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398章

作者:苍穹之鱼

  不过这也是常态,战略重地被拿下后,周围势力一般会选择投降。

  而且梁国也是华夏正统王朝,没必要你死我活。

  文学馆修的《晋书》流传天下,以及鸿胪吏们的日夜宣传,已经让世人知道司马家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六百四十一章 尔虞

  “大司马,苻雅、慕容垂夹击陇右,豪强里应外合,陇西、天水二郡已失,姚苌困守南安,请求大司马出兵,策应一二!”袁宏向桓温读着刚刚从西北传来的消息。

  这消息送来一趟不容易,需要细作潜伏,千辛万苦穿过汉中和上庸三郡,然后从襄阳送到东关。

  耗时两个多月,所以现在姚苌还在不在都是一个问题。

  郗超思索一番后道:“南安为羌人老巢,邓艾为南安太守时,修建大量坞堡,梁军兵力不过四五万左右,短期内难以攻陷,是以姚苌应当还有一战之力!”

  邓艾非但是灭蜀大将,还是治国之奇才,如今两淮连同中原的运河体系就是出自他手,任南岸太守期间,修建大量坞堡,至永嘉之乱时,为西北晋人留了一条生路。

  不过时势易移,这些坞堡如今成为抵抗梁军的要塞。

  “陇右距江淮万里之遥,如何策应他?如今乐城丢失,汉中去了半璧,我尚且自顾不暇。”桓温一脸郁闷之色。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的确很严峻。

  出兵救援汉中,需要绕行蜀中,才能将荆襄的援军、粮草、军械投入其中。

  这对江东而言简直是一场噩梦。

  这么耗下去,江东也会被拖垮。

  但如果不救援,汉中必失,姚苌就会面临三面围攻之中,关键南面的蜀中也保不住。

  蜀中丢了,荆襄就处于梁国的半包围之中。

  “王猛、薛强……当年与大司马也算是故人……”郗超一脸古怪神色。

  王猛北伐关中,王猛与薛强联手来投,却看穿桓温别无克复神州之志,只惦记江东一亩三分地,借北伐行僭越之事。

  两人转头就走。

  桓温还下令不得拦阻,给他们备了马车……

  时过境迁,二人一出手,就让桓温陷入两难之中。

  “咳……当年看走了眼……一时不明。”桓温脸上的郁闷加重几分,还多了一丝尴尬。

  其实当年并未看走眼,曾对王猛有过“江东无卿比”的评语,将要退兵时,桓温还邀请王猛一同返回江东,只是王猛和薛强没看上眼桓温。

  “大司马胸襟豁达,有古名士之风,即便知道日后为敌,也会放走二人。”郗超对桓温的性格了如指掌。

  新亭之会,鸿门宴都备上了,刀斧手都埋伏了,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杀了谢安、王坦之,断建康朝廷的两根庭柱,桓温还是不忍心……

  可以说天下发展到如今形势,江东如此局面,以及桓温不上不下的境地,都是桓温性格使然。

  “嗯,知我者,嘉宾也!”被人一吹捧,桓温和颜悦色起来。

  “如今薛强占据乐城,已经打通与关中的联系,却迟迟不攻南郑,是想以汉中消耗江东实力,汉中已成鸡肋,不如令朱序、周楚防守剑阁,拱卫蜀中,使荆襄无西顾之危,再出使代,南北牵制,江东可保无虞也。”

  出兵救援汉中肯定不可能,正中王猛、薛强的诡计。

  不过要舍弃汉中,桓温有些不甘心,思索一阵后,“李跃不是以为吾不敢北伐么?今日当大张旗鼓,围攻合肥!”

