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75章

作者:一品御猫

  万八千?要不是亲兵只有一张嘴,十万八万都能给喊过来。

  传教士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等着领鸡蛋大米,额头的冷汗擦都擦不及。

  等原先准备的鸡蛋米粮送完,那位年长的传教士忐忑不安的跟贾琮说道:“大人,东西送完了,我们打算收扌……”

  他的话还未说完,贾琮揣着手笑眯眯看着他:“想收摊离开?那怎么行?本伯把人都喊来了,你这会走,这不是打本伯的脸吗?”

  那传教士急了:“可我们准备的礼物都送完了?”

  “没事,本伯已经让人去你们‘店里’取了,米粮鸡蛋不够,那就拿银子去换?今日,你不送也得送,否则就是欺瞒本伯。知道上一个打本伯脸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吗?”

  贾琮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了,变得冷漠起来。

  “曾经有个郡王的儿子想要打我的脸,我将他们一家统统沉了河,顺便还送十门火炮替他们送行。你要不要本伯也给你们定制一条龙丧葬服务?免费的,要不要?”

  他将红色大袄掀开一角,露出腰间的雁翎刀玉柄,冷冷说道:“给我继续送,你们今日若是让本伯不高兴,那就别怪本伯发飙了!”

  这三名黄毛传教士皆是被吓得后退一步,惊惧的看向看着的人。

  他们来京城虽然不久,但亦是听大夏的百姓说过京城最不能得罪的几个人。

  “静街虎”忠顺王刘恪,圣人亲儿子、荣国侯贾赦,以及皇帝老爷的亲儿子、永丰伯、御猫贾琮……

  得罪了一般大夏的勋贵官员,朝廷还会管一管。

  得罪了这三个,大夏的皇帝都会帮着挖坑将他们埋了。

  手持金令去东市的荣国府亲兵,直接调来两队巡城禁军封锁了传教士租赁的商铺小院,那些传教士的奴仆还不知发生了什么,眼睁睁看着凶神恶煞的禁军将铺子里的金银统统卷走,拿去隔壁的店铺购买米粮鸡蛋。

  一车车的米粮鸡蛋送抵正阳大街,五城兵马司的人也来帮忙了。贾十一遵照贾琮的指示,直接封了半条街,专门用来排队。

  等待领取鸡蛋米粮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运送米粮鸡蛋的马车一刻都未停歇。

  传教士已经收到了奴仆传来的消息,铺子里的金银被换成了米粮鸡蛋,他们却无可奈何只能听从身后坐着的“恶魔”之令,机械的装米装蛋,将其交给排队的人。

  好在还有不少银票藏在暗处,他们的传教大业不会因为没有银钱的支撑夭折……

  暖阳爬到了天空的中央,贾琮突然起身,笑呵呵跟前来帮忙的巡城禁军校尉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看着他们将‘礼物’送完了。”

  “伯爷放心,末将一定亲眼看着他们送完,不会误了人家的一片好心。”

  贾琮临走前还跟领米粮的百姓们摆摆手,众人高呼伯爷慢走,恭送伯爷云云。

  等快至宫门前,贾十一将一沓银票递向贾琮:“三爷,这是禁军在那些黄毛夷的铺子里搜到的,除了买米粮以及赠余禁军兄弟喝茶的茶钱,还有两万两。”

  “呵,传教士果然是西洋最有钱的!”

  贾琮摆了摆手:“拿去捐给养济院,这些银子都是带血的,还是用来做善事吧。”

  这群传教士明面上仁慈光明,实际上呢,呸!多说一句都嫌脏!

  他们连自己人都烧,更别提殖民地的人了。估计他们带来大夏预备传教之用的银钱,都是带着殖民地土著百姓的血泪。

  贾琮牵着惜春的小手,前来迎接的内侍接过亲兵手中的一个个盒子,走进了皇宫。

  宫外的喧嚣似乎被宫墙隔开,肃穆宁静的宫中让贾琮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

  “小夏公公,陛下可在勤政殿?”

  小夏子恭敬的回道:“回伯爷的话,皇爷这会正跟内阁诸公在勤政殿议事,皇爷吩咐奴婢,伯爷入宫可先去东宫,太子殿下正候着您呢。”

  贾琮摇了摇头:“内阁诸公都在?那正好,刚才碰到了一桩有意思的事,我正打算跟陛下与诸位阁老好好说一说呢。”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朕的心好累啊

  惜春被元春身边的抱琴接去了凤藻宫,她的小姐妹淳儿公主正在那里候着呢。

  贾琮来到殿门处时,里面的君臣正因朝政争执的面红耳赤。

  今日好像议的事挺重大的,竟然将内阁、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以及六部五寺的主官几乎都喊来了。

