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03章

作者:天海山

  约瑟夫看着文件上了无新意的条款,不禁微微摇头。

  法国目前对原料的需求量就那么大,而俄国的市场也不可能完全对法国开放,所以双方目前的交易额基本已达到了饱和。

  俄国倒是有不少煤铁资源,但是距离法国太远,运输成本非常高,否则倒是可以大量购入。

  他正准备将那份文件丢到一旁,却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禁低声自语:“不对,运输成本高,那可以进行本地化操作啊……”

  他立刻回忆起英国19世纪时,在俄国的商业案例来。

  彼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沙皇意识到钢铁产业的重要,以及开发毗邻克里米亚周边地区的紧迫性。

  正好此时有一名叫做约翰·修斯的英国企业家,因为在英国卷得太辛苦,便想来俄国碰碰运气。结果他注意到,克里米亚以北的顿巴斯地区煤铁资源极为丰富,却压根没有得到有效开采。

  于是他与沙皇政府签订了合同,在顿巴斯投入一笔钱,亲自带着百余名英国工人来到这里开矿建厂。

  时值俄国大力兴建波罗地舰队,修斯的炼铁厂源源不断地将钢材卖给俄国造船厂,赚得盆满钵满。并最终将他的炼铁厂扩建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

  直到近一个世纪之后,爆发了十月格命,修斯的投资神话才终于告一段落。

  而现在的顿巴斯地区甚至还没有勘探出煤铁资源,此时去投资的话,费用肯定比修斯更低。估计也就是买荒地的价格,就能买到优质煤铁矿。

  然后就在本地建厂开采,将炼制的粗锭运回法国进行精炼。

  用不完的煤炭则可以烧成焦炭运回法国,甚至就地出售也能赚钱。

  工厂雇佣的是俄国人,就算工资待遇再差,也不用担心他们闹事——沙皇对于本国闹事的家伙可从来都不会手软。

  当然,在俄国的炼铁厂只能使用比较老旧的技术,以防止俄国产业水平迅速提升。

  简直一本万利!

  而且采矿、工厂一套搞下来,还能够促进俄国的税收,帮助建设克里米亚的后方。克里米亚是俄国最为重要的港口,让俄国拥有了与欧陆进行海上贸易的通道。历任沙皇都对这里极为重视。不过也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击败了奥斯曼之后,才算彻底控制了这個黑海的出海口。

  如果法国能帮助俄国稳定对克里米亚的统治——建设周边城市,吸引更多人口前来定居,就是最好的统治手段——那么叶卡必然会对法国感激涕零的。

  历史上,沙皇对修斯的投资一直持保护态度,就足以说明问题。

  约瑟夫的嘴角闪过一抹笑意,这样说来,得问叶卡捷琳娜二世要点儿什么才行,否则她心里可能会过意不去的。

  于是他拿起笔,在那份《贸易规划》文件的后面写了起来:对以上规划的条款,法国表示赞赏与支持……

  同时为了促进俄法传统友谊,法国决定将倡议本国投资人和工厂主,前往克里米亚一带进行建设……只投资,不涉及任何政治或军事内容,遵从俄国税收、贸易法令……

  希望沙皇陛下能在涉及北非的事宜上,对法国提供适宜的帮助……

  处理完了俄国的事情,约瑟夫这才拆开布里安的信,展开细看。

  首席大臣先是在信中逐项汇报了法国近来的大致情况,对于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请王太子殿下决断。

  而后,他又说了近来对外军事行动的巨大开销。由于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总体支出比预计的多了12%,不过暂时还在财政系统的承受范围之内。但如果继续这么对外用兵,预计最多到年底,财政就会出现问题。

