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283章

作者:寡欢太叔

宫内,就只剩下几个女眷与宫女。

见信国公夫人还是不说话,马皇后微微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对方的表情。渐渐的,心中生起不悦,“信国公呢,我听说他没上朝,也没在家里。”

“他去景仁宫去了。”信国公夫人回答道。

“去景仁宫做什么!”

“他想去找太子,可太子不见他,只得见了吴王。”

马皇后动作僵住,良久,抬起的手臂才慢慢的放下。微微有些怔神,“得亏皇上是重八,太子是标儿。换做其他历朝历代,这可都是杀头的大罪啊。”

“汤和手上的兵符还没交吧,这个时候,他怎么敢去见太子的。”

骂完了,马皇后反倒是安心下来,“罢了罢了,既然已经是去了,那就罢了吧。太子没见着,那吴王怎么吩咐的。”

信国公夫人摇一摇头,“臣妾不知,臣妾只听是,入宫求一个恩典。臣妾一个妇人,拦他不得,只能任他去了。在家里,臣妾六神无主,只能进宫来,找皇后娘娘您,求个主意。”

“恩典。”马皇后重复着这两个字,“陛下他,最厌的就是这两个字。”

“汤和年纪不小了,跟在陛下身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还如此不谨慎。做起事情,像孩子似的,还这么孩子气,”

马皇后站起来,盯着一处发呆。

突然问道,“静儿,朝会散了没。”

第三百八十一章 规矩不可破

第381章 规矩不可破

“玉儿,朝会散了没。”

梁国公夫人与宋国公夫人,一齐的抬头,互相看上一眼。

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她们的这位皇后娘娘,又要去救人了。

被马皇后救出,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出来的,少说也得几十人。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得马皇后成就了一番佳话。

玉儿看一眼天边,“钟还没敲...”

再看一眼天上的太阳,玉儿继续说道,“可瞧着时辰,朝会也应该是散了。可钟未敲,吴王又回了景仁宫。怕是陛下,又在奉天殿,与大臣们说着话呢。”

寻常的日子里,朝会散了后。

朱元璋会习惯的叫上几个人,再来一场小朝会。

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很久。

马皇后听了,心里合计着,“走,去景仁宫瞧瞧。再让太子,也一并到景仁宫来。让太子一人过来,别什么闲杂人等的,都跟着一块儿过来。”

坤宁宫与景仁宫不远,中间隔着一道荷花池。

踩过荷花池,就能看到景仁宫翘起的飞檐。几只鸟被吓着,惊而飞走。

“娘娘。”太监们行礼。

马皇后推开门,扫视一圈,“吴王与信国公呢,是不是在这儿呢。通报一声,就说本宫到了。”

不多时,朱允熥并着汤和,一块儿从屋里出来。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轮到汤和时,汤和苦着脸,心中忐忑不安。

从马皇后的脸色来看,再看自家夫人的脸色。汤和心底,已经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即使心有芥蒂,汤和仍然不敢对马皇后怠慢。

“臣,参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顿住脚,憋住气,“鼎臣,你糊涂啊!你遇着陛下,比我还要早。陛下什么脾气,你应该是清楚的呀。他吃软不吃硬,你非得在这个时候,与他犟着来?”

汤和一时语塞,“臣...”

“臣只是想给儿孙,寻一个出路。”

“你要什么出路!”马皇后厉声喝问,“他们都是功臣之后,大明朝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汤和别过脸去,声音不大,“臣老了,打不了几年仗了。说不准,明天就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臣这个信国公,只臣这一代。可到了臣那不争气的儿孙,臣又该如何,保着他们的富贵。”

“说是无私心,那是假的。臣打了一辈子的仗,忙活了这一辈子。临了,又接管了大明水师。臣不就是盼着,惠及儿孙这一天嘛。”

一段话,说的马皇后哑口无言。

现如今的大明朝,当朝国公,只有一半可以世袭。

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梁国公蓝玉、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等几位国公,皆不可世袭。

或者,子孙再立新功,等着皇帝封赏。

“先起来说话吧。”

汤和起身,自知理亏,有些不敢去看马皇后。

先前,汤和与朱允熥说话时,就说清了来意。只是,朱允熥的模棱两可,让汤和更加不安起来。

“熥儿,你说呢。”

朱允熥直接开口回答,“皇祖母,皇爷爷定下的规矩不可破。”

第三百八十二章 恳求

第382章 恳求

规矩不可破。

汤和脸色一变,久久也没能恢复过来。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允熥,对视之后,只得低下头,思绪万千。

结果,事情自然是又转到了朱元璋这边。

刚刚下了廷议之后,本就有些气结,听到这事,朱元璋更是起了一肚子的火。

“标儿,这些日子,一直都是你在监国。你来说说,汤和这事儿,应该咋弄。不可一世的胡惟庸,咱都给他治的服服帖帖的,更别说一个汤和了。”

“咱刚打仗时,那时候咱没人用,都是汤和帮着咱冲锋陷阵。要不是看在这一层,他这个性子,咱指定要砍他八回。他汤瘸子以为自己是天皇老子,还他娘的耍孩子气,咱就不吃这套。”

撒了气,朱元璋语气也变得和缓许多,“不过,你手上要有个准头。他毕竟,也是跟着咱从泥地里滚过来的,别太重了。”

朱元璋变得有些惆怅,“吴王在那边是吧,他咋说。”

大狗不动声色,眼睛一瞥,悠悠开口,“皇后娘娘也问吴王的意思,吴王说,皇爷您定下的规矩,不可破。该如何就是如何,一切按着朝廷的律法来。”

