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 第656章

作者:余人

第1512章 冲击波

入秋时节,天色暗得要更早一些。

夜幕降临,教坊司亮起了盏盏灯火,这里的生意显得很火爆。从下衙时点开始,无数的达官贵人纷纷蜂拥而至,这里已然成为官员们寻欢作乐和交际的场所。

从前面大堂到楼上雅间,再到后面的院落,处处都充斥着男女的身影,一个脸上抹了几斤胭脂的老鸨热情地招呼着不同身份的贵客。

“陈公子,里面请!”

“刘大人,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张大人,小桃红可是记挂你得紧呢!”

……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鸨在门前迎接着进来的贵人,她对京城半数官员似乎早已经是了然于心,将这些人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在后面的一处院落中,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布局显得很考究。

小池边上的花厅正坐着两个人喝酒,前面有佳人抚琴,身旁有着佳人相伴,最为难得的是天边挂着一轮洁白的圆月。

“来,陶仙师,咱们再饮一杯!”徐璠高高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面前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道。

随着徐阶地位的水涨船高,徐璠的日子越发过得舒坦。虽然他仍然是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但子凭父贵,在京城的圈子已然很是活跃。

“好!”陶承恩对徐璠的热情很是受用,眼睛明显透露着一丝醉意,但还是举起酒杯跟着徐璠共饮道。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徐璠远没有严世蕃的精明,但却是一个交际的好手。借着同是太常寺同僚的关系,跟着陶承恩的相处得并不错。

徐璠的酒量不差,将酒杯的酒一饮而尽,轻轻地放下酒杯,抬眼对着陶承恩显得暧昧地询问道:“陶仙师,你觉得此酒如何?”

陶承恩吧唧着嘴,这才慢慢地进行回味,显得老实地评价道:“味道一般,但尚可入口!”顿了顿,又是疑惑地抬起头询问道:“徐少卿,此酒另有名堂?”

“自然是有名堂!”徐璠暧昧地瞥了身边的女子一眼,还在女子的身上抓了一把,惹到旁边的佳人乔装嗔怒了一句。

徐璠哈哈而笑,便是伸手在刚倒上的酒杯沾了一点水酒,然后用手指在桌面写了一个字。

“百?”陶承恩看着这个字,脸上仍然显得一副迷茫的模样。

徐璠心里暗叹:无怪乎这位陶仙师没能得到皇上的宠信,这脑子比他爹差得太远了,便是微微靠近直接说道:“此乃百花仙也!”

陶承恩听到竟然是传闻中赵文华献给皇上的仙酒,眼睛微微一亮,脸上旋即浮起一个暧昧的笑容,心里更是将徐璠引为了同道中人。

正是这时,一个颇有姿色的青楼女子引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青年男子过来。

“杨主事,你怎么来得这般晚呢?”徐璠抬眼望过去,当即便是微微责怪来人道。

来人正是杨博的儿子杨俊民,跟着徐璠和严世蕃这种二世祖不同,杨俊民是地地道道的进士官。于去年金榜题名,现在担任户部主事。

只是跟杨博略显粗犷的身形不同,杨俊民的身形比较胖矮,且皮肤白得跟女人似的,更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读书人。

杨博冲着陶承恩轻轻地点了点头,便是在旁边的位置坐下并解释道:“徐少卿,并非下官有意迟到,实乃户部的事务繁多,这刚忙完便往这里赶过来了!”

虽然同样是京官,但太常寺少卿这种是闲职,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要忙。反观户部主事,虽然仅是正六品,但却掌握很多的实权,有着很多事务要处置。

“那我可不管,你得自罚三杯!”徐璠的嘴角微微上扬,将那壶百花仙酒送到他面前要求道。

陶承恩见状,亦是暧昧地笑了。

杨俊民不知其中的玄机,加上他确实比预定时间要晚上一些,当即便是应承了下来。

徐璠和陶承恩看着杨俊民老实地喝酒,二个人便是暧昧地对视一笑。

陶承恩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是进行打听道:“徐少卿,我今日听宫人说有地方言官弹劾林晧然调动松江卫之事,不知是真是假?”

“此事自然是假不了!这林晧然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他竟然胆敢擅自调动松江卫,你且睁大眼睛看着,他便是要栽在这个事情上!”徐璠夹起了一块牛肉放入嘴里,显得很自信满满地咀嚼道。

杨俊民喝了两杯酒,发现这个酒的味道不对劲,这时听着他们谈论这个事情,显得诧异地抬起头道:“你们二位莫非还还不知?”

“知道什么?”徐璠和陶承恩纷纷扭过头,显得疑惑地询问道。

杨俊民看着二个人不似作伪,便是趁机放下酒杯,显得一本正经地说道:“林晧然调动松江卫并不是前去剿匪,而是缉拿私盐!”

