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第327章

作者:寒羽

第 464 章 石碣来了石碣村

  黑漆漆的雨夜,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这鬼天气,为什么要咱们把这东西送过来啊?死沉死沉的,搬上船都累死了。”

  “就是,好不容易赶工赶出来了,还要送过来,真得很累啊!”

  “对啊,而且船上怎么还有这么多麻绳和石头?太挤了点吧杨左使。”

  “杨左使,工钱多加一点儿吧,大晚上的,这一路的辛苦费,可不少呢。”

  “都安静,别说话,把东西送到地方了,我个人再给你们加!”

  杨八桶看着那些喋喋不休的工匠,心里也是有些生气。

  你们就那么喜欢钱?要知道有些钱,可不是谁都能拿的!

  “杨左使,你这不能怪大家,你想想看,这个石碣啊,从开始到最后,你让大伙儿改了那么多次,然后这一次完工了,你也不验货,反而让大伙儿陪你送过来,这一路的辛苦费,大伙儿总要赚的吧。”

  工匠头子也在运货队伍里,他对杨八桶解释:

  “不是我们非得和教主要钱,而是教主他变卦了好多次,你想想我们干这活儿,用了多少时间,废了多少料子?家里就等着我们这一次回去之后,改善生活呢!”

  “我懂,教主也懂,现在赶紧跟着我运货,只要把这东西送到地方,你们就能走了。”

  杨八桶把自己的脸藏在斗笠下面,漆黑的雨夜里,根本看不清他的表情。

  “行,大家加把劲儿,再快点!”

  一行人在雨夜中艰难前行,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梁山山脚的石碣村村口上的一棵大树下。

  “动手吧,挖个坑,然后把这东西埋了,咱们就可以回去了。”

  杨八桶示意所有人动手。

  “杨左使,这挖坑也得咱们来?”

  这雨越下越大,再加上天黑路滑,工匠们都有些不太乐意。

  “动手吧,别磨叽了,最后一哆嗦了,搞定了立刻走。”

  杨八桶看着所有人,下了命令。

  “挖吧挖吧!”

  工匠头子示意所有人拿着铲子下船,众工匠虽然嘴上嘟嘟囔囔抱怨,但也只能都下船,并然后艰难地把那个石碣也从船上搬下来,开始在地上刨坑。

  不过好在,大雨天,泥土松软,坑很快挖好了,众人七手八脚把石碣半埋进去,填实了,正准备转身回到船上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雨中却传来利器破空的声音!

  “噗噗噗……”

  杨八桶站在船上,双手保持着出手的动作,挖坑的工匠,每个人脖子上,都插着一把飞刀!他们的身体僵了一下后,缓缓软在地上!

  明教飞刀高手中,除了杜微,还有他杨八桶!

  “杨,杨左,使……”

  工匠头子捂着自己的脖子,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杨八桶。

  “教主的命令,别怪我。”

  杨八桶看着工匠头子不可置信的脸色,慢悠悠说出这一句。

  所有人都倒地之后,杨八桶还拿着朴刀下去,一人补了一刀,然后再挨个把人扛回船上。

  至于地上残留的血迹,别逗了,这瓢泼大雨,明天一大早起来,什么痕迹都没了!

  等把所有尸体都搬好之后,杨八桶撑船离开,而且每隔一小段距离,他都在尸体脚上用麻绳绑上石头,然后把尸体扔进水里。

  看着那些尸体沉入水中,杨八桶脸上面无表情。

  你们是为了我明教大事而死的,明教不会忘记你们。

  ……

  暴雨下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清晨,雨势才稍微小了一些。

  石碣村。

  作为梁山治下几个村子之一,这里自从出了梁山水军创始人以后,就一改之前那穷苦小渔村的样子,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子,甚至翻新了一个私塾。

  虽然说,很多户人家里的孩子,都在梁山水寨中当兵,但村里还是有不少人居住的,特别是稍微上年纪的一些老人,都在村子里。

  他们替梁山,守着根呢。

  “这雨还没停啊。”

  石碣村老村长,今天一如既往早起,看着窗外的大雨,他忍不住摇头,正在准备做一下早饭,突然间,有人冒着大雨,冲进了他家院子。

  “村长!村长!不好了!不好了!”

  “大牛,慌什么呢?这大雨天的,你看着点路!”

  老村长看了看冲进来的人,是他们村的一个后生。

  “村长,您快去村口看看吧,今天清晨,咱们村口那个大树下,有东西被冲出来了!老根叔说,那东西上面各种雕刻可好看了,还都是字!”

  大牛对着村长就喊。

  “村口树下?”

  村长惊讶地走出来,他一边给自己披上蓑衣和斗笠,一边也给了大牛一套。

  “怎么可能,村口那个树,底下就没有东西啊,我在村子活了这么多年,就没听说过啊。”

  “您快去看看吧,老根叔说,这可能是老天爷给咱们村,降下了祥瑞呢!”

  老村长疑惑地跟着大牛往村口走,这里已经围了不少早起的村民了。看到村长来了,大家自觉让开一条路。

  “村长,来看,这是不是祥瑞,老天爷给咱们村赐福了啊!”

  老村长一看,果然,在老树下面,有一块石碣被冲了一半出来,还有一半埋在土里,石碣上面的土被雨水冲掉之后,能看到上面还有一些文字,但却不像是当今常用的文字。

  “村长,上面写着啥啊?是祥瑞吗?”

