起码,这帮人比目前留守山寨的那些老弱,要强!

  更何况还有一百多家眷一起上山,整个梁山人马数量,一下子就突破了一千!

  当今大宋,超过一千人马的寨子,那绝对就是大寨了!

  “对了寨主,保正他家里还有一些罪过不大的家丁和一些偏房人,怎么办?”

  有头目过来问任原。

  “首恶已除,剩下得就不连坐了。那些家丁一人打十棍,给两贯钱路费,让他们滚出西溪村,永世不得返回。如有违逆,叫他们洗干净脖子候着,且看我梁山的刀利不利!”

  “至于保正的偏房。他们家老祖宗,给他们留下了二百亩上田,这是地契,就还给他们吧。警告他们,今后莫要害人,今日之事也最好忘记,若不怕死想要找梁山寻仇,那我们等着,下次再见,绝不留情!”

  袁朗和宋万等人听了,齐声大笑:

  “还是哥哥仁义,但哥哥放心,若是这群人不知好歹,再来闹事,不需要哥哥出手,我等亲自砍了他们的脑袋,送给哥哥!”

第20章 相互错过

  随着天色微亮,最后一辆装满粮食的牛车,也被推上了渔船。

  梁山众人这后半夜,大小战船不知道忙活了多少趟,才勉勉强强把这些缴获的东西,都运了回去。

  西溪村的百姓,没有上山的已经被梁山众人劝回家了,准备上山的那些人,跟着这次缴获的钱粮,已经上船去水泊了。

  现在还在岸边等待的,是任原他们这次下山的大部队,他们负责留下垫后。

  说实话,昨夜的行动,闹得动静可不算小,虽然没有人从小路去城里报信,但只有一溪之隔的东溪村,你说没人听到动静,那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任原也一直在防着东溪村这边的突然袭击。

  毕竟这个晁盖晁天王,也不是一个善茬。

  晁盖这人,讲义气是讲义气,要不然也不会在生辰纲之后主动去救白胜,也不会宋江一上山就想让位。

  但任原很清楚,晁盖的义气,只会对自己认识的人,而且不是大义,就纯粹是老大哥罩着小弟的那种义气。

  而且不得不说,他是有手段的,整个东溪村,被他经营的还算不错,起码多年来,西溪村这个保正,只敢在西溪村作威作福,完全不敢惹东溪村。

  在任原看来,晁盖在大宋江湖上就是属于成名较早的大哥,所以有自己的一份傲气,礼贤下士方面晁盖就比较一般,远没有宋江会收买人心。不然也不至于后来被宋江架空。

  此外,绿林同道都知道他是一个坐地分赃的私商大佬,但他头上却还顶着一个保正的白道身份,又与宋江,朱仝,雷横等县衙官吏和治安官员交情不浅,可以说,他算得上这个时代黑白通吃的代表。

  将这两面因素综合起来,可以推断出此晁盖这个人做事儿,会比较在乎自己面子,而且会顾全黑白两道的礼仪,简单说就说他的行为在客观上有着极大的弹性。

  既能暗地里做些不法勾当,又能在明面上转换身份来个白吃黑,而最终他以何种身份示人,要看哪种身份能为其达到利益最大化来决定了。

  所以任原已经是做好要和东溪村打一架的打算了。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直到他们最后一波人上了船,也没有看到东溪村的人马!

  “怪事,晁盖居然忍住了?”

  任原有些意外,在他看来,晁盖应该会趁机过来捞一笔才对,结果监视东溪村路况的小喽啰汇报,一整夜都没有动静。

  “有没有可能,晁盖得知了消息,但因为某些原因,他没有来得及动手?”

  袁朗两条炼钢挝抽出来又放回去好多次,西溪村没打过瘾,他还想着再打一场哩。

  “这倒是很有可能。”

  任原同意袁朗的推测,因为晁盖是有优柔寡断的特点的,所以很可能是他们庄上出了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时的东溪村,晁家庄,晁盖脸色阴晴不定,似乎正在做什么特别艰难的决定一样。

  “哥哥!别犹豫了!趁梁山人马还没有离开,我们趁机偷袭!那时候我们就是剿匪有功之人!”

  “对啊,哥哥!梁山能有多少人马,我们兄弟俩再清楚不过了,这会儿西溪那边的动静肯定是他们搞的,趁现在两败俱伤,咱们就该去捡便宜!”

  两个喽啰打扮的人,正在对晁盖劝说道。

  这两个人,都是王伦带下山的心腹,嘴上功夫尤其厉害,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王伦自己去了济州城,但临走时给这两人一笔钱财,让这两个人来忽悠晁盖,想用晁盖来制衡任原,最不济也得恶心恶心他!