这话说的,着实是说到朱元璋的心坎儿里去了。

真的要罚汤和,朱元璋指定要难做些。毕竟,汤和又与旁人不同。相比之下,在强盛时投奔来的,总是要比在没落时投奔来的,要显得没那么让人心生愧疚。

该罚,只是朱元璋不想开这个口。

“这说的好。”

朱元璋不由赞叹道,“朝廷的规矩,就是规矩。有句话叫啥,无规矩不成方圆。个个的,都破了规矩,咱大明朝成啥了。”

这么一说,基本是给事情定了性。

汤和所想的,为子孙谋一份荫福,这真的只是想一想了。

“去,把吴王叫来,咱要好好听他说说。”朱元璋掩饰不住心头的激动,拍手叫好。

到奉天殿时,朱允熥与汤和是一块儿来的。

汤和面露沮丧之色,走路时,也有些魂不守舍。临近奉天殿时,汤和拉了拉朱允熥的衣袖,“三爷,老臣有个不情之请。”

朱允熥停下脚步,回头去看,“信国公,您说就是了。”

看着朱允熥稚嫩的面庞,汤和深叹一口气,“老臣老了,却也想留着那一分薄面。老臣恳请三爷您,在皇爷那儿,多多为臣留言几句。臣已经是惹了皇爷不悦,若是再有什么,臣恐怕是吃罪不起啊。”

听着这话,朱允熥不由得看一眼汤和,面如常色,“信国公,您放心吧。孤心里头,有数。”

就事论事而言,朱允熥也不想让汤和过于的难堪。

而且,汤和与朱元璋,多年的情谊。虽说身份不同,君臣有别。但当年汤和老母亲的一饼之恩,朱家怎么也不能忘。

汤和心中叹气,他竟被一个小辈给拿捏了。

偏偏这个小辈,他还没法动怒。

“既然如此,老臣在此多谢三爷了。”

朱允熥动了动嘴,终究是没能说出话来。拉住汤和的袖子,一块儿进奉天殿。

第三百八十三章 雄鹰、雏鸟

第383章 雄鹰、雏鸟

奉天殿的正中央,摆着一条长案。

长案之上,香炉各二,左右分放。当中,却是一尊石佛。

几炷香燃尽,奉天殿内,已经是青烟弥漫。站在门口,汤和甚至有些看不清几步之外,朱元璋的脸。

“臣...”正要说话时,却被打断。

朱元璋站起来,手指着那一尊石佛,“鼎臣啊,你还记得这尊石佛不。”

汤和答道,“记得,这是洪武十年时,皇爷您五十大寿。臣从爪哇国商人那里购得,送给皇爷您的寿礼。臣当时说,此佛面态可掬,单脚高抬,天下独此一尊。”

这尊石佛,是汤和花了不少的银子,从爪哇国商人那里买来的。

因其有欺佛之相,汤和犹豫再三,才送去给朱元璋。最主要的是,这种天下独一份的东西,汤和实在是不敢留在自己身边。

“摔了它。”朱元璋下令道。

众人一愣,就连朱允熥也有些错愕。

大狗没有丝毫的犹豫,拿起石佛,重重的摔在地上。

佛头与佛身的连接处,最为脆弱,也被摔了个粉碎。佛头与佛身,各置于一处。

汤和不敢大喘气,两条腿一软,跪在地上,任凭朱元璋发落。

将地上的碎屑,踢到一边,朱元璋蹲在汤和面前,语气反而轻松起来,“鼎臣啊,咱就是把朝廷上的人都杀了,咱也不会杀你。你娘,当初给咱一块饼子,咱就许你泼天的富贵。”

事实上,对于朱元璋说的话,朱允熥并不感到意外。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并不是洪武二十六、二十七那时候。现在,即便再大的怨气,也得想着法,给自己的儿子孙子,留下些治国的良臣,还有能撑起大明朝的国柱。

杀光,是不可能的。

万一,儿孙要用到时,无人可用怎么办。

朱元璋重新站起来,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面带微笑,“吴王秉持国法,朕心甚慰。赏...”

顿了顿,朱元璋脑子里冒出一样东西,“赏吴王太子幼时穿过的那件,红色三龙花袍,给吴王穿上。”

朱允熥受宠若惊,这件衣服,可是朱标幼时,穿着参加的开国祭天大典。

“大孙,你说说,这个国法,该如何秉持。”

这回,朱允熥不去看全身不自在的汤和,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皇爷爷,信国公之子,未立寸功。若是封赏,恐难服天下人。”

“消息传出,那些在战场上战死、负伤的将士们,朝廷有何脸面去面对他们。因此,孙儿以为,大明的爵位,应当是用军功来换的,而不是世袭得来的。”

“只有如此,大明将士,才能更大程度避免冗官、冗兵。最后以至于,倾全国之力,而养不起一省之兵。”

迎着朱元璋的目光,朱允熥更加坚定,“先前,皇爷爷您与孙儿说了藩王。”

“孙儿还以为,大明藩王,也应当如此。王生公,公生侯,侯生伯,再是子、男,以此类推。即便是皇爷爷您的子孙,也应当扛起守土拓疆的重任。”

“朱家的儿郎,应当是战场上的雄鹰,而不是窝在家里等着被喂食的雏鸟。”

第三百八十四章 精明的小胖子

第384章 精明的小胖子

“老四,老四!别他娘的藏了,冒个头出来,宫里头出大事了。你再不出来,你可就得被你宝贝侄子,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