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154章

作者:蓝白的天

这未来的天下,还是太子朱标的呀!

这历朝历代皇子太能干所造成的惨剧,难道还少吗?

像李世民那样夺嫡,杀兄屠弟囚父这种事情都能干的出来,难道还要在大明上演一遍吗?

当然了,这种话肯定不能当着朱元璋讲的。

吕昶虽然喜欢直言劝谏,但也不是没脑子的,满嘴乱喷。

他就直接跟朱元璋说了这辽王殿下已经二十岁了,而辽东的土地也已经打下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应该早日安排辽王殿下到封地上就藩才是啊!

吕昶这样的说法得到了朝廷不少人的支持,而胡惟庸那边的人,也是眼前一亮,把辽王殿下弄到辽东去,这可实在是太好的一个主意了。

一帮子人就跟着纷纷进言,要辽王赶紧去辽东就藩。

而朱元璋并没有做任何的表示,只说自己还会多考虑考虑,然后就让这些人回去了。

朱启从别处听闻此事之后,也是头皮发麻,胡惟庸那边自然是想把自己赶到辽东去,这样他就能够在官场上面作威作福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奈何得了他。

想法很美好,但有锦衣卫的情况下,胡惟庸的罪状只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超出了朱元璋的容忍限度,就是他的死期了。

而吕昶那边朱启是知道的,历史上吕昶的评价的,这人可是为了直言劝谏,连命都不要的狠人。

而且也确实是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多半是觉得自己这个辽王最近太活跃了,很可能有夺嫡之心,所以才想着把自己赶紧弄走,免得国家大乱吧!

出发是好的,但是朱启可不想这么早就去辽东啊,这应天府天气暖和,生活质量也很高,最主要的是安全,没有任何的战乱危险。

到了辽东,可就不一样了,那真的就是四战之地。

现在有蓝玉他们顶在辽东那边作战,朱启就更不想过去了,万一自己过去又被朱元璋任命成为什么统帅大将军统领全局,那自己可就麻烦了。

不过去不去辽东这事情,朱启也做不了主,还是朱元璋那边考虑的事情。

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也躲不过去,朱元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让朱起三月份就启程,前往辽东就翻。

朱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一脸怅然,看来现在就要去辽东了算了去辽东那边好好发展发展种田吧。

不过他就在要走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另外一个消息。

那就是朱元璋也要跟着朱启一同前往辽东,主要是去视察一下辽东的情况,这皇帝到前线去,自然需要有人在后面监国了。

太子朱标也不是第一次监国,不过太子朱标毕竟不算老练。

以前,每一次监国的时候,朱元璋都会安排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辅佐太子朱标。

只是现在,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而刘伯温的话,年纪已经非常大了。

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前段时间一直称病,就算朱元璋请过他,刘伯温也没有出山,继续当官。

若不是看在朱启的面子上,可能朱元璋都已经要出手惩罚刘伯温了。

这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都指望不上,百官们自然觉得那就是胡惟庸,胡丞相来辅佐太子朱标监国了。

但让百官们没有想到的是,皇帝接下来的命令,却让大家都傻眼了。

皇帝这一次不仅要自己前往辽东,而且命令太子朱标去凤阳祭祖。

祭祖这种事情可不是过去一趟当天就回得来的,还要在那边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沐浴斋戒好几天,乱七八糟的,下来少说也要一个多月才能返回应天府了。

有些官员就说了,这皇帝不在应天府,太子也不在应天府,这怎么行呀?还请皇帝深思啊!

不过,朱元璋决定的事情,岂是外人能够随便改变的?

