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第354章

作者:衣冠正伦

徐俊臣这家伙一直远远候在一侧,等到雍王开始询问相关事情的时候,便疾步行出讲述起来。

李潼听着徐俊臣的讲述,心里也渐渐将这一场叛乱脉络稍作勾勒。简单而言,綦连耀叛乱就是庐陵王潜逃归国的一次余波事件。

随着韦承庆被杀于坊间,神都城内相关同谋者一时间也是群龙无首。接下来南衙将士再作搜捕,但本身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再加上贪功冒杀,对于相关逆党打击远远不够,反而让整个神都城秩序更加崩坏。

之后圣人李旦被哗变的北衙将士劫走,南衙这些剩余将士也陷入了崩溃。神都那些涉事人家势力聚集后,同时也陷入了一个尴尬局面,那就是庐陵王不见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无所谓善恶忠逆,整个神都城都陷入无序的混乱中。

綦连耀身为庐陵王谋反同党,官爵、权势并不最高,但其所担任的洛州司户参军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掌管户籍、赋税、仓储等民生息息相关的事宜。虽然官职所带来的权力也因为秩序崩坏而不复存在,但却能够让他在动乱发生的最初掌握相当一部分人物力量。

“綦连耀先使州吏把守州府仓储,洗掠存货,之后又凭籍掠取诸坊高户,人物强取,势力大壮。都水使者刘思礼与之有旧,早有通奸之谋,趁乱游走坊间为其游说、招募同谋,寒家亦为造访……”

张说继续做出补充,并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递了上来:“臣家虽不为名族,亦累世领受唐家恩禄,自不与贼同流合污。唯贼势大,不能力敌,蛰伏坊野,细收罪证,凡所叛逆与谋者,俱录此中……”

李潼接过那名单略作浏览,继而又神情沉静的递回给张说,并说道:“道济立身方正,虽立身浊流、却能忠贞不屈。辨察使职便付予你,为我察发都畿潜藏贼恶,勿枉勿纵!”

张说听到这话,一时间既喜且忧,喜的是能在雍王新班底中得居一席使职,忧的则是这职务所司典刑、本身就是一个结怨的差事,跟他对自己的定位颇有偏差。但雍王既然已经授意,他也不敢拒绝,只能恭然领受。

至于徐俊臣,听到张说把他的老本行给占了,顿时也是满心的失落,眼下的神都城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比富饶的狩猎场,摩拳擦掌的手皮都快磨破,居然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潼自将徐俊臣的落寞看在眼中,接着便笑语道:“定乱扶鼎,首在诛恶,然诸功士若犒给不及,不免人情离散。徐某可愿担当访问,为我扩取坊间人、物,以实仓邸之空虚?”

第0773章 炽情难表,惟乞一活

神都城中,宵禁街鼓声响起之后不久,街面上游荡人众逐渐退缩到各个坊区之中。然而却有一路人马,约莫四五百众,自南市行出,策马直抵洛堤,而后沿洛水向西而行。

相对于偌大城池,这四五百人自然不算起眼。但在雍王檄文抵达神都城后,激发起了一场叛乱,城中多路人马向皇城汇聚,坊曲之间就算还残留一些闹乱人众,在受到雍王檄文与街鼓声的双重震慑下,也都少有敢于横行街面者。

因此这群人马一路行来少有阻挠,很快便抵达了天津桥南侧。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天津桥周遭不乏火光闪烁,有限的视野内可以看到桥面上还残留着大部人马通行所遗留下来的杂乱痕迹,自然是此前入寇皇城的叛军们所造成的。而眼下徘徊于左近的身影,多数都是神都城内诸人家所派遣的耳目,想要打探了解一下皇城中势态如何。

当这一路人马抵达天津桥时,顿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城中普通民众们或者随波盲从,但大凡稍具地位、眼界者都知此夜绝不简单,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的迹象,或许就对接下来大势所趋充满了预示性。

乱军入寇皇城,随后诸家时流各率奴仆跟随入内,城中大半卒力可以说是毕集皇城中。而此前突然响彻全城的街鼓声,又引发了大量的联想与猜测。

眼下皇城中仍然没有什么确凿的消息传出,流连于此、打探消息的人们也都分外好奇这一路人马究竟属于哪一方。

看到周遭游荡的人众或是惊慌躲避,或是跃跃欲试的想要上前打听,率队的田少安也并不掩饰一行人路数,于马背上抬手一挥,后方追从者们旋即便大喊道:“雍王殿下归国定乱,街鼓已宣,继有街使巡城,乱时刑重,犯夜者,一概谋反罪论!”

