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362章

作者:烟十叁

  “可不是吗!”

  “那厮一笑,本宫就知道他没憋什么好屁,这些读书人,坏着呢。”

  穆凌霜柳眉微扬,“定是给堂妹挑的。”

  ......

  夜,皓月当空。

  庐州城。

  驿馆。

  叶洵推门而进屋的时候。

  穆凌霜已经为叶洵暖好了床,一双修长如凝脂的腿,裸露在卧榻边上。

  只有外出的时候。

  叶洵才是完完全全属于太子妃的。

  所以在秦王府。

  穆凌霜几乎从来不侍寝,将这好机会留给其他姐妹。

  叶洵望着穆凌霜,笑吟吟的走了过去,“夫人,久等了。”

  穆凌霜温情脉脉的望着叶洵,脸上洋溢起温阳般的笑意,“夫君,你那里洗干净了没有啊?”

  叶洵嘿嘿一笑,上前抓住穆凌霜的纤纤玉手,“娘子摸摸不就知道了?”

  闻言。

  穆凌霜脸上泛起晕红,“讨厌......”

  叶洵嘴角微扬,伸出手向那片呼之欲出的大片雪白而去。

  ......

  十日后。

  秦王府。

  前厅。

  庐州之事处理完毕后。

  叶洵一行人便赶回了上京城。

  回来忙活一阵,还要去商州给武岳说媳妇。

  这是大事,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还得备上一车大礼,马虎不得。

  此时。

  厅中的上官云卿和一些太子府门客,正在奋笔疾书。

  他们正在写请帖,宴请大夏境内诸多大儒和年轻才俊的请帖。

  每人附赠秦王府精酿一瓶。

  叶洵准备在今年皇宫除夕宴,将他们都请来。

  能笼络多人算多少,先将缺口补上再说。

  叶洵估摸着现如今的他,在这些文人中,还应该算是有些地位的。

  该利用的资源,全都得利用上。

  叶洵正在厅中指导。

  苏瑾从厅外疾步而来,“殿下,商队已经装好货物了,他们现在就要出发,您要不要去看看。”

  闻言。

  叶洵一愣,站起身来,惊讶道:“这么快?”

  苏瑾沉吟道:“这都已经九月底了,估计年前都回不来。”

  叶洵点了点头,“那倒也是,走吧,去看看。”

  随后。

  叶洵带着苏瑾和穆凌霜去了夏商。

  他们到时,三十几辆马车装的满满当当,已经都用布盖好,用绳子扎好。

  由于是第一次,所以魏风也没敢将商队搞的太大。

  商队中是骆驼和马匹混搭的,在河西走廊上的荒漠地带,骆驼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除了马车,马匹和骆驼之外。

  便是一百名护卫,其中九十个是胡人和游牧民族的人,都是从剑宗调出来的,剩下十个是汉人。

  这些人的忠诚度是非常有保障的。

  叶洵看这模样,估计等商队规模达到千人时,他赚的钱才会多一点。

  不过赚钱不赚钱都无所谓,他是要将河西走廊彻底摸清。

  望着叶洵前来。

  艾尔肯急忙过来迎接。

  “卑职见过太子殿下。”

  “感谢您的慷慨,父亲已经被封为了县男,若不是您,我父亲也不可能得此殊荣。”

  叶洵笑了笑,“不必客气,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紧接着,他又问道:“物资补给带够了吗?还有裘衣,马上就要入冬了,一定要注意保暖。”

  艾尔肯十分感动,急忙点头,“殿下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了,魏风公子非常体贴。”

  艾尔肯还真是第一次见主家给护卫发兽皮裘衣的,这东西的抗寒能力是最强的,但价格极贵。

  太子爷的大方与对属下的关心,真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叶洵风轻云淡道:“此去数千里,准备充足些怎么也不为过。”

  “货物无所谓,人是最主要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艾尔肯急忙揖礼,“多谢殿下关心,卑职一定竭尽全力,将商队平安带回来。”

  随后。

  在艾尔肯的带领下,商队缓缓出发。

  夏商商队刚刚组建便远赴西域,这对于夏商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与此同时。

  叶洵看向一旁的魏风,“表哥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魏风点了点头,沉吟道:“放心吧,那十个汉人都是自己人,是咱们的心腹,殿下后招来的人,并没有参加此次西域之行。”

  “而且,卑职已经给赵王送信了,等他们到了凉州,赵王会给他们指派任务。”

  叶洵眉梢舒展,“那就好,希望这支商队能给咱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紧接着。

  魏风继续道:“殿下,明日你需要上个早朝,你提议将抄没的金家家产,用来修建英陵这件事,似乎遇到了些困难。”

  叶洵波澜不惊,淡然一笑,“无妨,本宫早有预料,不过大家都是好心,只是他们对为国捐躯的将士,还欠缺一些敬重。”

  “本宫会让他们改变这个看法的。”

  魏风点了点头,叶洵这种做法,他肯定是支持的。

  大夏需要一个英陵,三军将士需要一个英陵。

  这是大夏的荣耀,应该传承。

  ------

  日万结束,明日继续。

  这本书马上百万字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

  十叁跪谢,祝大家安康。

第464章 隆重的大朝会(2/5)

  翌日。

  天蒙蒙亮。

  上京城。

  叶洵与穆凌霜两人,乘着马车去上早朝。

  叶洵身着衮冕,显得极为不自在,“娘子,今日非要这么穿吗?本宫感觉不自在。”

  穆凌霜帮叶洵整理下衣领,“夫君,今日是大朝会,你若是不穿的隆重些,怎能将你太子之威风衬托出?”

  “这样就能出来了?”叶洵眉梢紧蹙。

  幸好便宜爹还算懂事,不然若是让叶洵随时随地讲究规矩,那还真是为难死他了。

  穆凌霜扬起笑脸,“当然,夫君威武气派。”

  夏国大朝会,一般都是年中举行,公卿将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城长吏、诸少数族酋长都要参加。

  主要便是总结各州城去年的地方政绩,自谈不足和改进方法。

  其他国家一般都是岁首开,只有夏国是年中进行的。

  主要是叶澜天要让你们自己检验一下,各州城相对于去年而言,改进方法是否落实并有效。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叶澜天是最烦一纸空文的。

  与此同时。

  青龙门处十分热闹,各官吏向宫中而去,步履匆匆,显得略微紧张。

  今年大朝会与往年不同。

  往年还有人敢仗着五望士族的背景,阴奉阳违。

  但从今日开始,背景在大夏的皇宫中,已是笑柄。

  那伫立百年的背景,已是被太子爷撕毁了一半。

  太极殿。

  叶洵与穆凌霜两人一前一后迈入厅中,立刻吸引了文武百官,公卿将相的目光。

  望着叶洵和穆凌霜。

  文武百官眼眸中满是敬佩,纷纷近身揖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

  他们眼中的炽热与敬佩,绝不是因为叶洵和穆凌霜两人尊贵的身份。

  而是这一年当中,太子爷和太子妃两人为大夏的付出。

  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桩桩件件,为国为民,大义凛然。

  尤其是土地改革,《青苗法》和《摊丁入亩》的推行。

  真是给了大夏百姓一条,得以安居乐业的光明大道。

  叶洵和穆凌霜两人噙着笑脸,一一回应。

  两人都属于没有什么架子的人。

  而且也从来不会刻意巴结官吏。

  毕竟夺嫡已经结束,即便未结束,叶洵也是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