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07章

作者:烟十叁

  咯吱......

  斑驳的木门打开。

  薛毅的小脑袋从里面探了出来,随即将门打开,一本正经的揖礼道:“草民薛毅,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各位大人。”

  “呵呵......”叶洵笑了笑,走上前去,摸了摸他的脑袋,“看你严肃的,本宫还是喜欢你叫我太子哥哥。”

  薛毅一愣,随后一板一眼道:“草民身份卑微,不敢僭越。”

  他这小大人的一句话,引得众人大笑。

  薛毅则是不明所以的挠了挠头。

  叶洵几人听的出来,这一定是薛老丈千叮咛万嘱咐的。

  潇湘在一旁看了好奇,不知道堂堂大夏太子爷,怎么会到这城中偏巷的一家农户中。

  与此同时。

  薛老丈步履蹒跚的走了出来,“草民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见过各位大人。”

  叶洵上前将他扶起,“薛老丈,您不必如此客气,走我们屋里说。”

  薛老丈家的宅子不大。

  三间正房,一间伙房,还有要一个棚子,里面满是编织物。

  薛老丈和薛毅祖孙两人,平日里便指着这些编织物过活。

  院子虽然不大,但很干净,也很整洁,看的出来薛老丈是个勤快人。

  进了屋子。

  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外屋还排放着薛毅爹爹薛云的灵位。

  叶洵打探过了,薛云贞武一年的兵,贞武三年调派至雁云关任第三团,第一队,第五伙,伙长。

  大夏军制,按正常来说,不算辎重后勤,每一万人为一军,一军下辖四个团,每团下辖五个队,每队下辖五个伙,每伙下辖十个什,每什十丁。

  当了八年的兵,为大夏戍卫边疆五年,最后捐躯赴国难,马革裹尸,成了边疆枯骨。

  而他远在数千里外的父亲和儿子,竟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

  天理何在?

  公正何在?

  叶洵为薛云上了三炷香,告慰这位忠良的在天之灵。

  里屋。

  薛老丈借来许多凳子,摆放在屋子内。

  叶洵一众人落座。

  薛老丈至今望着叶洵的眼眸,还满是感激。

  若不是太子爷仗义出手,他们祖孙两人的命运犹未可知。

  叶洵望着薛老丈,问道:“薛老丈,薛云为国捐躯,你家领了多少抚恤金?”

  这是他今日前来的目的。

  他要为大夏将士鸣不平,他要为大夏将士讨一份无忧的保障。

  大夏将士以血肉护卫江山社稷,保国泰民安。

  叶洵决不允许他们的子孙后代,妻子父母过这样的日子,受这样的煎熬。

  “唉......”薛老丈哀叹一声,缓缓道:“消息是贞武十年传来的,当时只有一张便条,一贯钱和......和一旦米,再无其他。”

  薛老丈说着眼眸湿润,不知是为自己儿子的命运感到悲伤,还是对朝廷的作为感到心寒。

  一伙之长,八年戎马,为国捐躯,到头来只值一罐钱和一旦米。

  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强盛?

  叶洵转头看向穆凌霜,问道:“夫人,按军制抚恤金应该发放多少?”

  穆凌霜缓缓道:“依大夏律,阵亡将士尸首应运回原籍安葬,且不得有人挪用阵亡将士的财物,要原封不动归还死者家属,若是负责官吏有渎职行为,仗责一百!若是伙长,应发放的赙赠为银二十两,绢两匹,粮十石,减免家中徭役赋税三年,另每岁补贴钱两罐。”

  “若是云南,伙长为国尽忠,除朝廷发放的赙赠外,穆府会额外赠予家属,银儿十两,绢二匹,粮二十石。”

  闻言,叶洵微微一滞。

  怪不得老丈人身为云南王,府中却如此拮据,原来都是用在这方面了。

  怪不得云南军的战力强,有此后顾无忧的保障,将士们在战场上也敢拼命。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三军将士抚恤金。

  竟有人连抚恤金都敢贪墨!

  这还能称之为人吗?

  还真是人走茶凉。

  银二十两,绢两匹,粮十石,减免家中徭役赋税三年,令每岁补贴钱两罐的抚恤金,竟变成了一贯钱和一石米。

  这人血馒头就真能咽的下去,吃的如此心安理得吗?

  薛老丈听闻此话,并没有太大的动容,这么多年来,他经历的不公实在太多了。

  他之所以苟延残喘的活着,为的就是将薛毅养大成人。

  不过,他对叶洵非常感激,不但为他出头,还拿着很多东西来看望他们祖孙两人。

  呼......

  叶洵长出一口气,沉吟道:“这帮贪赃枉法的王八蛋,本宫非要将他们全都宰了不可。”紧接着,他转头看向一旁,“苏瑾。”

  “卑职在。”苏瑾应声道。

  叶洵道:“此事交由你负责,暗中摸查,不要打草惊蛇,本宫要摸最大的那条鱼。”

  苏瑾揖礼道:“卑职领命。”

  潇湘在一旁静静看着,也明白了个大概。

  叶洵是来查抚恤金贪墨的。

  在来之前,她都打听好了叶洵在山东所作所为。

  不得不说,令她非常惊艳,尤其是那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曲辕犁。

  看来今后大夏要出一位圣主明君了。

  叶洵摸了摸一旁男娃娃的脑袋,问道:“薛毅,你恨吗?”