  这倒也没有出乎约瑟夫意料之外,不过他也没打算长时间进行对外战争。至少北非那边,应该很快就会出现转机了。而南尼德兰的本地税收收上来,又能缓解一大块财政压力。

  总体来说,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他继续向下看去。

  布里安在信的最后部分汇报了内阁会议最新讨论出的农民赎买土地方案。

  约瑟夫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这个赎买方案已经改了三版,但是都无法令人满意。

  是的,虽然之前他已经推动废除了法国的贵族封建特权,但是对于农民如何赎买土地的政策还未公布。

  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是免交了一些磨坊税、烤炉税、打猎税之类的小税,核心的土地问题仍未真正落实,这也是他们先前对废除封建特权反应不怎么热情的核心原因。

  只是,具体如何赎买土地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绝对牵一发而动全国。

  (本章完)

第366章 印度土著的反击

  约瑟夫开始细看布里安提交的土地赎买方案。

  在文件的开头,便首先申明:之前贵族们非法占用的公共用地必须无偿退还。

  约瑟夫不禁微微点头。这一版总算比之前的有所进步了。

  法国在封建时代的土地归属权非常混乱,几乎没有谁能够绝对拥有一块土地。大量封建土地是由国王、贵族、教会、地方政府共同拥有,或者说谁的都不是。

  此外,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通常属于不同的人。封建领主们实际上并不是土地所有者,但是拥有收税权和指定耕种者的权力。当然,国王也有一部分的收税权。

  这其中有很多的土地属于公共用地,例如森林、池塘、荒地之类,通常能占一个村子所有土地的一半。按照规定,农民可以在这些公用地上割草、砍柴、放牧,贵族则可以在这里打猎。

  然而,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贵族依靠手中的权势霸占了这些公用地,改为自己的猎场、避暑地、鱼塘或者开荒为耕地,并在这些非法占有的土地上征税。

  前两个版本的土地方案中,还将贵族占有的公共用地按比例折算,让农民赎买。理由是贵族为了“开发”这些土地,也付出了不少成本。

  最新版本的方案终于强令贵族退还公共用地了。

  不过约瑟夫却知道,这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贵族强占的公共用地数量庞大,一些不怎么富裕的贵族甚至要靠这些地吃饭,绝不是简单一句“废止”就能解决的。

  国王是可以发一道法令收回公共用地,但大量走投无路的贵族也可能聚在一起,搞乱这个国家。而贵族恰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群。

  约瑟夫继续看手中的文件:

  年贡、什一税等租税将不再需要赎买。年贡农可以土地年产值的25倍的费用,其他类型的佃农以土地年产值30倍的费用,一次性缴纳土地赎买费。同时,此类赎买的土地,转让手续费为正常交易的5倍。此外,农民必须先补交所有拖欠的年贡等租税,之后才能进行土地赎买。

  文件的后面还附了估算出的全法国土地赎买总金额——38至40亿里弗。

  约瑟夫差点儿被气乐了。

  这玩意一看就是米拉波那群人搞出来的。

  废除了年贡、十一税什么的,这是用来恶心旧贵族的,因为他们这种新兴贵族几乎不靠这些封建租税生活。

  而一次性缴纳土地年产值25到30倍的赎买费用,这是普通佃农根本不可能拿得出来的。看看那40亿里弗的总金额就知道,法国农民要是能拿出这么多钱,那也就不用搞什么土地制度的改革了——一个個这么富裕,谁关心你土地归属问题啊?

  不用说几十亿的赎买金,实际上超过半数的法国农民连补足拖欠的租税都做不到。也就是说,连参与赎买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赎买方案显然就是为资本贵族们兼并、炒作土地准备的。也只有他们才买得起这么贵的地。

  买完地之后,他们就能操控土地价格,转手倒卖大赚一笔了。而农民仍旧得租种他们的土地,只不过是从封建租税变成了被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而已。

