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 第71章

作者:萌岛伯爵

  黄叙被傅干这么一说,不禁有些羞愧 马超则继续嘴硬道:“继承我父,那也该让我学习如何带兵打仗,这些应该在军营里学习,在这书院能学什么?”

  傅干摇摇头,说道:“你们还真是不知这书院都教些什么啊,你们就没问过家里人吗?”

  马超和黄叙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都摇摇头,他们确实没问,书院不应该就是教四书五经的吗?

  傅干一脸黑线,很难想象他俩是主公看重的人,来这读书,连读什么都不知道。他可是费了好大劲才从杨阜那里问了出来。

  “你们进去就知道了。”傅干道。

  马超和黄叙闻言,跟着傅干进入书院。

  这座书院极大,竟然在中央还设有如同校场一般的空地,摆着各种兵器、石墩。许多少年正赤裸着半身在锻炼着身体。

  这怎么回事?书院不是读书的地吗,怎么这里像个军营?

  “那些是武院的学子,正在晨练呢。”傅干解释道。

  “武院?”马超和黄叙奇怪道。

  “这座书院分为好几个院,武院教授兵法、武艺,乃是培养军中将领的。”傅干道。

  兵法?武艺?早说啊!

  马超和黄叙眼睛一亮,别让他们读四书五经就行!

  “别高兴得太早!武院学子除了兵书,也会读其他书,不合格者,会被逐出书院!”傅干提醒道,马超、黄叙兴致一泄。

  “傅兄,你又是什么院?”黄叙问道。

  “我自是文院,学习如何治民。同样的,我们也要习武,只是侧重不同。”傅干道。

  这都是李昭的安排,不求你两者都精通,但怎么也要会点,大汉尚武的风尚李昭想要延续下去。否则出现魏晋的那股邪风,那就不妙了。

  “马兄,这书院好像还能读一读!”黄叙突然对这燕山书院有所改观。

  马超也点点头,这武院看着好像不怎么无聊,正好现在也没仗打,倒不如在这待一待。

  两人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第114章 小将

  马超和黄叙到书院以后,立马被分配到了间屋子。燕山书院包吃包住,学费全免,只是住宿有限,只能每间屋子挤六人。

  当然,你家里有钱可以直接在书院外买间民宅来住。但能来这书院的大都是李昭挑的穷苦人家子弟。

  马超到屋时,屋里已经有了四人。

  “哟,这不是黄叙吗,你也被送来啦!”屋里的一名少年见到黄叙笑道,显然是黄续熟人。

  “公孙校尉也送你来啦!”黄叙同病相怜道。

  马超当即知道眼前这人是谁了,李昭军中只有一名公孙校尉,那就是公孙瓒,此人应该就是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

  公孙瓒因为长得帅,结婚早,早早就生了儿子,明明还不到三十岁,公孙续却已经十二了。李昭也把公孙续扔来了这。

  “公孙贤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马超。”黄叙介绍马超道。

  “原来是马司马的儿子,幸会幸会!在下公孙续。”公孙续听闻马超能在李昭手里走几十回合,当下重视道。

  “幸会。”马超生涩地回道,他不擅长这么正经地聊天,在凉州他更喜欢用拳头交友,但在这却显然不能这样。

  “这三位兄弟又如何称呼?”黄叙问道,公孙续身后还有三名少年。

  公孙续一听,热情道:“我来为两位介绍!”

  “这位是涿郡的孙礼!”公孙续亲切拉过一名少年,介绍道。

  因为公孙续和孙礼都是幽州人,所以两人比较亲近。

  孙礼对着马超、黄叙点点头:“两位请多指教!”

  “这位是太原郡的郝昭!”

  郝昭身材比较高大,不太爱说话,只是抱拳行了一礼。

  “这位是……”公孙续刚想介绍,却被打断。

  一名躺在榻上的少年说道:“我自己来!”

  少年一跃而起,对两人抱拳道:“在下太原郭淮!”

