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第85章

作者:寒羽

  村东头有个老汉,妻子早亡,留下两个儿子,老汉没有再娶,一个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两个儿子养大,属实不易。

  这两孩子长大之后,都是好身板,但却不爱读书,老汉几次打骂无用之后,也就随他们去了。

  指望他们做个文官,不太现实,那就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吧。

  正巧那几年,有商行队伍经过,老汉这两个儿子,就跟着队伍走了,只留下老汉一人在家。

  几年之后,就在马家村所有人都觉得两个孩子已经不孝,死在外面的时候,这两人却突然回来了!

  而且回来的时候,身上还带着一堆的东西。

  老汉问了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小子,当年跟的商行被土匪抢了,这两小子看着像是好苗子,就被收上山去,由大当家亲自教授武艺。

  几年之后,这两兄弟学成了一身武艺,但他们寨子却散了,大当家死了,下面的其他人分家,他俩兄弟没奈何,只能回家。

  当然,兄弟俩这一身好武艺,回家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从寨子里顺点东西。

  他俩回来之后,除了一身武艺,也没有别的长处,老汉想了想,就打算让他们去考个武举,虽然说大宋并不重视武人,但好歹也是个官。

  兄弟俩兴高采烈地去了,去的时候还吹下牛皮,说什么这一去丁当封侯拜将。

  结果呢,最后两个人却灰溜溜地回来了,一问,没考上,具体为啥,不知道。

  那咋办,总得要活下去啊,兄弟俩回家之后,就只能在家附近的山上,做了强人。

  靠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Buff加成,马家兄弟的山寨,在荆湖这一带,也算是有了一些名气。

  王庆来荆湖这边收人的时候,可不止一次邀请这对马家兄弟。

  只不过兄弟两个也是心高气傲之辈,没有接受罢了。

  这就是萧嘉穗,给大伙儿带来的关于马家兄弟的情报。

  “老乔,你说咱们去找他们,会不会也被拒绝?”

  马灵刚刚加入队伍不久,和乔道清是最熟的。

  “按照萧军师的说法,这两个兄弟心气可不小,想要让他们真心上山,可不容易。”

  乔道清暗自思考了一下,觉得这兄弟俩确实不太好对付。

  “不过这也是好事,自从我上山以来,哥哥但凡出马招揽人,那基本都是一招一个准,太过于顺利,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我倒希望哥哥现在有点儿不顺,这样子以后才能更顺利。”

  乔道清毕竟是正儿八经道家学艺的,《周易》这书,他可是读过的。

  “乔兄说得有道理,人生嘛,有遗憾是好事儿。”

  萧嘉穗也很同意乔道清的话,毕竟任原将来是要干大事的,与其到时候遇到挫折,还不如现在多吃瘪几次。

  反正现在,无伤大雅。

  众人来到马家村,找村民问路之后,很快就来到马老汉家里。

  “你们是……”

  马老汉原本正在家中的小院子纳凉,突然发现一堆大汉围在自家门口,给马老汉吓得,以为是两个儿子在外头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

  “老丈莫怕,我等从山东而来,路过宝庄,听闻这里有两位身手不凡的亲兄弟名为马勥和马劲,特地前来拜访,敢问他们兄弟俩在家吗?”

  任原上前,非常有礼貌地说。

  “哦,他们两个啊,一直不着家,有个把月没回来了。”

  一听不是找自己儿子寻仇的,老汉也放松了。

  不过他两个儿子,确实不在家。

  “不在啊。”

  任原也有些遗憾,居然没遇上,这确实有些遗憾。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乔道清双手一摊“不过这是好事儿,不然哥哥顺风顺水太久,以后遇到麻烦估计就是大麻烦。”

  “老丈,恁儿子啥时候能回来呢?”

  “说不准啊,这两个兔崽子,天天在外面瞎跑,有时候十天半月都不回来,老朽有时想找他们,都找不到人。”

  马老汉也是不停摇头,确实,这两个儿子经常不在家,让他这个做爹的,也很无奈。

  “好吧,那我留下书信,恁儿子回来时,给他们可好?”

  任原想着留下书信给马家兄弟,以表诚意。

  “那个,这位客人,我家那两兔崽子,不识字……”

  “啊?”

  任原一愣,随即他明白了。

  难怪这两个家伙,武举失败,不识字可还行。

  “那,老丈您帮忙带个口信?就说山东梁山上,有人盼着和他们见面,这样可好?”

  那只能留口信了,而且因为马老汉年纪也不算小,任原也没有留很长的口信。

  “行,这位客人,要不你们进来坐坐?喝碗水再走?”

  马老汉看任原一直很有礼貌,而且还看上去很和善,他也慢慢的放心。

  “不了老丈,我们这么多人哩,匆忙前来,没有带什么礼物,这点东西恁先收着。我们走后,恁再打开。”

  任原示意小校拿来一个盒子,交给马老汉,然后再寒暄了几句之后,和马老汉告别。

  他们还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在马家村待太久。

  马老汉本来是推辞不收的,但架不住任原态度坚决,而且力大,最后只能收下这盒子。

  他为了表示谢意,便主动送任原等人出村。

  等会到家,马老汉打开盒子,发现里面静静躺着整整齐齐的两块红纸包着的大银锭,掂了掂,加起来差不多有50两重。

  这让马老汉对这群山东来的人,更有好感了。

  他也不是傻子,王庆也来过他家里,但那家伙就带了两只烧鸡一坛酒过来,两下一对比,这个差距很明显啊。

  “没见到马家兄弟,哥哥是不是有些不快?”

