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33章

作者:烟十叁

  越早结束越好,他还等着回去跟穆凌霜和唐沐岚两人探讨学术问题呢,前两日叶洵被她们两人给刁难了,这次一定要将颜面给挣回来不可。

  众人一脸欣喜的望着叶洵。

  叶洵则是踱步屋中,望向窗外那皎洁的月光。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赋诗作词一事,叶洵自当是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这首劝学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文辞的精美,只有平铺直叙,最接地气的言辞表达最艰苦朴素的学。

  赵孟通,王宗,魏南几人先是一愣,后是一惊。

  这......

  这么丝滑吗?

  他们知道太子爷诗才无双,但你这赋诗速度是不是有点快的过分了?

  听诗的人还没有准备好。

  但赋诗的人已经结束了。

  杀人诛心呀。

  王宗品后佩服的五体投地,“太子爷此诗真当无双!全诗皆是劝学子勤奋,无论从各个角度来看,皆是体会一个勤字,求学之路不就是如此吗?”

  魏南捋顺着胡须,幽幽道:“想当初老夫学习时,还真的是读书到三更,然后五更又起来继续读,若是没有这番吃苦的能力,如何配得上寒窗苦读?读书就是要趁早。”

  赵孟通几人亦是点头连连。

  “太子爷当真是才气无双,这首诗赠与我们山东诗会自当是妙哉妙哉!”

  “一勤生百利,一惰生百弊,只要是时刻不忘勤字,自然会有一番成就。”

  .......

  众人毫不吝啬的夸耀着叶洵。

  叶洵心中却有些不好意思。

  勤奋与他大抵是没什么关系了。

第283章 五位大儒打起来了(加更)

  随着叶洵一首《劝学诗》的落地。

  赵孟通,魏南和王宗几人,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冲击,颅内热潮。

  令他们不禁想起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艰苦卓绝与雄心大志。

  这些大儒们哪有一开始便厌倦仕途的?大多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亦或是对现如今朝堂的不喜与批判罢了,再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叶洵算是他们见过的一股清流。

  叶洵看向赵孟通几人,微微拱手,“几位大儒客气,本宫献丑了。”

  太子爷与人交流,永远是这般令人如沐春风。

  若是不知其身份尊贵者,皆会以为是彬彬有礼的富家公子哥,哪里半分王侯贵胄的花架子。

  对所有人的尊重与友善,似乎已经刻在了不同寻常的太子爷身上,盛气凌人,恃才傲物,大抵是没有了。

  叶洵这种性格影响的不单单是他自己,还有他身边的苏瑾,魏风,武岳,穆凌霜等人。

  所以太子爷身边的人,鲜有不讨人喜欢的。

  赵孟通急忙站起身来,揖礼道:“太子爷客气,今日能与太子爷共聚望月楼是我等的福气。”

  若是寻常时候,王宗非要过去给他一个大耳刮子,并怒斥一声,“走狗!”

  但今日,他亦是脸上噙笑的望向叶洵,“太子爷,不知可否容老朽誊抄一遍,太子爷为之署名?”

  赵孟通心下疑惑,王宗这条老狗真是一改反常对于官宦的痛斥,一声声太子爷叫的挺熟练。

  呸!

  厚颜无耻的老贼。

  叶洵点了点头,应声道:“王老客气,当然可以。”

  一声王老叫的王宗心中这个舒服,脸上都快笑出花了。

  他感觉自己都要打破自己的底线了,这太子爷怎么这么招人喜欢?

  “哈哈哈......”王宗不禁大笑出声,“多谢太子爷抬爱。”

  紧接着,王宗坐下开始挥毫泼墨,只片刻一副板板正正的行书便写完了。

  叶洵走上前去,看着这副字眉头微蹙,名字和诗词内容都没问题,赠山东诗会也没问题,只是这.....叶洵太子与王宗“探学”有感而发是什么鬼?

  不过王宗却是对叶洵眉飞色舞,示意叶洵急忙署名。

  叶洵无奈,倒也无伤大雅,他让苏瑾拿出印章一盖,紧接着王宗又急忙将自己的印章盖了上去。

  这首诗便完成了。

  叶洵题诗,王宗执笔,也算是两人通力合作了一把。

  王宗作为大儒,这字写的倒是极好。

  王宗拿起纸张,喜上眉梢,不住点头,“妙哉,妙哉!”

