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28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就目前来说,自己对楚倒还是有一点影响力,但这影响力绝不可能达到令其罢兵歇战的程度。更何况盐泉对渼洲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就算有意去调和,恐怕也是自讨没趣。

  见朱樉犹豫难决,樊子安只好拿出最后一块筹码:“听说樉子在寻找苌子国人的下落,巴国愿助一臂之力。”

  “苌氏族人还在?”朱樉终于动容。寻找苌氏族人的下落是他向方一志承诺过的,可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他当初也曾寄希望通过戎蛮聚盟联系上巴国予以协助,可后来因为北黎的事双方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放在一边了。

  几个老师里面,方一志虽然看起来是最不显眼的,但一直以来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不遗余力地帮他查漏补缺。即使从感情上来讲,他也要完成其心愿。

  樊子安点了点头:“苌国被灭后,蜀移其国,令其南攻僰人,其族多聚居于僰道一带,亦曾顺流而下攻吾江州,败退而回。”

  “太好了。”朱樉不由有些激动,方一志的族人显然被蜀国当枪使了,但能够顺流而下去打巴国的都城,想来亦不会太弱。

  樊子安趁热打铁:“樉子若能求巴国于水火,巴国必唯令是从。”

  帮忙的动机倒是有了,不过,怎么救呢?朱樉让人把樊子安带回官驿,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听到有了族人的消息,正在忙着整理实地观测所得数据的方一志坐不住了。

  若不是苌国被蜀国所灭,方一志是最有资格继承君位的嫡长子,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诸侯。

  他最初一心仕周的目的,便会是为了借助天子的力量复国。只可惜周已经衰落到连自身都难保了,他只好先公后私,转而辅佐周室走向复兴,只不过这一目标也难以达成。

  与蔓子安长谈一夜之后,了解了大致情况的方一志登门向朱樉求助。

  苌氏一族虽然健在,但情况却不容乐观。将新征服的小国安置到边境地带,蜀国惯用的招数,既可以削弱其实力,又能解决边患甚至向外开疆拓土。

  僰人也不是好对付的,作为“棘下之人”,尤其擅长山林作战,在蜀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不要说蜀国,连大明朝一统天下之后,都没有将其彻底征服,只能力保边境不失而已。

  其后上千年的历史中,僰人与中原王朝不断争斗,时降时叛,直到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时,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将其彻底彻剿灭。

  迁居僰道这二十几年来,苌氏族人一直在与僰人征战不休,还数次被征召参与巴蜀之战,青壮损失极为严重,又得不到蜀王的善待,几乎已经到了灭族的前夕。

  方一志本来就对自己没能搬来救兵,二十几年里亦未做出丝毫贡献而心怀愧疚,现在听到族人的处境如此艰险,哪能再坐视不理.

第1364章 都不容乐观

  一见朱樉,方一志罕有地以大礼参拜,伏地而泣:“下臣恳求冢宰,救救苌氏一族。”

  朱樉哪敢受此礼,连忙上前去扶,方一志却是铁了心似的,根本扶不起来。

  只好先答应下来:“老师这不是折煞弟子么,快起来吧,万事好商量,您的族人就是我的族人,岂能不救。”

  方一志这才站起身来,擦了擦眼泪,整理一番仪容之后,又退后一步,长揖及地:“请冢宰代天子行使宗主权,复立苌子国。”

  朱樉闻言一愣,他倒是知道行使宗主权是怎么一回事,可自掌权以来,不要说用,连想都没有想过。

  特别是自彭城会盟主动放弃天下共主的地位后,也等同于放弃了对天下诸侯的宗主权利。

  除了三皇五帝及夏商后裔所立之国外,其他所有诸侯国都属于周室的封臣,诸侯只是代天子治理四方而已。

  天子不仅有封建的权力,治理得不满意还可以撤封,指导各国外事、军事、部分内政更是宗主天然的权力,连诸侯更替也需要天子批准之后才能有效。

  只不过宗主权力虽大,却需要相匹配的实力为凭恃。

  到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周王室已经需要依靠诸侯国的帮助才能行使宗主权了,等到最有力的支持者郑果与周室闹僵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维持宗主国的地位了。

  若是在周室全盛之际,要在哪里立个小诸侯国,也就是他这个天官冢宰一句而已。

  哪怕是指的那块地已经有主了,也没人敢予以反对。不过现在嘛……要让苌子国复国,实在超出了朱樉的能力范围。

  方一志显然已经经过一番考量,并非无理取闹:“僰道城正处于两江交汇之所,三面环水,一面背山,只要稍加修整便可固若金汤,无惧蜀国来攻。

  以险塞拒敌,以江南之地为依托,国可复矣。”

  “冢宰再封僰人为一国,许其以地,苌僰两家修好互为呼应。巴国蔓大夫亦向臣保证,一旦蜀国攻打苌国,会竭力支援掣肘。此,事可期亦可成矣!”