  萧嘉穗打趣任原。

  “倒也不是,毕竟今儿已经把你招入麾下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任原笑着摇了摇头,他倒不是心疼钱,今天这一次,也算是给马老汉留下了好印象,日后有机会,未尝不能再见面。

  “那么哥哥,接下来,我们要去哪儿?”

  大伙好奇地问,哥哥说是要下江南,那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

  毕竟江南那么大。

  “所有人,目标歙州,咱们先去那儿,找一个石匠,然后去江州和龙虎山,再去太湖和钱塘转转。”

  任原笑着说,他心里其实还是有目标的。

  方腊手下,在他心中,确实有那么几个人是他特别偏爱的。

  当然,庞万春已经上山了,他就不占名额了。

  “哥哥,先去歙州找石匠?你这是打算给山寨雕花么?咱们梁山附近也有啊。”

  縻貹有些意外,哥哥居然要去找石匠?

  “这个石匠,可不一般,等见到了,你们就晓得了。”

  任原卖了一个关子,马家兄弟没遇上就算了,这个大才,可不能错过了……

第 117 章 要不,我给你演示一下?

  歙州某个山村。

  这里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与外界交流很少。

  当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自给自足,生活虽然千篇一律,但胜在简单,幸福。

  村子里有个年轻石匠,姓王,名叫大虎,雕得一手好石刻,所以每年州府里需要,都会请这个石匠前去帮忙。

  一来二去,石匠和州府里不少人,也混成了熟人。

  州府里有位老教书先生,看这石匠性格憨厚老实,就私下教他读书识字,几年下来,这个石匠不仅学会了不少字,还能顺畅阅读各种书籍。

  后来老教书先生告老还乡了,临走之前给这个石匠改了一个名字。

  “大虎啊,你这个名字,过于憨厚了,我教了你这么久,也算你半个老师,走之前,给你改个名字吧。”

  “你姓王,又名大虎,王字正对猛虎额头的花纹,注定你这一生不凡。天干地支中,虎对应寅,从今往后,你就叫王寅吧。”

  从此,石匠王大虎就变成了王寅,他依然每年在州府里干活,老教书先生走了之后,他没有把读书落下,府衙的人跟他有熟悉,后来也让他可以去府衙内的书库读书。

  这对王寅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他只要收工,就必然待在书库里苦读,甚至因此废寝忘食。

  几年后的某一天,他在书库里面,意外发现了一本被用来垫桌角的书。

  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本枪法秘籍,还带着图,说是唐代天策府传下来的枪法。

  王寅觉得好玩,就自己拿着一根木棍,照着书里的图练习。

  没想到这么练着练着,几年之后,他已经能把这一套枪法耍得炉火纯青,哪怕以棍代枪,没有枪头,也能一招戳断州府中用来给士卒练习的木人桩的胳膊。

  “我居然成了高手?”

  王寅最近,就是有这种幸福烦恼。

  一方面,他挺喜欢现在简单的生活,州府干活这么多年,工钱也涨了,还有免费的书看,逢年过节还能拿一些赏赐回家给老爹老娘。

  但另一方面,发现自己可能是个高手之后,他内心突然也有了一种不甘寂寞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自己可以不必一辈子都在这个小村子里。

  可以出去看看?

  带着这种想法,王寅最近干活的时候,都有些走神,还好没有酿成太大问题。正好工期结束,州府给他放了几天假,让他回去休息。

  走在回村的路上,王寅内心的矛盾,更加深了。

  到底儿要怎么选择呢?

  王寅很纠结。

  “喂,这位大哥,小心一些,你马上就要掉下去了。”

  猛然传来的声音,让王寅惊醒过来,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居然已经偏离了山路,往山崖方向走了。

  如果不是被人叫住,恐怕自己再多走几步,就会踩空掉下去,粉身碎骨。

  “多谢救命之恩。几位恩人,你们看着很陌生,是来做什么的呢?”

  王寅冲着自己的救命恩人施礼,抬头一看却碰住愣住了。

  怎么,怎么这么多人?

  “大哥,我们是来拜访一个人的。”

  任原看着这个有些憨厚的,村民打扮中年人,下意识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村民。

  “拜访?可是这附近,只有我们一个村子,我们村没有什么人需要拜访啊。”

  王寅有些意外,自己村里那些人,哪一个需要这么多人拜访的?

  村长?不像。张大爷?也不像。胡大娘?不对,那这群人是来干啥的?

  别是那些无恶不作的山贼,来抢东西的吧?

  王寅有些警惕,他觉得自己可能有必要,保护一下自己的村子。

  “大哥,你不用紧张,我们是好人。真得,你看,这是沧州柴大官人的旗号,沧州柴大官人,大好人。”

  萧嘉穗一下就看出来王寅眼神中的戒备,立刻开口。

  王寅一看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话,再一看旗帜,确实是柴家的,内心也稍微放松下来。

  毕竟就是那个老先生,才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对书生模样的打扮,王寅天然有好感。

  再加上他听州府的人说过柴进的名头,知道他确实是个好人,所以戒备心没有那么重了。

  “我们真得就是来找人的。”任原也是态度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