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 第144章

作者:萌岛伯爵

  韩嵩点点头。

  众人皆是一喜。

  “如今该如何做,可要动兵逼迫主公?”韩嵩问道。

  蒯良制止道:“不可,文聘已经回到了襄阳,他是至忠之人,是不会同意这种事的。”

  “那怎么办?”

  “此事还需来软的。”蒯良道。

  “怎讲?”

  “明日我等一同跪至刘表面前,让其归降曹操,刘表一定会同意的。”蒯良说道。

  众人将信将疑要是刘表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杀了怎么办?

  “正是如此,我等才要一同去,好让主公明白我等心意。若是主公杀了我等,那主公也将无人可用。”蒯良道。

  众人这才相信了蒯良的话。

  次日一早,刘表正要到府上公事。

  但荆州的大小官员已经等待多时,等刘表一来,便跪至了刘表面前。

  “你们这是做什么?”刘表问道。

  众人这般作态让他有些不悦。

  “主公,如今荆州多面临敌,已是危如累卵,还请主公将荆州让与他人,以保全族。”蒯良痛心疾首道,仿佛是在为刘表好。

  刘表一听,顿时大惊,之前你们还不让我归降李昭,怎么又改变心意了。

  “你们要我将荆州交给何人?”

  “主公,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还请主公举州归附!”韩嵩道。

  刘表顿时明白了一切,心中有些好笑。

  原来你们只是不想归降李昭啊!

  刘表不怒反笑:“尔等正觉得曹操能灭李昭?”

  蒯良等人不语,他们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不过是曹操最有可能罢了。

  “还请主公成全!”众人固请道。

  事到如今,就算刘表不愿意也不行了。

  刘表倒也不在意,直接道:“既然如此,荆州交与你们,你们爱降谁降谁,我自入朝!”

  刘表放下一句话,便头也不回地去收拾行囊。

  蒯良等人知道事情成了,便对刘表磕头,以尽最后的君臣之礼。

  刘表带上刘琦、刘琮等人,对蔡氏问道:“你可愿随我走?”

  蔡氏再怎么不愿,但已经嫁于了刘表,也只能跟随。

  于是刘表直接带着全家去投奔李昭了。

  蒯良等人也都举荆州归附了曹操。

  说是荆州,也就只有襄阳罢了。

  曹仁得以进入了襄阳,控制周边地区。

  同时,蔡瑁、黄祖也被孙坚所破,两人退回了襄阳一起归顺。

  这样一来,曹操便控制了襄阳以北的荆州地区,刘备控制了江陵以南的荆州地区。

  只有孙坚,只得到了江夏一郡。

  荆州被曹刘孙三家所瓜分。

第228章 蝗灾

  孙坚可不会坐视自己吃个哑巴亏,在拿下江夏之后,暂时和曹操保持和平,转头去攻打刘备去了。

  曹操不好对付,小小刘备还不好拿捏?

  曹操也不甘示弱,开始针对起刘备来,荆州又是乱成一锅粥。

  李昭倒是乐意见此,正好让他专心赈灾。

  刘表当年孤身带着家人进入荆州,如今也是孤身离开。

  刘表投奔李昭后,李昭也接待了他。

  “景升家在曹操处,何必来我这,一起降曹不好吗?”李昭问道。

  刘表则道:“我的家乡只是暂时在曹操手中,将来也会是回归朝廷手中的,自然应当来冠军侯这里,些许时日我还是等得起的。还请冠军侯到时允许我告老还乡。”

  李昭一笑,看来刘表是十分看好自己啊。

  “放心,要不了几年你就能回你老家的。”李昭自信道。

  随后,李昭给刘表安排了一个宗正的位置,便忙着自己的事了。

  如今关中的旱灾丝毫不见有所好转,李昭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从各地调来粮食,以免出现饥荒。

  但一直待在洛阳可没法真正了解关中的情况,于是李昭打算去关中看看。

  李昭立马拉上贾诩,带上典韦这个保镖,只带了几名护卫,便兴致冲冲地跑去长安了。

  李昭刚一进入关中的地界,便感觉一股干燥感。

  “这鬼天气,是要热死我啊,老天爷让不让人过了。”典韦有些忍受不住高温,吐槽道。

  时值夏日,关中气温甚高,李昭也有些顶不住,将袖子挽上,顾不得体面了。

  李昭一路行至一处地方,问道:“此为何地?”