  有村民问道。

  “大牛,去把咱们村里私塾的先生请来看看,这个字,我也看不懂。”

  村长表示自己也是无能为力,他确实看不懂这块石碣上有什么。

  “好咧,我这就去。”

  大牛赶紧跑去村里教书先生的住处,天啊,如果真得是祥瑞,那村子接下来是不是就发达了?

  没多会儿,村里的教书先生撑着伞就来了,和村长等人见面之后,他上前查看这文字。

  “怎么样先生,这上面写了什么?”

  老村长问道。

  “这可能是秦时的小篆文,我也看不太懂,就看懂这是什么星下凡什么的,村长,马上把这事儿告诉寨主,让寨主他们过来,闻先生他们肯定看得懂。”

  “现在,咱们先把这块石碣保护好。”

  教书先生摇了摇头,他对这古字,了解的也不多,但他相信,山寨里的闻先生,肯定知道这上面写着什么!

  “好,我这派人去通知寨主,大家都先别外传!我们等寨主来,再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老村长一看教书先生表情严肃,顿时也明白了,这块石碣,估计意义非凡,对他们石碣村来说,是福是祸,可能真得说不好……

第 465 章 九天星宿下凡尘!(一)

  “哥哥!石碣村急报!”

  梁山伙房,任原正和花雲,扈三娘还有李师师三个人一起吃着早饭,时迁急匆匆赶了过来。

  李师师一个多月前终于被接了回来,身为东京第一清倌人,想接她出东京可没那么容易。

  最后是时迁出手,派人撤出了画舫上的所有人,然后一把火烧了整条画舫,制造了让整个东京衙门都头疼的“画舫灭门案”。

  现在在东京,李师师属于失踪人口,下落不明,疑似身亡。

  而回到梁山之后,李师师自然是和花雲她们几人待一起,在回春军团中负责女兵们的日常文书用度等工作。别看她是个女子,可这几年给梁山当探子传递情报,那能力是一点儿也不差!

  而且林冲一家还特地去感谢了她,当年正是李师师那艘画舫,才让他们全家顺利从东京出来。

  “石碣村?小七他们老家?怎么回事儿?”

  任原放下手里的馒头,表情认真起来。

  “据说昨夜大雨,石碣村村口大树下,冲出了一块天降石碣!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石碣村学究看不懂,特地上山请咱们军师去看看!”

  时迁直接汇报,也没有避讳三个女头领,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人,像花雲和李师师,和时迁认识都挺早,而且都很熟。扈三娘虽然认识的晚,但上山时间也不短了,时迁也知道,这是自己人。

  “你们吃着,我带军师们下山一下。”

  任原一听这个石碣,他眉头就挑了挑。

  好家伙,这是逃不过去了么?真有石碣?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石碣,不是自己的梁山搞出来的,原著中这石碣,说是天降的,但如果把鬼神之说抛开,任原更相信那是原著的宋江吴用,让金大坚雕刻的。

  就是为了一个名头嘛!

  可现在的梁山,不需要这个东西,那这时候出现了石碣,只能说明,有人在搞事情。

  再联想一下之前王庆那里的猛虎噬月,任原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石碣,是人为的。

  你说对吧,方十三?

  “去吧,时迁大哥,多带把伞,这雨还是很大。”

  花雲给任原理了理衣领子,然后嘱咐时迁。

  “好咧嫂嫂们,那我先借哥哥一用……”

  时迁正准备嬉皮笑脸一番,然后就被任原拎住后衣领拖走了。

  “走了走了,你话真多。”

  时迁的话,让花雲脸色微微一红,不过立刻就恢复如常,没办法,已经习惯了。

  而李师师看着任原和时迁的样子,则是忍不住掩嘴笑,她还记得当年任原和时迁第一次来她的画舫,两个人也是打打闹闹的。

  “时迁兄弟和任大哥感情是真好。”

  扈三娘就比较直接,虽然她也知道,任原没有什么架子,全山寨兄弟也都对任原非常佩服,但可以在任原面前这么放浪形骸的,恐怕除了时迁,也就是萧嘉穗了。

  哦,还有一个小岳飞,这孩子更皮……

  梁山金沙滩。

  七位军师,每个人都撑着一把伞,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哥哥,走吧,让咱们看看,方腊送的石碣写了什么。”

  萧嘉穗兴致勃勃。

  当他知道这个石碣的消息的时候,他其实就知道这玩意儿八成就是方腊搞的,一出门正好就和对面的许贯忠也碰上了,两个人一交流,嘿,意见相同,那就没跑了,就是方腊。

  而后和其他五位军师碰头之后,闻焕章等人也表示这个东西不太可能是天降石碣,应该是方腊搞鬼。

  不过,军师们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因为在这个鬼神说法很火热的年代,这种东西,很容易让人相信。

  没看王庆那边就因为这个猛虎噬月,逼得李助出手杀人么。

  梁山肯定是不会干这种事的,所以他们军师们要先去看看,看看方腊到底儿写了什么东西。

  “我不信你看不出来是假的,那你兴奋啥?”

  任原看着萧嘉穗,有些好笑。

  “哎呀,哥哥,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更何况现在只有咱们九个人知道这东西不真,山上这么多兄弟,其他人说不定不这么认为呢。”

  萧嘉穗说道。

  “哥哥,老萧说得对,我倒是觉得,这东西,有利有弊,如果咱们用得好,那对梁山只会更有好处。”

  许贯忠认可萧嘉穗的说法。

  “先生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