  郭淮年龄最小,不过十岁,却是最高傲的,太原郭氏乃太原郡五大姓之一,家世显赫。郭淮介绍完自己就躺回榻上,自顾自地抱起一卷竹简,看了起来。

  “公孙兄,这等世家子,何为会来这啊?”黄叙偷偷问道,他以为这里除了他们这些军二代,就是一些寒门子弟了。

  “不知道,他也是主公点名来的,听说他爹是主公在途经太原时拐来的,现在是扶余太守。那郝昭也是这样来幽州的。”公孙续道。

  马超想了想,好像李昭在太原郡打匈奴人时,确实来了一些太原人回幽州。

  李昭作为太原人,郭氏出于同乡之谊,很轻松就同意了对李昭的投资。这年头,除了宗亲兄弟,就剩同乡靠谱了。

  于是郭缊便带着儿子郭淮随李昭来到幽州,李昭让他担任扶余太守,去东北种地了。

  郝昭家中也是如此,孙礼则是在幽州发现的。

  此三人都是不错的二代将领,李昭让他们来燕山书院,是想锻炼锻炼他们。

  “如今我们六人相聚于此,未来可要齐心协力啊!”公孙续见六人都互相认识了,主动带头说话道。

  他十分清楚这间屋子里的六人将来都会到军中担任中高层将领,这是他拓展人脉的好机会。

  男人之间的友情,同袍、同窗、同穴,他们或许能三个都凑齐。

  有了公孙续的牵头,几人迅速熟络了起来,互相畅谈,连郭淮也勉为其难地加入其中。

  马超有些不适应,他还没有过这种不是打出来的友情,马超不知是喜是恼。

  但马超很快就恼了。

  “这是什么武院?”马超一脸郁闷地跪坐在席上,听着屋中大儒蔡邕给他们讲典籍。

  这个屋学子统共三十号人,除了马超等人,其余皆是李昭挑的寒门子弟,系统判定统率或者武力的上限在七十左右。

  李昭设这一书院的目的就是想试一试系统给的上限能不能突破。目前已知能突破的方法是将人升级士兵模板,例如黄叙和戏志才。

  系统又不让李昭加属下的属性值,故而他只能在教育上试一试。十几岁的少年正是成长之时,李昭想要看看能不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能力上限,就像吕蒙那样。

  而蔡邕在幽州闲着没事,李昭把他拉来做了文院院长,偶尔来武院教一教课。

  燕山书院的老师都是临时凑的,文院主要是蔡邕、邴原,武院则是军中将领轮着来授课。

  燕山书院还有其他院,医学院院长张机,他倒只是换了个地方收徒弟。

  还有工学院,李昭让一些老工匠来当老师,教一教绝活。这群老东西一开始是拒绝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在李昭金子加大刀的攻势下还是屈服。

  手下众人不解李昭教这些杂学干嘛,武院就算了,医学和工学算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觉得学儒家才是正统,不过李昭坚持如此。

  马超不爱听蔡邕讲课,索性把双腿叉开,一副无礼样子。

  蔡邕也不管,他知道李昭让他来教这些人是想让他们识识字,懂一懂忠义而已,故而他都挑简单的讲。

  黄叙、公孙续等人倒是不敢造次。

  而郭淮饱读诗书,却也不在意蔡邕讲得太基础,作为世家子弟,他知道能混个蔡邕弟子的名头也是极好的。

  “蔡公可懂兵事?”马超突然站起挑事。

  他是实在忍不住了,自打来这后,他上了一堆天文、地理、算术,就是不教兵法。

  黄叙拉了拉马超,想让他坐下,蔡邕可是李昭的岳父,也是他能惹得?

