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145章

作者:寡欢太叔

“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

“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这样的曲子,在秦淮河边的教坊司,流传甚广。歌女、舞女,坐在床边招揽客人时,都能唱上这么一嗓子。虽不解其中之意,也一样是燥人心神。

秦淮河往东,不足百步,便是一处富贵人家。

朱墙灰瓦,青苔痕上阶绿。只隔院墙去看,便知这家的不简单。透过马头墙,里头更显文章。黛瓦粉墙,墙上多带有花窗,墙上有窗,窗中有景,景中再是窗。

入浮门,只几步,便能瞧见练武的台子。许是太久未用,台子两侧,生出杂草。

其间战鼓,擂而不响。鼓身底座,生出红褐色锈迹。

那一首曲子,从练武台边传出。

李景隆,赤着上身,手中摆着女子才用的团扇。躺在椅上,脸上盖着打开的折扇,挡住太阳。

身边的侍女,细嫩的小手,在李景隆身上游荡。

从小怕痒,身上尽是痒痒肉,李景隆笑出声来,“动作大些,老爷我吃力。你再这么着,你受得了,老爷我可受不了。”

突然的坐起来,把侍女揽入怀里,“老爷我,可是出了名的定力好。你再这样,就罚你去砍柴火。”

上下其手,李景隆低吼一声,台子另一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管家刚刚露头,又赶紧缩了回去,“老爷,宫里来人了。您要不,先给撂了,出去见一见人。”

李景隆大怒,“你他娘的,坏了老子的大事!”

管家不敢多嘴,等着李景隆把衣服穿好。顺便把丢在一边的裤子递过去,“爷,您快着些,可是朴公公来的。”

手上的动作一僵,李景隆嘴里小声的嘟囔,“咋是他来了,从来他来了都不会有啥好事。”

提着裤子,跟着跑去会客厅。

老太监朴无用,轻闭双眼,双腿担在椅腿横架上。耳朵时不时的动一动,仔细去听周遭的动静。

他原本也没指望,李景隆能这么快出来见他。

一杯粗花茶,足够他喝到李景隆到会客厅来了。他们这些阉人,从来都不受文武的待见。也只有心思活泛些的,见着他们,能说上几句话。

起了脚步声,朴无用从椅子上跳下,睁开眼睛。

“老朴!”

李景隆一边系着腰带,一边笑着往前走,“嗐,来了咋不早说,我派人接你去。你来时,我正在书房,太子爷吩咐了些事。”

说着时,李景隆习惯的掏出几锭的散碎银子,“老朴,拿去吃酒。”

朴无用轻轻的一笑,抬手推开,“曹国公,杂家伺候在皇爷身边,半辈子了也没曾离开。就是收了你这银子,也没这个空,出宫吃酒去。”

把李景隆的手蜷缩着,推回李景隆的怀里,“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杂家素得岐阳王(李文忠)厚恩,您小时候,杂家还吃过您的满月酒呢。就说,咱们之间,就不必来这些黄白之物了。”

“曹国公,皇爷口谕,宣您进宫说话。”

李景隆点一点头,左右看一看,门窗合严,“老朴,你与我说实话,皇爷宣我进宫什么事。”

朴无用竖起一根手指头,“好事。”

“今早,皇爷罢了五位尚书的官。刑部刘仲质,问斩。国子监张响,抄家发配海南。詹事府全部,戴罪留任。”朴无用声音愈小。

“曹国公,您说这是不是好事。”

李景隆面露疑虑,并不说话,等着朴无用接着往下说。

“皇爷说了,这些人用着不顺心。他们压根不知道,大明朝究竟姓什么。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到头来,还不如咱的实在亲戚。”

不止一次,朱元璋都称李文忠是自己的实在亲戚。

正如此,朱元璋从来待李文忠不薄。对李景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宁河王邓愈死时,其生前所任卫国公,其子邓镇三年后,才改袭申国公。而李景隆,在李文忠死后,不过一月,便袭了曹国公一爵。

李景隆心思活泛,他转动眼珠子,“什么由头,这就杀人了?”

