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60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自己就是洪辰仇当年所说的“八子齐出而极子现,鬼谷将不再传承下去”中的极子?

  朱樉有些难以置信,转身对王诩道:“这就算测试过关了?你就不怕我是瞎蒙的?”二十四选一,虽然概率很小,但也并非没有可能.

第1456章 皆为不凡

  王诩却是一副轻松的样子,洒然道:“就算是极子是蒙对的,那又如何?放眼天下间,诩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如樉子这般更符合条件的人了。

  更何况极子一出,诩便可完成使命,再无挂牵,就算错了,那就将就错,问心无愧也。”

  面对这样颇有些耍无赖的说辞,朱樉不由有些无语,虽然他也觉得这极子本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可也花了好一会儿才真正接受下来。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既然生为极子,自然有其对应的权利和义务。稍稍冷静下来之后,朱樉略有些好奇地问道:“那我这个极子,有什么需要……”

  若鬼谷存在的使命就是等待自己这个极子,那自己又将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呢?朱樉现在的人生目标已经相当清晰。

  已足够耗尽一生精力予以奋斗奋,他可不想再被其他“杂事”给缠上。

  王诩揖手一礼,颇有以朱樉属下自居之态:“包括诩在内,鬼谷的一切都归极子了,当然,已经出师者与鬼谷再无瓜葛,故不在此例。”

  这是权利,那义务呢?朱樉并没有为这天降“横财”冲昏了头脑,紧接着道:“那初代鬼谷子有没有留下什么,需要让我去做的?”

  王诩略露思索之色:“极子的使命,那就不是诩有资格决定的了。不过北山秘库之中,确实有一处只能由极子进入,或许里面会留下什么吧。”

  “那还等什么。”朱樉还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地盘了,抬腿就往院外走去,刚走没多远,后面传来王诩满是无奈地声音:“秘库在这边。”

  自己这个“主人”到底还没有踩熟地盘,朱樉尴尬地笑了笑,趁机开始摸清家底起来:“我此前曾听洪辰仇说什么八子齐出。

  那么当世应该有八个鬼谷弟子才对,而据我所知仅四人,另外四个是谁,如今又身在何方呢?”

  鬼谷弟子一旦出师便与鬼谷之间断绝了关系,这点让朱樉不由有些失望。据他所知,鬼谷目前出师者就有洪辰仇、庞涓、苏钦和张仪。

  若是这些人也都“属于”自己,即使对诸子云集的洛邑来说,仍然是一份相当有分量的助力。

  要是自己早点来就好了。朱樉颇有些贪心不足,可随即意识到,当他来到这个时空时,洪辰仇、苏钦和庞涓便已经出仕。

  只有张仪才是最近出的师,来得再早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王诩一边在前引路,一边侃侃而谈,面对确认为极子的朱樉,自然没有丝毫隐瞒:“已出师者有六,除苏钦、庞涓、卫鞅、张仪外,尚有黄石、徐福二人。

  其中黄石现下隐居于U国邳城,并未出仕;徐福则居无定所,未有确切消息。谷中尚有唐举和孙伯灵仍在修学。

  按原本的计划会在五年内陆续出师。若八年后极子仍未出现,诩便会封谷,不再与外联络。”

  果然鬼谷“出品”,皆为不凡。

  这个黄石,应该就是传说中授予张良《太公兵法》的那个黄石公吧,虽然其一生都没有出仕做官。

  甚至连其他事迹亦多有传言之嫌,但历史上的名声却极为显赫,甚至被拉入了道家神谱。

  至于徐福,朱樉就更熟悉了,据说他精通方术,把秦始皇都忽悠了,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然后一去不返。

  甚至有一种说法,焚书坑儒中的坑儒,便是因他的不归而起,不知有多少方士代他承受了秦始皇的怒火。

  而另一个在后世给夏国带来巨大伤害的岛国,传言也正是因为他,那个岛上的土著人类才突然由绳纹文化的石器时代一下跃入了金石并用时代,由此而开启了文明。

  对于方士一流,朱樉并不喜欢,毕竟他已经可以确信,海外并没有什么仙人福地,所以对于徐福也出师并不感到惋惜。

  倒是这个黄石公,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借极子的身份拉过来。虽然兵法一道洛邑已经有了孙巫这样的顶级名家,可谁会嫌手里的人才太多呢?

