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1218章

作者:烟十叁

  魏皇后眼眸湿软,满是心疼。

  叶澜天上前拍了拍叶洵的肩膀,“好小子,这么多年为国为民,真是辛苦你了。”

  叶洵淡然一笑,笑过所有沧桑与过往,“为了大夏江山社稷与百姓,儿臣不辛苦,倒是爹和娘这么多年来守着大夏的家业辛苦。”

  “哈哈哈......”

  叶澜天朗声大笑,“看看朕的儿子,这功劳越大,能力越强,为人倒是越来越谦和。”

  说着,他一手拉起叶洵的手,一手拉起魏皇后的手,“走儿子,咱回家!”

  话落。

  叶澜天,魏皇后和叶洵三人走在前面。

  其他众人紧随其后,向上京城内而去。

  叶洵和太子府众人看向城内,皆是眼花缭乱,十年未归乡,上京城早已不复往日模样,变得愈加繁华,愈加繁盛。

  街道两侧皆是三层商铺,鳞次栉比,金碧辉煌。

  百姓们站在街道两侧夹道欢迎,青龙大街经过了拓宽。

  叶洵估计可以并排走十辆马车。

  叶洵众人沿着青龙大街一路向北便来到了青龙广场,也就是青龙门前。

  如今整个上京城内,没有丝毫变动的就是这大夏皇宫了。

  自从叶澜天继位之后,这皇宫就没有丝毫改动,只是十年前经过了简单的翻修,还是以刷漆为主。

  众人进入青龙门,直奔皇宫内而去。

  这一晃十年过去了,经过风雨的侵蚀,皇宫内的红墙都已经淡了颜色。

  叶洵看向叶澜天,问道:“父皇,这么多年来,皇宫你还没有翻修?”

  “翻修?”

  叶澜天摆了摆手,“你不知道,你不在大夏这几年,谁提这事儿朕就要骂谁!”

  叶洵一滞,疑惑道:“这是为何?”

  叶澜天解释道:“儿子在外面拼命,老子在后方翻修皇宫,你说这像话吗?朕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朕干不出来这样的事儿。”

  叶洵不禁一笑,“父皇,您还是这么固执,咱们大夏如今是有人,有粮,有钱......再也不用过以前那般,前怕狼后怕虎,拮据的日子了。”

  “诶!”

  叶澜天摆了摆手,沉吟道:“话也不是这么说的。”

  说着,他招了招手,“子墨,你过来。”

  话落。

  大夏太孙叶子墨从后面走了过来,“爷爷,您叫孙儿?”

  叶澜天笑了笑,“你跟你爹说说,这皇宫为何不修?”

  叶子墨面带严肃,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因为只要修建皇宫,就会劳民伤财,这是国家发展的大忌,此其一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警示,警示皇爷爷,警示文武百官,也警示天下人,我大夏能有今日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易。”

  “虽然如今我大夏已经成为了世界顶尖强国,但所有人都要牢记,大夏走到今日这一步究竟有多么的艰难,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了初心,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今后我大夏的儿孙们,都要明白这一点。”

  叶澜天听着,欣慰点头,“听听,听听.......这就是咱们大夏九岁太孙说的话。”

  说着,他又招了招手,“逍遥你过来。”

  话落。

  皇长孙叶逍遥从后面走了过来,身上背着利剑临渊,“见过爷爷,见过爹爹。”

  他是大夏所有人中,唯一一个在任何场合都不用卸下佩剑的人。

  这是叶澜天给予他的特权。

  毕竟叶逍遥是大夏皇长孙,若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应该是太孙。

  但因为潇湘之前的特殊身份和她的坚持,所以叶逍遥就没有成为太孙。

  都是亲孙子,叶澜天感觉亏欠他,就给予了诸多特权。

  好在叶逍遥确实不喜欢参政,叶子墨又喜欢政治,两人也算走上了各自喜欢的路。

  叶澜天看向叶逍遥,问道:“逍遥,你虽然才十岁,但已经游历江湖多年,你以民间的角度说说,皇宫为何不要翻修?”

  叶逍遥揖礼道:“孙儿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凭借的不是皇宫的繁华,占地的多寡,最主要的就是以民为本,藏富于民,再有就是接地气,一定要接地气。”

  “如果国家上位者,不再关注百姓,不再理解百姓疾苦,那大夏将倾,也只是时间问题,孙儿也认为不翻修可以起到警醒作用,警醒大夏手握权力的所有人,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不可毁。”

  听着叶逍遥的话。

  叶澜天心中大喜,“哈哈哈.......你们听听,你们听听,子墨和逍遥说的多好呀!我大夏能有的这样的子孙,何愁大夏江山社稷守不住?”