朴无用不紧不慢,“顶撞吴王。”

四个字,让李景隆倒吸一口凉气。他扶住旁边的几子,几乎站不稳。只顶撞,就罢了五位尚书的官。

道一声谢,李景隆匆忙就要进宫。

刚转一道院子,李景隆停住,扭头去了夫人邓氏的屋子,“听说你陪嫁里,有个西域来的夜明珠。快给我装上,我要带进宫去。”

邓氏翻了翻白眼,“我娘家给我的东西,凭啥给你。”

李景隆从后面搂住邓氏,“瞧你说的,咱俩之间,还分什么你我。快拿来,我有大用。”

按捺着心中的疑惑,邓氏推了几下没能推开,不禁问道,“说清楚,我便给你。这个珠子,可是价值连城。你若是拿出去,送给哪个相好的,那我可不准。”

李景隆强压心中的火气,“啥相好的,我这是带进宫送去给吴王。”

“宫里头啥没有,要咱们送什么。”

“妇人之见!皇爷为了给吴王出气,连罢了五位尚书。你说说,咱们回京之后,也没再去见见吴王。这个时候,咱们是皇爷的实在亲戚,哪能不送点什么过去。”

邓氏依旧不解,还是拿出钥匙给大箱子开锁,“那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夜明珠有些分量,李景隆小心翼翼的用布包好,“成了,你在家吧,我这就进宫一趟。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

刚刚转院时,李景隆突然的想到,这兴许是朱元璋要给朱允熥,培养班底了。

以蓝玉、傅友德为主的老臣们,自然是要跟着朱标的。而李景隆,正值青壮。论到底,他与朱允熥,又是表亲。如此实在的关系,李景隆自然是要为自己铺铺路了。

自己已经是没可能再升了,最多的就是哪天人没了的时候,给追封个王。

可出生没多久儿子,可是能在朱允熥身边,寻得个好的差事。最不济,也能跟着去读书。从朴无用给李景隆看的那道旨意去看,朱元璋这是怕朱标日后听信文人的不立朱允熥。

但只凭这一道旨意,朱允熥就是板上钉钉了。

如此一来,李景隆也能跟着水涨船高。这个时候,不与朱允熥多亲近亲近,更待何时呢。

想到这儿,李景隆愈发兴奋,抱紧锦盒。

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盗

一夜之间,燕王之事,诏告群臣。自此,无人再敢提藩王事。北边的边将选定,也落在了朱标的御桌上。

脑子里过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人,朱标也没能挑出个合适的。

最佳似乎就是徐达,只是徐达如今的状态,不能再有远行。平日里走几步路,都喘的不行,更别提提刀跨马,上阵杀敌了。

朱标使劲捏一捏脑门,大明朝的武将,似乎真的有些青黄不接了。

能统兵的人不少,但能入朱元璋与朱标两个人眼睛的,实在是不多。北疆边防,大同至大宁一线,上千里的路,关系着大明朝的国运。

“信国公,这些日子都干什么呢。”

朱标的脑子里,汤和的身影,一闪而过。论能力与资历,汤和确实是除徐达之后,军中威望最高的那个。若是让汤和北上,统三省之兵,似乎也是不错的。

顺喜帮着给朱标倒茶,伺候在太子身边,肚子里要装着东西,“殿下,信国公还在浙江练兵防倭寇呢。”

倭寇水患,始终是大明朝东南沿海,最头疼的问题。

对于倭寇,朝廷只可防,却剿不得,更追不得。而且,大明水师驻地固定。倭寇,又灵活机动。大明水师,被倭寇搅的是不胜其烦。

朱标点一点头,南北皆有战事。而南边不过是芥藓之疾,北边却时刻危急着国本。

“传旨下去,让信国公即日进京。告诉兵部的人,八百里加急跑过去。”

朱允熥闷声写字,朱棣的事,他也略有耳闻。他知道,到底老爷子也不忍心,对自己的儿子太过于严苛。

“殿下,曹国公到了。”

门外太监小声通报一声,朱允熥疑惑的朝外头去看,见得李景隆蠢蠢欲动的身影。

朱允熥笑一笑,“让他进来吧。”

李景隆拍了拍衣服,大步的走进来。他没穿官服,而是一身简单利落的打扮。手上提着一个礼盒,躬腰带笑的进来,“臣,曹国公、国子监祭酒、殿前军副都指挥、京师大营都指挥,参见吴王殿下。”

说的响亮,可除了国子监外,尽是虚职,手无实权。

这样的,大多就是每年领着饷。平日里,也不必李景隆出面去做什么。单单凭着他与朱元璋这一层实在亲戚的关系,就不怕有人说三道四。

朱允熥赶紧打断,“得得得,打住了。这大明朝,谁不知道你曹国公李景隆啊。”

目光落在礼盒上,盒子不大,却很精美。光是外头的打扮,就能值上不少的银子。

顺目光一看,李景隆得意起来,“殿下,臣给您带一件好东西来。”

“哦?什么好东西,拿给孤瞧瞧。”

朱允熥半前倾着身子,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看着李景隆把盒子打开。

“珊瑚?”

