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即便没有看到对方的脸,李奇维都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朝气。
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力量!
李奇维就喜欢和这样的年轻人对话。
“你好,李同学。”
哗!
还在沉思中的李乐亭猛然一惊,他连忙抬头,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昨天也在迎接的人群之中,虽然没有看清李奇维的长相,但是眼前这个男人,那种独特的气质。
不会错!
就是传说中的李教授!
李乐亭激动的手足无措,刚刚他的表现有点失礼了,连对方到来都不知道。
“李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刚刚想问题出神了。”
“希望您能原谅我。”
李奇维呵呵一笑,并不在意。
“放轻松,不要这么紧张。”
“你们留学生都是华夏的精英,我很喜欢和你们交流。”
“来,坐下说。”
李奇维说罢,便先坐了下来。
李乐亭暗自舒了一口气,他没想到李教授如此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大人物的那种蔑视和敷衍。
他也跟着坐在旁边,但姿态正式,表情恭敬。
李奇维问道:“听正阳和我说,乐亭你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学的是什么专业?”
李乐亭答道:“学生学的是政治专业,主要研究西方政治。”
李奇维点点头,“不错,国内现在很需要政治精英。”
“西方的发达,对于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你们确实需要好好研究。”
“不过,在外留学,切不可天天只知道打牌、喝酒、泡妞。”
“额。”李乐亭顿时无比尴尬。
倒不是他本人有这些陋习,而是他周围的留学生们,大多如此。
不少留学生其实都是来镀金的,在樱花国随便混个几年,再回去就是高端人才了。
起步就是各个领域的中坚人物,当官也是最低科级。
因此,不少人根本无心学习,只要最后能拿到文凭就行。
李乐亭虽然是例外,但是也不敢狡辩,只能老老实实点头称是。
李奇维接着问道:“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说到问题,李乐亭就立刻正襟危坐,表情也变的严肃,甚至还有一丝义愤填膺。
他激动地说道:
“李教授,我今天来的目的只有一个。”
“请您教我救国之道!”
说完,李乐亭突然站了起来,深深鞠躬。
李奇维闻言一愣,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百感交集。
华夏有这样的人,何愁不复兴。
他拉住李乐亭的手,让其坐下,说道:
“不要急,慢慢说。”
李乐亭好像胸中藏了千万事,不吐不快。
“辛亥革命成功后,本以为华夏复兴在即。”
“没想到袁世凯却偷窃了革命的果实。”
“而现在,他竟然倒行逆施,妄图称帝,这是何等的可笑。”
“这简直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李奇维当然知道这件事,现在是国内的头号新闻。
无数人在报纸上破口大骂,当然这些报纸很快就被查封取缔了。
国内现在正在酝酿讨袁运动。
李乐亭继续悲恸地说道:“李教授,您说我华夏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我学习西方政治,英国以君主立宪治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强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美国更是连君主都没有了,但是依然成为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其工业生产总值,占据了世界一半还多。”
“美国一个工厂一年的产钢量,甚至比华夏整个国家所有工厂加一起还多。”
“这是多么巨大的差距。”
“但是,为什么这些思想在华夏就行不通了呢?”
“我在课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教授的回答无法说服我。”
“李校长,您的眼界比我高太多了,您能告诉我背后的原因吗?”
李奇维静静地看着李乐亭,从对方的眼神中,他能看到那份赤子之心。
李乐亭是无数进步青年的缩影。
他们满怀热血、不惧一切。
却又因为年轻,而时常陷入迷惘之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所以走了很多的弯路。
李奇维既然来了,虽然他无法说出答案,但是却可以给出提示。
于是,他感慨地说道:
“这些年,我游历了欧美很多国家。”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等。”
“见过了国王、首相、部长、市长、科学家、文学家、资本家等各色人群。”
“我虽然不敢说对每个国家都了解的很深,但关于他们为何能强盛,我还是做了一番研究的。”
“在我看来,一切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
“那就是底色。”
李乐亭闻言不解,“底色?”
他从来没有从书本上看到过这个词。
李奇维忽然站起身,走向窗前,看着酒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李乐亭也连忙起身跟在身后。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底色。”
“它才是能代表一个国家最本质的特征。”
“乐亭,我问你,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李乐亭一愣,感觉到很迷茫,“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他知道李教授这么问肯定有深意,所以绝对不是长枪大炮。
他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回道:“是文化?”
李奇维摇摇头,说道:“我不这样认为。”
“在华夏,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发过声。”
“他们不懂乐亭你所学的政治是什么东西,也不懂我研究的物理是什么东西。”
“但是他们却有着最朴素的认知: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
“他们才是华夏真正的底色。”
“怎么把他们联合在一起,才能爆发出改天换地的力量。”
李乐亭闻言骇然。
“李教授,你说的到底是什么群体?”
李奇维幽幽道:“四万万沉默的工农兄弟。”
“他们才是真正的力量。”
“未来华夏的路,就在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身上。”
“你所求的救国之道,就在其中。”
“这是我个人的预判,我不会具体解释。”
李乐亭呆的说不出话来。
第364章 李教授又提问题了,摩擦为何会生电?
李奇维和李乐亭的交谈持续了足足一个小时。
他对这个年轻人极为喜爱。
对方学习刻苦,立志高远,对国家有着最真挚的热爱。
李奇维断定对方将来必成大器。
因此,他几乎毫无保留地开导李乐亭,为他引领正确的方向。
并且告诉对方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华夏科学社求助,或者直接去婆罗洲找他。
而李乐亭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仿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二十多年所学的知识,都不如这短短一个小时带给他的震撼和智慧。
他已经完全被李奇维折服了。
眼前的李教授就如无边无际的大海,深沉内敛,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对方虽然是科学家,但是对于政治领域的见解,简直比早稻田大学的教授还高了无数倍。
华夏纷繁复杂的局势,在对方的手里宛如掌上观文一般,所有脉络清晰可见,被梳理的井井有条。
李乐亭只觉得自己现在内心通透无比,那是对未来的自信。
因为李奇维的自信感染了他。
两人都十分坚信,华夏的未来必然是一片光明。
虽然李乐亭很疑惑,以李教授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为何不亲自回国,改造华夏。
但是他知道,像对方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做任何事都有他们特殊的理由。
他看不懂,是因为自身的层次还不够。
因此,李乐亭没有像愣头青一样,当面问出这种尴尬的问题。
而且,李教授即便远在海外的婆罗洲,他为国内做的事也太多了。
捐款、建学校、成立科学社。
哪一样单独拿出来,都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善举。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