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175章

作者:蓝白的天

朱启知道老百姓们如此的热情,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但同时也非常的烦恼,那就是自己的学校,好像小了,只有300的名额。

根本就不够这些热情的老百姓啊,也没得办法,毕竟现在资源有限,而且时间又这么紧张。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300名额的学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再盲目的扩张,那建筑质量就没办法保证了,万一哪一天围墙倒塌了,砸到学生,那可就不得了的事情了。

建筑安全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不过,扩建学校的事情已经纳入到日程之中了,而考虑到后续的经费问题,朱启当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的,毕竟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怎么的也得找老爹朱元璋要一点啊!

不过想一想,老爹那边要钱,估计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还是找大哥要钱来的简单一点,朱启这样一想,赶忙就写信去送给朱标去了。

而另外一边,朱启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学校扩建的工作和设计了。

不过如果继续雇佣这些农民的话,很显然会耽误他们工作的事情。

好在最近劳动力方面并不短缺,因为战乱的缘故,从朝鲜那边跑了不少的边境百姓。

辽阳这边,他们没有田地,没法工作,本身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把他们召集起来,充当劳动力。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二方面也可以解决自己劳动力的问题。

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朱启也是立马就安排了下去。

于是乎,在别的人看起来,辽王殿下并不去多管战况或者朝堂上的事情。

反倒是成天到晚在民间跑来跑去,又是帮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减免学费,又是照顾那些受到战乱之苦的边境百姓们。

你说这种盖房子的事情,辽王殿下,明明就可以征召民夫,根本都不用花钱,就可以去盖了。

却还要花钱请那些老百姓们来干活,这不就是给老百姓们一条活路吗?

一时之间,百姓们都觉得辽王殿下这么做,就是为了民生疾苦啊。

而那些官员们更是不用说了,在辽东的官员,一下子都传开了辽王殿下爱民如子的消息。

有不少人甚至写信去应天府为辽王殿下请功。

而应天府的官场更不用说了,一听到辽王殿下的消息,大家都是很好奇。

不知道辽东那边又出了什么事情,莫非是辽王殿下又弄出了什么奇谋,让北元和高丽又倒霉了吗?

大家原本是这样想的,不过一看到具体的消息之后,一个个的都泪目了起来。

朱元璋大半夜的自己一边偷偷的抹眼泪,一边将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早晨。

立马就把辽王殿下的事迹,给在整个大臣们面前宣扬了一番。

然后让那些大臣们一定要学习辽王朱启。

更不用说那些反对藩王戍边的大臣了,这时候一个个的都低着头了。

而朱元璋更是说到你们说我的儿子不适合去戍边,现在都看看我的儿子是多么爱民如子的呀。

当然,有关于藩王戍边的事情,一直以来朝道上都有争论,自然不可能因为朱启做了一桩大好事情就给搁置下来。

但这也确确实实是朱启的一个政治资本,那就是在民间积累了声望和民心等等。

老百姓们可最喜欢听的就是这种体恤民情的事情了,那还不得使劲给你宣传宣传呀。

更何况,对象还是英雄少年辽王朱启呢。

在民间,光是以朱启为男主角的范本,就已经不下十本了,那都是最畅销的呀。

朱启这边自然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在太子朱标那边,朱标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们,一个个的都感觉到了压力,还有威胁。

虽然太子殿下一直都非常的信任自己的弟弟们,对于辽王也同样如此。

即便是身为太子党的蓝玉不止一次对朱标说过,一定要小心朱启的势力继续扩大,但朱标也只是随意的摆摆手,让蓝玉不要多想。

但那些文臣武将么实在是不能不多想啊,你看看辽王殿下现在的名望。

还有所做的那些传奇事情,已经多么恐怖了呀。

就连太子朱标都没有这么多的战功,而民心方面,现在辽王殿下,可以说,和太子朱标那是对等的了,如果再过几年,这还得了。

这万一要是陛下生了别的心思,让辽王殿下当太子可怎么办呀?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毕竟还是有的。

一时之间,不少人心中都产生了一种太子爷的地位,要被动摇的感觉。

要知道,这在洪武年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被辽王殿下硬生生的做到了。

也难怪蓝玉大将军都觉得辽王殿下是一个不得了的威胁。

而最近又听到辽王殿下,似乎写信跟太子爷请求经费,要建立什么学校,谁知道这个是学校还是武器库之类的呀?

不少人都开始了阴谋论。

要不是辽王殿下在辽东照顾百姓,传了一波好名声的话,这些太子党们现在说不得要挨个的上书弹劾辽王殿下了。

虽然他们一个个的都进入了阴谋党的模式之中,但对于朱标来说,自己的弟弟还是无偿的信任的。

对于手下的那些无端的猜测,也只是将它们压制下去,然后大笔一挥,把三弟要求的经费全都批了。

但凡是我三弟的要求,那肯定都答应啊!

朱标,心里是这样想的。

请个假,白天更新

头发都抓白了,捋一下思路,请假,白天更新

第二百章 我可以把女儿嫁给辽王啊!

朱启自然知道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肯定会批准自己经费请求的。

只是后来从锦衣卫那边听说,太子府上的不少官员,都在朱标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让太子朱标,小心自己会谋夺太子之位等等。

当然啦,自己的好大哥, 压根就没有理会这些言论,依然无条件的支持自己这个三弟。

朱启心里面感动的瞬间,其实多少也有点惶恐。

自古帝王家最是无情,有多少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

虽说在洪武年间,太子朱标的地位无可比拟,根本无人撼动。

但现在太子府上的属官竟然冒出这样的言论,那朱启免不了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外人的三言两语,就和太子大哥的关系变得恶劣起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可实在是令人心痛啊!

