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893章

作者:烟十叁

  他们即便偷不出东西来,搞搞破坏也是极好的。

  晋皇满意点头,“四公子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朕要好好计划一下,虽然大夏现在锋芒正盛,但我晋国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叶洵要战!朕接下就是!”

第1139章 你们两人就不要互相恭维了

  岭南。

  召国,武方城。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一条条如同长龙一般的队伍,自武方城而出,已向南延绵数十里。

  柴英耀在得到调令的第一时间,便急忙撤军。

  大梁转投大夏。

  晋国已陷入危局,他们现如今实属孤军深入。

  柴英耀策马于一片土丘之上,转头朝武方城方向望去,思绪万千。

  这个地方跟他有很深的羁绊。

  他第一次率军攻打武方城时,在叶洵手中吃了大亏,折损数万精锐,那是他从戎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战败。

  柴英耀一直将这笔账记在心间,期待着率领晋国铁骑踏平岭南,杀入大夏的那一天。

  但他被调派到武方城已有几年时间,却毫无建树,眼瞅着金山关的城墙越砌越高,眼瞅着金山关城头的火炮越来越多,却无能为力。

  当柴英耀有一天再向金山关望去时。

  晋国跟大夏之间的差距,已犹如鸿沟,不可逾越。

  曾经意气风发,率领晋国铁骑征战无数的他,如今竟如丧家之犬一般,趁着夜色,趁着大雨,连夜逃离武方城。

  叶洵也早已站到他遥不可及的位置。

  别说报仇。

  晋国自保都已成问题。

  柴英耀正感慨着。

  一骑快马向他疯狂而来。

  片刻。

  一名身披蓑衣的斥候,近上前来,揖礼道:“启禀柴将军,金山关方向并未发现追兵。”

  柴英耀松了口气,微微点头,“再探再报,一定要注意金山关动向。”

  “是,柴将军。”斥侯应声,策马离去。

  柴英耀又转头看了一眼金山关方向,然后调转马头,跟着大部队向南撤去。

  当时晋国前来武方城时,有多么气势汹汹,意气风发,现如今就有多么狼狈不堪。

  ......

  金山关。

  城头。

  陈宝坤,独孤玉和召国太子乔松三人,身披蓑衣,站在雨幕当中,看向金山关那席卷着大雨的茫茫夜色。

  独孤玉脸上噙笑,“乔太子,恭喜你,未费一兵一卒,这武方城就夺回来了!”

  乔松自然心情大好,应声道:“这全是托洵兄之福,不然别说武方城收不回来,我召国都要沦陷。”

  乔松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他从来没想过,武方城竟会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召国手中。

  如今,令人闻风丧胆的晋国,都要在大夏的威慑下,主动弃城,趁着夜色逃亡。

  乔松感觉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跟叶洵达成联盟。

  陈宝坤感觉十分可惜,“多好的机会!若是本将率一支铁骑追杀晋军,定会有所斩获!”

  独孤玉白了他一眼,冷哼道:“你当那柴英耀是吃干饭的?他肯定有所防备,下着大雨,火器又无法使用,他巴不得你去追呢!”

  “你不用担心,大梁已加入大夏联盟,这片疆域,除晋国外,再没有其他敌人,仗早晚有你打的!”

  陈宝坤点点头,“那倒也是,这一天不远了。”

  ......

  河西走廊。

  中段。

  越无崖率领镇北军和四支神机营,已赶往金山关。

  河西军团和神级一营在后方行军。

  叶洵,叶战,太子府护卫团和叶战亲兵,先行出发,沿着官道,一路向西,准备到河西州府,河西城而去。

  河西城原本是一座被流寇占据的小城,不过地里位置极佳,距离新规划的官道很近。

  叶战便将河西州府定在了那。

  路上。

  到处都是兴修官道和村镇的工匠。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些工匠都是在河西招募的吗?”

  叶洵看着官道旁的场景,缓缓开口。

  叶战微微摇头,沉吟道:“倒也不全是,很多都是被俘虏的马匪流寇,几十万的人,咱们也不可能全都杀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被迫的,手上也没人命,就让他们参与修路,也算是戴罪立功。”

  “但咱们是讲求人道主义的,可不是将他们当奴隶使唤,每日管三顿饭,若是服役期满,表现良好的,我们会给一笔钱,提供一座宅子和一片田,便可以正式成为大夏百姓,反正河西最不缺的就是地。”

  “若是不喜欢种田的,也可以继续参与官府各项工程建设,官府会给予工钱。”

  叶洵听着,点点头,“不错,这个举措令人信服,你想出来的?”