听到群卒们这番呼喊声,周遭游荡者们或喜或忧,但也全都不敢再流连于此,纷纷退走,将雍王部伍业已出现在城中这一消息快速回报。虽然此前街鼓声响起时已有猜测,但跟真正眼见到还是有所区别。

将周遭人众逐走之后,田少安等人便驻防于天津桥头,布置拒马、栅栏,暂时将这连接洛南、洛北的桥梁拦截起来。

裴伷先这几日一直跟随着田少安、为其出谋划策、壮大声势,彼此之间也算患难与共,此夜跟随一起行动,只是眼见到田少安所作布置,仍有几分不解,忍不住便开口询问道:“叛军寇扰宸居,诸家摄从于后,皇城内正邪角斗。若战况胶着,则应从速驰援;若王师业已胜出,自当教令通达于内外。今拦桥设阻,似无益于事啊……”

彼此熟悉之后,田少安对裴伷先的计谋也颇有信服,对其提出的一些建议都深作斟酌并多有听从,只是此际听到质疑声后,却一脸笃定的笑语道:“雍王殿下既已归都,叛乱必不能久。既然作此传令,恭从即可。”

听到田少安的回答,裴伷先顿感无语,几天时间的接触,彼此也算有了一个了解,田少安或是没有太强的应变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能虚心接纳正确的意见。唯在执行雍王教令这一点上,则就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偏执,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完全不作考虑。

其实不独田少安如此,裴伷先近日所接触西京方面来人几乎人人如此,仿佛只要雍王入城,无论神都城眼下已经混乱到了什么程度,种种骚乱顷刻间都能平息下来。

这一份盲从、或者说信心,裴伷先很难理解。但他却明白一点,依照行台如今的势力,若人人对雍王都有如此强大的信心,那神都城眼下的骚乱或许真就谈不上是什么大问题。

且不说裴伷先心头思绪的流转,一行人刚刚完成对天津桥的封锁,北面的皇城中便依稀传来群众呼喊声。因为距离仍远,再加上宫墙的阻隔,声音传至此处时便已经混杂起来,让人很难将呼喊内容听得真切。

然而这并不影响田少安等击掌庆贺,已经笃定此必雍王已经控制住皇城内的局面,裴伷先身在其中,脸上颇有患得患失的忧虑,显得像是一个异类。

夜色下,众人又在天津桥上驻防将近一个时辰。期间天津桥南偶有行人至此,试图通过天津桥,且入前自报家门时都有不俗来历,但无一例外全被田少安使人斥退。

终于天津桥北侧皇城端门处传来了战马奔腾声,不旋踵便有一行骑士驰行登桥,及至近前,依稀光线中有人向着桥南呼喊道:“桥中设栅者可是田二郎?皇城情势已定,雍王殿下着田二入城相见!”

田少安听到这呼喊声,脸上喜色按捺不住,越众而出向着对面笑应道:“田二在此!甲械简陋,卒员不多,却着先功,郭四郎服不服气?”

率队出城迎召者便是一直追从雍王行止的内卫郭达,听到田少安满是炫耀的语气,郭达便闷哼道:“殿下召急,勿作闲言!”

听到郭达如此回应,田少安更是乐得哈哈大笑,以至于手舞足蹈,直到行至近前,才忍不住对郭达感慨一声并低语道:“此番所历凶险实多,兄弟尚能生见,俱仰殿下天命延佑啊!”

郭达翻身下马,亲自将田少安搀扶上坐骑,却又呵呵一笑:“可惜了!若真捐身于此,功爵必能更胜一阶,拙才若不趁此时势,焉能夸耀人间啊!”

彼此间熟不拘礼,田少安闻言后白了郭达一眼,继而又回指人群中的裴伷先并正色道:“一番声势造弄,这位裴君助我良多,且有机密需陈,要随我一同入见。”

郭达闻言后点点头,示意部下再牵来一匹马并将裴伷先邀请至前,与田少安一同往皇城行去。

“多谢田君仗义助我,此恩铭记不忘!”

