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81章

作者:寡欢太叔

他很难将这样的朱标,与“仁”字联系在一起。

从胡惟庸案之后,空印案,再有郭桓被问斩,整个福建都没几个逃过去。这三案,虽然都是朱元璋下的旨意。但其中,又都有朱标的影子。

怪不得有人这么说,“杀起人来,太子可不比皇上心软。”

李如锦擦一擦额头上的汗,咽口水都有些费劲,自言自语,“要不说人家是父子呢,我就说嘛,皇上如此威武,太子又怎么会不一样。”

礼部堂院,李如锦先一步进来,周围的使臣,第一时间围上来。

李如锦清了清嗓子,“皇上有旨,宣各国王子、使臣觐见。”

各国王子、使臣们,跟着长角的声音,走进奉天殿。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他们还是感慨于大明国力强盛。

“跪!”

冰冷的字,从朱标口中说出。

略微的迟疑,各国王子、使臣齐刷刷的跪下。只有倭国和高丽(朝鲜)的使臣,直愣愣的站着。

片刻,高丽(朝鲜)使臣,也慌慌张张的跪下。

他刚刚与朱元璋对视,目光撞在一起,浓浓的杀意,吓得高丽(朝鲜)使臣双腿一软,怎么也站不住。

“咱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高丽(朝鲜)使臣抬头,大声回答,“回大明皇帝陛下,我叫朴一国。”

朱元璋轻轻笑道,“不错,这名字挺好。咱身边有个太监,也姓朴,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你本家呢。”

高丽(朝鲜)使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不敢反驳。

再看倭国使臣时,已经有些微微动怒的朱元璋,眯起眼睛,“前些日子,就是你派的人,跟着咱大孙走,还带着刀。咱问你,你是想干啥。”

这话一出,使臣中一下子炸开了锅。

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大明朝廷,会突然的发难。

“诸位来的路上,可有遇到什么难处。咱听说,你们中有的人,船还没到松江府呢,就被给劫了。”

这是询问,朱元璋目光却一直盯着倭国的使臣。

“这倭寇,可真是了不得。倭寇不把你们放在眼里,也不把大明放在眼里。咱寻思着,咱能灭了蒙古铁骑,那总不能不如忽必烈吧。”

倭国使臣还没来得及说话,朱元璋又看向唐铎,“兵部,把汤和的折子,给递上来。咱就是要瞧一瞧,这倭寇,咋就这么大能耐呢。”

唐铎上前,把折子送上去,清一清嗓子,“皇爷、太子,诸位大人。”

“信国公来报,倭寇入定海、昌国、松门、金乡。俘大明男女千人,钱财无数。信国公下令追击,却遇倭国使臣,拦住信国公的水师。”

倭国使臣脸色大变,“这不可能!”

朱元璋冷笑,“还有啥,都一并给送上来。”

第一百零七章 发难

烧了近两天,朱允熥才渐渐的转好。全身,除了有些发烫的额头,别的地方就很凉。

宫女们,轮流给朱允熥换上毛巾,一连十几个时辰。

太子妃常氏,早就已经哭成了泪人。越是这个时候,她就越是没了主意。常氏坐在床边,眼眶通红,死死的抓着朱允熥的手。

“娘...”朱允熥叫了一声。

常氏连忙站起来,“熥儿,娘在呢,你吓死娘了。”

朱允熥有些费力的睁开眼睛,周围有些花虚。晃一晃脑袋,才能看清常氏的脸,“娘,孩儿想喝水。”

“好好好,娘去倒水。”常氏忙不迭的站起来,走路有些漂浮。

失去了长子之后,常氏视朱允熥为掌上明珠。生朱允熥时,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怀上龙种。

但现在的朱允熥,就是常氏全部的念想,常家全部的希望。

“妹,咋样了。”常茂一直守在门外,几天也没离开。他不能进去,就只能扒着窗户在外头等。

严冬,到了晚上,常茂冻得上蹿下跳。一连几天,他都没怎么合眼。

常氏抹着眼泪,“熥儿要喝水。”

常茂一愣,“那快去倒水啊,别愣着了。”