  叶战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大哥你快别开玩笑了,我哪有那脑子,父皇将魏南大人调到了河西,现如今河西建设的所有工程,全都是他一手主持的。”

  叶洵一滞,随即道:“难怪河西建设的如此之快,原来是魏南大人在河西,有他在河西建设确实可以高枕无忧。”

  魏南是大夏建设性人才。

  当初大夏土地改革,就是魏南一手操办的。

  ......

  七日后。

  河西城。

  叶洵一行人风驰电掣,终于赶到河西州府。

  河西城早已经过加固和扩建,俨然成为了河西第一重城。

  这一路走来,河西到处都是建设,搬迁和修路的景象,一片繁荣。

  不过若不是大夏财力雄厚,还真支撑不起整个河西这么大张旗鼓的搞建设。

  不过好处肯定是有的,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整个河西都会被盘活。

  得知叶洵亲自前来。

  魏南特地赶回了河西城,迎接叶洵。

  见叶洵行人策马前来。

  魏南忙率领一众官吏迎了上去,“卑职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参见赵王。”

  叶洵翻身下马,走上前来,“魏大人免礼,自山东一别,我们好多年没见了。”

  魏南眼眸湿润,十分激动,“自山东一别,老臣跟殿下已有五年没见,这些年老臣各地调动,殿下亦是走南闯北,实在没有见面的机会。”

  叶洵点点头,感慨道:“是啊!大夏各地发展建设的这么快,多亏了魏大人。”

  魏南忙摆手,“殿下,这都是您的功劳,老臣愧不敢当。”

  叶战在一旁笑道:“我说大哥,魏大人,你们两人就不要互相恭维了,咱们回王府边吃边聊!”

  随后,众人向河西城内而去。

第1140章 请恕卑职无礼,城中出了大事。

  河西城。

  赵王府。

  前厅。

  接风宴也罢,庆功宴也好。

  反正这顿酒,叶洵众人是吃上了。

  二月份从上京城出来后,他们还未踏踏实实吃顿饭。

  虽然这次攻打大梁是跟邬星瞳商议好的,但打仗就是打仗,跟游玩肯定不是一个心情。

  魏南看向叶洵,问道:“太子殿下,我大夏跟大梁之间的战争结束了?战争不是才刚刚开始,没多长时间吗?”

  魏南一直在河西搞建设,对于军事消息不是很灵通,而且消息也不会传的这么快。

  叶洵喝了口酒,解释道:“嗯!战争算是结束了,大梁皇遇刺身亡,大梁太子邬星瞳继位,他跟本宫倒是有些交情。”

  “大梁皇死后,邬星瞳便前来找本宫讲和,本宫趋避利害后便答应了,邬星瞳同意加入大夏联盟,说起来大梁已是我大夏的盟友。”

  听闻此话。

  河西一众官吏皆是面露惊叹。

  大梁皇遇刺身亡。

  大梁太子邬星瞳跟太子讲和。

  大梁正式加入大夏联盟。

  他们没想到,轰轰烈烈的夏梁之战,竟会以这种结果收场。

  魏南眉头深锁,沉吟道:“殿下,老臣说一句不该说的,大梁太子邬星瞳可信吗?大梁皇可是出了名的暴虐无道,阿尔连山那些小道中,还不时有大梁跑来的灾民。”

  叶洵微微点头,沉吟道:“魏大人的担忧,本宫知道,不过夏商和梁商之间的交易,邬星瞳一直参与其中,本宫对他倒是有些了解。”

  “大梁皇死后,邬星瞳第一道圣旨就是停掉大梁所有宫殿兴建工程,将国库的钱和粮,全都拿去救灾了,倒应该是个明事理的人。”

  “况且,本宫一直也没将大梁当成主要敌人,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围剿晋国,若是在大梁被拖住脚步,得不偿失,毕竟康宁帝国的军队,已越来越近。”

  听闻此话。

  魏南点点头,“太子殿下说的在理。”

  对于叶洵,魏南肯定是信服的,五六年山东土改时,他就相信叶洵一定会带领大夏,走向富强。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而且已达到他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原本不敢对峙的晋国,已不是大夏的对手。

  康宁帝国也不再那么令人胆寒,这全都是叶洵的功劳。

  紧接着。

  叶洵看向魏南,继续道:“河西建设,魏大人可遇到什么困难了?可以跟本宫探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