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434章

作者:虚空圣堂

  “你觉得这对于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吗?”

  哗!

  田中馆的问题引起一阵惊呼。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菊池大丽作为帝国学士院的院长,他就没有提这个问题。

  但是田中馆不同,他的资格太老了,而且已经快要退休了,所以他无所顾忌。

  反正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菊池、长冈等人都是苦笑一声。

  他们当然想要学士院获得更大的独立自主权,但是目前看是没有机会了。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太大了。

  英国皇家学院那种地位,在亚洲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李奇维呵呵一笑。

  “田中馆教授,你这是在给我挖坑啊。”

  “我害怕我回答之后,就离不开樱花国了。”

  众人会心一笑。

  “我个人是从来不喜欢谈论政治的。”

  “所以,我想从科学的本质去回答这个问题。”

  “英国皇家学院虽然不受政府管辖,但是它在申请经费时,依然需要做汇报。”

  “而樱花国只是把这个过程行政化了而已。”

  “二者其实并无什么区别。”

  “只要学士院院长是科学领域的有威望的人,那么这种影响自然就不存在了。”

  “科学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成一体的结构。”

  “而且在欧洲,有些国家的科学院,和政府也有很深的合作关系。”

  “因此,我认为,这种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忽然,李奇维又补充打趣道:“你们学士院的院士们可以强势一些嘛。”

  “在樱花国国内,没有比你们对于科学更专业的人了。”

  台下的菊池大丽等人皆是会心一笑。

  他们明白了李奇维的意思。

  接下来,又有很多人提问。

  从相对论到量子论、从博士培养到会议举办,等等。

  樱花国的科学大佬们此刻就是把李奇维当海绵用了,拼命压榨。

  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对方还会不会再来。

  欧洲战争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对未来不看好。

  万一亚洲也这样,学术交流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最后,长冈半太郎提了一个问题。

  “李教授,您将要举办的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我们所有人都在期待那场盛世。”

  “但是,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场赛事是针对大学生的。”

  “对于我们这样的研究者而言,只能看不能摸,只能让人羡慕。”

  “李教授,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想参加比赛啊。”

  “您看行不行?”

  长冈的话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

  李奇维当然知道对方说的不是比赛,而是之前自己提到的亚洲奖。

  诺贝尔奖对于此时的亚洲而言,有点过于高端了。

  李奇维及他的学生们是个例外,对于印度、樱花国等,自然科学诺奖是多么虚无缥缈的目标啊。

  所以,亚洲需要有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奖项。

  李奇维在回到婆罗洲后,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需要整合亚洲科学界的力量。

  欧洲那边,他已经经营了十几年,目前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可以说,他有着当今最庞大的科学人脉。

  但是亚洲这边还不行。

  虽然他的名望可以让所有人折服,对他敬佩有加。

  但是这只是一种很松散的力量。

  李奇维并没有实际掌控亚洲的科学话语权。

  因此,他需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名气,化为真正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而奖项就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自从诺贝尔奖大火以后,现在不少国家都开始推出自身的奖项了。

  比如现在的帝国学士院,就在1911年设立了樱花国学士院恩赐奖,由皇室成员亲自颁奖。

  这个奖在樱花国内当然是大名鼎鼎,但是放到国际上就无人问津了。

  其他国家也是类似,设立奖项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本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像再创建一个类似诺奖的国际奖项,就有点难了。

  毕竟诺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处都被它占完了。

  而现在,时机成熟,李奇维觉得可以在亚洲设立一个区域奖项。

  既避免了和诺奖的直接竞争,又能帮助他统合亚洲,一举两得。

  这件事,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

  “长冈教授,你现在要是去参加比赛,估计比不过那些小伙子。”

  “我找个滑轮的题目,估计你都算不明白了。”

  众人哈哈大笑。

  因为李奇维真没说错。

  考试能力和研究能力完全是两种能力。

  李奇维的前世,著名数学大佬丘成桐在一次讲座中,主持人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题。

  大概意思就是: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元,向妈妈借了500元,一共借了1000元。

  他去买了一双鞋,花了970元,还剩下30元。

  他还了10元给爸爸,还了10元给妈妈,自己留了10元。

  这么算下来,小明欠爸爸490元,欠妈妈490元。

  490加上490再加上小明自己手上的10元钱,等于990元。

  但是他之前是借了1000元,问还有10元去哪儿了?

  当时已经是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哈佛大学终生教授的丘成桐尴尬地笑了笑。

  说道:“我没想清楚这个问题。”

  随后,他又接着道:“我们数学家对加减乘除都不太懂的。”

  观众大笑。

  最后是一位小姑娘站起来解答了。

  主持人打趣道:“看来你比丘教授还要厉害,你要火了啊。”

  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了研究者和学生的区别。

  那些能参加竞赛的学生,他们的解题能力,更是比普通学生强很多。

  一般的科学家还真比不上。

  这时,李奇维接着说道:

  “其实长冈教授的意思我很清楚。”

  “正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把它宣布出来。”

  “我准备成立一个亚洲科学奖。”

  “专门用于表彰亚洲境内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我们亚洲需要自己的奖项,不能让欧洲把持科学界的话语权!”

  哗!

  李奇维的决定让在场众人一阵惊呼。

  这个消息也太突然了!

  “哇!这是真的吗?我们亚洲要有自己的科学奖了。”

  “终于不用看欧洲人的脸色了。”

  “未来亚洲科学奖未必就不能超越诺贝尔奖。”

  “.”

  亚洲科学奖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无比兴奋。

  因为这意味着,亚洲开始在科学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而且,整个亚洲,也只有李奇维有资格有能力举办这个奖项。

  换做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这时,菊池大丽激动地问道:

  “李教授,这个科学奖会包含哪些领域?”

  众人也跟着非常好奇。

  李奇维说道:“我准备暂时定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奖项。”

  “这也是为了和诺奖有区别。”

  菊池闻言,心中大动。

  “天啊,竟然还有数学奖!”

  “这恐怕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学领域的国际奖项吧。”

  这一刻,菊池大丽不淡定了,他觉得自己又行了。

  台下的众人也都互相交流,显然对于这四大奖项极为好奇。

  这时,李奇维继续说道:

  “当然,奖项的成立需要有很多复杂的事情。”

  “奖金问题、评奖规则等等。”

  “我希望以婆罗洲科学之城为主,亚洲的各个国家都派人加入评选委员会,保证公平公正。”

  “这不仅是一件学术上的事情,更是我们亚洲正式像欧洲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