朱元璋想去辽东视察情况,这是军情紧急,拖不得而祭祖的事情,也同样是紧急的事情,拖不得。

既然事情都赶到一块去了,那就安排另外一个人主持朝政就是了。

大家心里都在疑惑,这皇帝和太子都不在应天府了,那谁还能够主持朝政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胡惟庸,胡丞相啊。

那些官员们大部分都是胡惟庸的朋党,自然不会说反话,反而一个个的点头说是。

至于说那些跟胡惟庸相处不来的反对的人,也并没有被朱元璋当一回事。

胡惟庸,那边更是不用说了,当场哭的稀里哗啦,跪在地上说是要肝脑涂地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等等等等,一番话说的反正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居然能够让一个大臣主持朝政,这是什么呀?这就是对胡惟庸的莫大信任呀,大家心里面都是这样想的。

只有朱启,听说此事之后,心里呵呵一笑。

这胡惟庸,怕是真的要肝脑涂地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惟庸案拉开序幕

朱元璋走的那一天,胡惟庸舍不得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李善长已经归隐,刘伯温又称病不出来,其余的将军们,徐达不管朝政,蓝玉等人又都是胡惟庸的好友。

这胡惟庸在整个官场上,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了, 毕竟皇帝和太子都不在应天府,这官场可不就是他胡惟庸说了算了。

就连早朝的时候,那些百官们在大殿之上等候着的,也不再是皇帝,而是他这个胡惟庸胡丞相了。

就见到百官们站在殿堂之中,胡惟庸来的最迟, 从殿外大踏步的走进来,脚底下踩着的, 还是皇帝才能走的红地毯。

边上的那些官员们都看蒙了,但都不敢说什么,一个个躬着身体。

而余下那些愤恨不已的官员,则是拂袖哼了一声。

胡惟庸倒是一脸如常的表情,走到了最前面,随后转过身对着百官们说道:

“诸位臣工们,本相已经把你们的折子都看完了,今日就选几个出来说说。”

这话说的,可不就跟朱元璋皇帝平日里说的没什么差别吗?

而这胡惟庸说完之后,下面的臣工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的,一时之间也没人出来说话。

这胡惟庸又转过身,竟然直直地朝着皇帝的座位走了过去。

那些官员们看着人都傻了,好在胡惟庸并没有直接坐在皇帝的座位上。

若是如此的话,即便是跟随着胡惟庸的那些官员们,也不敢再继续跟着胡惟庸了,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

胡惟庸只是往上走了几个台阶, 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之后转过身,背着手说道:

“好了,接下来咱们就开始讨论吧……”

这些臣工们也是松了一口气,随后纷纷开始和胡惟庸讨论了起来。

而这些文人们讨论着政务的时候,却不知道边上的侍卫太监们已经是一个个的将他们盯得死死的。

这应天府之中,胡惟庸已经掌控官场,呼风唤雨,享受着权利带来的无上荣耀。

曾经的李善长也好,徐达也罢,什么人能够有自己这样的厉害呢?

胡惟庸沾沾自喜,并且还自以为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

——————

只是,胡惟庸在应天府享受着权利带来的快感的时候。

朱元璋此时正带着辽王朱启,燕王朱棣,还有太子朱标,三个儿子在应天府外面不远的凤阳县等着呢。

他们自然不是在凤阳祭祖来的,反倒像是来凤阳暂时休假,反正朱启每日累是没啥事情干的,早上起来就到朱元璋那边请个安。

然后就跟着太子朱标一起学习,其实说是学习,也就是偷懒摸鱼。

朱启那是多咸鱼的人啊, 这能让我学四书五经是不可能的呀。

他每次到了书房的时候,就说自己头疼,反正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身体就不好。

这个时候身体旧疾复发,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啊。

而太子朱标对于弟弟们也都是非常纵容和保护的,见到朱启身体不适,自然不会强迫他在书房里学习。

所以朱启每次都是到朱元璋那边打过招呼,然后再到太子朱标那边打过招呼,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

不过,朱启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也并不是对应天府发生的事情全然不顾,毕竟他是锦衣卫的头目,这锦衣卫涉及来的情报也要在朱启这边过一遍。

锦衣卫们最近也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事情,就是在应天府看那些官员们丑态百出的模样。

