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第164章

作者:寒羽

  “而这些金银,足够把山寨上上下下全部换上新武装,买战马,而且还能掏一大把用来造海船等,哥哥的海外战略,今日之后可以开展了。”

  任原听着,那也是一个开心!

  好么,一个祝家庄,就可以让梁山实力暴涨啊!

  果真不愧是独龙岗第一庄!

  祝家庄都这么厉害了,那以后的曾头市……嗯,就先让曾头市再嘚瑟一阵子,等梁山消化完这次战果再说吧!

  “有了这些东西,咱们干大事的成功率,就又提高了!”

  任原看着还在热火朝天清点的将士们,心里的期待也是拉满。

  “哥哥先去安抚百姓吧,一会儿我们还是会拿出大量钱粮给百姓们,祝家庄东西真得太多了,我估计咱们还得向百姓们买一下推车之类的。”

  朱武挥了挥手,示意任原可以撤了。

  哥哥,要么你留下来跟着我们一起清点,要么,你自己出去溜达溜达?

  任原当然是选择出去了。

  开玩笑,虽然说,朝奉跌倒,梁山吃饱这个情况很好。

  但清点缴获这种行为,还是让军师来吧!

第 229 章 阳谷阳谷

  “哥哥,据目前的统计,祝家庄大概有五十二万石粮食,金银现钱加起来接近百万贯。”

  当天晚些时分,任原正在协助查看祝家庄百姓们的情况,突然间朱武来报。

  “这么多?”

  任原听了确实也咋舌,不过转头一想,一个盘踞大几十年的当地大土豪,攒下这么多家底,也很合理。

  “马匹呢?”

  任原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好教哥哥得知,这个祝家庄,居然有好马五百多匹!”(别杠,原著就是五百多,不信自己翻书去,翻完还想杠的,自己下去找施老爷子去。)

  “这么多?”

  任原也是很意外,他知道曾头市马多,特别是多北地好马,没想到祝家庄也有这么多!

  五百多好马,都够再开一个马军营了!

  “而且这只是好马,剩下的劣马骡马牛羊也是数量巨大。”

  朱武也是很兴奋,刚才清点了那么久,他眼睛都快红了,但越点越兴奋!

  梁山,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去把祝家庄的百姓都叫来,我记得八九百户人家是吧,给他们每家每户都给些钱粮。毕竟他们不是咱们梁山治下的百姓,受了祝家庄这么多年压迫,日子肯定不太好过,市价目前一石米两贯钱,咱们就以十石粮的价格为标准,每户给足10石粮,20贯钱。”

  原著里,宋江是按钱粮一石的标准给的,任原这里,十倍而已,毕竟宋某人是假仁义,任原可不想学他!

  再说了,整个祝家庄加起来也不到一千户,顶天了给出去一万石粮,两万贯钱,这多么?和这次缴获相比,一点儿都不多!借花献佛,反正这些本来就是祝家庄的东西,又不从梁山仓库里面出。(此时许多位屏幕前正在观看彦祖亦菲们默默点头并点赞)

  “行,我明白,我一会儿就让徐教师组织一下分发,然后杨制使,秦统制等人已经在搬运牛羊和粮草了。”

  “对了,縻貹还没回来?”

  任原有些奇怪,这个家伙上哪儿溜达去了?

  “哥哥!哥哥!祝朝奉的人头,我给你带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就在任原念叨的时候,縻貹的大嗓门,就在身后响了起来。

  “呦呵?来了啊。”

  任原转头,然后看到縻貹拎着祝朝奉的人头,快步赶来。

  “哥哥,祝家庄的人,一个没跑,都给我拿下了,这是祝朝奉的人头。哥哥收下,给我们营换一面营旗如何?”

  縻貹咧着大嘴,看着任原直笑。

  “行啊,祝朝奉的人头,当然够一面旗!”

  任原看到祝朝奉的脑袋,看着他还没有闭上的眼睛,心里也是一乐,这家伙,跑什么跑啊!

  你不跑,在祝家庄还能活着,你跑,遇上縻貹这家伙,那你注定只能当个没头脑了。

  “縻貹,跟我走,咱们去点东西去。”

  朱武一看,正好,盘点东西也缺人,縻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壮啊!

  搬东西去!

  ……

  祝家庄这边的事儿,按下不表,目光转向此时的阳谷县。

  “炊饼,炊饼。”

  街边一个三岔口,一个相貌憨厚,甚至可以说有些丑的中年男子,揣着手坐在板凳上,带着憨憨的笑容在吆喝,他面前是个简易的摊子,放着两个竹筐,上面盖着布,给里面的炊饼保温。

  “大郎,我回来了。给,包子。”

  身材瘦小的郓哥,拎着自己的果篮跑了回来,嘴里叼着一个包子,还递给武大郎一个。

  “我不饿,你吃,我有炊饼。”

  武大郎笑了笑,又给推了回去。

  “拿着吧,自从二哥在阳谷当了都头,特别照顾我,我这水果卖得好多了。”

  武松和武大是亲兄弟的事,阳谷县令也知道了,所以在武大现在出摊,已经不是流动摊位了,阳谷县县令特地在三岔口给了他一个位置。

  而郓哥,因为和武大关系好,所以也蹭到了这个位置好的摊位,毕竟武大一个人觉得无聊,特地把郓哥拉过来陪着自己。

  再说了,一个摊位卖两个东西,这不也挺好的嘛。

  “大郎,不是我说你,二哥已经是咱们县的都头了,你们兄弟两个,都没成家,你就应该在家享福,没必要再出来卖炊饼。”