  约瑟夫可以想象得到,农民在经历摆脱封建租税的枷锁带来的兴奋之后,又落入另一种沉重的剥削,将会对王室多么的失望。

  是的,农民只会将这些问题算在王室头上,谁让你是“大当家”的,目标最大,最容易被盯上。而后可能就是虽迟但到的大格命如约而来……

  约瑟夫不禁揉了揉眉心。

  虽说这个版本的土地赎买方案比之前有了些进步——前一版甚至要农民赎买30年的封建租税,才能购买土地——但仍会严重激化法国的社会矛盾。

  历史上,斐扬派和吉伦特派会迅速垮台,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赎买政策遭到全国上下的反对。

  说实话,约瑟夫现在真想搞一场大格命出来,把贵族阶层清除掉算了——这样就能按照历史上雅各宾派的做法照抄。

  然而,搞大格命的话自己一家人首先就人头难保……

  要如何在稳住贵族阶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底层农民赎买土地的压力,同时还要照顾资本阶级的态度呢?

  他烦躁地揉了揉头发,提笔在土地赎买方案上修改了起来。

  封建租税还得进行部分赎买,公共用地的处理方式完全不行。这是照顾部分旧贵族的饭碗。

  25到30倍土地年产值的赎买金额肯定不合理,更不能要求一次付清。这里可以考虑由银行向农民提供贷款。全国的总赎买费用最多不能超过15亿里弗。

  设置人均最低保障地面积。在不超过最低保障面积之前,农民赎买土地按照最优惠的费用赎买,多出来的部分则逐步提高金额。

  此外耕种时间越久,亩产量越高,赎买土地就越便宜……

  约瑟夫写完了这些,总感觉还是不太满意。于是他又将修改后的文件重新发回给布里安,让这个时代的聪明人们再想想办法吧。

  只是约瑟夫没有想到,关于赎买土地政策的这道“裂隙”,很快就被另一群人给盯上了。

  ……

  伦敦。

  英国外交大臣韦尔斯利侯爵从议会大厅出来,便黑着脸钻进了马车里,径直驶往唐宁街十号。

  “情况怎么样?”首相小皮特显然在等他,亲自打开办公室的门将他迎了进来,“您的神色似乎不太好。”

  “印度的局势恐怕远比我们想象得更糟。”韦尔斯利侯爵将帽子挂在一旁的架子上,返身关上了门,沉声道,“刚才我在议会质询时,辉格党的人说,迈索尔的军队突然袭击了坎纳诺尔,东印度公司有200多人被俘,还损失了好几艘船。”

  小皮特顿时脸色一变,先是在心中将情报系统咒骂了一遍——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然还没在野党知道得早——而后又看向外交大臣:“那些印度土著到底想干什么?!”

  (本章完)

第367章 布鲁塞尔战役

  韦尔斯利侯爵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回忆着刚才在议会上听到的消息:

  “据福克斯说,近两个月前,迈索尔出动了6000军队攻入坎纳诺尔。防守的东印度公司士兵只抵抗了三天,就被彻底击溃。”

  坎纳诺尔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半岛西南方向的重要据点,如果失去了这里,印度西南部的贸易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东印度公司虽说是个公司,但实际上就是英国在印度的行政机构——英国从政府到议员,从官吏到商人,几乎人人都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可以说,这家公司的利益受损,在英国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政府财政亏了一大笔钱。

  小皮特眉头紧皱:

  “您是说,那些印度土著仅投入了5千人就……”

  东印度公司在坎纳诺尔的驻军虽然只有不到600人,但基本上都是有着正规军服役经验的人,战斗力绝对碾压印度土著。而且那里还有数千从本地招募的仆从军,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少能抵御上万迈索尔军一两个月的猛攻。

  而这次只守了三天就被攻陷了。

  韦尔斯利侯爵神色凝重道:

  “是的。据说这批迈索尔军队战斗力极强,全部装备了欧洲制造的燧发枪,还有十多门精良的火炮。东印度公司的棱堡都被他们用炮轰出了缺口。”