  “老狗,给我看看!”赵孟通感觉不对劲,急忙伸手讨要。

  “啧......”王宗站起身来,“太子爷赠与咱们诗会的诗词,今后由我保管,你们看一眼就得了。”

  他说着,走上前去,将纸张抖落开来。

  赵孟通几人瞪大了眼睛望去。

  叶洵太子与王宗“探学”有感而发?

  望着这几个字,众人先是一愣,而后大惊,紧接着便是怒火中烧。

  这特么的是什么鬼东西?

  赵孟通怒视王宗,咬牙切齿,怒发冲冠。

  “王宗老狗,尔真当是无耻至极!这是太子爷作的诗与你这老匹夫何干!?你何德何能将自己的名字署了上去!真是气煞我也!”

  “消掉!你马上将你的署名消掉!”

  其他三人亦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将王宗这厮逐出诗会!”

  “老贼,你真是太不要脸了!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呀!”

  “我不管!你若是不让我将印章扣在上面,我就不承认!”

  王宗却是不以为意,慢慢将纸张收起来,随后小手一挥,“吾等住口!莫要显露出这副嫉妒狂热的嘴脸!某不屑与尔等争吵,你们认也好,不认也罢!这太子爷已经落款的东西,岂能胡乱更改!胡闹!”

  “无耻!”

  “可恶!”

  “你不要脸!”

  ......

  赵孟通几人指着他怒声道。

  见几人因为此事争吵。

  叶洵,穆凌霜和唐沐岚三人看的一脸懵逼。

  这.......

  这就是平日里那些之乎者也,趾高气扬的大儒们吗?

  竟然为了署名吵到了这番田地。

  但苏瑾和魏南两人好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大儒们也是人,他们若是吵起来,只会更凶,只会比常人骂的更加难听。

  尤其是叶洵这首诗,流芳百世那肯是一定的了。

  王宗手中这副那便是真迹,他的名声自然会跟着这首《劝学诗》而水涨船高。

  仕途无意,但名声他们还是非常在乎的。

  几人正争吵着。

  门外儒生拿着二十份诗词走了进来。

  赵孟通请来的儒生们会进行海选,将两组筛选出来的前十甲,最后再由赵孟通几人选出前三甲,如此一来他们的工作量就小了不少。

  与此同时,赵孟通和王宗几人也恢复出了大儒应该有的气质。

  在这一瞬间,几人皆是脸噙笑意,各自点头示意,好像几人从未发生过不愉快一般。

  此一幕,看的叶洵一脸懵逼,以为是他自己看错了一般。

  随后五人围在一起,和颜悦色,气定神闲的探讨其呈递上来的诗词,像是手足兄弟,挚友亲朋。

  这就是五人早前商量好的原则,有事先办事,办完事后再自相残杀。

  “这首诗作的很好,勤读似农种,力怠尔心明......”

  “这首倒是也不错,读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

  ......

  赵孟通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却又互相谦让。

  听了叶洵的诗后,魏南再没有兴趣听旁人的诗,只是在一旁醉酒。

  片刻。

  两组前三甲的诗篇皆是选了出来。

  赵孟通看向叶洵,乐呵呵道:“太子爷,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叶洵笑着挥了挥手,“几位大儒定下就好,本宫便不参与了。”

  开玩笑,叶洵玩的是一手文抄公,哪里懂得审核诗词,这不是纯纯的误人子弟吗?

  随即,赵孟通倒也没有再让便将诗词递了出去,招前三甲入楼领赏。

第284章 诗会三甲,太子爷赏赐(加更)

  望月楼,顶层。

  儒生拿着数张诗篇向屋外而去。

  咯吱,啪!

  在房门关上的这一刻。

  叶洵感觉这原本气氛已经非常和谐的屋内,空气又凉了几分。

  突然,屋内传出阵阵芬芳。

  “王宗!你这个厚颜无耻的老匹夫,你别以为今日这事就如此罢了了!将是诗篇拿出来,盖上再我们四个人的印章!”

  “没错,我就说这老匹夫向来阴险狡诈,怎么会如此好心,主动操持这件事!原来是早有阴谋!”

  “老而不死是为贼!王宗你这个王八蛋越发的不要脸了!”

  “你这厮真是我山东诗会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