行往皇城途中,裴伷先一再对田少安道谢。田少安闻言后摆手笑道:“此番城中应变,裴君智力助我良多,使命才能不流于潦草。我虽向殿下引见,但你究竟能否免于罪外,仍在殿下抉择。”

“这是自然、自然……”

一想到接下来便要到决定自己余生命运的时刻,裴伷先纵是智计不乏,一时间心中也是充满忐忑,满心都在思忖接下来该要如何应对,不知不觉,一行人便抵达了皇城中的政事堂。

政事堂内,李潼刚刚给张说与徐俊臣安排了各自使职,待两人暂时退出,便被告知田少安已经在堂外等候,便抬手吩咐将人召入。

田少安入堂之后,正待弯腰施礼,然而雍王已经从堂中阔行下来,拍着他的肩膀便笑语道:“田家儿郎,光耀门楣。眼下虽然还不便据实封奖,但已经可以书告父老、描漆中堂了!”

这一次神都动乱,田少安真的是给了李潼极大的惊喜,不仅仅在动乱过程中抓住时机、搞出了极大的声势,更能提前预见到一场计划之外的叛乱即将发生、让李潼能够及时返回神都,将叛贼击溃于则天门外。

叛贼有没有攻入大内宫城,所代表的意义极大。不要说眼下这种相对原始的资讯传播环境本就有利于各种谣言的滋生,哪怕后世资讯已经极为发达,仍然不乏别有用心者用什么“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惊悚标题去诋毁、破坏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与印象。

李潼之所以超格且大规模的赏赐则天门前参战诸众,其中一个考量也是为了避免相关的谣言滋生。如果有人想夸大叛军战果去制造什么唐家天命已失、中枢软弱无力的假象,那这几千受赏将士就可以证明、所谓的叛乱不过只是一小撮狂妄弱智之人搞出的一场闹剧。

就连那些参战的诸家奴仆,李潼都给予如此厚赏,那么提前预警灾祸的田少安自然功劳更大。更不要说田少安在城中弄出了不小的声势,不说活人多少,在李潼还没有回到神都前,已经给雍王营造出了极大的存在感。

类似张说等人之所以提前落注、站队雍王,多多少少应该也是受了田少安驻守履信坊西园故业这一行为的启发。如此又给了李潼一个选择,让他能够在归都伊始便能有切入点、对神都时流进行分化瓦解。

听到雍王如此称赞自己,田少安也是乐得合不拢嘴,但他也并没有将功劳完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还是从头开始,原原本本的将他返回神都后的经历讲述一番。

“入守西园故业、收拣街鼓文物,包括察发叛贼阴谋,裴伷先相助良多,殿下如此激赏,仆也实在受之有愧……”

听到田少安的禀告,李潼眉目间嘉赏之色更浓,又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入席坐定,然后才说道:“你是我门下亲使,忠勇无私,有此创建,大功应得。至于裴某人,虽参于事,智力有所捐献,这也是他的幸运。若非趁此机缘,必是刀下一鬼。后事如何,无需你再劳计,退下休养,安待功赏。”

眼见雍王殿下对裴伷先态度略有冷漠,田少安不免暗道可惜,但他该说的也已经都说了,既然雍王殿下如此吩咐,便也只能应声告退。

等到田少安退出后,李潼才吩咐将裴伷先引入堂中。裴伷先匆匆行入,不敢抬头仰望,只是顿首深拜并恭声道:“罪民裴伷先,叩见雍王殿下!”

“抬起头来。”

李潼于堂中语调冷漠地说道,等到裴伷先依言抬头,便垂眼打量片刻,对于这个比小强还要命硬的裴炎从子,他心中也是颇有好奇,只是在审视一番后却冷笑起来:“悖逆余种,确是家学不俗!你伯父幸得天皇遗命,托以周召,不思皇恩圣眷,妄拟伊霍!而今你得庐陵用作心腹,结果却悖主求活,莫非真以为宗家血肉性命,是你一门祈禳之资?”

裴伷先听到这话,霎时间额头冷汗直涌,更觉手足冰凉,肩颈一软扑倒在地,张嘴频喘数息,仿佛离水的池鱼,好一会儿才涩声道:“罪民命途乖张,虽有向阳之心,苦憾不能生于平川之地,危崖韧草、伏势蜿蜒,屈伸皆非我意,荣辱亦不由己……残喘至今,生死俱在殿下一意,死则应当,若得活,必不负……微言或不足力证,但、但……炽情难表,唯乞一活!”