  郓哥一边咬着包子一边说。

  “那是他当了都头,我又不是衙门官员,总不能靠他的俸禄过一辈子,他的俸禄还得用来娶媳妇成家哩。”

  武大郎笑笑“我这个当哥哥的,虽然别的本事没有,但给弟弟攒点儿钱,我还是可以的。”

  “你们兄弟感情是真好,我要是有个哥哥就好了。”

  郓哥非常羡慕武松和武大的感情,他就没有哥哥,自家老爹又患病,一直要抓药,他一个孩子,不得不整天提着果篮,穿梭在大街小巷子里,就生怕自己哪天果子卖得少了,买不起药。

  而且郓哥年纪小,所以经常会被一些地痞流氓欺负。

  武大郎和他相识,就是因为有一次他收摊完遇到混郓哥被混混打,然后武大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护住郓哥。

  当然,那天两个人的下场都挺惨,武大也挨揍了,一天的收入还被抢了。

  但从那以后,他们两个人就一起出摊,相互照应。两个人一起,起码欺负是挨得少了。

  不过武松来了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好了很多,再也不用如此了。

  武松作为都头,先是整治了一下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让阳谷县的治安好了不少,然后又在郓哥的指认下,把那几个揍过他们的混混抓了起来,当然,抓捕过程自然是少不了一些暴力的行为,反正那几个混混进去的时候,没有一个脸是好的。

  “你平时总跟着我,我早就拿你当弟弟看了,二郎小时候也跟你一样,喜欢跟在我身边。”

  武大看着郓哥笑,确实郓哥身上,有几分武松小时候的影子,这也是武大特别喜欢他的原因。

  “大哥,郓哥儿,聊啥呢?该收摊了。”

  一个高大威猛的身躯出现在摊位前,打断两个人的谈话。

  “二郎,你来的好,郓哥说他也想要个哥哥,我正和他商量哩?你饿不饿?来个炊饼?”

  看见自己弟弟来了,武大一下子笑容满面,赶紧打开筐子上面的布,给他递过去一个还算热乎的炊饼。

  “那有何难?郓哥儿,以后我给我大哥,都是你亲哥哥!”

  武松接过炊饼,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摸着郓哥的头。

  “二郎,今天为什么下值这么早?”

  武大看了看天空,这个时间,不是武松正常的下值

  “嘿嘿,大哥,我有件喜事要和您说。”

  武松也是笑眯眯的。

  “哦?什么喜事啊?”

  “大哥,我打算啊,给你取个媳妇,你看如何?”

第 230 章 这生意,我做了!

  “我娶什么媳妇?”

  武大郎很惊讶,他这个样子,怎么能娶媳妇呢?

  要娶,也是你武松娶呀。

  “哥哥,哪有哥哥不娶妻,弟弟先娶的道理?”

  武松笑了笑,自己的哥哥辛苦了大半辈子,还没有娶妻,自己这个做弟弟的,自然要替他操操心。

  “大郎,你要娶妻啊!”

  郓哥也很激动,我的天啊!大郎都要娶亲了啊!

  这真的是太难得啦!

  “别瞎说,二郎,我这个样子,怎么娶?再说了,咱们也没有请媒人啊。”

  武大郎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弟弟这个想法,太不靠谱了。

  “谁说没有呀,哥哥,县令给我推荐了一个媒婆,据说是咱们阳谷县非常有名的,明儿我就带你去见见。咱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哥哥你先把亲事儿定下来。”

  武松倒是没想太多,而且,哥哥如果不成亲,他这个做弟弟的,也不能先成亲。

  所以为了兄弟俩以后的生活,得先让哥哥成婚。

  想到这个,武松脑海里,又想到了潘金莲的倩影,不知道她现在在梁山织造局,过得怎么样。

  “二郎,二郎。”

  武大郎喊了几声,才让武松回过神。

  “怎么了哥哥?”

  “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要不,如果你有心仪的姑娘。你先娶了呗?”

  武大觉得还是不妥,自己兄弟两个,家财也不多,屋子虽然有一栋,但两个人都娶媳妇肯定是不够的。

  自己弟弟高大帅气,可不能让他打光棍。

  “哥哥,按年甲,按礼数,都得你先娶,咱们也不差钱,你就别推辞了,明儿不出摊,跟我去一趟媒婆那里吧。”

  武松笑着说。

  “至于小弟我,我都是都头了,还怕没有良家女子嘛!再说了,弟弟有心仪的姑娘了,只不过暂时不能见面而已。”

  “真假,那太好了,一定要把人家带回。”

  武大郎听到武松说有心仪的人,也放心了不少。

  “是啊,所以哥哥你可得赶紧先娶了媳妇,不然以后小弟带人回来,可没法子成婚啊。”

  武松一边笑,一边帮武大收摊。

  “郓哥儿,明儿你也别出摊了,一起吧,而且县令说了,以后咱衙门的果子,也从你这儿拿,你就不用担心没钱给你爹抓药啦。喏,这是你二哥我的一点心意,给你爹换个好大夫。”

  武松递给郓哥一个小包裹,郓哥一摸,就知道里面是银子,从这重量上看,不少于十两。

  有了这钱,自己爹的病,应该能治好了。

  “谢谢二哥!谢谢二哥!”

  郓哥儿感激得要命,打算直接给武松跪下。

  却不想被武松直接拦住。

  “自家兄弟,跪什么跪,感情都跪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