  “我恨!”薛毅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了出来。

  薛毅今年八岁,他们说的话,他全都听的懂。

  “毅儿,不可无礼!”薛老丈急忙呵斥道。

  叶洵摆了摆手,沉吟道:“无妨,薛毅,那你想怎么办?”

第247章 小女子斗胆向太子爷讨个计策

  听着叶洵的话。

  薛毅望着叶洵那稚嫩的眼眸中,满是坚定,决绝道:“我今后要像爹爹一般,入伍从军,成为大将军。”

  叶洵盯着他,问道:“你爹爹入伍从军,遭受到这样的不公,你还要立志成为一名将军吗?”

  “我要!”薛毅的语气依旧那般坚定与无畏,“爹爹曾跟我说过,身为大夏男儿郎,就要入伍从军,保家卫国,为民除害,这是汉家儿郎的脊梁,我今后成为将军后,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和欺压百姓的恶霸,让百姓们不再受欺辱!”

  “好样的!”叶洵摸了摸他的头,“你愿不愿意本宫我回上京城,本宫为你找老师,习文修武。”

  “这......”薛毅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转头望向他爷爷。

  叶洵继续道:“你放心,你爷爷本宫一并带走。”

  “那我愿意!”薛毅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薛老丈面露焦急,忙道:“不可!万万不可!太子殿下,草民和毅儿给您添的麻烦够多了,怎可再给您添这么大的麻烦?”

  薛老丈说的是真心话,叶洵身为大夏太子,对于他们这小百姓而言,仁至义尽。

  叶洵却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薛老丈您不必再劝,过几日本宫便安排你们去上京城,您放心那些贪官污吏欠你们,本宫一定亲手为你们讨回来!”

  薛老丈还要反驳,又被穆凌霜拦下了,他无奈,只得同意。

  又跟薛老丈聊了一会儿。

  叶洵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半路。

  马车上。

  叶洵,潇湘和穆凌霜三人同乘。

  叶洵问潇湘,道:“三公主,不知你此番前来山东有何用意?”

  潇湘笑了笑,缓缓道:“当然是跟随太子爷学习,您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体恤百姓疾苦,今日潇湘受益匪浅。”

  叶洵沉吟道:“不然你理解的体恤百姓是什么样的?难道是到那个地方,听一听地方官吏事先安排的那些百姓的幸福话语?”

  潇湘柳眉微蹙,“虽然不能否认,但大部分巡视的王孙贵族和官吏都是这个样子,他们根本不懂百姓真正的生活。”

  方才在薛老丈家,潇湘想了很多,如今更加明白。

  有些事情若不是深入到百姓中间去听去看,那你永远也了解不到事情的真相。

  叶洵点头表示认同,“所以,本宫主张,今后所有官吏都要接地气,深入百姓,去亲身体会百姓疾苦,才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事。”

  “何不食肉糜?这是什么意思?”潇湘瞪着美眸疑惑道。

  穆凌霜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没有问。

  虽然她不知道叶洵为何像是老师一般教导大乾三公主。

  但她知道,叶洵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因为她的夫君,从来不会干赔本的买卖。

  叶洵思忖着,解释道:“从前有一大臣对皇帝道:“天下荒乱,百姓饿死。”,那皇帝却反问道:“何不食肉糜?”。”

  “咯咯咯.......”潇湘不禁笑出声来,俊俏面庞令人如沐春风,“太子爷,真有这样的皇帝吗?”

  叶洵点了点头,沉吟道:“这就是上位者与百姓之间的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脱节,你认为一个不能保证三军将士和百姓利益的国家,会长久吗?你认为,农民起义是怎么爆发的?”

  “很多时候,那些昏君都不知道百姓为什么会起义,他们甚至以为他们的子民皆是腰缠万贯,大鱼大肉。”

  “殊不知,他连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都没看到过。”

  此话落地。

  潇湘收敛起了笑容,严肃起来。

  她发现叶洵看似玩笑的话,蕴含着很多道理。

  因为她的父皇已经很久没有出过皇宫了,现如今的大乾是什么样子,她父皇只能从大臣嘴中得知。

  怪不得许多官吏和皇子在她眼中,就像是睁着眼胡说八道一般。

  现如今想来,还真是如叶洵说的一般,与这个国家的百姓脱节了。

  潇湘看向叶洵,眼眸中满是感激,“多谢太子爷,潇湘受教。”

  叶洵拿起一颗蜜饯丢入嘴中,摆了摆手,笑道:“谈不上教导,本宫只是跟你闲聊而已。”

  “这就是太子爷前来山东抑制土地兼并的原因吧?”

  “没错,确实是本宫的根本目的。”

  潇湘掩嘴而笑,随即正色道:“太子爷,您为何对潇湘如此直白,未有欺瞒。”

  闻言,叶洵微微一滞,随后面不改色道:“多个朋友多条路,三公主也不希望我们之间成为敌人吧?”

  潇湘应声道:“太子爷言重,潇湘哪里配为您的对手,不过此番前来大夏,潇湘确实有个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