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77章

作者:释青云

  他却浑然不知,背朝他的邓牧,嘴角正扬起一抹暗笑。

  这一招,邓牧其实是跟诸葛亮学的。

  当年老刘三顾茅庐,诸葛亮也是佯装睡觉,把老刘三兄弟晾在外边半宿。

  这么做的目的,一者是考验老刘的诚意,二来也是确保自己出山后的地位。

  毕竟苦苦等来求来的东西,才越显弥足珍贵,才越会珍惜嘛…

  邓牧“以史为鉴”,便用了诸葛亮的小手段,反过来套路一回诸葛亮。

  他要反客为主,让诸葛亮变成那个求见之人。

  目的,自然跟套路老刘时一样,要让诸葛亮求着自己向老刘举荐他,好为老刘鞠躬尽瘁。

  计算着时机差不多了。

  邓牧便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懒洋洋的坐了起来。

  顺便吟诗一首: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诗一吟出来。

  邓艾不由一愣,心想哥你这是什么情况,这睡醒就睡醒吧,还要先吟诗一首?

  邓艾只是纳闷而已。

  诸葛亮却心头一震,脸色大变。

  邓牧所吟这首《梁父吟》,正是他所做,乃是平时睡醒起床时的专用诗。

  此诗知之者甚少,也就是几位家人和朋友而已。

  这位邓军师,又是如何得知?

  看着眼前这位满脸慵懒的奇人,诸葛亮脸上是涌起了深深的好奇.

第072章 反客为主,全是套路啊!诸葛亮:恳请邓军师收我为徒!

  “这位小哥是…”

  邓牧吟过诗后,佯作一脸好奇的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方才回过神来,忙是拱手一揖:

  “草民诸葛亮,拜见邓军师。”

  邓牧假意惊讶,责备的目光看向邓艾:

  “小艾,诸葛公子回来了,你怎么不早叫醒我?”

  邓艾背了黑锅,只能是暗暗叫苦。

  哥你可是交待过,天大地大吃饭睡觉最大,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能打扰了你睡觉,我哪儿敢叫醒你啊…

  “亮也只是刚回来,稍等了片刻而已,不碍事。”

  诸葛亮也是懂人情事故,忙是笑着摆了摆手,替邓艾圆场。

  邓牧也只是演戏而已,自然不会真的怪怨邓艾,诸葛亮这么一解释,便顺水推舟把这事翻篇过去。

  “诸葛公子莫要站着,咱们坐下说话呀。”

  “小艾,还愣着做什么,还不给诸葛公子上茶。”

  邓牧如主人一般,招待起了诸葛亮。

  诸葛亮不由一怔,心想这不是我家么,怎么搞的好像我反成了客人?

  邓艾也是愣了住,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还是守在堂外的诸葛玲机敏,忙是重新端上来了茶点,缓解了略显尴尬的气氛。

  诸葛亮把玩着茶杯,心中就在琢磨着,该如何开口。

  “诸葛公子,人死不能复生,令叔已故,你还要节哀才是。”

  邓牧却先开口,点出了诸葛玄已去世的事实。

  诸葛亮心头一震,不由面露惊色。

  诸葛玄病故时,正赶上襄阳易主,局势混乱危险。

  故他姐弟便未对外声张,只是办了个简单的葬礼,知道此事的也就是徐庶等亲近好友罢了。

  况且诸葛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其病故这件事,放在襄阳就是芝麻绿豆大点的事。

  如此不起眼的一桩小事,眼前这位邓子御,竟然也知晓?

  诸葛亮急是回头,26看向了诸葛玲。

  此时的诸葛玲同样吃惊,明白诸葛亮眼神含义,忙是微微摇头,表明自己事先并未向邓牧透露此事。

  “这邓子御,当真是非同一般…”

  诸葛亮心中暗自慨叹,对邓牧暗添了几分敬意。

  面上却强作镇定,忙是拜谢邓牧的关怀。

  “你们诸葛家在徐州,也算是琅邪望族,家业殷实,想来诸葛公子与令姐,往昔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日子。”

  “只可惜曹操两伐徐州,为泄杀父之恨,放任部下血洗徐州,你诸葛家不幸被殃及,百年积攒下的家业毁于一旦,诸葛一族不是被屠戮,便是四散逃难。”

  “你们姐弟避难荆州,一介外乡人,在这荆州应该过得很清苦。”

  “如今令叔父又病故,你姐弟便彻底无依无靠,想来日子过的比以往更苦,只能靠自己躬耕维系生计。”

  “此番我前来,带了几车钱粮,也算是对你们姐弟的一点心意。”

  “诸葛公子若不嫌少的话,便暂且笑纳了吧。”

  说着邓牧便交待下去,堂外周仓便喝令亲卫,开始往院子里缺粮缺钱。

  而他以同情的语气,将诸葛亮的生平过往,一一都点了出来。

  同时还不动声色,把诸葛一族,是因曹操血洗徐州而衰落,不得不逃离徐州避难这道伤疤给揭了开来。

  诸葛亮心头一震,眼中顿时涌起复杂的眼色。

  那是惊异,感激,与仇恨混杂的神色。

  惊异,是惊异于邓牧无所不知,竟对自己的家世经历和现下的处境,了如指掌到如此地步!

