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446章

作者:虚空圣堂

  “许司长,现在也为时未晚啊。”

  “我相信,华夏科学社的成立,一定会给国内带来新的生机。”

  “而这一切,都是在你的努力和支持下发生的。”

  “许司长,你也是国内科学教育领域的大功臣啊。”

  “也许将来,你的身上会有更大的担子也说不定哦。”

  话说到这个地步,许寿裳再笨也知道该表态了。

  李奇维愿意找他,那是他的荣幸,不代表就非他许寿裳不可了。

  这时,许寿裳立刻激动地站了起来,眼中放着光芒。

  “李教授您放心。”

  “华夏科学社的事情,那就是科技司的头等大事。”

  “我一定亲自上阵,帮助科学社扫平一切障碍。”

  李奇维按住许寿裳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笑着说道:

  “那太好了。”

  “就拜托许司长了。”

  “不过,我也不会让科技司的小伙子们白努力。”

  “以后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来找我。”

  许寿裳闻言,脸上快笑出了花。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啊。

  有了李教授的好处,他才能如臂指使的带领手下大干特干。

  想到这里,许寿裳忽然想起了一件秘闻。

  他小心地凑到李奇维的耳边说道:

  “李教授,我听说现在有人呼吁,想让你担任总统呢。”

  李奇维闻言,内心一抖,直呼卧槽。

  “尼玛,这是谁在害老子。”

  “用心何其歹毒啊。”

  “老袁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把我视作眼中钉啊。”

  以李奇维此时的身份地位,如果他真的想,未必没有可能。

  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国际上的名望。

  欧美那些大佬都知道,李奇维是开明之士。

  而且对待世界各国,是保持友好交流的态度。

  他本人又没有太大的野心。

  这样的人,是欧美最喜欢扶持的,因为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李奇维如果真的参与选举,一定会受到英法美等国的大力支持。

  这就是人设的重要性了。

  但是很可惜,就算李奇维想,现在也来不及了。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经营的时间和机会了。

  现在房间内只有李奇维和许寿裳两人,所以对方也没什么顾忌了。

  许寿裳已经完全拿李奇维当自己人了。

  所以说话也没什么顾忌了。

  “哎,大总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想恢复帝制,这怎么可能呢?”

  李奇维眼神深邃,随意说道:

  “许司长,这些事情,我们就不需要去考虑了。”

  “小心引火上身。”

  许寿裳嘿嘿一笑,“也是在李教授您面前,我才敢妄言。”

  现在国内为这事已经吵翻了天。

  他们这些政府官员私下里议论的更多。

  因为这件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但是李奇维却没有多少兴趣,注定失败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他在乎的是自己不要被裹挟其中,甚至危害自己的人身安全。

  之前李奇维与国内上层的对话,已经含蓄地透露出自己的意思。

  他相信,那些真正的大佬应该都能明白。

  他的目标,永远是当国内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幕后大Boss。

  “要不是老天爷点将,我兴许还在实验室内007当科研人员呢。”

  “当然了,这当科研人员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控制教育和科技领域,对我来说,可以更加地海阔天空嘛。”

第374章 李奇维再获诺奖!圣人之名传天下!

  华夏科学社的大会结束后,李奇维在上海停留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他与国内的各界人士相互交流,探讨民族未来和国家崛起。

  同时,一场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李奇维的熟人,周豫才、李乐亭等人全都加入其中。

  这场反传统、反文言的运动,在国内文学艺术界掀起了巨大波澜。

  在李奇维的指示下,华夏科学社也公开发文,宣称坚定支持新文化运动。

  改用白话文,更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国内的传播。

  华夏科学社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一刻,人们才发现,这个不声不响成立的科学组织,其社长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奇维教授。

  所有人都对科学社充满了好奇。

  一文学一科学,两大领域的同时爆发,预示着华夏的巨大变革。

  李奇维在与任鸿隽等人商议后,决定开放华夏科学社的荣誉社员体系。

  即,凡是非科学领域的社会名流,都有机会收到华夏科学社的邀请,成为荣誉社员。

  荣誉社员并不需要参与科学社的具体工作,但是他们要发挥各自的影响力,为社团扩张社会网络和资源。

  如此,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很快,就有几位大佬加入其中,为科学社增添了新的活力。

  看到华夏科学社稳扎稳打,走上正轨后,李奇维也终于放心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他就可以交给任鸿隽等人了。

  1915年10月23日,李奇维坐上了南下广州的轮船。

  他要在返回婆罗洲之前,去广州的家乡看一眼。

  而且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华夏代表团,就在广东大学进修。

  李奇维虽然秉公执法,保持中立,但不代表他不可以去看望和鼓励这些学生。

  轮船在走到一半靠岸补给时,李奇维在报纸上看到了今年诺奖的最新消息。

  欧洲的战争虽然给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偏居一隅的瑞典保持了严格的中立。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延续一年一度的诺奖评选。

  李奇维翻看报纸上的信息,这是科学社旗下的科普类报纸。

  如今在华夏沿海一带的大城市,几乎都有销售。

  当然从销量上看,和《申报》这种大报纸还是没法比的。

  没办法,科普类报纸上总不能连载小说和段子吧。

  所以,目前科学社的报纸,主要的受众还是精英和进步人士。

  今天是最新一期,上面详细记载了本次诺奖的最新消息。

  本来李奇维是没准备细看的,反正和记忆中应该差别不大。

  但是,当他看完后,脸上的表情极度震撼。

  “我竟然获奖了?”

  只见头条上,消息如下:

  1915年物理诺奖:亨利·布拉格、劳伦斯·布拉格(布拉格父子)。

  获奖理由是: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1915年化学诺奖:维尔施泰特。

  获奖理由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5年文学诺奖:罗曼·罗兰。

  获奖理由是: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以上是真实历史中的获奖情况。

  然而此刻,今年原本空缺,没有颁发的和平奖,却赫然在列。

  1915年诺贝尔和平奖:布鲁斯·李!

  获奖理由是:在战争期间的大量人道主义工作。

  哗!

  这一刻,饶是以李奇维的心态,也不淡定了。

  没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为,竟然打动了诺奖委员会。

  他之前可是从来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到了他这个层次,所谓的诺奖已经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了。

  哪怕再得好几个,那也只是增强他的传奇色彩。

  普通人会觉得非常牛逼。

  但是在科学领域,大佬们只会感叹:诺奖是在蹭布鲁斯教授的光。

  当然,获得诺奖总归是一件好事。

  不过,李奇维忽然想到,他怎么没有提前接到瑞典方面的通知啊。

  按照以往的惯例,获奖者才是第一个知道获奖信息的。

  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本人还得从报纸上才得知自己获奖了。

  看来战争确实对诺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一次估计是直接公布名单。

  也能理解,现在是战争期间,要想找一个人可不容易。

  而且很多地方的电报都被管制起来了。

  瑞典那边就算想通知到本人,也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