  蔡邕倒也不恼,只是说了句:“你且坐下,明日自然有人教你们这些。”

  “敢问蔡公是何人教我们?”马超又问道。

  “冠军侯。”蔡邕淡淡道。

  马超乖乖坐下,堂中学子一惊,他们没想到会是李昭亲临。

  “没想到我们能成冠军侯的学生!”众人十分高兴,李昭战功赫赫,可以说是目前大汉打仗第一人了。

  马超则与众人不同,他是这些人中唯一和李昭交过手的。他不仅军事上输了,单挑还打不过,马超早就想要再讨教一番了。

第115章 印刷术

  翌日,马超等人于讲堂中正襟危坐,众人都在拼命按捺心中的激动之情。

  因为冠军侯李昭真的就站在他们面前,要为他们授课!

  虽然马超、黄叙、公孙续等人都见过李昭,但其他学子可没有见过。他们本是社会底层,是李昭把他们招进书院,给了他们一个前程,因此他们都视李昭为偶像。

  “只要在这书院,你们称我为老师即可!”李昭道。

  这些人将来都会是自己的死忠,李昭不介意再多个师生之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昭为他们的忠诚再上了一层保险。李昭也终于明白后世某位校长为什么那么重视学生的期数,这确确实实是自己人啊!

  李昭只是抽空来几次,虽然幽州的公务有田丰他们绰绰有余,但他还没打算真的来当个教师,幽州上下还需要他操劳呢。

  李昭的对于兵法的知识可以说是天下之最了,有系统的加持,他可是读了好多失传已久的兵书,模拟过许多经典战役。

  没有人比我更懂打仗!

  众人叫了一声李昭老师,唯独马超没有叫。李昭看见了没有理会,而是直接正式开始上课。

  “尔等皆是未来我军中的栋梁,个个都是英武不凡啊!”李昭笑道。

  众人一听,能被冠军侯夸赞,个个喜笑颜开。

  马超则面无表情,这李昭怕是还有后话呢!

  “可是,你们如今连个曲长都当不好!若是给你们十万大军,我只需三千兵马便可击溃你们!”李昭脸色一变,不再和颜悦色,厉声说道。

  众人纷纷不忿,虽然李昭威名赫赫,但这话说得也太满了吧!

  “敢问老师,何以见得?”公孙续首先站起问道。

  李昭大步走近公孙续,脸贴着脸问道:“率弓骑对敌,当分几轮射箭?”

  公孙续支吾半天说不出来。

  “你父统领白马义从,你却连着都不知道?”

  李昭越过公孙续,如何来到黄叙面前,黄叙蹭一下站起来。

  “两千士卒行军,队伍为多长?”

  黄叙很实诚:“不知道!”

  “行军队伍多长都不知道,中途遇伏当如何?”

  黄叙羞愧地低下头。

  李昭又来到马超身前。

  马超站起道:“弓骑分三轮射,两千人行军队伍长两里!”

  李昭点点头,马超不愧是真的上过战场的。

  “既然要为将,那这些东西就不能不知道。”李昭说道,众人皆信服。

  接着,李昭便为众人讲授兵法,倾囊相授。

  马超一开始不以为意,听到途中觉得李昭说的都挺有道理,不禁认真听了起来。

  “好了,今天就到这。”李昭结束了讲课,众人还有些依依不舍。

  哪怕嘴最硬的马超也不得不说从李昭这学了许多。

  马超看着李昭离去的身影,心中不由得起了一丝敬畏之心,难怪自己会败在李昭手里。

  李昭结束工作,来到书院的一间房间,蔡邕正坐在里面,悠闲地看着一本书。

  这本书并非竹简,而是由蔡侯纸制成。燕山书院的所有教材都是纸质的。

  “岳父,好雅兴啊!”李昭问候道。

  蔡邕看的是一本《管子》,管仲的书多有涉及经济学,儒家并不重视,而李昭却是指定要教这些。

  蔡邕博学多才,阅本无数,给了李昭许多藏书,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抄本了。

  “你是如何让人抄写出这么多本的?”蔡邕拿着这本《管子》问道。

  这本书所用的纸比以往的蔡侯纸要好些,就是上面的字会莫名其妙地有着方框 很是影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