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387章

作者:虚空圣堂

  以他的身份,如果不是卢瑟福的学生,这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李奇维。

  更不用提得到李奇维的指点。

  这就是老师和平台的作用。

  那些学术顶端的大佬们,每个人掌握的资源,都不是散修能够想象的。

  即便在后世,如果课题组里有个院士大佬,那几乎就不用愁经费了。

  反而要考虑该如何才能把钱花完。

  因为花不完钱,结题考核就会不及格。

  这时,卢瑟福笑着说道:“好了,布鲁斯,你得给我实验室的这帮天才们讲点干货。”

  “今天你要是不拿出点压箱底的东西出来,我可不会放你走啊。”

  众人哈哈大笑。

  接下来,李奇维又接连在好几所英国的大学发表演讲。

  他在科学领域的人脉实在太庞大了。

  几乎所有知名的大学,都有他的好友和认识的人。

  为了接下来科学之城能吸引更多的人,李奇维也是来者不拒。

  而且他还能得到一堆荣誉博士头衔,感觉非常有意思。

  李奇维幽默诙谐却又专业深刻的演讲风格,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甚至已经开始有人专门收集他的演讲,编撰成册,成为科学领域最畅销的科普读物。

  英国境内的大学演讲完毕后,李奇维开始准备全球之旅。

  明年初他就要返回婆罗洲了,所以趁着这段时间,他要尽可能地亮相。

  一方面积累名望,一方面宣传他的科学之城。

  就在这时,英国皇家学会传来了消息。

第342章 布鲁斯学术成果汇总!无可争议!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13年3月17日,英国皇家学会。

  距离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结束还不到半年,礼堂内依然残留着浓烈的知识气息。

  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们,此刻齐聚一堂,进行每年一度的院士评选。

  作为当今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历程。

  它一直贯彻着真理至高的理念,成为无数学者心目中的圣地。

  此刻,礼堂内足足有超过300名院士,还有不少是在其他国家没有赶过来。

  这个数字在后世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就显得很庞大了。

  这主要是因为皇家学会包含的研究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向。

  虽然早在1800年时,皇家学会就有了超过500名院士。

  但那时制度不完善,鱼龙混杂,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水货。

  经过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去芜存菁后,院士数量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提高了。

  因此,在场的院士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英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之人。

  前排座位上,克鲁克斯正在和汤姆逊、卢瑟福等人闲聊。

  如果要选出当前皇家学会里名气最大的院士,那么获得诺奖的院士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物理诺奖的汤姆逊、化学诺奖的卢瑟福和拉姆齐、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罗斯。

  当然还有老布拉格这样的诺奖预备队。

  克鲁克斯今天的心情看起来很好,他笑着说道:

  “看来以后皇家学会的院士入选标准要提高喽。”

  “不然院士数量就太多了。”

  “我听说德国、法国的科学院,已经开始规划这方面的内容了。”

  “他们准备精简科学院的架构和人员,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术机构。”

  汤姆逊笑着说道:“在这个科学大爆炸的时代,发现新成果确实更容易了。”

  “想想以前的时候,没有最新的工具,根本没法开展研究工作。”

  “而如今各种新的仪器设备层出不穷。”

  “实验室也愈发庞大了。”

  56岁的罗斯接过来说道:“爆炸的是你们物理学,我们只能在旁边羡慕。”

  几人哈哈大笑。

  罗斯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一位微生物学家。

  他获得诺奖的成果是发现蚊子能传播疟疾。

  可不要小看这个成就。

  这个时代,全世界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超过了300万。

  罗斯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探险队深入西非地区,经过了几个月的考察,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他在蚊子的胃肠道中发现了人类疟原虫的卵囊,证实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一假说。

  这为他后来研究如何预防疟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罗斯的成果完全是拿命换来的。

  而且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李奇维后世看过的一部电影叫《面纱》,讲述的就是类似的故事。

