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283章

作者:释青云

  众人一震,惊奇的目光,齐聚向了苏哲。

  令袁绍在黎阳没有重兵?

  这不是开玩笑吗?

  黎阳乃是河北门户,邺城的屏障,除非袁绍是傻,否则怎么可能不在黎阳调集重兵镇守?

  “景略,莫非你又有什么奇谋妙计?”

  刘备却深知苏哲不会无的放矢,眼眸中顿时精光一闪。

  苏哲冷笑道:

  “袁绍不是想祸水西引,引得大王率主力去攻打秦国,他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么。”

  “那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打他一个疏于防备,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咱们就…”

  苏哲不紧不慢,将他的将计就计之策,道与了老刘..

  老刘脸上的惊疑,渐渐消失,尔后变成大笑起来。

  “好啊,景略这将计就计之计,当真是妙极!”

  “袁绍想祸水西引,本王就要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殿中众谋臣武将们,此刻也都回味过来,无不是惊喜折服。

  诸葛亮一拱手,由衷的叹服道:

  “苏相国用兵深得随机应变之妙,当真是鬼神难测,亮再次受教了。”

  “相国此计若在,大王灭魏,将毫无悬念矣!”

  刘备又是一声大笑,豪然道:

  “景略相国的计策,尔等都听清楚了吧。”

  “从今天起,我大齐上下,一切都围绕景略相国此计做准备。”

  “本王已决定,克日尽起倾国之兵,北上灭魏,收复河北!”

  众臣轰然领命。

  当天计议定下,许都城中便放出风声,宣称刘备将大举伐秦。

  其后一月内,各路大齐精锐,开始源源不断的向着洛阳一线集结。

  兖州,豫州,荆州,徐州的粮草,也从水路陆路,四面八方的往洛阳汇聚。

  种种迹象都表明,刘备将对秦国,发动一声规模空前的灭国之战。

  秦国方面。

  曹操收到细作情报后,不得不向潼关武关一线,调集重兵,以应对刘备的大举来犯。

  时年秋。

  刘备正式发布《讨曹檄文》,向天下人公布曹操罪将,宣布将率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讨灭秦国。

  陆上方面。

  刘备率主力于许都誓师,浩浩荡荡开往洛阳一线。

  而位于江东的水军,也在甘宁的统帅下,浮海北上开入了黄河,一路溯河西进,于孟津一线会师。

  水陆二十万齐军西出函谷关,沿弘农郡西进,直扑潼关而去。

  同时留镇荆州的张飞,也统率数万兵马北上进至宛城,向武关方向进军。

  3.0一时间,大齐西线是烽烟四起。

  似乎,刘备尽起倾国之兵,西伐曹秦已是板上钉钉。

  消息很快渡河,传往了魏国。

  …

  邺城,魏王宫。

  满殿的魏国众臣,无不欣喜若狂,沸腾激动。

  “天助我也,当真是天助我也!”

  “大耳贼,你果然中了祸水西引之计,以倾国之兵去讨伐曹操!”

  “如此一来,本王便有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宝贵时间了!”

  “天助我也啊,哈哈哈——”

  袁绍拿着秦齐将要开战的情报,脸上尽是讽刺得意,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袁尚等众臣们,无不是如释重负,仿佛逃过一劫般。

  大笑过后,袁绍目光射向司马懿,大赞道:

  “仲达,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智计,连那苏哲也中了你的计策。”

  “大耳贼有兵仙,你司马仲达,就是本王的谋圣!”

  欣喜若狂的袁绍,不吝赞言,竟将司马懿拔高到了谋圣的地步。

  司马懿嘴角,掠过一抹不易觉察的得意。。

第232章 苏相国奇谋鬼算依旧啊!二十万大军直取黎阳,北伐灭魏!(求全订)

  眼见司马懿一个后辈谋士,竟被袁绍盛赞为谋圣!

