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18章

作者:尘封一天

  咕噜。

  这些个老人见盘中点心,不由悲从心来。

  想他们年轻时过得是什么日子?

  不说锦衣玉食,也是受人侍奉的生活。

  可如今呢?

  看见一盘粗糙点心,就要咽口水!

  已然有人掩面抽泣起来。

  小灭绝诧异的看着这帮老大爷。

  “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哭鼻子?”

  而林尘要问的,无非是眼下川蜀局势。

  这些乡绅也算是见多识广,大部分都能对答如流。

  按照乡绅所言,眼下利州是难得太平日子。

  蒙金战事刚刚结束,蒙古还在稳固战果,没工夫在乎偏安一隅的南宋。

  同时,当今乃景元五年,天子刚继位。

  唤做赵禥,号赵度宗。

  此人便是南宋末代皇帝,好酒色,不理朝政。

  林尘闻言,心中微凛。

  按照这么说来,蒙古南下灭南宋,也快了。

  这么说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得到想要情报的林尘,方才送走了这些乡绅。

  瞧这些乡绅走前不忘带走盘中点心的举动,林尘不由摇头。

  按照他的原定设想。

  只要占据利州各地关隘,便可抢占整个川蜀。

  届时无论是南下灭南宋,亦或者抵挡蒙古,林尘都有操作空间。

  可这么看来。

  哪怕是鸠占鹊巢,取代南宋。

  林尘也没办法做到积攒实力,与忽必烈一争高下。

  要知道目前蒙古实力正值巅峰。

  那忽必烈更是善用汉臣,被北地汉人当做明主。

  纵观异族入侵神州大地,都有大量汉人带路。

  不然异族绝对统治不了诺大一个中原大地。

  的确如此。

  北地汉人在忽必烈的政策下,得汉侯之位,统军伐南宋。

  这能怪谁呢?

  北地汉人?

  可南宋所作所为,早就让北地汉人离心离德。

  只能说,有宋一朝,愧对天下。

  想到这里,林尘眉头紧皱起来,而后舒展。

  因为一双冰凉细腻的手指按在了林尘眉心。

  不用想林尘就知道,这是自家师父。

  心中失笑的林尘,心中也有了决断。

  嗡!

  林尘眼前视线变化一番。

  他此刻已经离开秘境,回到外界。

  目前他留了三千羽林卫在秘境当中,以卫青为统帅。

  若是想要施行心中的构想,他还得做些准备才行。

  想到这样,林尘刚想走出营地。

  却不想。

  今日羽林卫营中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怎么,许久未见认不出我了?”

  上官婉儿一身素衣,风姿依旧。

  林尘没想到上官婉儿这会,会离开京城来找自己。

  难不成朝廷又发生了什么变故,让李曌派上官婉儿来通知自己?

  见林尘脸色变化,上官婉儿微微点头,表示他没有猜错。

  多事之秋啊。

  上官婉儿此番来,不为别的,乃是告诉林尘南云之事。

  早先南云封王,吴王统帅西南蛮夷各部,举兵反唐。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吴王起先造反的声势,算得上雷声大,雨点小。

  本以为吴王会消停下去,却没想到对方忽的有了动作。

  吴王麾下亲信大将,统帅六万众,号二十万,意图出关征讨李唐。

  此消息一出,朝中惊愕。

  ……

第340章 君臣对议

  “王叔不必介怀。”

  李曌笑眯眯的对前来请罪的宁王本尊说道,语气听不出丝毫埋怨之色。

  至于宁王听李曌这话,脑袋低得很深了,一脸愧色。

  这一切的起因,还要从吴王起兵说起。

  宁王的封地位于西南之地,也就是桂鄂广一带。

  先皇将他分封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威慑西南两位异姓王,其中就包括南云的吴王。

  可如今呢?

  吴王起兵造反,据地自保。

  之前李曌就下诏给宁王,让其多多在意吴王动向,警惕对方可能趁机西出镇南关。

  这镇南关乃南云与桂鄂川的门户重镇。

  若是镇南关被吴王占据,后者往北可向川蜀进军,往东可直逼湖广,威胁李唐大后方的江南诸省。

  如今来看,吴王此番出兵的用意,就是北上川蜀,试图占据这天府之地。

  众所周知。

  川蜀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易守难攻的地方。

  任何割据政权只要拿下川蜀,便可封三关五道,以地势之险抗衡百万大军。

  加之川蜀本就富奢,所以从三国益州牧刘焉起,川蜀就有“天子气”的说法。

  明面的意思是拿下川蜀,就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可见川蜀地势条件之优渥。

  然而呢?

  宁王好像错会了李曌的意思。

  不仅没有加强对吴王的重视,反倒是这段时间经常去敲打西南之地的另外一位诸侯,越王。

  越王也是跟随先帝打天下的异姓功臣。

  只是在全部六位拥兵异姓王当中,与吴王势力一同垫底。

  原因倒是简单。

  在这个时候,虽说李唐已经对南方进行了不少开发。

  但两位异姓王的封地,更靠近西南偏远蛮荒,李唐开国时,二人封地还有蛮夷土司活动呢!

  毒虫恶水,害人水禽,导致这些地方人口比不上中原之地。

  哪怕是现代,神州再造的国家。

  西南之地也在开国初期饱受各种疫病,寄生虫的困扰。

  其中最为厉害的便是血吸虫!

  这玩意只要有水域的地方,便可繁殖寄生在田螺鱼类身体里面。

  只要人畜下水,就有可能感染。

  一旦感染,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之下,绝无幸存的可能。

  所以越王封地人口不过一百来万,豢养的士卒也不超过六万。

  李曌怎么也想不通。

  好端端的越王也没闹事,宁王为什么要追着对方敲打。

  以至于让吴王瞅准机会,直出镇南关。

  这下好了。

  宁王得知这个消息已为时过晚,方才火急火燎派兵遣将的围追堵截。

  自己则亲自前来京城,向李曌请罪。

  不得不说。

  在宁王相信李曌乃男儿身后,态度可谓是毕恭毕敬到了极点,丝毫不敢妄自尊大,以长辈自居。

  因此,李曌也不会为了这一点来生事发作。

  你说宁王都这样了,她能怎么办?下手惩戒吗?

  不能,反而要好生安抚。

  毕竟吴王之乱,西南朝廷唯一能依靠的军事力量,就是宁王所部了。

  一番交待送走宁王后,御花园的凉亭当中,李曌望着那初春湖景,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她等的人方才在近侍的带领下,姗姗来迟。

  林尘没想到李曌催促得这么紧。

  这不,他刚刚回京,准备交接山东剿匪的差事。

  哪曾想上官婉儿就带着他来到宫中,未曾洗去风尘就赶着面圣。

  “参见陛下。”

  林尘微微鞠身行礼。

  李曌瞥了一眼眼前这家伙,不知道为何,一股莫名怒气涌现,然后被其压了下去。

  相比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