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248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这两年虽然也先后挖出来了十几个逃回的旗丁,但关内四城惨败的事情还是传扬了开去。

  如今张佑也出现在了辽镇,一旦这个消息传播开,后金民间的恐惧将会被不断放大。

  济尔哈朗说的很有道理,多次大败让旗丁们对辽右已经产生了恐惧,现在需要的也许不是对阵辽右的胜利,但至少是能和他们抗衡。

  即使又败了,但至少不能象前几次那样全军尽墨,至少要让旗丁们看到,大金只要坚持还是能挡住来犯的兵马的。

  “好吧,就依你说的,不过算了,我写个手令你拿去给岳托,然后你们再一起入宫一趟。”

  “谢大汗!”济尔哈朗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起身倒退着走到门槛边,这才转身出去。

  下午得到的消息,后金各贵人议定了章程后就各自回到府邸张罗兵马。

  “十四哥,咱们的白甲兵要派去多少?”

  “多铎你是个傻子吗,这样的时候了还派什么白甲?”

  哆尔惃的宅子里,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坐在了一起。

  阿济格原本才镶白旗的旗主,但因为太嚣张被四大贝勒给夺了旗主的位置,现在是镶白旗的小旗主。

  多铎才满十七岁,自幼就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成天就知道昏玩,人稀里糊涂的。

  就是这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之间也并不太平,阿济格不忿旗主之位被夺,但多铎和正白旗一向又以哆尔惃为马首是瞻。

  听到多铎傻乎乎的问哆尔惃问题,阿济格生气的顶了回去。

  “你……”

  “十五弟不要动怒,十二哥说的可没错,这时节咱们的精锐旗丁一个都不能动。”

  建奴贵人之间很少讲什么亲情,多铎贵为正白旗原正黄旗旗主,地位是要比哥哥阿济格高的。

  但阿济格自持是兄长,原来也是镶白旗的旗主,只不过是被四大贝勒给暗害了,对多铎可没什么敬意,一向是想骂就骂。

  两兄弟一个呆一个莽,卡在中间的哆尔惃只好常常做和事佬。

  “不派旗丁,难道派阿哈、尼堪,那还打个什么鸟仗?”

  阿哈是抬了旗的汉人旗丁,有自己的土地,但在八旗里还是奴隶一般的存在,尼堪就更不堪了,是俘虏或掳掠回来没有任何自由的奴隶。

  “本来打的就是鸟仗,都这时候了还不赶紧走,还要派精兵去送死,也不知道老八的脑瓜子是怎么想的。”

  听到多铎幼稚的问题,哆尔惃心里也烦躁的很,这些年来他经常私下派使者去辽右。

  多多少少也探知了一点辽右的军情,但这些事他谁也没告诉,因为私下派使者的不止他,据他手下的奴才说,代善和阿敏也在往那边派人。

  “那五百兵丁怎么办?”

  听到多铎还傻乎乎问哆尔惃就气不打一处来。

  “抓些阿哈、尼堪,派个平时不怎么得力的佐领不就完了,你仓库里没有朽坏的兵甲吗,发给他们不就得了?”

  “啊,这?”

  “嘿,还是老十四你脑瓜子好使,就这么办!”

  看见还在发呆的多铎,阿济格一派大腿就站了起来,瞥眼敲了多铎一眼,转身就出去了。

  清早什阳城的大校场里吹响了长号,看到四千余“大金精锐”以及差不多人数的辅兵鸦雀无声的肃立着,黄台吉的鼻子都差点气歪。

  两黄旗里他直属的正黄旗是真的派出了精锐,他自掌的九十白甲被派出了三十个,其余也都是百战余生的甲兵。

  豪格的镶黄旗也不差,出了二十个白甲,岳托昨晚在宫里和他聊到了半夜,这次带了五十个镶红旗白甲出战。

  正红旗、两蓝旗虽然差了意思,但二十个白甲和甲兵也不少,虽然甲兵里看着有些上了点岁数的,但也是正经旗丁。

  可当他看到两白旗“精锐”时眼睛都要瞎了,除了领兵的佐领带着六个白甲,还有两个白甲外面罩着的皮甲上居然有几个大窟窿,看着样貌就是阿哈。

  这还都算了,可剩下的甲兵都是怎么回事?

  不说刀枪了,居然有几个拿着木质的粪叉!

  黄台吉气急,转头就狠狠的瞪向哆尔惃三兄弟,可三人一副全无所谓的样子,要不是忍着,怕就要笑出声来。

  三兄弟如此做派,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则瞪着眼睛大张着嘴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岳托、济尔哈朗难过的闭上眼睛,转开原本对着校场的头脸。

  压住想要发飙的怒火,黄台吉眯着眼睛深深呼吸了几下,然后向着校场抬起了右手。

  “出征!征”

  这不是计较的时候,看看其他三大贝勒的样子吧,一旦忍不住发作了起来,那三人绝对会提议重新甄选兵马,再闹下去可能连其他三旗的精锐也要和两白旗一般了。

  到时候岳托还愿不愿领兵都是两说,作为大汗,这样的时候他是不能亲征的,难道还能派豪格去不成?