  因此,汤姆逊等人很敬佩这个副会长。

  他们是搞物理的,从安全性看,远远超过了罗斯这样的微生物学家。

  汤姆逊笑道:“罗斯教授,要不我建议让布鲁斯转行研究生物学吧。”

  “我想我的同行们一定会赞成并且感谢我的。”

  “因为我为他们搬走了一座大山。”

  “他们终于能有出头之日了。”

  众人皆是笑了。

  他们已经知道,汤姆逊提名布鲁斯为外籍院士。

  而今天就是选举的日子了。

  很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克鲁克斯,就走上讲台,主持着会议。

  每年一度的院士选举会议,已经有了固定的制度和流程。

  在克鲁克斯的主持下,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

  很快,就来到了最后的外籍院士选举了。

  “各位,今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提名只有一个人。”

  “他由汤姆逊、卢瑟福、布拉格等院士提名的布鲁斯·李。”

  “关于他的个人和成果介绍,请由提名人代表汤姆逊教授宣读。”

  在学会的正式场合,克鲁克斯没有对李奇维特殊优待,而是按照流程让院士们了解候选人的成果。

  不过,这在台下很多人看来,完全是多此一举。

  在场的几百人,就找不出哪一个不认识布鲁斯·李的。

  汤姆逊上台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草稿,开始讲解提名理由。

  “1913年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候选人,布鲁斯·李。”

  “华夏名李奇维,中华民国国籍,今年33岁,目前在伦敦国王学院任职物理系主任。”

  “1902年,由大英帝国皇室授予其下级勋位爵士。”

  “关于布鲁斯·李教授的成果,可以分为已证实理论和未证明假说两大类,总结如下。”

  “首先是已证明理论类。”

  “1900年6月,和普朗克共同提出量子概念,解决黑体辐射问题。”

  “1900年9月,发表光电效应原理。”

  “1902年3月,和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狭义相对论,单独发表质能方程。”

  “1902年11月,发表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现已被量子论覆盖)。”

  “1910年8月,指导学生发表超导现象,并提出超导理论。”

  “1911年3月,指导学生发表量子轨道模型理论。”

  “1911年7月,指导学生发表GKY效应。”

  “1911年9月,提出轨道形状量子化、轨道方向量子化,玻尔-李模型奠基人,建立量子论。”

  “1912年7月,发表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线弯曲、引力红移、黑洞、引力波、宇宙膨胀概念。”

  很明显,汤姆逊直接把广义相对论当成已证明理论了。

  “其次是未证明假说类:”

  “1901年6月,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假说。”

  “1911年9月,提出量子论概率诠释假说。”

  “1912年11月,提出宇宙大爆炸假说。”

  “此外,布鲁斯·李教授在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亦有不菲的成就。”

  “1909年12月,参与人工合成氨的反应条件研究。”

  “1910年2月,提出神创论,核心为基因突变及基因链假说,其中基因突变已被证实。”

  “1912年11月,提出量子跃迁导致基因突变,并提出涌现概念。”

  “最后,布鲁斯·李教授组织和举办的布鲁斯会议,已经成为物理学领域的最权威会议。”

  “其对学术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无法估计。”

  “以上就是布鲁斯·李的介绍。”

  “基于上述理由,我提名其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

  “请各位提问。”

  轰!

  当汤姆逊按照时间顺序,一条条读完李奇维的成果后,在场的大佬们全都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大家都知道布鲁斯牛逼,但没想到牛逼成这样了。

  合订本果然能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

  “上帝啊,布鲁斯教授实在太可怕了。”

  “关键他才33岁,就已经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很多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够取得其中一个成果,就足以名传学术界了。”

  “你们发现没有,布鲁斯教授中间有好几年的空缺。”

  “这我知道,那时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搞建设去了,所以耽误了自身的学术研究。”

  “上帝啊,要是那几年布鲁斯没有回去,我已经不敢想象了。”

  在场的哪怕都是英国科学领域的大佬,此刻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