  审配看在眼里,眉头却暗暗一皱,眼神中闪过一道警惕。

  “大王谬赞了,谋圣之名,臣万不敢当。”

  “臣只是顺势而为,利用了一下刘备如今骄狂自负,容不得曹操冒犯罢了。”

  司马懿面上却不敢有半分得意,当即是一番自嘲。

  袁绍老脸上也浮现讽刺,捋着细髯冷笑道:

  “大耳贼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如今一朝得势,坐拥六州之地,成了天下最强。”

  “本王料他也把握不住,骄狂自负,也在意料之中。”

  司马懿忙是随声附合。

  袁绍冷笑收起,却又问道:

  “现下大耳贼已要与曹阿瞒开战,本王已得到了喘息之机。”

  “尔等以为,本王接下来当如何用兵?”

  袁绍期许的目光,看向了司马懿,显然想听取这位当红谋士的意见。

  审配却眉头再次一皱,顿时感觉到了危机。

  这祸水西引之计,已是令司马懿大出风头,令袁绍对其器重到如此地步。

  现下连军国大事,大政方略,若也出自于司马懿之口,他这个大魏相国,魏国第一谋士又算什么?

  长此以往,没准哪一天,司马懿就会取代自己的位置。

  念及于此,沮授眼珠急是转了几转。

  “大王,臣以为大王有三件事要做。”

  审配抢先一步开口。

  “三12件事,哪三件事?”

  袁绍的目光,总算他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审配便站了起来,洋洋洒洒开口道:

  “首先,大王自然是要即刻招募新兵,尽可能的恢复我大魏军力。”

  “这第二件事,则令二公子率两万兵马,继续坐镇黎阳,监视南岸的齐军动向,防范大耳贼以奇兵突袭我黎阳。”

  “这第三件事,大王当率从黎阳抽调出来的兵马,会合邺城及幽州镇军,尽快平定了张燕所统的黑山军。”

  “黑山军有十万之众,若能将之逼降,相当于当年曹操收降百万青州军,短时间内就能收编出数万精兵。”

  “除此之外,还能彻底解除我后方隐患,使大王将来能集中全力南下,收复中原诸州。”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也!”

  审配滔滔不绝,为袁绍献上了三道应对之策。

  袁绍不住点头,眉宇间浮现出赞许之色。

  “正南言之有理,既然大耳贼已起倾国之兵伐秦,本王自然没必要再在黎阳留有重兵。”

  “张燕此贼,屡屡袭扰我后方,实在不厌其烦。”

  “若能趁此机会,将此贼除掉,既能解除后顾之忧,又能得数万黑山降军,确实是两全其美之计。”

  “正南,你的计策深谋远虑,甚好。”

  袁绍显然打算采纳审配献计,对其又是一番嘉许。

  审配嘴角掠起一抹得意,斜眼瞟了司马懿一眼。

  “仲达,正南的计策,你以为如何?”

  袁绍目光看向了司马懿,还是不忘要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司马懿沉吟片刻,拱手道:

  “审相国的三条计策,自然是深谋远虑。”

  “但臣觉得,黎阳乃我河北门户,只留两万兵马镇守的话,会不会有些太少了?”

  此言一出,审配眉头顿时一皱。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在质疑我的计策,公然跟我唱反调吗?

  “大耳贼的主力大军,皆已云集弘农,要与曹阿瞒决一死战。”

  “黎阳方面所受到的威胁,已是荡然无存,两万兵马足矣,何必多浪费士卒。”

  审配不等袁绍表态,便当场反驳。

  司马懿却道:

  “话虽如此,但为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得在黎阳城,留更多的兵马才是。”

  审配面露讽刺,反问道:

  “仲达,这祸水西引之计,乃是你向大王所献。”

  “现下计策已经成功,你又何必非要在黎阳留有重兵,难不成,你对自己的计策反倒不自信了?”

  司马懿语塞。

  面对审配这无懈可击的质问,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驳。

  袁绍权衡过后,摆手道:

  “仲达你计策既已成功,则黎阳确实不必再多留兵马,徒耗钱粮。”

  “就依正南之计,只留两万兵马,其余人马皆北调,去收拾张燕那黑山贼吧!”

  袁绍拍板做了决断。

  司马懿便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闭口不言。

  审配压倒了司马懿,嘴角钩起一抹自负,目光斜瞟了司马懿一眼。

  …

  弘农郡,陕津。

  刘备立马渡头,看着数以百计的战船,自下游而来,浩浩荡荡驶入渡头。

  旗舰靠岸,甘宁跳下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