  沙岭墩之战丝毫没有掀起什么波澜,面对全员燧发枪的运河军团,原本岳托带领的精锐是可以一战的。

  因为要急行军,张佑放弃了重炮和臼炮,只带了百余门三斤炮和一个人就能扛着跑的散弹炮。

  可镶红旗和两黄旗的兵丁才刚和敌军面对,对方才打放了两次火炮,两白旗的军兵就在佐领的带领下逃跑了。

  两白旗一逃跑,两蓝旗和正红旗的佐领也带着兵马跟着跑了,战场上的八旗“精锐”顿时跑了五旗,这还打个鸟!

  看到这样的情形岳托也失了锐气,他就这么眼见着济尔哈朗带着十几个和他一起从关内逃回来的白甲催马向敌阵冲了过去。

  建奴临阵逃跑也完全出乎了张佑的预料,朱樉让他带着的一万五千官兵里步兵占了多数,骑兵只有三千人。

  因为要围城,用步炮结合的效果比骑兵好的多,看着乌泱泱的八千多建奴兵马,在他的认知里这支敌军必然是精兵.

第501章 入宫议事的信号

  不论怎么说,什阳也是后金国的都城,被人奇袭总是要派精锐来先探探虚实的吧?

  张佑面对八千建奴,排出了谨慎的步兵大抢阵,他想在这里狠狠再给建奴一个深刻的教训,骑兵被他安排在了侧后,以便保护步兵的两翼。

  可建奴这么一逃跑,完全打乱朱樉跟他的战术部署,等步兵们用燧发枪尽数击倒了冲阵的十几骑建奴时他才回过了神来。

  等他命令骑兵追击时,原本冲在最前面的镶红旗所部骑兵也已经完成了转向。

  追吧,骑兵能逃,但不是还有一半看起来象是辅兵的步卒嘛!

  傍晚,什阳城的汗宫里响起了钟声,这是后金紧急召集贵人们入宫议事的信号。

  这一次就不只是旗主了,所有在城里的固山额真、梅勒额真、佐领等贵人全部都要进宫议事。

  沙岭墩兵败的消息几乎整个什阳城都已经知道,可城里的旗人们却并不惊慌。

  野战打不过辽右兵马早都不稀奇了,可这什阳城不是还有厚重的城墙吗?

  明军也是野战打不过大金,可大金不也拿重兵驻防的坚城没什么办法?

  袁崇焕会用大炮守城,大金国也学会了,自努尔哈赤时代起,但凡俘获的大炮也都被旗丁们带了回来,什阳城头的火炮也不下百门。

  可汗宫这时候急招贵人们议事算是个什么事?这在大金国可是头一回。

  东路军攻克凤凰城一路奔什阳而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黄台吉收到信报就知道真的大事不妙了。

  一路兵马过来还能说是偷袭,但现在得到的消息,辽右那边至少派了三路兵马进入大金国境内。

  这样的兵力部署和阵势就不能用偷袭来解释了,这是想一举覆灭大金国吗?

  贵人们进到汗宫大殿时才发现,各旗主们早就坐在了殿中。

  想想也是,败军下午被追赶着逃回了城池,那辽右兵马也没有逼迫过甚,而是在里城池外十里的地方停驻了下来。

  野战败给辽右早也不是新闻,虽然兵败,但汗王和旗主们总要议一下应对的。

  “拜见大汗及诸贝勒!”