  居然已经出师六个,朱樉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他的“人才不足恐惧症”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缓解,离“根治”就更加遥远了。

  本以为鬼谷藏龙卧虎,多少可以补充一点,却没想到是这副结局。

  孙伯灵他是知道的,因为孙巫前面已经跟他通过气了,他也隐约猜到孙巫的这个嫡长孙正是后世几乎与其齐名的孙膑。

  当然,在这个时空里,朱樉是绝不可能让他遭受膑刑的,他当然也不会以孙膑这个名字留名史册。

  而唐举这个名字,朱樉就相当陌生了,怎么回忆也想不起在教科书上曾出现过这个名字,莫非其人“不怎么样”了?

  即使没有成为极子,孙伯灵也多半逃不出他的五指山,忙乎了半天居然只捡到个不怎么出名的唐举,朱樉心中的失望就更甚了。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有些意味索然地问:“听说洪辰仇所学为‘得到’,不知其他几人又是何名头呢?”

  当初他听洪辰仇说出这两个字时,很是吃惊,甚至要靠其以动作为演示才明白其中之意。他本以为洪辰仇肯定是学法家。

  又或者是其他家派,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名目,当时便对鬼谷到底有些什么“专业”极为好奇,现在总算可以问个一清二楚了。

  王诩顿了顿,心里颇有些诧异洪辰仇竟然泄漏了这么多师门机密,可转念一想,反正现在他已经是把这摊子交给朱樉了,也就无心过问了。

  继续往前边走边道:“鬼谷弟子入门后,前十年任其自由所学,不受限制,待到有所涉猎之后。

  再根据其兴趣喜好极特长转为专精。所谓的名头,亦是他们学成之后自己总结所得,并无固定之设。”

  居然是这么回事?看来洪辰仇这家伙对自己还是有所隐瞒啊。倒是对于鬼谷这种教学模式,让朱樉大为感慨,这不明显是“放羊”么?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鬼谷放羊出来的弟子个个不凡,自己在周地使出浑身解数的全民教育,至少到现在也没能出个高级点的人才来.

第1457章 难以想像

  “既为自己凝炼,倒也有所概要。”王诩继续道:“庞涓为自己名之‘击要’,苏钦则以‘权衡’二字,黄石命为‘存内’,徐福自拟‘逍遥’,张仪则寄望‘说服’。

  伯灵尚未出师,却也属意于‘损兑’。唐举与诩类似,皆为识人,本来我想把他留在谷中,待百年之后继续照抚此谷,既然极子已现,就不用操心了。”

  朱樉反复咀嚼着各人所长,对比了自己所熟知的那几个人,觉得倒真有那么点传神。

  就拿庞涓为例,别看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不那么光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孙庞斗智”的两场败仗。

  可真实的历史上也是个战功赫赫的名将,最擅长的便是声东击西,攻其必救,两度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逆袭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实打实的能力成为普荆的军方“一哥”。

  即使在这个时空里,早在朱樉到来之前,他便已经打了数场胜仗,并不完全是因鬼谷弟子而在人才济济的普荆冒出来头来的。

  只不过他的运气还真是有点背,没有了孙伯灵的威胁,却偏偏遇上吴起这么个兵圣压在头上,再加上普荆对外政策的多变,让他难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一一“摸排”完毕,朱樉对于王诩的特长生出好奇来:“识人,莫非你能看清人的善恶慧愚来?”

  识人这方面,向来都是朱樉比较头疼的。最开始他按历史的标签来分辨这些名人,以为怎么也能算个“事后诸葛亮”级别。

  却没想到在实际接触下,才发现书上写的和真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想想也是,单独的一个标签怎么可能将一个人完全诠释,哪怕是一堆标签也未必够用,因为人总是会随着个人境遇及大的环境而变化的。

  那种盖棺定论式的标签,只不过是其某一段时间在某一方面的表面而已。

  若是王诩能够彻底这个问题,那他可就捡到宝了,再加上唐举,那就有两个火眼金睛之人助阵,对他的助益之大简直难以想像。

  王诩摇了摇头:“人心似海,哪能轻易看透;善恶忠奸,更非一言可断。诩所能者,不过是大致可感知一个人的灵蕴厚薄,由此而推测其发展上限之高低而已。”

  而已?这就够了!朱樉心情大好,这不就是个活着的“天才探测器”么?本来他想深入了解一下王诩是怎么通过什么感知的。

  可惜后者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似乎纯粹只是一种感觉,而无法通过后天习得。

  自己也不要太贪心了,朱樉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继续满足好奇心:“不是说每代都分为阴子、阳子么,那么他们八个,哪些是阴子,哪些是阳子呢?”