第0774章 定乱须勇,国赖英主

雍王陡然间的问责,的确是出乎裴伷先的预料。他原本以为就算雍王对自己乏甚好感,但只凭他所了解的庐陵王北逃始末详情、以及回到神都后的一些智计相助,多多少少对他应稍存抚慰,但却没想到见面伊始便给他扣上了一个足以令他死无葬身之地的罪名。

堂上的李潼在听到裴伷先一番乞活言语之后,也是稍有错愕,片刻后却忍不住笑起来:“余者不论,裴某于惜命一途,确是纯人。今上不能守国,庐陵不能守节,以致内祸丛生,但宗家既然有我,便绝不容许世道强智凶横之流把持宗家人命、邪逞私欲!

裴某智力不俗,又趁邪缘深涉事中,且不以忠直得称,但我并不知你。今以死作吓,裴某不以邪功争命,唯循本性乞活。今日则天门前授首者几千之众,上至勋门巨擘,下至闾里亡命,因我一令,积骸逾丈。但好生之德,我亦有之。”

“以杀去杀、虽杀可也!殿下既持符命,合道定鼎,凡所言行,囊括宇宙。罪民生死,不出此间,所以不敢矫隐心迹,本性袒陈……”

裴伷先深拜在地,继续沉声说道。

短短一番交流,让李潼对裴伷先这个人有了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心里对裴伷先真的稍存杀意,与前事纠纷无关,纯粹是因为裴伷先这个人,让他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有心机、有手段、且底线不高。

裴炎作为宰相时,与皇太后合谋废掉了庐陵王。但裴伷先却能不受这一点前怨旧仇的困扰,成功接近庐陵王并参与密谋。普通人大概想都想不到,可裴伷先不只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足见其心机手段之不俗,这难免就让李潼联想到某个唯情活我的家伙。

但裴伷先一番行为对他终究是颇有助益,而李潼也毕竟不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嗜杀之人,他对裴伷先虽有杀意,但并不坚决,一番强言威吓,也是希望裴伷先的反应能够坚定他的杀心。

不得不说,裴伷先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智慧。在这样一番威逼之下,李潼本以为他会强申功劳、据理力争,只以人性最根本的求生欲乞活。

李潼杀杨嘉本、杀则天门前数千叛军,乃至于之后还要在城中发动血腥清洗,是因为有着足够的理由与动机,所以哪怕血流成河,也能问心无愧。

但要不要杀裴伷先,则就有种人性自我的拷问,人间万种难题,唯是心关难过,特别眼下李潼于神都城中将要拥有近乎全无节制的权力。

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潼才又开口道:“庐陵一众自山南以来谋计、行止,详细道来。”

裴伷先闻言后不敢怠慢,将思绪稍作整理,便从他蓄意接近庐陵王一家开始讲述起来。

李潼也是听得颇为认真,虽然眼下城中任事当务之急仍是平灭綦连耀叛乱,但这一场叛乱本就是从庐陵王归国一事引发出来,所以了解庐陵王归国始末对于接下来的定乱与清洗都有极大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当听到庐陵王一行抵达汝州后,庐陵王分遣嫡长子李重润前往关中,李潼的眉头顿时一皱,抬手叫停并沉声道:“重润走入关中,可有端倪能供追查?”

裴伷先闻言后便摇摇头:“罪民进谏此计,本意是抽身之想,凭此趋投殿下帐前……然当时庐陵大王追从者已经极多,唯拣亲戚几家拱从嫡息,余者俱不知其行止。”

李潼听到这话,不免又暗叹一声,裴伷先献计时当然不存什么好主意,他三叔遣出儿子的时候只怕也没有详细后计。可现在神都局面已经如此崩坏,还有接下来的河北事务,李潼短期内都很难返回关中,被送走的李重润便成了一个不小的隐患。

他有些烦躁的揉了揉眉心,只觉得他奶奶真是生多了这俩货,正经事情乏甚计谋,败坏祖业个顶个的有想法。

八百里秦川,想要把几个人搜查出来并不容易,而且李重润身份特殊且敏感,并不好大张旗鼓的进行搜索。李潼稍作沉吟后,一边示意裴伷先继续讲述,一边在纸上将此事记录下来,准备让留守关中的他长兄李光顺提高警惕并主持对李重润的搜查。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裴伷先总算讲到了在洛南香山别业庐陵王与众人分道扬镳、之后便杳无音讯。接着裴伷先便在城中与田少安汇合,后续发生的事情,李潼也已经听田少安讲述过,便不再浪费时间,示意裴伷先可以停下来了。

裴伷先的一通陈述,让李潼对于神都城的动乱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但同时也生出了极大的疑问,那就是庐陵王究竟去了哪里?