旁边的三名教坊司女子已然是知道林晧然这么一个人,这时听到事关林晧然的八卦,亦是表现出一副感兴趣的模样。

“缉拿私盐要调动半个松江卫?即便是如此,他恐怕同样是难逃其咎吧!”陶承恩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不屑地道。

徐璠先是被杨俊民带来的消息冲击了一下,这时在听到陶承恩的这番话语后,亦是机械性地点了点头,认可了陶承恩的观点。

杨俊民发现这二个人当真是什么都不知道,便是望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林晧然此次截获了一万石私盐,致使皇上雷霆大怒。”

他之所以姗姗来迟,除了户部历来比较忙碌外,正是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他们的顶头上司严讷临近下衙时分归来,却是要求他们即刻整理长芦盐的相关资料,说是要查明长芦盐的历年账册。

“什么?林晧然截获了一万石私盐?”

徐璠和陶承恩在听到这一个数字后,脸上当即写满着难以置信之色,显得不可思议地瞪着杨俊民道。

杨俊民对于二个人的震惊并不意外,他初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现比他们还要夸张。完全可以想象,这个消息将如同冲击波般,撞击着整个大明朝堂。

第1513章 惶惶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哪怕徐阶等四位重臣不愿意透露,但架不住那些宫女和小太监会多嘴。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其实亦是捂不住。

到了此时此刻,这个消息通过那些消息灵通之士已经慢慢地在整个京城扩散开来,更是在这个热闹的教坊司进行发酵。

“我们其实都被他骗了!”

“整整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其实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我们都以为他为了小妾到松江胡闹,殊不知……人家是擒拿私盐团伙!”

……

从教坊司的大堂开始,越来越多的官员参与到这个话题之中。

“足足一万石,这当真是闻所未闻啊!”

“天津方面有军方参与,东南定然有一帮乡绅,这当真是走私大案啊!”

“这种事情能是这些人就能够干得了的吗?我看朝中定然要有大佬要倒台了!”

……

有一帮躲在楼上雅间的官员已然知道得更多,几位颇的威势的中年官员显得煞有其事地讨论起来。

“陈凤仪那帮人当真是笑话了!”

“他们自以为可以对林晧然进行攻击了,却不想人家早已经算好了一些!”

“林晧然到淮南的举动必然是被他们盯着,现在能做到这一步,当真是无愧林算子之名啊!”

……

在后面的某个庭院中,几个显得颇有见识的老年官员正在纷纷地发出感慨,已然又是重新对林晧然的智慧进行衡量了。

“林晧然还朝的话,必定是要出任六部侍郎了!”

“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六部侍郎,实在太年轻了!”

“甘罗八岁拜相,霍去病十六岁领兵,这些天纵之才岂能以常理度之?”

……

却是不仅限于教坊司,在整个京城官员的府邸中,已然都是在讨论着林晧然,甚至已经开始讨论着林晧然惊人的前程。

在官场混迹这么久,很多官员自然能够看到一些事情。

林晧然此次前往淮南整顿盐政,只要能捞到一些功绩,还朝必然是正三品的京官。现如今有了如此的“丰功伟绩”,这六部侍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圆月当空的夜晚,整个京城显得窃窃私语。

林晧然本就是风云人物,而今在整顿淮盐之时,又搞出了这么一个大动静。哪怕他已经远离了京城,在今晚仍然是话题的主角,始终是大明朝堂最耀眼的那颗璀璨明星。

消息传到吴府和林府中,又是一阵欢声笑语,而早前吴母跟着女儿张罗了一顿丰盛的菜肴,而吴山更是痛快地喝了半壶酒。

林晧然在京城有着诸多的同年、旧属和门生,在得知林晧然做出这么大的政绩后,已然开始期待着林晧然还朝,早日将六部侍郎收于囊中。

南京城,却是另一番光景。

相对于位居大明之北的京城,南京城却是先一步得知消息:巡盐钦差左副都御史林晧然调动松江卫和镇海卫连夜登崇明岛偷袭盐枭窝点,截获由海口进来的走私盐船,一共缴获食盐一万石。

在一万石私盐被缴获的消息传来,令到整个南京城当即如丧考妣,特别是对南京的一些勋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

明朝创立之时,朱元璋秉着不立异姓王的原则,在南京一共册封了6个国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鄂国公常遇春。

只是胡惟庸案发,韩国公爵位被废,宋国公冯胜受蓝玉案牵连,冯胜被赐死,爵位被废除,故而南京城只剩下4位国公。

鄂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改封郑国公,死后被判定为蓝玉党,致使开国公的爵位受到波及,其侄子常继祖爵位被削。

卫国公邓愈之子申国公邓镇受胡惟庸党牵连,被赐死,爵位被削。

到了建文朝之时,南京仅剩下魏国公和曹国公两位国公。

曹国公李文忠成功避开了太祖时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其子李景隆成功世袭曹国公,曹国公府更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由于魏国公跟朱棣结亲,魏国公徐辉祖的姐姐便是朱棣的正妃,即后来的仁孝文皇后,魏国公一脉无疑要受到猜疑。

正是如此,曹国公李景隆被任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在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失利,前后丧师数十万,导致攻守形势逆转,坐罪夺职,召回朝中。

