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59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品性仁德,比你的那几个蜜罐里长大的皇子们,好上百倍。”

“这样的好孩子,天底下不多了。”

听到了太上皇李渊的这番话后,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内心,瞬间就清明了许多。

仿佛此时此刻,他又变成了当年那个一身正气的李二,勇往直前的秦王。

对于李秋这件事,他的心中也有了最终的一个决断。

而望着前方,幽暗光线里太上皇略有蹒跚的背影,李世民眼圈不由得有些发酸。

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礼,直至太上皇的身影不见了为止。

此时此刻,他之前压抑在心底,对于太上皇的那些不满,仿佛也淡了许多。

而他在身后的这种行为,也落入到了太上皇眼角的余光之中。

对于此,李渊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心中轻叹了一声。

就在李世民出宫,来到太上皇这里的同时。

本就病重的老王爷罗森,穿着笨重肥大的官服,颤颤巍巍的离开了王府,上了马车来到这皇宫门前。

按照皇宫里的规矩,马车是不能进入的。

连平时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身子虚弱无比的他,就这样一步,一步,无比艰难的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比一般人爬行的都要慢。

其中还体力不支,摔倒了两次。

但就是这样,他还是缓缓的站起身,继续的艰难的往前走。

他是北平郡王,在这长安城,皇宫之中,就不招人高看。

如今再加上李秋那边闹出来的大事。

宫中的那些太监们对他避之不及,更不会上前搀扶他一把。

在起初,李世民将李秋送回了芙蓉园中,并让冯立保护他之时。

老郡王的心中是较为乐观的。

他能觉察出,圣上也不想对李秋过重的严惩。

可是自从三司会审的卷宗呈到皇上的桌案前,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时间拖得越久,就说明皇上的内心中就越是犹豫。

李秋和可心丫头,就越有可能遭受杀身之祸。

所以这个时候,他不能再等了。

就是拼掉了这条老命,也要把这两个孩子给保住啊!

终于,当他抵达了御书房的门口之后,却被告知皇上出宫去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听到此,老王爷也没有听太监之劝,返回去。

而是直接,跪在了御书房门前。

就这样一直跪着……

第238章 求陛下,留两个孩子一命

这寒冬末尾,春寒料峭之际。

老王爷就从下午,一直跪到了天色已黑。

他那本就孱弱,久病的身子骨,又哪里抵得住这份饥寒和劳苦?

到了后来,也仅凭着心中的一股气力在勉强支持着。

终于,就在时辰已到,皇宫即将封闭,宫中的太监和侍卫准备赶人之时,李世民归来了。

“什么?罗森?”

“他一直跪在御书房门口?!”

刚回到宫中的李世民在听到宫中太监的禀报后,立即就朝着御书房快步走了过去。

当他来到这里之时,只见到罗森整个人还在虚弱的咬牙硬挺着。

一张脸,也是惨白,蜡黄。

下一刻,李世民怒气上涌,指着老王爷对宫中太监们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快把罗森抬到御书房中去!”

“把御医给叫来,把参茶备好!”

一见到李世民回来了,老王爷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这身子,怕是再也熬不了第二次了。

就在他准备着行礼之时,却被李世民一把给搀扶起来,然后无比痛心的摇摇头。

“唉!你这是何苦来呢?!”

“快进屋,快随朕进屋。”

随后,他又怒视着那群太监一眼,“今天是谁当班值守?”

“引北平郡王来此的?”

听到李世民的怒喝,当即有三四个太监扑通一声跪倒,认错。

这时候的李世民摇摇头,“你们知不知道,北平郡王以及他们罗家,为了这个大唐,奉献了多少?”

“又立下了怎样的功勋?!”

“这么冷的天气,他又这样一把年纪,你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长跪在这里?!”

“你们这群人,着实是可恨至极!”

“全部按宫中律法严惩,以儆效尤!”

