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青云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苏哲!又是这个苏哲!”
“此贼到底是什么妖人,天下间难道就没有他破不了的局了吗?”
袁绍咆哮怒骂,将帛书扔在了地上。
沮授等众臣们,慌忙上前捡起来围看。
真相大白。
由不得他们不信。
“这个苏景略的智谋,实在是匪夷所思,简直是多智近妖!”
“魏延此人闻所未闻,竟然能被他利用来破襄阳!”
“此人之智,当真是,当真是…”
沮授是唏嘘叹息,一时间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心中的震撼。
府堂内,一片惊议。
就在这时。
又一名斥侯匆匆再入,将一道奏表献上。
“启禀王上,襄阳急报!”
“刘备已于前日在襄阳城南筑坛,宣布建立齐公国,进位为齐公!”
“刘备使者的上表在此!”
府堂内,一片哗然,再次炸裂。
袁绍直接懵了。
刘备!
那个织席贩履,出身寒微的泥腿子!
竟然敢仿效自己,建国称公?
而且是不得天子的旨意加封,自己给自己进位为公!
何等的狂妄!
对他是何等的藐视!
“大耳贼!”
“你算什么货色,竟然也敢学孤称公,与孤平起平坐!”
“可恨,可恨,可恨之极~~”
袁绍勃然大怒,将那封刘备上表抓起,看也不看,便撕了个粉碎。
先是襄阳城被刘备抢先攻破。
接着刘表又不甘落后,学着他也做起了齐公。
自恃无敌于天下的袁绍,岂能忍得了这种对他公然的挑衅。
“传孤之命!”
袁绍拔剑在手,向南一指,厉声道:
“大军即刻南下,孤要踏平襄阳,活捉刘备!”
“大耳贼妄想跟孤平起平坐,孤就要他死无葬身之地——山”。
第181章 凤雏已归,轮到卧龙了!我自有办法,让孔明来投!(求全订)
襄阳城,国公府大殿。
“启禀主上。”
“袁绍得知主上进位为主后,勃然大怒,已率十三万大军由新野南下,直奔樊城而来!”
陈到将细作密报奉上。
大殿内,立时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刘备也眉头微皱,目光看向苏哲:
“景略,袁绍来势汹汹,兵马两倍于我军,这一仗咱们打还是不打?”
苏哲却别有意味道:“打当然是要打的,却不是现在?”
刘备一怔,未能领悟言外之意。
“袁绍早于我们攻陷许都,人心抚定的自然要比我们要快。”
“主上初定襄阳,刚刚灭了蒯氏和蔡氏两族,人心尚未抚定。”
“现在这种时候,自然不宜即刻过江,与袁绍决战。”
苏哲言明了理由。
刘备深以为然,不住点头。
“所以哲以为,主上当即刻派人招降文聘,令其将樊城兵马,尽数撤回汉水以南。”
“而江北还有不少荆州士家豪杰,想必这些人中不乏欲归顺主上者。”
“主上亦可派人先行过江,招抚劝说他们由樊城过江,暂时避往襄阳。”
“到时袁绍得到的,只不过是樊城一座空城。”
“而汉水制水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主上只需令水军巡截江面,袁绍纵然有百万大军,也只能望江兴叹,无所作为。”
“主上便一面跟袁绍隔江耗着,一边安抚人心,整编降卒,于荆州各郡推广军功爵制。”
“待我人心已定,降卒整编完毕之时,再渡江北上,与袁绍决战,逐鹿中原不迟!”
苏哲洋洋洒洒,为刘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
刘备眼前豁然开朗,欣然道:“军师的方略,实为上上之策,孤以为可行!”
话锋一转,却又顾虑道:“只是樊城这个文仲业,他是否愿归降于孤,还尚未可知,倘若他意欲倒向袁绍呢?”
“文聘此人,主上必担忧。”
“此人乃荆州人氏,据我所知,其家眷皆在襄阳。”
“况且他既非刘表死忠,也非蔡瑁心腹,与主上并无深仇大恨。”
“现下荆州已然易主,他有什么必要冒着家眷被牵连的危险,非要倒向袁绍,与主上为敌呢?”
苏哲早有准备,将文聘的处境点破。
“景略言之有理,文聘确实没有不降之理。”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看向众臣,遂道:
“尔等谁愿过江,前去说降文聘?”
话音方落。
一名年轻文士出班,拱手道:
“主上,臣曾为樊城令,与那文仲业有些交情!”
“臣愿过江往樊城,劝降文聘。”
主动请缨者,正是马良。
刘备欣然应诺,便叫马良即刻过江,前去劝降。
“主上,臣还有一事,想请主上事先明示。”
“何事?”
刘备问道。
“新野离樊城不远,袁绍的大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
“倘若我们还没来得及撤过南岸时,袁绍大军就杀到,介时必会兵围樊城。”
“到那个时候,臣该当如何应对?”
马良道出了自己的顾虑。
刘备刚刚松展的眉头,不禁又重新凝聚起来。
马良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樊城文聘的守军,不过四千余人而已。
袁绍却有十三万大军,近三十倍的兵力,完全可能将樊城围成铁桶。
这样悬殊的兵力对比,纵然文聘颇有将才,想要守住也是万难。
到时候救还是不救?
若是救吧,就得尽起大军渡江,与袁绍即刻于樊城一线决战。
但襄阳尚未抚定,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上渡江决战,显然风险极大。
若是不救吧,就得坐视文聘和四千降军,为袁绍所灭。
何况江北诸多士家豪强,也要通过樊城撤至襄阳,这些人也极有可能被袁绍围困在樊城。
若是见死不救,岂非失尽人心?
“景略军师,季常的顾虑,无不道理呀。”
刘备看向了苏哲。
苏哲却神色如常,也不说话,提笔便写下了一书。
尔后塞入一枚锦囊之中,交给了马良。
“苏令君,这是…”
马良看着手中锦囊,神色茫然不解。
“这里是我写给你的一条秘计,倘若你们还未撤出樊城,袁绍便大军杀到之时,你便拆开这锦囊,依我秘计行事。”
“到时袁绍自然不敢攻城,你们就能争取到足够时间,弃城南撤。”
苏哲指着那锦囊解释道。
马良神色为之一震。
刘备与众臣们亦是吃了一惊,目光齐刷刷聚向了那锦囊。
袁绍可是十三万大军啊。
樊城守军只不过四千。
什么奇谋妙计,竟能令袁绍几十倍的兵马不敢攻城?
马良与众人,一时间惊奇猜测。
“季常,景略军师算无遗策,你不必多虑,只管照做便是。”
还是老刘最了解苏哲,稍稍惊奇后便深信不疑。
马良心神稍安,当即便怀揣着狐疑,告辞而去。
“士元,江北豪杰名士你最熟悉,你拟一个名单,主上分派人马,前去接他们过江吧。”
苏哲又向庞统交待道。
庞统当即提笔,写下了一道名录,献给了刘备。
“司马徽,黄承彦,廖立…”
刘备默念着这些名字。
绝大多数的名字,都是他事先已熟知,多是声名在外的名士。
“诸葛亮?”
念到这个名字时,刘备却忽然间停了下来。
上一篇:人在红楼写日记,金钗们都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