毫无疑问,庐陵王此番归国意在大位、而在正式发动之前又抛弃神都城中人事,应该是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主意。

可现在城中已经大乱,就连皇帝都被北衙军众劫走,甚至连此前的同谋部伍都正式造反了,这只小黄雀无论如何也该要动弹一下。然而直到现在,城中都全无庐陵王声迹存在。

如此诡异的局面,饶是李潼穷极思索,都完全梳理不出一个脉络出来。一个比较大的可能,就是他三叔应该也已经玩崩了。

李潼归都不久,对于城中局面掌控仍然不够全面、深入。既然没有头绪,索性不再耗费脑力的深思。

他视线重新落在了裴伷先的身上,并正色道:“好生之德,可以垂于裴某。然此前事迹,却不可凭之跃然于世。给你两个选择,或行出此门后,前尘勾销、永为黔首,或罪名实录,刑令之内领受黜陟。”

裴伷先闻言后再作长拜:“此身乖张狼狈,能活已是天恩垂怜,王道之内,荣辱俱循一途,岂敢再作私计妄图!”

听到裴伷先这一回答,李潼对他真的是生出几分欣赏,忍不住感慨道:“智力岂随年齿、势位,裴某确是命不该绝。分寸长守,世道自能容你。性命既然给我,我便笑纳。唯是此间此刻,无你出头之地。今日且赐一字,来年若能持此再献,唐家名爵,绝不薄你一人!”

说话间,他提笔缓书一个“李”字,着人递入裴伷先手中。裴伷先两手捧住雍王亲笔,霎时间已是热泪盈眶,再拜哽咽道:“罪、仆必铭记殿下恩赐,余生绝不负此恩义,必以忠勤自守、来年再拜阙下,恭乞新生!”

望着感激涕零的裴伷先,李潼心中也是颇有感触。他入世多年,特别是在执掌行台分陕之后,掌握了不小的人事权,对人才的发掘也都颇为注意,但真正让他感到惊喜的却不多。

虽然开元名相姚宋之类都在麾下,但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才能已有验证彰显,现在凡所职任虽然也尽责尽力,但不得不说距离李潼对他们各自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

像郭达之类真正的亲信,李潼也都给他们许多机会,但在才能上还是有着不小的短板,不能担当方面之用。

眼前的裴伷先,则就给了李潼不小的惊喜。抛开别的不谈,单单一番交流下来,李潼从杀意隐有到生出爱才之心,足见裴伷先之不俗。

所以他也愿意给裴伷先一个机会,对于一些让他犹豫迟疑的因素,交给时间去验证,若未来数年乃至十数年间,裴伷先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才大可用、秉性不失恪守,他自然也会不吝名爵赐给。

眼下裴伷先还是庐陵王一事中的关键证人,在结束了谈话之后,李潼便着人将之暂时收监在皇城内,明日交给张说继续进行审问。

至于眼下仍被监押在履信坊故业的李重福这个庐陵王庶长子,李潼也着令郭达即刻前往履信坊将之押入皇城中秘密安置下来。

交待完这些之后,时间也已经到了午夜时分。从前夜接到田少安的急报,一夜疾行抵达神都,接着便是则天门前一场激战,到现在一直没有合眼,李潼也是略感疲倦,便在政事堂中伏案小憩片刻。

过了一会儿,同样一身甲胄的杨思勖趋行登堂,入前低声禀告道:“禀殿下,奴向上阳宫告信,上阳宫防一切安好,食料也已经补给。皇太后陛下着奴转告殿下,一应定乱事则,殿下唯循本心,不需顾虑其他。即便、即便宗家二长仍有阻事,殿下循宜即可,纵然有伤伦情,皇太后陛下一身当之……”

“知道了!”

