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第237章

作者:最爱睡觉

  既然你怂了,那我就不用怂了。

  于是裴元便大大咧咧的来到众人之前。

  他们三个之前显然已经商议了一阵,应该是形成了一致意见。

  看到裴元过来,谷大用便笑眯眯的说道,“裴元啊,我刚才和萧千户以及徐指挥使商量了下,我们都觉得昨天那个样子就挺好。”

  “骑兵在前探路,遇到小麻烦便可以直接解决。若是敌人太强,也可等待后续的步兵支援。”

  “至于辎重队,就可以全程畅通无阻的行进了,也不用担心前边路上有什么埋伏。”

  裴元昨天突袭这个营地,虽然拼赢了,但是场面一度出现过僵持。

  胜负也只是在一线之间。

  裴元身上的罩甲都被砍的罩布外翻,还掉落了不少内衬的铁片。

  手中绣春刀,在频频的武器交击中,也彻底报废,出现的豁口多的都快赶上锯齿了。

  裴元已经对徐州兵的战斗力不报太大的希望了,自然不想再出去冒险搏命。

  于是裴元便稍微提示了下他们。

  “各位的主意,自然也有道理。可现在敌暗我明,若是那些流贼趁我带兵在外的时候,趁机突袭了后队的各位,又该如何是好呢?”

  裴元这话一出,大家都不吭声了。

  萧韺自己知道自家事,他就是个凭借萧敬的势力,跑来混功勋的。

  他仗着有些年岁,见识过些事情,多少有点主意。

  但要说能打,那他可不知被这裴元甩多远去了。

  徐丰自从昨天被裴元戳破了色厉内荏的假象,也索性不装了,开始原地摆烂。

  若是裴元在前面打生打死,能给他们杀出一条血路,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但若是敌人真的要偷袭后部,那时候离了裴元,又有何人能够抵挡?

  谷大用和萧韺、徐丰纠结了一会儿,提出了个新的方案。

  “要不……,让丁鸿带着骑兵在前开路,裴千户留在后队和我们同行如何?”

  “这个。”裴元迟疑了下。

  萧韺是见过裴元本领的,所以对这个方案很是支持,“千户莫要谦虚,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回到北京。我等行事,也都当顾全大局。”

  裴元见萧韺说来说去,没提他权力范围的事情。

  心中猜到,这些人的目的,八成是想把他放在身边当打手了。

  不过,也无所谓。

  按照现在流贼的实力,就算这边匀出两百的步兵,跟着丁鸿他们行动。

  营地这边凭借剩下的步兵和五百辅兵,也足以应对了。

  裴元也乐得跟在自己人这边。

  几人简单的沟通之后,由名义上的主将徐丰,带着两百步兵顺着丁鸿查探的方向,沿路布防。

  萧韺则暂代剩下的步兵,以及五百辅兵。

  至于裴元,被大家关切的要求好好休息。

  就连谷大用也不太想让裴元冒险,他现在手中没多少心腹可用了,和那些指挥使串联的事情,八成还得靠裴元帮忙。

  裴元简短的和他们碰了头,就回了自己营地这边。

  三总旗听了裴元说要留在队伍中,都不由得松了口气。

  有没有裴千户在身边,安全感还是大不相同的。

  队伍很快开始上路,裴元的锦衣卫依旧是在稍微靠后的地方,萧家父子和谷大用的马车,也都在锦衣卫的这波人旁边。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连输两阵的原因,今天这一路,竟然异常的顺利。

  路上的时候,前军抓了个猎人,送到了后队。

  裴元向他打听了下,这才知道已经离了巨野,进入郓城的范围。

  郓城县出过晁盖、宋江这等强人。

  裴元想起智取生辰纲之类的桥段,再看看队伍中那些众人搜刮的钱财,很有一种独特的即视感。

  于是,裴元连忙让人叮嘱前军,莫要随便喝人酒水,若是看见运枣的汉子,直接杀了了事。

  裴元顺带给萧韺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动机,“人心险恶,不得不防啊。”

  不料,萧韺对他的做法十分认同,甚至还微微挺起胸膛,“裴千户不必解释,我也听过《水浒传》的。”

  可能是这一路小心起了作用,接下来的两日,前军虽然陆陆续续发现了些流贼探子的身影,但是并未见到有大股流贼出没。

  萧韺给出了乐观的猜测,他认为贼军已经彻底被甩在了后面,以那些流贼的散漫,后续应该是追不上了。

  裴元也希望萧韺说的是真的。

  等到离开了郓城,便是这趟行程的第二个节点阳谷县了。

  一听说进入阳谷县的辖地,萧韺也很懂行的,让前军切记注意老虎。

  谷大用读书少,听两人处理的有条有理,感觉就十分专业。

  进入阳谷之后,众人明显的感觉到此地的气候有些不同别处,似乎水汽尤重,阴冷的特别厉害。

  裴元给众人解释了一句地势卑湿,多余的也不想讲了。

  无非就是那场大水闹的。

  弘治六年黄河发大水的时候,弘治天子以刘大夏为副都御史,治张秋决河,他亲口告诉刘大夏,“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其所关系,盖非细故。”