胡惟庸作威作福,还有那些官员们在胡惟庸的身后巴结他们的样子。

想要一个人毁灭,那就把他捧得高高的,让他先疯狂。

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差不多说的就是胡惟庸吧。

但朱启私底下想了想,胡惟庸会像今天这样如此放肆,自然是有他个人的性格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结果。

在胡惟庸看来,朱元璋这个皇帝,或许是离不开他这个千古一相胡丞相的帮助和辅佐。

但朱元璋的能力,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可以说一句很明白的话,就算没有丞相的辅佐,朱元璋一个人也能够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而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朱元璋为后世子孙奠定的繁荣昌盛的盛世基础,并不比任何一个开国之君来的要差。

而朱元璋之所以容忍胡惟庸这么多年来收揽权利,而且现在还干脆把权利都放给胡惟庸,就是想要看看胡惟庸到底能够到什么样的程度。

其背后的目的核心,便是直指建立了上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

皇帝坐国,宰相治国。

这从春秋战国以来,便实行制的制度,到了朱元璋这里,可是不能够继续容忍的。

尤其是看到那些地方送上来的奏折奏章,居然还先要给丞相过目筛选,之后才会送到自己这个皇帝眼前。

朱元璋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呢?

而想要废除宰相制度,也不是自己这个皇帝一句话就能办成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样才能减少旁人反对的意见,也同样让那些想要反对的人,知道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人已经是下了决心,要废除宰相制度了。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对抗,而胡惟庸仅仅是成为了朱元璋达成目的的一个踏脚石罢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胡惟庸,包括之前的杨宪,还有李善长,刘伯温等等,这些纵横天下的名士们。

在朱元璋的眼中,都是自己操纵的棋子。

以天下为棋盘,以能人异士为棋子。

这就是——皇帝!

朱启越是明白,朱元璋正在干的事情,心里面就对于政治朝堂这种事情,越是敬而远之。

反正自己这个一心想着咸鱼日子的小王爷,没事搞点对国家有贡献的小玩意就好了。

对于这些东西,那根本就玩不过来的,这朝堂上个个都是老奸巨滑,但是在朱元璋的手上不一样,还是要栽秧。

你说跟朱元璋面前玩政治权力之争,那真的就是找死啊!

好在他也没有野心,更没有想过要夺嫡之类的想法。

虽然已经猜到朱元璋想要干什么了,但是朱棣每次到朱启这边来,愁眉苦脸的询问,为何还不去辽东和燕云就藩的时候,朱启也都是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这朱元璋摆明了没想让自己和朱棣两兄弟这么早去就藩的意思呀。

谷錺

之所以说让自己去就藩,是为了麻痹胡惟庸,让他觉得皇帝很听他的话,对他的意见都会采纳。

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让胡惟庸一个人掌权之后,看看这朝堂上到底哪些人是跟着胡惟庸的,哪些人是保持中立,哪些人是反对胡惟庸的?

那些跟着胡惟庸的人,自然不用多说,他们的下场显而易见了。

胡惟庸一案被称为洪武四大案之一,前后历经十年之久,总共杀了三四万余人。

可想而知,因为胡惟庸而被牵扯的官员的数目该有多少?

就连洪武四大案之后的蓝玉案,也是胡惟庸这个案件后续的发展。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风平浪静的过去,只是这风平浪静之下,已经是波涛汹涌了。

锦衣卫们在不断地收集着证据,而这胡惟庸直接贪污腐败的罪证自然是没有的。

但跟随他之后的那些狐朋狗友们,想要多么干净,确是不太现实的。

这人只要有了权利,难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

要不然这贪官污吏为什么像雨后春笋一样,一茬一茬的冒出来呢。

即便朱元璋把他们剥皮抽筋做成草人,挂在官府衙门,他们每天路过都能看到那些贪官的下场,但每每到了自己的时候,别人送上来银两,他们还是照收不误。

这都是人的天性,只要有100%的利润,就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去干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