  “主公,此为新丰县下面的鸿门亭。”贾诩道。

  “鸿门?”李昭一听,这还是个有名的地方了。

  当年项羽就是在这里设鸿门宴款待刘邦的。

  “就这里吧,随我一同去看看。”李昭起了兴趣,打算巡视一番。

  鸿门亭不过是个小地方,已经看不见当初项羽刘邦交锋的痕迹了。

  李昭一干外人到来,很快就引起了亭长的注意。

  “我为此地亭长,敢问几位贵客从哪里来?”亭长小心问道,他见这几人气度不凡,跟普通泥腿子不一样,一定是大人物。

  “从洛阳来的,敢问亭长,此处受灾如何?”李昭随口问道。

  亭长一听是洛阳来的,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早就听说冠军侯喜欢跟汉武帝一样,派遣锦衣使者行走民间探查情报,今日莫不是撞上了。

  显然,这亭长把李昭他们当成锦衣卫了。

  “倒不怎么严重,此处离渭河较近,还有一条戏水,并不缺水。”亭长道。

  旱灾虽然严重,但渭水等主要河流还没干呢。

  “就是听说别处的河流干了,他们跑了老远前来渭河挑水,运回去都要干了,那才叫惨啊。”亭长又惋惜道。

  李昭也有了些了解,沿河的村庄是没什么影响,不靠河的怕是影响很大了。

  聊着聊着,李昭又看见这村落里的百姓在摆设祭坛进行祭拜。

  “这可是在祈求下雨的?”李昭问道。

  亭长摇摇头,道:“不是,昨天才是祈求上天下雨,今日乃是祈求上天莫生蝗灾。”

  “蝗灾?”李昭一吓,难不成关中还有蝗灾,没人上报啊!

  亭长看出了李昭惊讶的样子,解释道:“此为老人经验,每有大旱,必有蝗灾,故而祭拜。”

  这一下提醒了李昭,自古旱灾和蝗灾是相伴而生的。

  干旱的气候会使蝗虫的发育加快,从而爆发蝗灾。

  李昭发现这个不得了的事情,立马对典韦和贾诩道:“随我到河边去。”

  李昭直接来到了渭水边上。

  渭水虽然没干,但水位也降低了许多,留下了一些退水区域。

  李昭到这些土中一挖,便挖出了一些密密麻麻的虫卵。

  “主公,这些是啥?”典韦问道。

  “这是蝗虫的虫卵。”李昭解释道。

  “蝗虫还会下卵?不是由鱼虾变的吗?”典韦惊讶道,顿时感觉世界观翻天覆地。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昆虫研究不多,见蝗虫来的快去的快,且从河中来,便以为蝗虫是由鱼虾变化而来的。

  李昭白了典韦一眼,道:“你怎么不给我变一个?”

  说罢,李昭又抓来一只孵化好正在啃食植物的幼虫,拿给典韦看。

  “你看,这是孵出来后的样子。”

  典韦将幼虫反复把握,觉得十分奇妙,最后大手一捏,将虫子捏死。

  典韦在那玩着,贾诩则是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

  “主公,这样看来,蝗灾不远啊。”贾诩看着这一大片的干涸区域,不知道有多少虫卵。

  李昭点点头,而后派人去教钟繇来。

  等了许久,在得知李昭到来的京兆尹钟繇立刻跟着新丰县令来到了李昭这。

  “太尉亲至,怎么也不通知属下。”钟繇气喘吁吁道。

  “我来却是有事要交代你。”

  李昭随后便将手中的虫卵告诉钟繇,钟繇也很震惊,原来蝗虫不是鱼虾变的。

  “你现在就让关中百姓都去挖这些虫卵,统统以火灭之。”李昭命令道。

  “诺!”钟繇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怠慢。

  “只是主公,若是告诉百姓此为蝗虫之卵,百姓恐怕不敢灭之。”钟繇道。

  百姓都认为蝗灾是上天的惩罚,不敢捕杀蝗虫,更不要提灭蝗灾的卵了。

  “那就不用告诉他们,你让各县收购这些虫卵,百姓能挖到的,拿县衙去领赏钱。”李昭道。

  老百姓不用知道蝗虫是鱼虾变的还是虫卵孵的,只要知道挖这些东西能换钱就行。

  “属下明白了。”钟繇一点就通。

  钟繇立马便回去长安办事。

  李昭却没觉得事情结束了。

  挖虫卵或许有用,但不可能全部灭掉,老百姓不敢捕杀蝗虫依旧是个问题。

  这不仅是关中的问题,更是大汉的问题。

  如今关中还好,有其他地方的粮食支援,粮价没有上涨。

  但若是以后其他州郡闹了蝗灾又该怎么办?

  于是,李昭决定得为百姓们破除一下蝗虫的迷信了。

第229章 佳肴

  正如李昭所料那般,虽然关中各县的县令发布文书,收购虫卵,百姓听见有赏钱那,正好无事,便都去挖了。

  但蝗虫的虫卵实在是太多,难免会有遗留。

  孵化成虫的蝗虫逐渐增多,开始啃食好不容易存活的庄稼。

  经过灭卵的蝗虫,数量并不多,并没有成群,但就是没有百姓敢去捕杀。

  依旧是鸿门亭,百姓们摆好了香案,不断向上天祷告,祈求收了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