  自魏老爷子去后,内阁及六部五寺来了一次大换血,昭武朝的老臣或是老去或是致仕,如今的中枢重臣几乎都是皇帝的亲信。

  便是五军都督府也遵从太上皇的圣谕,除了英国公张岳继续顶着大都督这个荣誉官衔坐镇中军外,几乎都是大换血。

  左军都督由龙禁卫都指挥使曹久功接任。

  原右军都督理国公府一等子柳芳被贬,皇帝老爷的潜邸心腹、济阳侯韩阳被调入京城,接任右军都督,同时掌管右武、右威两卫禁军。

  前军都督乃是贾琮的老爹,荣国侯贾赦,同时也是京营节度副使,属于老爷子亲自给皇帝挑选的未来大都督。

  后军都督比较特殊,由靖王刘怡遥领,据说是皇帝刘恒亲自向太上皇提的建议,估计是帝王的平衡之道。

  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周炯,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夏令行,文渊阁大学士周培贵,武英殿大学士文同轩。这四人除了周炯是二圣专门留下的老臣外,余者都是皇帝重新择选的大才。

  次辅夏令行明显是三两年内便会接替周炯执掌中枢,他既是皇帝老爷当年的老师之一,又是文坛宿老,威望虽不及魏老爷子,但在民间也颇具贤名,极为适合施行新法。

  吏部尚书王墨霖、户部尚书林如海、兵部尚书简子房、工部尚书段珺、礼部尚书贺耀敏、刑部尚书蔡荃。以及太仆寺卿顾仲燕、鸿胪寺卿沈珂、太常寺卿翟思功、光禄寺卿罗琦、大理寺卿王之维大半都是青壮派,是这两年被皇帝提拔上来的帝党成员。

  其中以礼部尚书贺耀敏、户部尚书林如海的前程肉眼可见,等周炯老爷子致仕后,不是贺耀敏便是林如海入阁。

  礼部入阁是惯例,加之贺耀敏的资历摆在那,庭推的话,基本没有什么悬念。

  林如海跟贺耀敏相比唯一差的就是年龄资历,但架不住其才华横溢啊。

  光是整顿盐课、试行开海两大政绩,就足以傲视六部。据有心人统计,自元祐五年起,林如海给京城送来的银子已经超过了三千五百万两。

  文同轩为何推荐林如海接替自己执掌户部,财神爷的眼光毒啊,一眼就看出来林如海根骨惊奇……咳咳,跑题了。

  财神爷给皇帝的推荐语就一句话:有林如海在,大夏便是再折腾,户部也不会缺钱。

  这句话还真给应验了,户部如今存银两千七百万两,存粮更是不计其数,足够大夏左右开弓,将周边有不臣之心的藩国一锅烩了。

  当然,天朝嘛,仁义。只要不是跳的太厉害,王师是不会拔刀的。

  不过今日的议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扩大推行在皇庄、各地官田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取消徭役,推行官府雇佣制度。

  第一项实际上已经在元祐六年末,由贾琮、黛玉二人上奏后,于京畿各皇庄、官田试点施行。

  如今已有一年,使得京畿数十万贫苦无地的百姓收益。而且皇庄与官田的庄稼两季大丰收,北直隶诸府府库充盈,百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以说是官民皆收益。

  皇帝为此曾微服私访,在京畿各地转了一圈。看着庄子里那些胖乎乎的娃娃,皇帝老爷心里熨帖的很。

  他觉得此法已经成熟,可以逐步推行各地,使万民受益,正式向千古一帝的名号发起冲锋。

  这一项中枢重臣都觉得可以,虽说皇庄官田的减租减息会冲击民间赁田的佃租,但可能出现的动荡不至于应付不过来,大致商讨了一下就通过了。

  唯有第二项,卡在了户部与兵部这里。

  徭役要是废除了,户部的压力将成倍数的增大,兵部这边也将出现巨大的压力。

  林如海大概算了一下,除非国朝的年入能达到八千万两白银,才能堵住废除徭役后带来的巨大缺口。

  按照目前财赋收入的增长情况,最起码也得五年之后,这还是理想状态下。

  他将这个情况讲出来后,热血上头的皇帝老爷总算冷静了一些。

  不过刘恒是谁啊?倔老四的称呼不是白来的。

  既然徭役不能全部废除,那就先废除一部分。像是治河、修路、以及征伐后勤的徭役就成了最先砍去废除的部分。

  工部尚书段珺还好,河工、修路等等这些徭役更多是地方自理,跟部里的关系不是很大。

  但兵部尚书简子房感觉自己要疯,开什么玩笑?没了军役,每年往九边的粮草谁送?

  雇佣?户部连续两届抠门的尚书,我兵部还不得被户部卡脖子?再说了,徭役中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不就是军役跟河工吗?

  便是朝廷出钱雇佣,也没几个人愿意往九边运送粮草的。

  不行,绝对不行!