一杯水下肚,朱允熥好受许多。虽然还是有些晕乎乎的,却也能走路了。

“皇爷爷呢。”

宫女给朱允熥擦拭着身子,朱允熥四处去看,没见着朱元璋的身影,心里顿时有些不安。

虽然说,自己难受好几天,意识却还算清醒。

这几日,朱元璋只要无事,就会过来。而今天,天亮这么久,也没见到朱元璋。

“三爷,皇爷早上去了朝会,还没回来呢。要不,您在这儿等等。前面散了朝,臣立刻带您去见皇爷。”常家主事人,虽然已经不是常茂。但常茂,对于朝会依然十分熟悉。

朱允熥坐起,“你跟着孤,出去走一走。”

在床上躺了好些天,身子骨总是有些不得劲儿。现在能动弹了,朱允熥也想着活动活动筋骨。

听了这话,常茂瞅了瞅朱允熥,又瞥了眼常氏。

“成,臣陪您出去走走。”

永安宫后头,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中除了两块菜地,一座小亭,就是一条小路,通往坤宁宫。

常茂搀着朱允熥,踩在小路上。

“三爷,要不让臣背着您吧。这大病初愈的,您还是得小心着自个儿的身子。”常茂放低声音,“三爷,太子妃在后头兵远远的跟着呢。”

扭头去看时,常氏带着几个宫女,远远跟在十步之外。

朱允熥鼻子发酸,“舅舅。”

常茂心中一喜,连忙答应着,“三爷,臣在呢,您说,臣听着。”

两人坐在亭中,朱允熥心事有些重,“舅舅,这几日,前朝有没有什么动静。尤其是兵部,往年这个时候。各国来使,倭寇总要打劫一番。倭寇打劫来使,咱们大明沿海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常茂是武将出身,曾跟着自己的老爹,南征北战。

说到底,常家的开国公,一半是他挣来的。另一半,则是常遇春留下的。

“三爷,皇爷下旨,沿海百姓,内迁十里,谨防倭寇。浙江、福建两省,加强海防。一有海警,信国公的大明水师,就能杀过去。”

朱允熥摇摇头,“内迁十里?这是谁的主意,沿海百姓世代靠海而生。让他们离开了大海,这不是绝了百姓的生路。”

洪武二十二年,福建民变。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儿,却真的能够反应百姓对迁海的反对。

渔民依海而生,让他们离了大海,改而种地。

常茂没想到,朱允熥会是这么大的反应,“三爷,这是刚刚拟旨,还没发呢。户部、礼部给的折子,发去各部议审了。”

朱允熥想了想,连忙说道,“舅舅,常家赶紧上折子。就算皇爷爷不准,那也要拖着,千万不能让这道旨意发出去。迁海,万万使不得。”

二十二年、二十五年,福建两次民变。朝廷派兵征剿,平息民变。

开始,朱允熥也觉得,朱元璋做的不错。

但渐渐的,朱允熥就察觉,一丝异样。剿民之后,倭寇之患不断。虽然不喜朱棣,但朱允熥还是承认永乐一朝,国力之强盛。

强如永乐,却也拿倭寇没太多的办法。

倭寇侵扰,百姓生变。

朝廷却发兵剿民,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而且,朱允熥清楚的记得。

二十五年之后,山东、直隶、北平、辽东,倭寇锐减。几乎所有的倭寇,都去了浙江与福建两省。

这与二十五年的朝鲜李氏建国,归顺大明,密不可分。

常茂眼睛瞪得很大,发往各部审议的事,基本上就是敲定了的。这个时候,上书朱元璋,无异于否定朱元璋。

不过,咬咬牙,常茂还是答应,“是,臣知道了。待会,等常升下朝,臣就让他写折子。”

朱允熥笑着安慰常茂,“你不必紧张,皇爷爷问起,你们实话实说,告诉皇爷爷这是孤的意思就是了。只是,你们得陈述利害,要让皇爷爷知道其中的利弊。”

“还有,你现在能把信,传进前朝吗。”

常茂肯定的点头,“能。”