  居然已经有了全套的解决方案,若不是朱樉知道巴国现在已经两面受敌、自身不保,肯定会立即拍手称妙。

  蔓子安这显然是不安好心,想要借苌氏一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真要打起来,会不会出手相助,又能出多少力,只怕都不容乐观。

  弱者往往都只能充当棋子,苌氏要么是蜀国的棋子,要么是巴国的棋子,想要通过这样的途径重获自立,希望实在太渺茫了。

  方一志却正在兴头上,并没有注意到朱樉的眉头已经皱起来了,仍然滔滔不绝地说道:“目前苌氏首领是我的胞弟苌毅,当年我走时他才十二岁,分别那一幕仍历历在目。

  只要我带上天子之诏一去,他必定会听我的,这么多年了,我也该为族人尽一分力了。”

  “等等!”朱樉却听得有点不对劲:“老师,您就不用去了吧,蔓子安这次来可是走的大巴山、伏牛山小道,足足花了三个月,您要是在路上有个闪失,弟子必会终身难安呀。”

  开玩笑,他当然舍不得方一志离开。不要说复国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就算真的成功了,这一别二人恐怕也没有什么机会再见了。

  且不提方一志是他与姬延之间的润滑剂,单说其肩负着天文学走上正轨的重任,现在进行的更是分经定纬这么一件大事,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

  “为师思复国久矣,现在终于有了一点希望,又怎能置身于事外。”

  方一志长声叹息,开始打起感情牌来:“伯继就让我去吧,一日不复兴苌子国,为师又有何颜面立于世间,更不要说做其他的了。”

  朱樉本来还想再考虑考虑的,毕竟这个事情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僰道,他印象中除了出产一种名酒之外,再没有多余的认知,隔着千山万水要去帮助在蜀中霸主打压下已极为虚弱的苌氏复国,想想就让人头疼。

  可不答应下来,方一志要是急吼吼的走了,损失就更大了。两权相害取其轻,朱樉也只好豁出去了。

  “老师,这件事包在弟子身上,您就不要操心了。”

  朱樉拍着胸脯向方一志郑重承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您专心做您的事情,弟子马上组建一支最专业的队伍,争取尽快实施,您一定要耐心等待。”

  方一志内心当然知道,若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回去,能够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要让苌氏逃出蜀国的魔掌,这绝对是一项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只有背靠整个周地的力量,才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

  好不容易哄走方一志之后,朱樉不由对蔓子安恨得咬牙切齿,竟然想把自己给拉下水,他当然也不会对巴国客气了。

  不是要我行使宗主权么,好啊,巴子国也是周室的封臣,自然也不能例外。

  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后,朱樉立即让人请来孙巫、子贡、苏代、苏厉、织连、跌鼻等人,听完朱樉将整件事情详细说出之后,众人亦不由面面相觑,显然都知道其中的困难程度。

  苏厉负责代表国际交流合作部接待蔓子安,立即看穿其“奸计”:“樉子,这一定是蔓子安的计谋。

  巴国处于危急之中应该是真,可苌氏族人的情况却皆任其口说,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根本就无从验证,贸然行事,只怕会徒遭损失。”

  苏代亦对此举心存疑虑:“我们已经公然放弃了宗主权,如今再度行使其实,能不能令苌氏复国尚未可知,天下诸侯猜忌则为必然,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织连也是忧心忡忡:“现在这种情况下,国府实在抽不出多少人手,物资倒还没什么,关键是怎么运得过去。”

  现成的通路倒是有,那就是借道渼洲沿长江而上,只不过渼洲正在准备进攻巴国,沈竹亮恐怕还没有大方到任由周经过自己的地盘去资敌.