  王诩却是哑然失笑:“阴阳之分,倒也确实有之,只不过与外间所传并不相同。据诩所知,此前历代,皆只收两名弟子,待学成之后,都要入世历练。

  所谓阳子,可自由出仕施展所学,建功立业;阴子则不然,一边历世,一边物色下一代的传人,一旦觅得,便需返回鬼谷。

  待时间一到,则继任鬼谷子之位,诩为阴子,其余八人皆为阳子。”

  原来阴阳是这个意思,朱樉突然想起王诩曾说在洛邑有过游学两年之事,不由有些着急:“如此,你莫非已在周觅得传人?”

  对于新生代后续乏力的情况,朱樉一直都比较担忧,毕竟要引领这个文明创造一个更大的辉煌,必须有大量的“高端人才”齐心协力方可。

  洛邑的诸子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不少人都已经迈过了周地退养的年龄,可相对来说后续能够接过重任的新人却显然有点不够看。

  这其中也有关心则乱的原因,毕竟全民教育体系才刚刚建立起来,远远没到可以“摘果子”的时候。朱樉自己也明知这一点,只不过知易而行难,哪能泰然处之。

  他所着急的,是在担心王诩以其识人之术,可别把自己的“牛顿”、“爱因斯坦”啥的给挖走了,一时还没想到即便挖走了不也还在一口锅里这一层。

  王诩并没有想到朱樉是在着急自己挖他的“墙脚”,老老实实地回道:“诩为末代,鬼谷在吾手中断绝,自无寻找传人的必要了。”

  朱樉这才回过神来,意味深长地道:“断不断绝,是不是该由我来决定呢?”

  王诩脚下一滑,差点就站立不稳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倒是从使命这个坑里爬了出来,可会不会又落入另一个坑呢?

  “宇宙厌恶重复。”站在北山秘库面前,朱樉总算看到了当年洪辰仇所说的那句话。

  居然是一手漂亮的行楷,而且还是简体字!看来这个初代鬼谷子,跟自己一样是个穿越者应该可以实锤了。

  不过这所谓的秘库,在朱樉看来实在一点都不“秘”,就建在山脚的一处天然岩洞里,不要说什么机关了,连大门都只是一扇簿簿的木门,上面甚至没有挂锁!

  莫不是鬼谷里的民风真的淳朴到了,连种要地也可以毫不设防的程度了吗?

  推门而入,朱樉不由更加失望了,里面不过是一间面积不过百余平米的藏书室,并没有多少人工开凿的痕迹,所以整个室内也就呈现出极度不规则的形状。

  倒是在通风、干燥方面还算做得不错,让人丝毫没有憋闷的感觉,里面四散堆积着的各种书籍也大多保存完好。

  比起洛邑书城,这里不论是藏书数量还是建筑技巧,两者之间的差别都实在太大了。朱樉随意地浏览着。

  很快便发觉有些不对劲:他本以为鬼谷秘库里的藏书应该都是年代久远的古籍,却没想到里面的面竹简木牍并不占多数,反而有不少是纸质书籍。

  “墨家精义?”朱樉随手捞起一本书,看到面的明显印刷版的四个大字,不由有点哭笑不得。根本不用翻开来看,便可以确定这正是由他校正审稿的周地出版物.

