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399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听着她们的问话,有乐公主不由得面色发红。

而长孙皇后,也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一次,有乐和长孙冲,也算是历经了磨难。”

“也是天意注定,该他们两个有这份姻缘。”

“所以,也就如了他们的愿,把婚事给他们办了。”

“陛下也是这个意思,说趁着眼下安定,办了比较好。”

也就在他们说话之时,另一边孩子那里在拍bb。

孩子的奶妈和丫鬟,急忙上去整理。

可能也是因为皇后娘娘在的缘故。

一辈子没见过大人物的她们,难免心中发慌。

脑门见汗。

恶性循环之下,就越发的手忙脚乱,笨手笨脚起来。

弄的孩子不舒服,跟着哇哇的哭起来。

见状如此,罗可心和武珝两个,也是有些难为情。

毕竟这么大不雅的事情,对于尊贵的皇后娘娘是一种冒犯和不敬。

可就在这时,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当长孙皇后看见自己的小孙子不舒服和佣人笨手笨脚之时。

直接站起身来,走了过去,亲自动手给孩子处理起秽物,换了一个尿介子。

见状如此,罗可心、武珝、有乐公主,吓得要死,急忙上前阻拦。

而那些芙蓉园中的下人们,更是吓得面无血色,全都跪在了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候,长孙皇后已经给孩子舒舒服服的换完。

在舒服了之后,孩子也已经停止了哭闹。

随后,长孙皇后一边净手,一边摇头说道:“你们芙蓉园这边的佣人都不行。”

“回头啊,我从宫里给你们派两个有经验的嬷嬷来。”

此时此刻,罗可心和武珝两个都快要哭了。

“娘娘,您这金贵凤体,又怎能为我们这粗鄙的孩子做这些事情。”

“我们这可真的是太大的罪过。”

“受宠若惊,惶恐不安。”

听着她们的话,长孙皇后反问了一句。

“谁说我们家小文治粗鄙的?”

“而且,像太子家的,魏王家的孩子,我也看不惯这些下人笨手笨脚,经常如此的。”

“这要论照顾孩子,养孩子啊,我可比你们经验多多了。”

而有乐公主,此刻也是皱着眉头又走到了孩子那边点了点孩子的小手。

“噜噜噜啊,你怎么这么臭?”

“都要吓死你小姨我了!”

说着,有乐公主回过头看向罗可心和武珝,开玩笑说道:“可心姐姐,武珝姐姐,我在宫里和母后身边这么多年。”

“还是第一次见母后如此的亲自动手去照顾孩子。”

“以前我虽然见过母后抱太子哥哥和魏王家孩子。”

“但还从没……”

还不等她的话说完,长孙皇后那凌厉的目光已经投掷过去。

当即是让有乐公主禁了声。

而罗可心和武珝,自然是再一次变了面色。

……

第二天,在朝堂之上,李世民也果然将有乐公主的婚事,公布出来。

“有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

“这一次,有乐公主和长孙家毅然决然的为大唐,牺牲自己,出嫁和亲。”

“幸好中途出现变故,没有让我大唐之明珠蒙尘。”

“如今随着诸事安定下来,朕也决定让有乐公主和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完婚。”

“这一次有乐公主出嫁,礼数朕欲有所加。”

“不知诸位爱卿都如何认为?”

这有乐公主出嫁一事,一边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疼爱的女儿。

另一边是关陇集团的魁首,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大唐宰相长孙无忌。

这种大喜事,谁又能有什么看法?

尤其是这长孙无忌,平日里长袖善舞,威望极高。

除非谁特么有病,脑袋让驴给踢了,在这种与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事情上跑出来捣乱。

所以,在李世民问话之后,无论文武,哪一派的大臣,尽皆是连连赞同。

说有乐公主对大唐有功,这一次没能出塞,看来也是天意。

理应给予洪恩和重赏。

更是有的人直接建议认为,有乐公主出嫁的陪送,不宜过少。

以双倍于当初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赏赐为宜。

见到众人如此的有眼色,李世民也是龙颜大悦,大笑着就要拍板。

可是就在这时,魏征如一头斗气的公牛一般,气哄哄的站了出来……

第607章 太子这病,草民治不了

一见到魏征蹦出来,李世民不由得眉头一皱。

下意识里就感觉不妙。

这个魏征吧,有时候就过于死脑筋。

你说要是家国大事,大是大非的事情,你进谏也就进谏了。

但是像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你较什么真?!

也就在这时,魏征朗声说道:“陛下!”

“臣认为此事不妥。”

“这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

“如今若是按陛下的意思,此举逾越了礼制。”

“故,臣恳请陛下三思!”

在古代,礼制和德行,上对君王,下对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有些非常明显的约束。

见魏征突然间蹦出来吼了这么一嗓子,李世民和刚才的那些群臣,全都熄了火。

对于李世民这种非常爱惜羽毛的君王,自然是不会轻易出声。

而对于那些群臣,虽然心里很想站出来帮李世民说话,讨好一番皇帝。

可是没理啊!

这魏征寥寥几句话,就掐死在了礼制的山峰。

谁又能反驳些什么?

于是乎,原本一派和气,喜乐融融的太极殿,一下子就降到了冰点。

见状如此,李世民心情极差,一甩袖子,直接就散了朝。

原本,在今天上朝,提出这件事时,李世民不过是想走个过场而已。

在他的心中,也早就打定了主意,好好的补偿一下自己这可怜的女儿。

可是哪成想,这个混账魏征,怎么就偏偏如此没眼力?!

在早朝散后,这些群臣几乎都是眼角余光瞥向魏征。

心中冷嘲热讽不断。

可倔强如魏征,自然是毫不在乎这些许的冷眼。

而另一边的李世民,在散朝之后,心情不太美丽的他就想出宫去走一走,散散心。

于是便想起来了东宫的太子。

随后他就在王珪的陪同下,来到了李承乾所在的东宫。

与上次如出一辙,一听到李世民御驾前来,李承乾强忍着足疾疼痛。

一瘸一拐的赶到门口迎接。

一见他如此,李世民不由得皱眉。

“太子,你上一次不是说,太医们说你这足疾很快就能见效?”

“怎么这么多天过去,却还是这个样子?!”

“来人呐,去把太医给朕叫来!”

感受着李世民的怒气,李承乾不由得一阵阵心虚。

他最怕的,并不是所谓的足疾。

而是因为这难缠的足疾,李世民和朝中重臣嫌弃他。

动摇了他储君之地位。

要说李承乾这辈子最开心的两段时间。

第一段,是自己父亲突然间成为了大唐的皇帝。

自己成为了大唐的储君,入主了东宫,受无数群臣巴结,讨好。

而第二段时光,就是当初突厥大军打到了长安。

李世民和所有人背水一战,李承乾则是被偷偷送去了东都洛阳。

在那时,他已经做好了继位,登基的所有准备。

已经开始构想自己要怎样做好这大唐的皇帝,怎样带领自己的子民,军队击退突厥。

建立属于他李承乾的偌大功绩。

在那时,他毫不在意自己的足疾,更不会在乎群臣的看法和目光。

那种凌驾世间,俯视所有人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太令人神往。

也直到那时,他才真的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都疯狂的去追逐皇位的宝座。

很快,几名御医,火急火燎的赶到于此。

然后在面对李世民的质问下,这几个人诚惶诚恐。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是跪在地上领罪。

关于太子的病情,他们不知道精心调理了多久,更是心中有数。

可是关于这个结论,他们没人敢说。

要是不说,顶多受到斥责。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