  意思说的就很直白了。

  古代啊,治理黄河呢,是为了帮助老百姓去掉这祸害。

  今天啊,治理黄河呢,是为了避免黄河决口影响到大运河。一旦南方的粮食不能通过大运河运到北京,那么京师很可能会遇到麻烦。

  弘治天子说的很委婉,但是意思已经都表达到了。

  古人治黄河,是为了保民。

  今天你刘大夏治黄河,是为了保运河。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这么一对比也应该能领会了。

  刘大夏身为弘治三君子,才思敏捷,自然懂了该懂的事情。

  于是刘大夏先修长堤阻止黄河北上,又经过查勘,参考巡按河南御史涂升提出的“重北轻南、保漕为主”的八字方针,采取了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方策。

  一方面在张秋运河“决口西南开月河三里许,使粮运可济”;另一方面又“浚仪封黄陵冈南贾鲁旧河四十余里”,“浚孙家渡,别凿新河七十余里”,并“浚祥符四府营淤河”,使黄河水分沿颍水、涡河和归徐故道入淮,最后于十二月堵塞张秋决口。

  说的很复杂,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挖开黄河,让黄河的水往南流,避免冲击运河影响京师的粮道。

  黄河水南走的过程,决开堤岸,凿开河道,淌到哪儿算哪儿。

  于是这个以往不被历史注意的人类工程奇迹诞生了。

  在大明朝廷的强力干预下,汛期的黄河竟然丝毫没有影响横在东边的大运河,全都被堵了回去。

  堵回去了的黄河水到哪儿去了呢?

  全部往南灌了。

  最后这些黄河水被迫借助淮河河道,南走长江,才得以入海。

  这真他妈的是,人定胜天啊。

  为纪念这一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奇迹工程,明孝宗下令,改张秋镇为安平镇。

  也就是裴元他们很快要赶去的地方。

  进入阳谷之后的第二天,当先探路的丁鸿就带回来了一个极坏的消息。

  ——前面的道路,被人蓄意挖开了。

  裴元看看队伍中的辎重车,再看看队伍后面延伸到极远的深深车辙,心中顿时明白,自己终于还是被那些霸州流贼抓住了弱点。

  他们携带的许多财物,在拖慢了行军速度之余,还成了他们极为薄弱的一环。

  萧韺和谷大用也听到前面传回来的消息。

  他们也第一时间来见裴元,见裴元看着那深深的车辙出神,也都默然不语。

  他们也看到了裴元发现的问题。

  阳谷比别处偏湿润的土地,让这里的道路比别处松软,也特别容易挖掘。

  一旦霸州流贼,用一道道沟壑如同绳索一般将他们困住,那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如果不能及时挣脱,以更快的速度甩开这些流贼的纠缠,那么他们就很可能会迎来“大老虎”和“满天星”的真正大军。

第256章 人为财死

  三人停马在不远处,谁也没先开口,互相看了几眼。

  只不过,事情总要解决。

  裴元掌握着话语权,主动问道,“你们怎么看?是放弃掉多余的辎重,迅速甩开追兵,进入东昌府,还是……”

  裴元战术性的停顿了下。

  一切皆在不言中。

  谷大用最先忍不住了,向二人质问道,“之前我看你们处理军务时,能熟知乡情,因地制宜。如今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裴元和萧韺对望一眼。

  两人都有些蛋疼,这种情况,《水浒传》也没写啊。

  也无怪乎谷大用着急。

  谷大用携带的财物最多。

  他之前一度掌控着几十万大军。

  要知道军队到了这么大的规模,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有序管理了,以至于各路人马时常有些意外的“缴获”。

  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这些“缴获”能够顺利的落袋为安,这里面自然就有谷大用的一份。

  谷大用现在虽然失势,但毕竟还没问罪,说不定还有死灰复燃的那天。

  他手中积攒的财物也没人敢动。

  再说,还有新上任的提督军务太监陆訚看着。

  若是陆訚瞧见他的前任被某人夺了家财,他又会怎么想?

  是以,谷大用这次回京,可是带了大量钱财的。

  这笔钱的数字太大,让谷大用实在难以割舍。

  萧韺略犹豫了下。

  他是在陆訚接替了谷大用之后,才开始大肆收受贿赂的。

  本身他是萧敬萧公公的侄子,再者还是现在提督军务太监的亲信,这两者身份一叠加,不少的武官头头都有一份见面礼送上。

  这次萧韺回京,就是打算先把这笔钱借机运回京城的。

  他的钱来的容易,虽然觉得惋惜,但是态度还在两可之间。

  萧韺目光游移不定,最后觉得可以听听裴元的意思,便问,“裴千户,你怎么说?”

  裴元自然也看明白了两人的态度。

  裴元恶狠狠的断然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什么好说的?”

  “老子的每一两银子,都是拿命换来的,为什么不能拿命来守?!”

  萧韺见裴元这态度,不由心生畏怯。

  之前他还打过裴元那些财物的主意,看到裴元这个狠劲,赶紧息了那心思。

  裴元的态度让谷大用击掌赞叹道,“好一个人为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