睡眼惺忪的李潼听到杨思勖的回禀,稍作沉默,然后才点头说道,接着又吩咐道:“回告皇太后,诸事缠身,近日不暇登殿拜望,待到乱局初定,再往请安请罪。另,明早之后,凡在驻上阳宫诸勋爵、朝士人家,悉令归邸,不得再滋扰宫苑清静!”

杨思勖闻言后便点头应是,见殿下没有了别的吩咐,便又退出、匆匆往上阳宫行去。

杨思勖离开后,李潼继续伏案浅睡,半醒半梦间,时间悄然流逝,很快东方便霞云升腾、天色破晓。

过去这一夜,神都城中仍然骚乱难免,但绝大多数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没有蔓延开来。当阳光重临大地时,满城闹乱疮痍虽然仍是触目惊心,但空旷清静的街道还是让人情绪略有安定。

这时候,雍王归都的消息已经在全城传开,偶尔纵马驰行经过的甲卒们也宣告着城中秩序业已逐渐恢复。

皇城政事堂里,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李潼也打起了精神,开始正式处理定乱事宜。首先要做的便是履行昨夜的约定,李潼亲自登上皇城端门,为巡城之后陆续返回的各营人马签署赐官的告身。

这样的场面自然是人心振奋、其乐融融,凡所受赏者无不欢欣感激、叩谢连连,端门前也不断的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这一场封赏持续的时间有点长,足足几千份告身文书,都要由雍王亲笔签署,效率自然不高。

这一点不足,对于受赏诸众而言自然算不上什么,这一次官身赐给,让他们身份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改变,哪怕等上几天几夜也不会感觉疲惫。

但端门前不断爆发出来的谢恩喝彩声,则就多多少少给一些事外之人带来不小的震撼与触动。

眼下天津桥仍被封锁着,而皇城西侧的上阳宫里则不断的有此前驻守宫苑的时流被遣出。神都城眼下的动乱自然不会维持长久,而想要参与到后续的秩序重建中来,当然要前往皇城中拜见雍王殿下,或作表态、或作献策。

可是现在端门前一群甲兵聚立,士气高昂的排队领赏,让这些时流们一时间全都无从接近雍王,各自心中也都不免杂念丛生、进退失据。

天津桥南北时流或还有困于不能入前亲近,但从昨日便进入皇城的那十几家时流门户族人们则就更感局促尴尬。眼前受赏的这些士卒们,原本是他们各家奴仆,现在统统被雍王收编且殊恩普给,只看群众欢欣鼓舞的样子,怕是早已经将他们这群故主抛在了脑后,内心里已经将雍王奉为唯一明主。

除了各自私计之外,在场也有人看出了雍王如此大张旗鼓封赏士卒的一层深意。

得列端门前观礼的朝士田归道便忍不住感叹道:“向年朝廷挟名义大者、屡有钳制雍王之举,如今朝势大崩,需仰雍王归国定乱,权柄拱手奉之,凡在朝人士俱无能之辈,所以雍王殿下并不急切于召见朝士、访问计略。今恩泽施及庶人,可知殿下胸有定计,只需扩力以用。杨嘉本所以获刑,以其昏昏、说于昭昭,确是罪有应得啊……”

田归道的感慨,李潼倒是没有听到。不过他搞出这样一个场面,也的确是有些打脸兼造势的想法,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意图,那就是拖延时间。

他现在无论声势搞的怎么漂亮,其实都有几分唱空城计的意思,硬实力不足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就算是完全收编了这一批卒伍,眼下所掌握的力量仍然不足以发动覆及全城的追查与清洗。

昨日的动乱,主要集中在皇城中,虚实如何外界并不深知。再加上街鼓震慑、夜色掩盖下的甲兵巡城,可以让他的实力不至于完全暴露出来。

可是今天天亮后,如果再没有实际的定乱举动,就会让人心生猜疑了。所以他亲临端门,一份一份的签署告身并发授,继续造势并掩饰实力的不足。

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头顶的太阳逐渐向西偏移的时候,神都城西的郊野中再次响起了马蹄奔腾之声,那是陕州的后路部队正在快速向神都城赶来。

此时,端门前将士们的封赏也已经进程过半,当后路援军旌旗已经依稀可见时,李潼终于松了一口气,起身活动一下有些酸涩的手脚,旋即便召来张说与赵长兴吩咐道:“即刻审定逆贼名录,张贴城门并诸坊之间,全城搜捕,无漏一人!敢有抵抗,就地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