  感激,则是感激于邓牧对他们姐弟的关怀,登门拜会便罢,竟还送粮送钱。

  这份待遇和关照,可是他姐弟客居荆州多年,从未曾享受过的温暖。

  除此之外,自然便是仇恨。

  当年曹操将徐州杀的血流成河,诸葛家被烧成废墟,族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诸葛家也因此一蹶不振。

  而他这个诸葛氏子弟。

  本该享受衣食无忧的日子,却只能小小年纪便背井离乡,还得亲自下地耕田,以维持生计。

  种种艰难困苦,可以说皆是拜曹操所赐。

  虽说他曾自我安慰,这些苦也是一种磨砺。

  但要说他心中,对曹操没有一丝仇恨,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份仇恨,正是邓牧为老刘收服诸葛亮的切入点。

  历史上的诸葛亮,所以出山辅佐刘备,欣赏敬重老刘的那份仁义,心存汉室自然是主要原因。

  但另一层重要的原因,则是老刘由始至终,都是高举着反曹的旗帜。

  而作为当年曹操血洗徐州的受害者,诸葛亮不可能不对曹操没有半分怨恨。

  那么辅佐老刘,讨灭曹贼,兴复汉室,自然便成了诸葛亮顺理成章的选择。

  邓牧就是要利用这一点,让诸葛亮能主动表明投效刘备之意。

  “多谢邓军师照拂,亮和阿姐拜谢。”

  诸葛亮拱手道谢,尔后叹道:

  “没想到,亮一介无名草民,邓军师对亮的生平竟了如指掌。”

  “邓军师所言不错,若非曹贼当年屠戮徐州,我诸葛家也不会家道中落,亮也不会与阿姐流落他乡,清贫度日。”

  邓牧目光斜瞟,已从诸葛亮的神色言语间,看出了那份恨意。

  “诸葛公子无需伤感。”

  “我邓牧必尽我所能,辅佐我主刘玄德,扫清四方汉贼,早晚平定天下,再兴汉室。”

  “相信用不了多久,诸葛公子便能回往徐州,凭借你的才华,何愁不能重振你诸葛家。”

  邓牧为他勾勒出了一幅蓝图。

  扫除汉贼,平定天下,再兴汉室,回归家乡,重振诸葛家…

  字字不提招揽二字,字字却又砸在了诸葛亮心坎上,点燃了他隐藏在心底的那份热血。

  “邓军师,我们姐弟,当真还有机会回家乡吗?”

  诸葛玲却情绪激动起来,脸上是又惊又喜。

  对她一个女儿家来说,什么家国大义,什么再兴汉室,这种宏大叙事她并不关心。

  但能落叶归根,能重回琅邪家乡,能亲自于父亲坟前拜祭,才是她生平最大的奢望。

  “那是自然,我邓牧向来是说到做到。”

  “如今我主已攻取襄阳,下一步自然是踏平江陵,全据荆州。”

  “尔后下江东,取巴蜀,竞长江之极,全据江南半壁。”

  “那时主公他一声令下,三路大军北伐中原,西取关陇,中取河洛,东取徐淮。”

  “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到那个时候,你们姐弟自然便能重归家乡了。”

  邓牧气宇豪烈自信,将他这改良版《隆中对》,向诸葛亮道出。

  诸葛亮听的是神色震撼,一幅宏伟的画卷,仿佛被邓牧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亮一直在思索,刘使君以寒微之身,如何能逆天而行,匡扶了汉室社稷!”

  “今日听邓军师一席话,亮当真是茅塞顿开,拨云见月!”

  “邓军师真乃刘使君之张良也!”

  诸葛亮口中啧啧惊叹,满眼的钦佩。

  他此时虽然年纪还小,还没有达到想出《隆中对》这种战略构想的境界。

  但他的天资,到底是摆在那里的,很轻易便听出了邓牧这番战略的精妙所在。

  说到这里,邓牧便知道,铺垫的差不多了,该收尾了。

  “我也是听黄公提起过,说这卧龙岗住着一位年轻才子,只可惜生活清贫。”

  “所以今日想起,便来替主公前来探望一下。”

  “这钱粮我已送到,天色不早,我也该告辞了。”

  邓牧依旧不提招揽二字,笑着起身,拱手告别。

  诸葛亮一怔,忙是道:

  “天色已晚,邓军师若是不嫌弃,不妨在亮家中留宿一晚,亮也好向邓军师请教一二。”

  邓牧却摆了摆手:

  “算了,主公还等着我回去,共商攻取江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