  叶洵听着,亦是欣慰点头。

  看来这么多年来,这些孩子们的教育是真的没有落下。

  而且叶子墨和叶逍遥的话,叶洵也非常认同。

  一个国家的上位者必须要接地气,不接地气,不抚恤百姓疾苦,不了解百姓生活的何不食肉糜的上位者,是不可能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

  叶澜天继续道:“现如今在我大夏,所有所有的王子皇孙,你可以没有能力,你甚至可以不学无术,坐吃山空,纸醉金迷,但你不能不体恤民间疾苦,你不能不尊重百姓,只要得到百姓的认可,你皇室就永远倒不了。”

  “你当初说的非常对,百姓要的并不多,吃、穿、住、行、医疗和教育等,怎么就不能满足?我大夏今后必将以此为目标,保证大夏所有百姓的利益。”

第1607章 岁月催人老

  听着叶澜天的话。

  叶洵点头认同,“父皇说的对。”

  他看到叶澜天和几个儿子的状态就知道,这么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众人沿着太极宫,一直走进太极殿。

  太极宫和太极殿,还是叶洵熟悉的模样。

  殿中已经备上了丰盛的接风宴。

  叶澜天和魏皇后,坐到了御台之上。

  叶洵、东宫众人和文武百官,分坐殿中两侧。

  桌案上的食物并不能说多么丰盛,但全都是叶洵喜欢吃的家常菜。

  叶澜天端着酒杯,站在御台之上,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与骄傲,“诸位!如今乃是贞武三十年,这也预示着,朕登基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我大夏从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走到今日的繁荣昌盛,究竟有多么的不容易,你们所有人都是见证者,都是参与者,都是为我大夏默默贡献的奉献者!这一杯酒朕敬这三十年,也敬诸君,朕谢谢你们了!”

  话落,叶澜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敬,陛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虽然大夏如今的繁荣昌盛,叶洵居功甚伟,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大夏发展至今,离不开殿中每一个人的努力。

  紧接着。

  叶澜天又端起了一杯酒,“这第二杯酒,朕要敬大夏太子,也就朕的儿子叶洵,若是没有叶洵,就没有大夏的今日;若是没有叶洵,我大夏可能已不复存在;若是没有叶洵,我大夏也不可能成为一百多国向往的圣地,朕代大夏数万万子民,谢谢你的付出!!!”

  叶洵跟着倒满酒,“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第二杯酒结束。

  叶澜天又倒满了一杯,“朕旁的话不再多说,第三杯酒,敬大夏的未来!胜饮!”

  “胜饮!!!”众人高呼,喝了第三杯酒。

  寒暄过后。

  礼乐奏响,莺歌燕舞。

  接风宴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沉醉其中,享受着属于大夏的光辉时刻。

  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对大夏产生任何威胁了。

  叶洵吃着家常菜,喝着家乡酒,心中说不出的畅快与放松。

  这么多年了。

  他终于回到了家乡。

  太子府众人亦是推杯换盏,举杯频频。

  百里云香和百里云朵两姐妹是第一次来大夏,但大夏的气氛令她们非常喜欢。

  相比于她们两人执政的日子,这一刻也是无比的轻松。

  她们为自己跟随叶洵的决定儿感到明智。

  除了百里云香与百里云朵两人外。

  沈青烟、青帝、支离、追魂、摄魄五人,也都是第一次来到大夏皇宫。

  但她们每一个人都是饱经风霜的,她们每一个人在江湖上都是人物,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非常强。

  叶洵身旁是穆凌霜,身后是东宫一众妃嫔。

  穆凌霜此刻已是放松了很多,脸上都不自觉的流露出了轻松。

  果然,还是这种日子更适合所有人。

  但大夏未来的命运,总要有人去背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殿中文武百官,纷纷前来给叶洵和太子府众人敬酒。

  虽然太子府众人都是江湖草莽,天南地北,各个国家,什么样的出身的都有。

  但没有一个人不尊重他们。

  今日大夏太平盛世,他们居功甚伟。

  “殿下,恭贺你们凯旋。”

  魏风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走了过来。

  叶洵脸上噙笑, “表哥,这么多年来,也辛苦你了,夏商的发展全都是你凭借一己之力撑着。”

  说着,他看着躲在魏风身后,一左一右探着脑袋的娃娃,问道:“表哥,这都是你的孩子吗?”

  魏风点点头,“没错。”

  说着,他宠溺的看着两个孩子,“快,叫表叔。”

  两个孩子看着叶洵,奶声奶气道:“表叔~”

  “哎!”

  叶洵高兴的不得了,上下摸着,“这......本宫也没准备礼物啊!”

  魏风笑了笑,“不年不节的,给什么礼物。”

  与此同时。

  陈圆圆将一个紫檀木盒推了过来,“殿下,妾身们都为您准备好了。”

  叶洵忙将盒子接过来打开,“里面不是旁的东西,是一根根金条,上面还刻着今日的日期。”

  他忙拿出来两根递了上去,“快,这是表叔和一众表婶送你们的礼物。”

  看着金条。

  两个孩子躲躲闪闪。

  魏风笑道:“表叔给的,你们就拿着吧。”

  话落。

  “谢谢表叔。”两个孩子小心翼翼上前,接了过去。

  叶洵又拿起来一根,“表哥,这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