  “大司马不可,合肥坚固,久攻不下,自伤士气。”郗超极力劝谏。

  “嘉宾大可放心,吾率大军北上,围而不攻,若洛阳大军来援,我等退兵便是,梁国旱灾方解,国中正虚,如此可窥梁国实力。”

  桓温当然知道合肥难打,所以只是做做样子,给梁国看,也给江东看。

  这几年已经被梁国打造成铁壁,驻扎五千黑云精锐,北面寿春还有八千黑云骁骑,加上淮河两岸的镇军,足有三万之众。

  此次出兵,一是报复其迁都洛阳之举,二是向江东展示强硬,以北伐拉拢人心,其三,也算是“响应”了姚苌。

  梁国还未从大旱中恢复,西面同时出兵陇右和汉中,如果再出兵江淮,则是三线作战,可以虚耗梁国国力。

  而且细作传回的消息,草原上拓跋什翼健横扫北海后,实力大涨,不断南下侵扰幽并。

  桓温出兵围攻合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若只是围而不攻倒也无妨,属下有一计,可一石三鸟。”郗超眼珠一转。

  “哦?嘉宾快快说来。”桓温一脸期待。

  “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广陵北府军亦在调遣之中,如今既然要北伐,可下令让北府军为先锋,一者,可试探北府军实力,二者,若是真攻下合肥,则大功仍在大司马。”

  郗超一步百计,独步江东,这些为桓温出谋划策,居功厥伟。

  如果桓温全听郗超,也不至于弄到如今不上不下的局面。

  几次关键性的献策,桓温都没有采纳,以至于错失良机。

  “妙哉!”桓温大喜。

  北府军攻城不利,损耗的是江东朝廷和谢家的实力,对桓温没有任何影响,还可以借战败拿捏谢家,逼其就范。

  若是拿下了,桓温作为北伐的号召者,肯定是首功。

  这大半年来,桓温几次三番挑衅,梁国无动于衷,助长了江东的气焰。

  如今梁国实力未恢复,又在攻伐关中,此时不出兵,难道还要等梁国恢复元气,一统北国之后吗?

  而且北伐也不是桓温一人的心思。

  晋朝还在,梁国就把《晋书》给弄出来了,分明是提前给江东送终。

  送终也就罢了,关键书里面将司马家贬的一文不值,士族门阀同流合污。

  王谢荀陈殷庾褚等江东大族有一个算一个,大书特书曾经干过的龌龊事,将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全都推在他们身上……

  当年桓温北伐洛阳时,见中原残破,万里丘墟,曾言:“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王夷甫便是曾经跪在石勒胯下乞活的琅琊大名士王衍。

  不过桓温心中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说。

  所以,晋室对梁国的不满日益加剧,如今争的已经不仅仅是正统。

  如果梁国统一天下,那么司马氏和衣冠南渡的士族们,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江东士族还是要些脸面的……

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诈

  很快,建康朝廷就收到了桓温请求北伐的奏表。

  与其说是奏表,还不如说是军令。

  这这道奏表比江东朝廷的诏令还管用,可以直接通行于晋国大片区域。

  桓温上表,当然只是通知朝廷一声。

  皇帝司马丕在御榻上打着哈欠,喜好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但长生没求到,反而服用丹药过多,把身体弄垮了,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却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不过朝堂上也没谁睁眼瞧他一眼,本来就是各方势力推举上来的皇帝,贤明与昏庸都无所谓,反正没什么实权。

  “桓温这是借北伐之名,消耗北府军!”司马昱眉间聚成一个“川”字。

  江东内部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既要与桓温斗,又要压制蠢蠢欲动的江东本土豪强,压力不可谓不大。

  “哼,他桓温还没当皇帝,凭什么随叫随到?合肥坚如铁石,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当年孙权六攻合肥不下,空耗国力,即便攻破合肥,后面还有寿春、彭城!”

  王坦之话刚说出口,忽然感觉此言有些不敬,这是在朝堂上,皇帝还在上面坐着。

  但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北府军若有三长两短,以后谁还能制衡桓温?”王彪之向御榻上的皇帝司马丕拱手,但身体却朝着司马昱。

  司马丕又打了一个哈欠,斜靠在凭几上,闭着眼睛打盹。

  “梁国国力未复,又用兵关右,此之谓穷兵黩武也,北伐势在必行,不可与大势相抗。”

  还是谢安明白事理,桓温官居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调兵遣将本来就是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

  如果朝廷推辞阻挠,然而立于不利境地,受人诟病,将更多的人推到桓温麾下。

  “难道就这么断送了北府军?”司马昱脸上皱纹挤在一起。

  北府军是谢家的,也是司马家的。

  合肥若是能打,桓温早就扑上去了,哪还轮得到他们?