第1458章 一览无余

  再扫视一番后,他很快便发现这里竟有不少在洛邑对外销售的书籍。

  王诩见状解释道:“极子不是有句话叫与时俱进么,鬼谷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代阴子入世历练时。

  其中一项任务便是尽可能收集新出现的书籍,而鬼谷原有的藏书,亦会在每一代重新誊抄一遍。”

  这是在保存文化火种么?朱樉不由对初代鬼谷子的“先见之明”大为佩服。春秋战国虽然因百家争鸣而成为文明史上的一次文化高峰。

  但频繁的兼并战争也导致大量藏书毁于战火,其后秦灭六国收集的天下藏书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很多凝聚先贤心血的古籍由此散佚。

  这样的灾难一次又一次地在夏国大地上演,在王朝周期律的祸及之下,文明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

  虽然最终成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连续性文明,但这期间的“浪费”行为也数不胜数,以至于被后来者赶超,遭受难以磨灭的屈辱百年。

  朱樉现在所追求的,正是要竭力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让这个文明少些曲折,避过一个又一个踩过的坑,尽可能始终走在光明大道之上。

  自己能做到吗?虽然已经有了那么一点希望,但这条路仍然艰险曲折,并无十足把握可以冲突世俗的重围。

  一时间,竟让朱樉生出无限感慨,也不知道这个先行者是不是与自己怀着同样的志向。

  思绪飘飞之际,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书山”中钻了出来,先是向王诩行礼道:“掌谷师兄。”接着又扫了一眼朱樉,本欲向外迈开的脚步顿住了,讶然道:“咦,他不一样。”

  王诩点了点头:“唐举,还不快过来拜见极子。”

  “极子?”唐举的惊讶更甚,上上下下打量了朱樉好一会儿,这才上前长揖及地:“鬼谷弟子唐举,拜见极子。”

  朱樉也清醒过来,饶有兴致地看着唐举:“我哪里不一样了?”

  当年在安义参加星官大会里,邹衍也曾一眼看出他的面相气色绝然有异,只不过不论当时还是事后,邹衍也没有说出过所以然来。

  朱樉当然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真实原因,只不过他从来都对相面之术持怀疑态度,正如他不愿意让自己儿子的名字与阴阳五行什么扯到一起一样。

  对于这些“不科学”的东西,向来敬而远之。

  可这,真的能看出来吗?

  唐举并不作答,反而看向王诩,似乎要得到其首肯一般。朱樉这才回过味来,王诩跟唐举都擅长于识人,可他一直都没有任何表示,看来这家伙也不是那么“老实”呀。

  王诩微微颔首,唐举这才略带着点卖弄的神情道:“自然之下,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可循,当然也包括人。

  五运六气者,人之属也,凡人皆有气色显露于外也,观色察气,便可知其内蕴。而眼为心之窗,凭窗而视,虽不能一览无余,亦可略知大概。”

  这小子有点搞迷信啊,朱樉却不愿被其绕进去,只追核心:“就说说我到底有什么不同。”

  唐举肚子里本来还有大段内容,被朱樉这一打岔,显然无法继续下去,有些恼怒地瞪了朱樉一眼:“普通人皆有六气之色,唯极子却多了一色,岂不是奇怪。”

  朱樉闻言不同抬起头来,想要看看自己头顶到底是不是有所谓有的六色七色,可惜除了光秃秃的石壁,再也没有任何东西。

  这种完全没法验证的事情,朱樉自是持怀疑态度,转而向王诩看去,希望得到求证。

  王诩稍有迟疑,这才缓缓道:“极子目光灵动,坚毅中又有包容,底蕴十足,确实比常人多了那么一点韵味。

  若仅以灵蕴而论,不过是中才之资,可多的那分韵味却难以揣摩,故而不敢轻言。”

  中才之资?这倒是挺符合实际情况。即使知道自己多半是那个“被选中的人”,朱樉也一直有着足够的自知之明,并不认为自己就有多么超凡脱俗。

  更不要说接触过很多这个时代的天纵奇才之后,他更有了清醒的认知。

  不过王诩这话说得也很“虚”,毕竟感觉这个东西到底靠不靠谱,实在说不准。通过眼神来察觉一个人的灵蕴,也就是发展上限,这在他那个时代恐怕也是闻所未闻。

  眼睛确实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感觉有人在注视你,自然而然的,可能会觉得不安、甚至是如芒在背的感觉。

  如果别人的视线从呢身上离开,那种怪异的感觉就会很快消失。

  据说大脑内存在着一个“探测系统”,就像雷达探测一样能够自动探测目光,这是千万年进化出来的生存本能之一,能够准确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被“瞄准”。

  而且我们在眼神交汇之际,有时也确实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甚至能够“读懂”对方的内心深处潜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