  王伦给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

  于是乎这两个人,就给晁盖讲了任原等人是怎么夺了山寨的故事。

  当然,在他们的故事里,任原是恶霸,土匪,非正义人士,不讲江湖规矩。

  而晁盖呢,义薄云天,这时候作为大宋东溪村的保正,山东绿林的托塔天王,晁盖与公与私都要帮他们报仇!

  报酬嘛,王伦留了两块各重20两的黄金,但这两个小厮只给了晁盖一块!他们打算事成之后,分了剩下的那块。

  “不可!”

  “保正,这两个人的话,不可以轻信!”

  原本晁盖,还真有被这两人说服的心思,但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他的好友,前不久刚回来,借助在他家的一位夫子打扮的人冲了进来,制止了晁盖的行为。

  “加亮先生来了,快坐!”

  晁盖对此人,还是客气的,甚至王伦手下的这两个喽啰,也对这个读书人比较恭敬。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再加上北宋朝重文轻武,读书人在民间也是有地位的。

  这人正是绰号智多星的吴用。

  吴用此人,你说他不行吧,他还真有一些出谋划策的能力,但你说他行吧,他有些计策是真得挺狗屎的。

  前世任原读《水浒传》的时候,是真没觉得吴用多厉害,感觉远不如朱武哩!

  这次吴用冲进来,听见王伦手下劝晁盖出兵之后,他还是赶紧劝晁盖拒绝。

  “保正,我在外面已经挺了大概了,真如这两人所言的话,那梁山现在的势头正猛,我们不宜上前硬碰硬。”

  “加亮先生!我们比你更清楚梁山,也清楚梁山人马的战斗力!”

  “你们要真清楚。你们王寨主就不会灰溜溜被赶走,然后让你们过来忽悠保正。”

  吴用毫不客气怼了回去,王伦他也是见过的,穷酸秀才而已,嘴尖皮厚腹中空啊!

  “西溪那边虽然出事儿,但保正,咱们的地盘都在东溪,而且梁山带不走地契,就算真得西溪村保正没了,我们正好去接手地契不好么?何必要打生打死?依我看,不用这么早去西溪村。而且,那个任原在江湖上名号也大,咱们并不好对付他。”

  吴用觉得自己推断是正确的,他觉得就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这就让晁盖纠结了很久,一方面他想占便宜,但另一方面,对任原这边的战斗力,他还是比较模糊的,生怕自己这边吃亏。

  毕竟当天下山的梁山人马大部分都归顺了,其他人也并没有见过任原等人,这两个小喽啰,连任原的兵器都不知道是啥。

  兵器都不知道,那还问个锤子武艺。

  “你先不着急保正,过两天再去西溪村。然后我再去找找几个故旧,有他们的加入,绝对让我们如虎添翼!”

  晁盖被说服了,那就不着急,这也就是为什么任原没等到他的原因。

  两波人马,居然就这么错过了!

  也不知道日后晁盖得知梁山的收获时,会不会后悔这一天没有坚决点呢!

第21章 擎天柱石碣村买鱼

  晁盖没来,任原最后的担心也就消失了。

  虽然他并不介意和这个托塔天王斗一斗,但如果能不打,那自然也是极好的。

  不过西溪村这件事情之后,任原发现目前有几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一,是上山后赶紧定下一些新规矩,比如下山借粮要分三分之一给当地百姓。既然要替天行道,很多绿林做法就不能搞了,必须要严格规定这些东西。

  二,是要在梁山办诉苦大会,这样子可以拉近梁山新旧人马之间的距离,大家都是穷苦百姓,都有冤屈,自然更能打成一片。

  三,要赶紧规划好梁山的薪水制度,特别是下山后,每个喽啰能分到多少钱,没下山的分多少钱,受伤的给多少补助,阵亡的给多少补助,都得指定详细的标准。

  这次是运气好,下山的人马只有几个轻伤,扭伤,擦伤的,没有阵亡的,但以后梁山越做越大,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一定要早点儿规划。

  最后,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点,筹备梁山水军!

  水军不仅可以保护山寨安全,而且可以协助运输之类的活儿。梁山大寨在大湖中间,没有像样的水军,就会像今天一样,运输效率特别慢!

  而且,战船大小不一……说实话,坐得挺难受的。

  不过还好,如果任原没有记错的话,梁山水军的创始人,阮氏三雄,就在梁山脚下的石碣村里!后来是被吴用叫去给晁盖帮忙了。

  只要自己把他们先请上山,那么梁山就有一支强力水军了!

  “袁朗,回山后,下午陪我去一个地方。”

  “哥哥可是又有什么新想法?”

  袁朗现在觉得,这位寨主哥哥要么不动,一动就肯定是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