  “陛下,军役绝不可废。没有军役,臣连九边的粮草都送不去。”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大佬也持否定的观点,刘恒也知道自己过于理想化了,不过他对军役制度的改革态度很坚决。

  因为前段时间他微服私访时,曾亲眼见到有户人家因为服军役导致的家破人亡。

  那家当家的男人死在了去九边运送粮草的路上,随后老父因思念儿子病亡,其弟不堪,儿女幼小,妻子被泼皮调戏,不忍流言蜚语自缢而亡……

  军役制度必须废除,哪怕阻力再大,刘恒也不会妥协。

  不过正如五军都督府的老帅跟简子房所言,军役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

  皇帝将自己的坚决态度表明后,勤政殿中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不过讨论了半天也拿不出有用的办法来,反倒因为工部尚书段珺“幸灾乐祸”,惹火了正在焦虑状态中的简子房。

  于是乎,工部尚书与兵部尚书在御前上演了全武行,户部尚书去劝架,被兵部尚书有意无意的打了一拳……

  文同轩一看自己的接班人被打了,撸起袖子就冲了上去,这下子更热闹了。

  五军都督府、六部五寺中哪个没被户部卡过银钱?今日不报更待何时?

  林如海还好,姑苏林氏五代列侯,探花郎那可是他们那一届最能打的。除了牛继宗这家伙五大三粗干不过,其他五部尚书跟五寺卿他林如海能一个打三个。

  就是苦了文阁老……

  等刘恒无奈喊来大汉将军将这群中枢重臣拉开时,除了没下场的几位吃瓜大佬外,他的心腹重臣每一个都是鼻青脸肿。

  心好累,这就是朕的臣子。

  奉天殿上打,勤政殿上也打,下一次是不是在太庙开打?

  里面打得热闹,见自家岳丈老子没吃亏,贾琮就躲在殿门外没敢进去,探头探脑的模样正好被皇帝老爷瞧见了。

  “贾小三,给朕滚进来!”

  林如海很想遮住脸上的淤青,可惜贾琮早就躲在殿门处看完了他们这群大佬互殴的整个过程。

  贾琮憋着笑,挪进殿中。

  “拜见陛下,见过各位大人。”

  刘恒黑着脸问道:“朕不是让你先去东宫吗?”

  “啊,臣是来看热闹……不是,臣是有事向陛下禀奏。”

  贾琮忍住不去看朝廷诸公的脸,拱手道:“不过在这之前,臣还是想说说徭役的事。臣有一事想问问林尚书……”

  “哦?”

  刘恒与众臣皆看向贾琮,林如海问道:“什么事?”

  贾琮道:“每年送去九边的粮草,途中损耗多少?”

  “最少三成。”

  林如海这个回答实际上已经给了兵部面子了,加上各级官员的贪墨克扣,真正送到军中的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贾琮点了点头,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臣建议试行军需采购制度。”

  “何为军需采购制度?”

  简子房来了兴趣,费力的睁开肿成一条线的双眼,问道:“是否跟宫中采购差不多?”

  贾琮忍住笑回道:“简尚书说的对,不过军需采购要更加严格,毕竟是供应军中,容不得半点马虎。由兵部按照每年各镇、各卫所报上来的数据,向民间进行招标,具有资质的商户通过审核后就可以成为大夏军方的供应商……”

  事实上大夏已经有了极其完善的采购模式,而且拥有十余家具有资质的商户——皇商。

  只要稍微改一些规定,就足以为大夏军方供应粮草,甚至可以扩大采购的规模,加强竞争,让运送粮草的消耗降到最低。

  殿中的诸位中枢大佬是国朝最顶尖的人才,立马就明白这是一个极好的办法。他们之前想不到不是他们不聪明,只不过是历朝历代的经验将思想束缚住了。

  诸公也顾不上干架了,似乎方才的互殴没有存在过,头挤头相互说着自己的看法,快速完善着《大夏军需采购制度》试行版……

  至于首先提出这一个办法的贾琮,一边玩去……

  刘恒将幽怨的贾琮招到近前,小声询问突然来勤政殿有什么事。

  贾琮嘀嘀咕咕给皇帝老爷说了下传教士的事,刘恒初时还不以为意,等贾琮讲了一下西洋君主需要教皇加冕的传统后,这位帝王顿时就怒了。

  中原王朝也是君权神授,但跟西洋的君权神授有着天壤之别。

  毕竟中原王朝的天子就是上天的代言人,西洋可还有个神在人间的代言人——教皇。

  “此事你做的很好,这事朕会让礼部去处置……”

  “陛下,传教士的危害可不只是宗教上的事。实际上西洋的很多传教士不仅仅是传教,他们还是间谍探子,咱们不可不防。”

  贾琮太清楚这群传教士的德性了,信不信这群传教士往内地走一圈,能把大夏的舆图画得比兵部的还要精细。

  他将脑海中西方传教士可能干的事一一讲了一遍,建议皇帝老爷让礼部明面上出手,暗中调龙禁卫密查这些传教士,看看这些人的背后还有什么阴谋。

  到时候直接来个一锅端,弄不好还能大捞一笔,毕竟传教士都是有钱的主,例如今日在正阳大街的那三人,不就抄了十几万两银子。

  “都是银子啊,陛下,西洋最有钱的就是这群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