很多官员上疏弹劾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惭愤不已,向皇上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对此一概不听。

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下,李景隆却是选择“变节”。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致使南京失守,史称“金川门之变”。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增加岁禄,李景隆列于群臣之首,令到曹国公府登峰造极。

次年,李景隆受到文官和勋贵连番弹劾,朱棣将他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削爵圈禁,黯然去世。

至此,南京开国六位国公被废掉五位,仅剩下魏国公一脉。

令人感到微微讽刺的是,魏国公徐辉祖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狱审问。他由始至终都没有推戴朱棣称帝,最终朱棣勒令徐辉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禄和爵位。

不过魏国公一脉有着徐国公一脉的帮衬,加上徐皇后求情,其子徐钦这才恢复世袭魏国公的爵位,不然魏国公这一脉同样凋零。

时间悄然来到了嘉靖朝,嘉靖深陷大礼仪的争端。

重臣郭勋组织编写了一本《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俗称:大明英烈传),书里描述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带领开国功臣们艰苦创立大明的故事。

嘉靖十一年四月,嘉靖帝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以不能淡薄了功臣为由,寻找开国功臣的后代予以封赏:今皇上以开国元勋子孙宜与国同休,诏封常之后玄成怀远侯,李之后性临淮侯,邓之后继坤定远侯,汤之后贤灵壁侯。

正是如此,常复的孙子常元振被封为怀远侯,恢复了世袭;邓愈的后代邓镇坤被封为定远侯,恢复了世袭;李景隆的后代李性封临淮侯,恢复世袭。

魏国公府,这个南京城底蕴最深厚的府邸显得灯火通明。

魏国公徐鹏举将临淮侯李沂和定远侯邓继坤“二个小弟”叫了过来,三个人坐在书房中,显得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第1514章 谋算

魏国公府的管家送上了茶盏,然后领着侍女悄然退了下去,又是指使几名护卫守护着这里,并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徐鹏举作为南京城唯一的国公,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整个人显得很是稳重的模样,正是一言不发地端起茶盏进行细品。

临淮侯李沂年过四旬,一副富家员外的体态,白皙圆润的脸上留着漂亮的八字胡,端起茶盏却是暗暗地观察周围,那双小眼睛毅然透露着一份精明。

定远侯邓继坤只有三十岁出头,身材显得高瘦,下颌留着一缕稀疏的胡须,嫌弃茶水烫嘴便是放下茶盏,整个人显得焦躁不安的模样。

他们三个人是走私食盐网络的重要参与者,在得知一万石私盐被缴获的消息,临淮侯李沂和定远侯邓继坤第一时间来到了魏国公府。

“他是怎么会摸到崇明岛的?为什么时机把握得这么好,刚好就将咱们的走私船队给截了?”定远侯邓继坤把茶盏放下后,便是打破沉默地连声发问道。

茶都还没有喝上半口,邓继坤就已经如此的急不可耐,旁边的李沂鄙夷地暼了一眼邓继坤。

徐鹏举早就摸清了邓继坤的急性子,却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水,这才迎着邓继坤急不可耐的目光道:“我们先前都小看林晧然了!他背后有联合商团的财力支持,加上花家的帮衬,又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拉拢了曹孟等人,想要打听清楚我们的走私网络并不是难事。他原本在广东的旧部李木,刚好又调到天津左卫出任卫指挥使,亦是能摸清我们走私船队的行踪。只怪我们疏于防范,给他一举端了咱们的老窝,还将那批盐给截获了”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当局者总是后知后觉。他们如果当时真的极度小心地进行防备,那么林晧然恐怕亦很难“人赃并获”,但世事不可能再重来。

“魏国公,这一批盐我们还能要回来吗?”邓继坤知道自己这边确实是过于轻视林晧然,但仍然充满希冀地询问道。

临淮侯李沂微微一愣,抬头暼了一眼邓继坤,发现这个定远侯确实是过于天真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竟然不想着如何脱身,而是还惦记着那一批私盐。

徐鹏举捏着茶盏轻泼着茶水,闻言便是抬头望向邓继坤进行发问道:“怎么要?哪怕林晧然肯给回来,咱们敢去搬吗?”

现在这批私盐已经上报朝廷,朝廷定然会追查幕后之人。他们现在主动跳出来去要盐,那简直就是自取灭亡,典型是要钱不要命。

只能说,这个定远侯平日在南京城是嚣张惯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若是真不回来的话,那这次我们的损失有点大啊!”邓继坤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确实有些不切实际,显得心疼地说道。

足足一万石的私盐,如果全部顺利地投放到东南市场,那么至少能够变现四十万两白银。只是经林晧然这么一搞,这笔银子便没有了,确实是让人感到肉疼。

李沂想到那一万石私盐打了水潭,心里颇不是滋味,轻轻地呷了一口茶水。

魏国公的底蕴深厚,徐鹏举并没有过于将这笔损失放在心上,显得认真地说道:“盐是肯定要不回来了,接下来朝廷可能还会进行调查,各位都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