  看着甩着箭袖扎下去的诸人,黄台吉感慨万千。

  这里面除了梅勒额真、佐领,还有十几个固山额真,两年前,这些固山额真还是能参加八旗会议的。

  自从关内兵马被全歼后,代善等人要求恢复四大贝勒议事被他拒绝,但原来固山额真能参与八旗议事的制度也被他们给否了。

  现在的八旗议事就真的只有八旗的大小贝勒能参加了,八旗里有五旗和皇太极顶牛,岳托还渐渐的不说话了。

  原本其实也是这样的形势,但还有小旗主和固山额真能帮着他。

  现在就只有他两父子硬抗其他五旗,偏偏豪格还是个小辈,经常会被莽古尔泰这个伯父给骂的狗血淋头,而他却不好说什么。

  之前的八旗主议事本来就已经开吵了,阿敏、哆尔惃、多铎想直接跑路。

  代善、莽古尔泰还想守守看,又是只有他两父子坚决要求死守什阳,岳托现在连头也不抬了。

  没有人再纠缠岳托兵败的事情,黄台吉甚至根本也不想再追究两白旗率先逃跑的责任,因为这些在辽右兵马驻扎在城外十里时已经没了意义。

  更何况东面还有一路大军已经在准备渡过浑河的消息传到,什阳离浑河不过二十里地,这支大军一旦越过浑河,什阳城就成了两面被夹击的态势。

  时机往往都是在争吵中流逝掉的,建奴也好,大明也好,甚至所有其他什么出了大问题的组织……

  夏国军其实也明白自己放弃步步推进,直扑什阳的做法有比较大的漏洞。

  如果建奴能够迅速决断,那么他们绝对有逃走的机会,至少中路军围城的部队没有那么快能够展开。

  但问题往往也出在这里,和建奴当年入寇京畿不同,黄台吉当年知道自家兵马强,但不知道到对上明军时优势到底有多大?

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兵力不足,且补充困难。

  建奴不知道自己对上大明的优势有多大,可董贤、张佑却无比清楚。

  就象关内四城兵马被全歼一样,其实在整个入关战争中,建奴至少击溃了大明三四十万的兵马。

  就算丢了在遵永四城的八千余兵马,但仍然可以称得上对阵大明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另一个时空的黄台吉是极为优秀的战略家,他根据自身的情况没有选择孤注一掷的战略,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步步为营,逐渐把优势变成了胜势。

  但建奴的缺点也在那里明摆着,承受不起重大损失,哪怕一次也不行。

  袁崇焕最终死的惨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并不冤枉,他的战略近乎于坐等建奴内乱。

  和其他绝大部分蓟辽督师采用进攻性防御不同,他完全寄希望于暂时暂和建奴停战,以便把精力放在平定内乱上。

  他既没有能力改变战略形势,也无法遍练出一支强军,与其说他是死在了“好大言”上,不如说是无能。

  而孙承宗则不同,他也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贪腐的现状,但仍然不断的刺激建奴。

  他没有寄希望天降奇迹,而是通过不断的试探希望建奴犯错,又或者是通过修筑堡寨向建奴腹地推进的方式逼迫建奴犯错。

  但历史没有假设,孙承宗最后还是失败了,大明没有一支军队能给建奴压力。

  夏国军在这个时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建奴的命运,严格来说,就是一战,滦州之战就把建奴的内部矛盾无限放大了。

  不能说这个时空的黄台吉就不是优秀战略家了,但威望失去以后,建奴内部的组织形式让他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

  八旗里有五个旗主对他不服气,遵永之战里他又失去了几个最重要的支持者,这让他对后金国的掌控能力就此丧失。

  而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取胜,但夏国军却一次机会也没有给他,现在的建奴高层可以说是完全失控了。

  建奴内部此时的情况和大明已经差不多了,最高层的那一小撮人最怕的不是做出错误决定,而是不做决断.

第502章 造成了威胁

  大明甚至还比现在的建奴好一点点,至少皇帝朱由检的威信还没有还没有完全崩塌。

  大臣不做决定了,但皇帝一旦决断还是有人去执行,至于效果如何那又是两说。

  现在的建奴高层就是完全形成不了决议,在是守是逃的决议中争执着,机会就这样溜走了。

  只是短短一天时间,中路军就在什阳城墙的西面和北面挖掘了一条壕沟,断绝了建奴向西北方向逃窜的可能。

  也就是这一天时间,东路军一万两千人全部渡过了浑河,就此完成了对什阳的包围。

  什阳地处两条大河之间,北方是蒲河,南边二十里不到的地方就是浑河。

  从战术上来说,包围什阳城其实是不用理会南边的,只要防住浑河,不让建奴渡诃萳逃就行。

  然而这正是夏国军的强项,浑河是连通辽河、哈喇河的,战舰可以从辽河直达什阳。

  当然大型战舰是过不来的,但四五艘拥有三十门舰炮的千吨级战舰就足够封锁浑河什阳段。

  这是夏国军第一次正面进攻拥有火炮防御能力的城池,不论中路军也好,东路军也罢,都十分的兴奋。

  因为这样的训练进行过很多年了,但一次实战也没有过。

  第一道壕沟只是为了防止骑兵突袭而挖掘的,因此浅而宽,主要为了让马匹在进出壕沟时降速,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对于全员燧发枪夏国步兵来说就是靶子而已。

  接着步兵们又化身成了工兵,火炮等辎重部队预计还需要四五天才能到达,在他们到来之前,张佑命令官兵们开始修筑炮兵阵地。

  经过试探发现,什阳城上是有十磅和十二磅火炮的,虽然大多是八磅以下的火炮,但至少十二磅炮就对五百至八百米的范围造成了威胁。

  这次进攻什阳,夏国军最大的火炮也是十二斤炮,现在联盟已经完全放弃使用U国计量单位,全面采用了夏国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