“那成,你让人把信,带进去。让开国公,去问问高丽(朝鲜)使臣,他们的李氏之乱,平息了没。再告诉他们,李氏能帮着大明朝打倭寇,大明朝就能帮着他们建国。”

“高丽(朝鲜)李氏,他们能帮着咱们打倭寇?而且,兵部也没消息,李氏作乱了。”

朱允熥一双眼睛,盯着前方,“没错的,你报过去就是了。”

“那三爷,无论帮高丽(朝鲜)还是李氏,咱们都得出兵。皇爷若是问起,有谁可带兵,这臣觉得,没人合适啊。”

朱允熥竖起四根手指头,“有啊,燕王带兵。皇爷爷放心,他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常森在北平,还能给常家,再挣一份军功。”

常茂大喜,“殿下于常家大恩,常家没齿不忘。”

第一百零六章 倭乱

大明建国之后,周围各个外蕃之国,纷纷送来国书,与大明交好,他们或多或少,被蒙古铁骑征服过。而打败蒙古铁骑的大明,他们更不好惹。

独独高丽(朝鲜)与倭国,对大明态度暧昧,始终都是不温不火。

他们假意臣服大明,以大明为宗主国,时代送礼,接受大明的册封,高丽(朝鲜)则暗地里背通蒙古。

而倭国,更是有着资助倭寇。

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因其灵活机动,抢一处就跑,打一处就散,从不久留。

相对的,大明水师就显得笨重许多。因此,大明水师在海上,对倭寇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在倭寇上岸时,逮住倭寇,狠狠地杀。

信国公汤和曾有一条著名的封赏:知倭奴所踪,赏银百两;擒杀倭寇,赏金百两。

“倭国每年,都有遣使。他们的传统,便是带刀觐见。每年都是如此,臣不好多说。他们的天皇、将军...”

朱元璋停住脚步,面露不悦,“他们是个天皇,那咱是什么。怎么,照你这么说,咱这个大明皇帝,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倭国!”

“臣不敢。”新任礼部尚书李如锦刚刚年满四十岁,开始时血气方刚。

进了官场之后,渐渐的,也变的小心谨慎起来。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朱元璋身边,更是不敢有半点的马虎。

“咱觉着,你可就是这个意思。在咱面前,去说别人的天皇如何如何。李如锦,你有几颗脑袋,够咱砍的!”朱元璋如同看死人一样,看着李如锦。

李如锦整个人,就如同虚脱了一样,全身无力。

朱标见状,开口劝道,“父皇,这礼部也只是说说倭国的实情而已。那种弹丸小国,也敢自称天皇,确实自不量力。可这也不是礼部能给定下的,父皇您还息怒。”

老爷子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挑一挑眉毛。

自打朱标出生起,朱元璋就一直把朱标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到了近几年,朱元璋甚至逐步的把朝廷之事,交给朱标去处理。

虽然这个儿子,确实十分优秀,大有明君的样子。

但有一点,朱元璋始终不是十分满意。那就是朱标心中的这个“仁”字,分量似乎太重了。

“标儿,有句话,你给咱记住喽。”

“这坐天下,宁可杀错了,也不可杀漏了!”

李如锦差点晕过去,不停的磕头,“陛下,臣知罪了,臣知罪了。”

朱标踢了一脚,“还不快谢不杀之恩。”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瞧着朱元璋走远,朱标收住脸上的笑意,冷声问道,“孤问你,这倭人,除了跟着吴王,还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孤告诉你,无论他们干了什么,礼部和锦衣卫,都必须第一时间知道。”

“你们要是做不到,朝廷要你这个礼部尚书,又有什么用!陛下说的不错,不该留的人,就别留了,耳根子也能清净些。”

“陛下怪罪下来,你李如锦的脑袋,加上整个礼部的脑袋,都不够砍的。待会儿,到了地方,人放机灵点。想留着你这颗脑袋,就别想着替倭人说话!”

这是李如锦第一次和朱标面对面说话,也是李如锦第一次听到朱标的这种语气。

他很难将这样的朱标,与“仁”字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