“殿下好眼力。”李景隆拍手称赞,“殿下,这可不是普通的珊瑚。你看这个,珊瑚碧树,周阿而生。这绿里透着红的珊瑚,可不多见。在占城,这可是国宝。”

朱允熥刚要质疑,听得李景隆这么一解释,也是明明白了几分。

细看之下,这珊瑚确实与往日里所能见到的,有所不同。珊瑚可入药,可安神明目。在太医院里,虽也金贵,却并不难寻。

只不过,禁海之后,珊瑚成了皇家专属。寻常的百姓家,是见不到的。

“你哪来的这个玩意儿。”

李景隆把珊瑚重新装在盒子里,盖子盖上,凑到朱允熥面前,“殿下,这是信国公从浙江带回来的几个人中的一位,送与臣的。”

“他送你这个做什么?”朱允熥又问。

李景隆挠一挠头,“这人犯了死罪,想用这个,给自己买一条生路。信国公不搭理他,他就找到了臣。”

朱允熥冷笑道,“怎么,没看出来,堂堂大明曹国公,还干起了这个勾当来。收人礼物,替人消灾。你说,孤是该夸你呢,还是该拿你一并问罪呢。”

“殿下恕罪,臣原本也不想理他。只是这人说,他有法子,帮咱们防着点倭寇。”

提到倭寇,朱允熥也是一脑子的无奈。打不完,又赶不跑。东南沿海,三省百姓,深受其害。

如今倭国内乱,更是没功夫,去管海外的倭寇。只是气人的是,这些倭寇抢了大明的,却用去和倭国商人,做起了生意。

“这人,犯了什么罪。”

李景隆把声音放的极低,“殿下,这人本是崖山之后。家里先人跳海求生,遇上一个小岛。几世下来,他们就靠着打劫往来商船为生。平日里,也能帮着打打倭寇。”

东南沿海三省周围,一直海盗猖獗。除去倭寇之外,还有不少的汉民海盗。他们这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上讨生活的人,大多是彪悍之辈。

朱允熥继续说道,“海盗,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这句话,更多的是在引着李景隆继续往下说。不得不承认的是,朱允熥多少有些被李景隆的话,给吸引了。

他记得,朱棣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得杀几个大臣,也要让马三保下西洋。

虽然众说纷纭,也有认为这是朱棣为了探寻朱允炆的下落。但朱允熥,可不这么觉得。

已经即位了的朱棣,即便再找到朱允炆,又有何用。难不成,朱棣还会退下来。再者而言,那一天皇城的大火,除非是上天入地。否则,朱允炆根本跑不出去。

所以,朱允熥知道,朱棣派马三保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再者是扩大朝贡贸易。

为自己不伦登基,做上几件大事。

“所以,这不就是想让殿下您,去皇爷那儿求个恩典。”李景隆越说越精神,“殿下,臣还以为。有这个海盗,咱们大明朝,那可就能在海上更进一步了。”

朱允熥憋着笑,斜眼去看李景隆,“皇爷爷下旨禁海,到了你这儿,就不承认了?”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话,让朱允熥颇为心动。

又或许是执拗于那一口气,朱允熥就想比朱棣,走的更远。

李景隆有些沮丧,正要把说到嘴边的话给收回来时。却听到朱允熥又说道,“把这个海盗,带过来,让孤瞧瞧。”

第一百八十章 李景隆与金豆子

得了准许,李景隆立刻就笑出声来。

那一把的珊瑚,李景隆着实是喜欢。如此的品相,放在各处,都是极为难得的。况且。这样的珊瑚,在占城,被称之为国宝。

赵宋理宗时,宋理宗寿辰,那时的占城国王,就是上贡的这一把珊瑚。

色彩鲜艳,其中剔透。宋理宗也是赞不绝口,收入深宫之中。直至崖山海战,张世杰带着宫中珍宝,连同小皇帝,一块儿跳进海里。其中,就有这一把占城上贡而来的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