  谢安慢吞吞道:“北伐,未必就一定要攻打合肥,我亲至东关,当面向大司马陈述利害,北伐成功,大有益于朝廷,亦有益于大司马。”

  王彪之、王坦之眼神一亮,司马昱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能坐在此间者,没人是酒囊饭袋,很快就明白了谢安的用意。

  “当”的一声,司马丕从凭几上歪了下来,冠冕脱落在地,也不捡起,直接躺下睡着了,发出一阵轻轻的鼾声。

  几人对望一眼,神色依旧平静……

  陇右。

  姚苌当然还有一战之力,事实上,这是他主动收缩兵力,将羌人集中在南安和安定二郡。

  南安坞堡成群,居渭水上游,俯视整个陇右。安定有萧关之固,扼守关中进出凉州之咽喉。都是战略要地。

  虽说丢了陇西、天水,但也减缓了梁军攻势。

  “秦凉二州皆大旱,梁军野无所掠,军无所食,数月之后自会退去,诸位不必担忧。”姚苌经历过大风大浪,眼下不过是小场面。

  “我军有七万之众,何惧苻雅、慕容垂区区四五万人马?”姚益生大为不满。

  其他几个羌酋也跟着嚷嚷起来。

  狄伯支拱手道:“梁军缺粮,我军粮食亦不多。”

  姚苌回到陇右,振臂一呼,远近羌人皆来依附,有近十万户,都指望着跟着姚苌吃肉喝汤。

  姚苌斜长的眸子斜了狄伯支一眼,嘴角卷起一抹笑意,“缺粮自有缺粮的办法,无需多虑,收好城池坞堡,待梁军粮草不支,可乘势掩杀之。”

  这年头对很多势力而言,粮食从来都不是问题。

  羌人们自己带了各种牲畜,牲畜吃完,还有其他办法。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心照不宣,也没大惊小怪,能跟着姚苌走到今日的,无一不是忠心耿耿之人。

  “禀报殿下,苻雅送来劝降书!”亲卫在外间喊道。

  “无论如何,我等也不会投降梁国,成为僮仆和奴隶!”狄伯支一脸坚决之色。

  “绝不投降,血战到底!”羌人们在西北虽然穷了一点,但西北风喝多了,骨头却硬了起来。

  姚苌哈哈一笑,“且看苻雅何意。”

  打开劝降书,洋洋洒洒千余言,从天下大势谈到华夏正统,总结起来就是一条,你姚苌已经身陷绝境,与其玉石俱焚,还不如归顺大梁,让羌人融入华夏,姚家也可延续香火。

  姚苌拿着劝降书,负手走出城楼,望着西南山川间若隐若现的坞堡。

  梁军正是被挡在这些坞堡外面。

  梁国不同于氐秦,苻坚为人宽仁,却志大才疏,对内疏于管理,姚苌能有今日,是苻坚给了他机会。

  投降梁国,就别想再统领羌部了,以后只能在洛阳当个富家翁。

  这让姚苌如何能甘心?

  姚家几代人苦心孤诣的返回关右,没到最后一步,姚苌绝不肯投降。

  “传令,本王愿意归附大梁!”

  “将军!”

  “秦王!”

  羌酋们大为不满,一场硬仗都没打,就要投降了?

  “姚苌,莫要忘记汝父汝兄之志!”有人干脆直呼其名,提着刀发疯一般砍向木柱,木屑纷飞。

  其他羌人受其情绪感染,望向姚苌的眼神渐渐轻蔑起来。

  不过姚苌脸上神色很平静,望着众人,轻笑一声,“兵者,诡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