随后,李世民亲自的,搀扶着老王爷走进了御书房之中。

当滚热的参茶入口,这老王爷才终于恢复了一些力气。

然后颤颤巍巍的再一次给李世民跪倒。

“陛下,老臣也知道,李秋、可心这两个孩子,犯了大错,也给陛下和朝廷带来了大麻烦。”

“如今我们罗家,就只剩下了这么一点微薄的血脉。”

“老臣这一次来,不为别的,就是仗着老脸,斗胆求陛下能网开一面,饶这两个孩子一命。”

“至于什么功勋爵位,荣华富贵,家族财产,我们什么都可以不要……”

“老臣求求您,就看在我们罗家世代为了大唐镇守边疆,以及臣那惨死的儿子罗成的情份上,就留他们一条活路吧……”

还不等老王爷的话说完,李世民就直接把他搀扶起来。

“唉,罗森啊。”

“在朕刚才回宫之前,就已经下了旨意。”

“让冯立撤军,赦李秋等人无罪。”

“这一次的事件,要说错,是朕之错,是那群丧尽天良的官吏之错。”

“李秋和这些穷苦的百姓,又能有什么错?!”

“罗森啊,你说你身子病成了这样,怎么还这么的折腾你自己?!”

“朕现在就派人送你回芙蓉园,让那孙思邈给你瞧瞧病,调理一下身子。”

这时候,一听到李世民的话,老王爷心中的一块巨石,也终于是落了地。

然后,面色蜡黄的他叹了一口气,“陛下。”

“老臣这身子,怕是挨不到这个春天了。”

“老臣恳请,能够落叶归根,让李秋和可心这两个孩子,送老臣回幽州故土去。”

“李秋这个孩子,过于刚直,若继续留在这长安城中,说不定还会给陛下您闯出怎样的大祸来。”

“还是幽州那边的环境,只有着淳朴的百姓和世代的仇敌突厥,更为适合他。”

听着他的话,李世民神情一顿,然后用力的点了点头,“好,朕准奏!”

随后,看着宫中太监搀扶着罗森颤颤巍巍与自己拜别,往出走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有些发酸。

……

另一边的芙蓉园内,还没等接到了宫中旨意的李秋、罗可心两人开心,就得知道了老王爷独自一人进宫的消息。

等到宫中派马车将老王爷送至了芙蓉园中之后,这一下午折腾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

肉眼可见的,老王爷的身体和病情,越发的严重了。

在将老王爷接入到了暖和的房间躺下后,孙思邈也急忙的赶过来,为老王爷把脉。

之后便是面沉如水,在同李秋对视的眼神中,也表达出了,老王爷的病情非常的不容乐观。

而同样看到了孙思邈神情和眼神的罗可心,则是直接眼泪就掉了出来。

这时候,老王爷轻叹了一口气,拉了拉罗可心的手,对李秋说道:“今天我入宫见到了陛下。”

“已经得到了陛下的恩准,让你们两个陪着,回幽州告老。”

“今天晚上,务必要准备好一切,咱们天不亮就直接上路。”

“不要给那些想置你们于死地的士族们,朝臣们,留下继续对你们下手的机会。”

“一旦等我们到了幽州,咱们自己家的地界,那时候天高皇帝远,他们就算有心,也害不得你们了。”

“同时,这也是釜底抽薪之计。”

“你们两个走了,他们也就无法继续施压给陛下了。”

“好孩子,快去收拾一切,剩下的话,咱们路上再谈。”

在听到了老王爷的话,李秋的心中深以为然。

让罗可心陪着老王爷说说话,他自己率人去收拾一切,明天一早就上路。

这水晶宫中的所有种植,全部连根铲除。

像圣女果、黄瓜等果蔬,他安排给人,明日送去那些关系好的大人的府上。

而红薯、玉米、土豆种子,全部小心翼翼的整理装箱,放入了保温非常好的马车之中。

呜呼哀哉,又是走亲戚的一天……

第239章 为了李秋而引火烧身

像活字印刷的母版,设备,还有专门的工匠,全部一起带走。

由于老王爷的身体状况,孙思邈也是要一起同行了。

正好孙思邈也是惦记自己的那两个徒弟,也是欣然前往。

除此之外,李秋这边芙蓉园中的其他工匠,除了留下几个日常维护的,其余人全部带走。

像芙蓉书院中的这些孩子们,李秋将他们托付给了韦挺、魏征等人。

有空闲时能教授他们读书识字,儒家学问。

至于这些孩子的武艺,就拜托给了秦琼和冯立。

这一次李秋北上,带走了王玄策和薛仁贵这两名弟子。

至于二徒弟高侃,一直被秦琼视为亲传弟子。

所以李秋便将他留了下来,也好让秦琼有更多兴致到这芙蓉园中来。

阿珂,以及她的四个弟子,也一同北上。

在上一次的县衙之中,荆日奇、荆月奇、荆星奇三人,各自斩杀了一名敌人。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