自己只是想躺平的咸鱼王爷而已,我不想掺和到继承大统,这样头疼的事情。

不过朱启越是不想那些人,越是觉得自己好像要去争一样,这不禁让朱启感觉到头大。

不过还是算了,自己只要在辽阳这个小地方说好,然后等着朱棣爆起成为皇帝以后,那自己这个当三哥的好日子,肯定就要来了。

当然,最好的还是朱标,别那么早的去世, 能够活到继位。

多活个几十年,这大明盛世,肯定会被历史上的盛世更加的厉害。

而当他在辽阳搞民生工程,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北元这边自然不可能让大明开心的。

虽然他们的进攻已经被大明完全的遏制了,但是明朝想要攻入草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保保虽然没有那么大本事,能够打入中原,但防守方面,还是很厉害的。

一时之间甚至都没有什么破绽,能够让明朝抓住发起第四次北伐战争。

不过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对于明朝已经是好了太多了。

不仅草原上拿下了康巴这个前线要塞,还有青海这个战略要地,在辽东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高高丽给辽王殿下弄得那些乱七八糟,毫无威胁可言了,剩下只要专心对付北元就可以了。

而而当北元和大明之间互相较量的时候,其他的草原上的部落其实也并没有空闲着,就比如说兀良哈。

光说兀良哈可能认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兀良哈还有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那就是朵颜三卫。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朵颜三卫的帮助,朱棣想要靖难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现在,兀良哈的战斗力也是极其强悍的,只是比起庞然大物一般的北元和大明来说, 还是夹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部落而已。

而兀良哈的首领,叫做阿札失里的家伙,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曾经的辽王,也算得上是元朝的皇族后裔了。

只是早在北元江河日下的时候,纳哈出盘踞辽东和辽地的时候,他的领地就已经被纳哈出给霸占了。

纳哈出美名其曰是为了抵抗欲演欲烈的农民起义和红巾军,不过实际上还是草原上蒙古部落侵占别的部落的那一个套路而已。

也就是说,兀良哈的首领阿札失里现在的地,已经被纳哈出给占领了。

阿札失里之前没有强悍的实力,领地被人占领,也只能自己认栽了。

不过现在看到纳哈出被大明打得抬不起头,阿札失里的心里难免有了点其他的想法。

至于你说自己是向北元效忠,还是皇族,不能和明朝那边接触,那可真是笑话了,阿札失里从来都不信忠君爱国这四个字。

毕竟他压根就没有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

纵观整个元朝,虽然说汉化也有,但是汉化的进度非常的缓慢不说,程度也并不是很高。

这也是元朝为什么仅仅持续不到百年就被推翻的原因之一。

而和明朝搭上关系的话,好处自然是很多的,比如说这辽东以北的辽地,说不定明朝会赏赐给自己。

那本来就是自己的土地,阿札失里还是很想从那还出手里给夺回来的。

不过,如何让明朝信任自己,那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你直接写信过去,说我要投靠明朝,希望明朝能够接纳,这肯定不太现实的。

不过,阿札失里有一个女儿,正是二八年华,青春貌美。

自古以来,想要达成同盟或者获得别人的信任,那联姻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阿札失里自己自然不可能去大明娶什么公主的,先前娶公主的事情已经让别的国家知道,大明不会那么轻易的和别人合亲的。

不过公主不能娶,自家的女儿可以嫁过去嘛!

而要说最合适嫁过去的人选,那不用说了,肯定就是辽王殿下了。

能嫁给太子朱标自然是最好的,但太子是未来的大明皇帝。

而且人还在应天府自己的,女儿过去,对于辽东这块地方,可能产生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大。

但是如果嫁给辽王殿下的话,那没事还能吹枕边风,而且可能性也更大一点,那自然是选择辽王殿下比较好。

阿札失里也并没有多想,就自己一个人定下了这个决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秘密的嫁给辽王朱启,然后绑上大明的战车。

他将此事和自己的女儿这么一说,而后也没有多想什么,就安排人去大明那边接触辽王殿下。

顺带把这个消息送去应天府给大明的皇帝,相信大明皇帝一定不会错过这个诏安自己的机会,毕竟,只要能削弱北元大明,一定不会放过的。

不过,阿札失里安排妥当一切之后,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他的女儿已经长大了,而后听到阿札失里要将自己嫁给大明的辽王朱启之后,竟然逃跑。

———————

洪武十二年,三月,辽阳。

曾经深陷战争泥潭之中的辽阳,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之后,如今已经繁荣昌盛起来。

虽说不远处的北面辽河,还有南面的铁岭城,现在都是战乱频发的边疆地带。

但仅仅与这两地相隔不到百里的辽阳,在辽王朱启的治理之下,却显得非常的安宁祥和。

毕竟有一大帮的明朝大将们,守卫在边疆防线上。

想要让北元或者是高丽的人突破防线,进入辽阳附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不要提在高丽上,已经拉起了一个傀儡的高丽王了。

而现在,高丽王的政权虽然还没有多么的强大,不过在明朝,源源不断地输血之下,已经算是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