第1365章 埋下一颗种子

  若是转走北方的四条小道的话,大明朝那边应该没什么,蜀国那关肯定是过不了的。

  换而言之,周与巴之间靠谱一点的通道,也就蔓子安这次走的那条采药、打猎人所走的没有路的路了。人走尚且艰难,物资就想也别想了。

  孙巫却显得极为贴心,丝毫不质疑朱樉这件事的难度,转而研究起其可行性来:“苌氏复国说难亦不难,人手物资都不需要太多。

  若樉子执意实施,正好可以当作战争学院的一项作业来完成。”

  子贡也有些跃跃欲试:“蜀地诸国在内关系错综复杂,在外又有秦楚两强窥视,只要抓住其要害进行斡旋,倒也不无施展的空间。”

  跌鼻有点搞不懂朱樉为什么叫自己来,对于此事倒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安心做自己的观众就好。

  作为墨子的弟子,他也是个长“反骨”的人,总是喜欢质疑墨子的言论,特别是在鬼神方面,更经常弄得墨子下不了台。

  比如有一次墨子生病了,跌鼻趁着众人前去看望的时候便问墨子:“老师你不是说鬼神赏善罚暴,会以疾病灾害来惩罚那些不善之人,怎么您也被罚了呢?”

  正因为如此不识趣,跌鼻便被墨子发配到“边远地区”,免得经常在面前闹心,所以直到最近人手紧缺,这才被召来洛邑,令其学习深造之后再行任用。

  虽然不被墨子喜欢,可能够成为嫡传弟子,跌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仅匠艺精湛,在守御方面亦拥有不俗的水平,况且正处于“闲置”期间,这才被朱樉所相中。

  目前比分2:3,再加上自己那一票,也算是扯平了,朱樉不由信心大增,开始进行部署起来。

  “苌氏复国意义重大,我们将可以在西南埋下一颗种子,对于矩行天下大有助益。如此,这件事就定了,孙巫子,有劳尽快制订出相应措施。

  子贡,正好你马上就要出使大明朝,顺便去巴蜀一趟,尽力而为,不必有负担;苏代,你与渼洲接洽一下,但是不要让他们察觉我们的真实意图。

  看看能不能获得巴蜀一带及苌氏族人的更多消息,以助决策;跌鼻师兄,我希望你能出任苌国相,助其守御蜀之反攻,我会让织连配合你。

  尽快组成一支精干的辅助人员襄助;苏厉,蔓子安就交给你了,好好行使我们的宗主权,总不能好处都让他们给得了。”

  众人接令而去,朱樉掌权以来第一次行使宗主权就此登台亮相,而其所带来的影响却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给北方各国带来不小麻烦的寒冬终于过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积雪融尽的洛邑盆地亦正式迈入华历三年。

  清晨,一艘小艇驶出洛邑码头,迎着晨曦向东而行,帆桨联动且是顺流而下,很快便将洛邑城甩在了身后。郑果坐在船头,满脸兴奋地指着前方:“老师,马上就要到了,您看!”

  朱樉将手搭在额头上,举目远眺,只见前方数百米处出现一道拦河大坝,横亘在洛水支流瀍河之上。随着小艇转入河道,大坝的身姿亦愈发清晰。

  城中诸事繁忙,朱樉可没闲心出来游玩,而是在郑果的多次主动邀请下,前来“检查作业”的。

  去年国府拔给郑果的五千万专项研发资金,被这小子用得一干二净,年底的时候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将追加预算,至少要达到番倍的程度。

  对于朱樉这种拿国府资金给自己弟子开小灶的行为,表面上倒还没什么人公开表达异议。

  毕竟现在周地财政状况良好,朱樉也一直大把大把地在各类研发上面砸钱,可在私底下还是有不少不议论。

  虽然郑果拿到的研发资金并不是最多的,可其他人要么是名著当世的子级大佬,要么是技艺超群的顶级工匠,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要强得多。

  对此朱樉当然也有所耳闻,所以只好暂时扣下郑果追加预算的申请,准备好好考核一下其所获的成果再做决定,这才有郑果几乎天天缠着要朱樉出城检验。

  大坝越来越近,朱樉不由有些失望。周地前前后后建了两百多座水坝,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技术已经相当丰富,相比之下,眼前这个大坝寻常之极,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若郑果的成果仅限于此,恐怕自己不得不考虑稍稍加以约束,不仅无法追加,反而得适当削减了。