  这些精良的武器自然是拉法耶特给迈索尔带去的。

  而且突尼斯的阿米拉公主已经抵达了迈索尔,与提普苏丹的儿子纳瓦兹秘密举行了订婚仪式——虽然还未正式完婚,但她的嫁妆已提前运抵印度。

  那是一整套的火炮生产设备,以及30名铸炮技师,还有足够生产50门大炮的原料。这就意味着,提普苏丹将拥有源源不断的大炮供应。

  虽然英国海军控制了印度洋航运,但却拿走私船没什么办法。而铸炮技师则可以搭乘法国商船安全地登陆。法国在印度本地治里还有一小块殖民地,维持着微不足道的贸易。

  最为重要的是,迈索尔多了拉法耶特这个善于指挥菜鸟打仗的将军。

  对于印度这种还处在封建社会中期的国家来说,制约军队战斗力因素只有小部分来自于武器装备,而更多的则是各种落后的制度,以及兵员的素质。

  拉法耶特以阿米拉公主保护人的身份,以及乌姆达的官阶,主导了迈索尔的军事改革。他从军饷发放到军官任免,从军纪到不同信仰的士兵间如何协调,甚至细致到扎营时帐篷如何排列,巡逻时要朝哪個方向走多少圈,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经过近三个月鞭子加棍棒的严格训练,这支原本就有一定欧洲操典基础的印度军队几乎脱胎换骨。虽说战斗力还远比不上英军,但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被人轻松一打十了。

  当然,以拉法耶特的精力,每天只睡5个小时也仅仅训练出了4000迈索尔新军,其他的都只能交给他带来的突尼斯军官训练了。

  这次突袭坎纳诺尔的战斗中,就是他亲自率领3000新军,加上3000打杂的普通印度兵,就将东印度公司的营地轻松端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英国人没有料到的因素。当时只有一半士兵,也就是300来人在棱堡里执勤,其他的则在附近的城市里做生意或是找乐子。而仆从军也没有正式召集。

  在拉法耶特发起进攻之后,那些毫无忠诚度可言的英国仆从军见迈索尔人似乎极为凶猛——提普的迈索尔之虎的名头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于是便纷纷倒戈。这些人对坎纳诺尔的布防非常熟悉,进一步加快了英国守军的崩溃速度。

  韦尔斯利侯爵继续道:

  “最后从印度传回来的消息,就是超过1万迈索尔军队已逼近北卡纳达。”

  小皮特面沉似水。北卡纳达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部的重要据点。马拉巴尔港就在那里。如果此处再被迈索尔占领,英国在整个印度西海岸将没有一处贸易据点可用。

  而印度距离英国路途遥远,这消息至少已是一个半月之前的了。

  他思索着看向韦尔斯利侯爵:

  “看来,皇家海军应该给予印度方面全力支援了。”

  “而且还需要数千人的远征军。”韦尔斯利侯爵点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首相阁下,印度总督康沃利斯曾提到,近来有一群法国人在迈索尔活动。

  “迈索尔前一阵掀起了一股仇视英国的风潮,背后很可能就是法国人的手笔。而印度人手里的武器,应该也是他们提供的。”

  小皮特大为诧异——法国的财政情况应该已经非常严峻了,竟然还能挤出来经费援助印度人!

  他哪里知道,法国其实也就出了一个拉法耶特外加突尼斯公主而已,其它的投入早就被提普苏丹的聘礼补回来了,甚至还小赚了一笔。

  小皮特默默叹了口气,之前他在北非投入了大量经费,而法国人仍未退出突尼斯。之后,汉诺威的军队在南尼德兰又遭遇惨败。而眼下印度又需要大笔投入。

  此外,最近英国在欧洲的纺织品出口出现下滑,法国人正在用廉价织物冲击英国在德意志以及西班牙的市场。如果不能扭转各处的不利局面,辉格党肯定会借机发难,国王陛下或许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他盘算了一下援助印度的费用,以及和迈索尔发生战争的复杂局面,最终疲惫地对韦尔斯利侯爵示意:

  “请您尽快去一趟巴黎吧。我们不能在印度产生更大的损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