  郑果并没有注意到朱樉的表情,一边吩咐操作小艇的船员靠边航行,一边举起两支红色小旗舞了起来,嘴里还含着一个哨子用力吹起来。

  哨声中,建于坝顶的岗亭里钻出两个人来,看了看之后,一人返身回屋,另一人则同样举起两支小旗边走边挥动,似乎是在校正小艇的航向。

  一阵低沉的齿轮转动之声随即响起,隆隆声中,大坝竟然缓缓地“裂开”了,露出一道宽约五米的口子来。

  竟然是船闸!

  眼看小艇驶入通道,巨大的闸门在身后关闭,朱樉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夏国是最早建造船闸的文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给南征百越,开拓岭南的大军运送补给。

  令人开凿了沟通湘江与漓江的灵渠,其中便设有陡门来调整水位差,使船舶能在有水位落差的航道上通行。

  只要有需求,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并不缺乏创造力,很多奇思妙想即使到了后世仍然为人所惊叹。

  相比之下,陡门还属于单门船闸,而郑果设计的这道船闸却已经和后世的船闸没有多少根本区别了。

  已经具备了闸首、闸室、输水系统、闸门、阀门、引航道的相应设施,甚至朱樉还发现一侧还建有贮水池,用来贮存闸室泄水时泄出的部门水量,以节省过闸用水量。

  这道船闸的“科技含量”其实并不高,但对当前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此前周地所建水坝,皆没有考虑过通航的需求,由此也让大型的拦河大坝迟迟不能开建.

第1366章 用到了极致

  通过船闸后,朱樉明显感觉到坝内的水位要高出不少,不由大加称赞起来:“不错不错,难得你竟然这样的心思。”

  终于得到表扬,郑果立即趁机邀功起来:“老师,瀍河的水已经被弟子管起来了,去年仅有不足四成流入洛水。

  由此,主航道全年皆可畅行五十吨甚至一百吨排水量的船只。两岸之地皆可得到灌溉,还向东一乡和东三乡输送了不少水。”

  朱樉略有些担忧地道:“这是碰上去年大旱,若是洪水来了,那可怎么办呢?”

  这道大坝几乎与两岸齐平,蓄水量也就极为有限了,干旱年份来水量小,倒还没什么。可这毕竟不是常态。

  朱樉可记得,即使是在后世,很多大坝也得赶在洪锋到来之前进行泄水腾库保障自身安全,现在可没有那么全面及时的监测网络,一旦出现溃堤,损失可就大了。

  “老师也太小瞧弟子了。”郑果似乎早有准备,自信满满地道:“瀍河全长亦不过三十多周里,可通航河段不到一半,弟子建了十三道大坝进行分级管控。

  每道大坝皆设泄水闸和排沙闸,可以轻松应对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水量。就算出现异常,每一级也还有十道分渠,超过极限水位之时便会自动分洪,不会危及大坝。”

  “十三道大坝都建好了?”朱樉不由自主地向前望去,颇有些难以置信。

  按国府以往的成本核算,仅修建这样一条水坝至少需要花费五百万,若再加上这道造价不菲的船闸,两岸的分洪渠。

  朱樉还注意到连两岸都已经建有护河堤,怎么算郑果那五千万也修不成这个样子,再加一倍估计也够呛。

  郑果脸上不由现出一丝得意的神情,掰着手指一五一十地向朱樉汇报起来:

  “弟子先是建好了最上游的一道大坝,然后就去找建设部鲁沟弃师兄,他们反正要试验水搅七号么,到处都缺水,有我给他们提供水力和场所。

  把试验场所设在这边,又不收他们钱,只不过试验机和搅出来的材料归我就行了。有了前前后后二十一台水力搅拌机,差不多也就够。”

  “后来我又去找宰予师叔,学校劳技课不是需要实践基地么,我提供啊。

  高年级上万学生一年分批来几次,帮忙搬运修建也是一种教育嘛。中低年级干不了重活,捡点石头垒砌岸堤也是可以的。”

  “还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培训班也需要实践场所,大堤也有他们三成的功劳。

  另外我还去找了杨有富大叔,巩义特区那么多外国留学生,偶尔也可以来打打零工挣点零用钱,还可以学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