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17章

作者:画凌烟

  最最后的局面就是,曹魏地盘大、实力雄厚,但是商业却处于躺平的状态。

  反观季汉,截然不同。

  当年董卓搞小钱的时候,刘璋是入蜀的道路给堵住了,小钱只流通到长安一带,就没有继续南下。

  季汉的铜矿也比较丰富,刘备、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就分别铸造过大量货币。

  对于地盘小、人口少的季汉来说,商业是其重要财政收入之一。

  这反而给了李衡后面大展身手的机会。

  当然,眼下给陇右卖纸,肯定是没办法收钱的,连洛阳那种地方都大面积钱荒,更别说陇右了。

  收粮食!

  没错!

  收这种硬通货!

  到了傍晚的时候,董宏回来了,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但他依然站立得挺直,脸上没有一丝不满的表情,可疲惫却掩饰不住。

  “明公,一共三十三户人家,每户五十亩田,都登记完了。”

  李衡接过来一看,顿时有些惊诧:“你腿没跑断?”

  “我让他们测量的。”董宏解释道,“其中有三个人是读过书的,会写字,只是逃难到渭南来,他们协助了我,我打算让他们来当吏员,申报我会提交。”

  “你安排好就行。”

  李衡心里嘀咕著,董宏看起来一板一眼,但做事的时候倒是灵活变通。

  “明公要不要见一见?”

  李衡笑道:“我不见了,伱觉得可以的人,那一定可以。”

  董宏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李衡这人这么相信自己。

  这时,王富贵急匆匆赶来。

  这一次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们一家子都来了。

  “郎君,郎君。”

  “你还有何事?”

  “多谢郎君为我们置办田,多谢董公帮我们置办田。”

  王富贵说完,让他的妻将一把蒲扇呈递上去,说道:“我们没有其它的财物,为郎君编制了一把蒲扇,请郎君不要嫌弃。”

  “多谢多谢。”李衡连忙接过来,“你们费心了,我都是在按照丞相的吩咐办事。”

  李衡看见王富贵身边站著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身形消瘦,显然是营养不良。

  这要是放在21世纪,绝不是这样的。

  王富贵说道:“不瞒郎君,我之前在陈仓县城外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些流民,而且许多百姓怨声载道,若是郎君能施仁政,必然会有更多人前来归附。”

  李衡立刻问道:“百姓因何而怨声载道?”

  “一是乡里有恶霸,无人管,经常欺扰百姓,收取口粮;二是陈仓县的粮税收得太高,到了六成,只要郎君施行仁政,百姓必然愿意过来。”

  董宏说道:“想必之前司马懿知道我们要来,命下面的人准备军粮,下面的人压榨了一部分。”

  “王富贵!”

  “在!”

  “你去告诉那些人,就说来我这里种地,粮食五五对分,犁来我这里领!”

  “好好,我这就去!郎君可真是青天!”王富贵大喜,但随即又问道,“若是人来多了怎么办,郎君的田分得过来么?”

  “你放心,来多少人,我给多少地,不存在不够的,犁也管够!”

  与王富贵一家人道别后,薛良感慨道:“这些人比郎君还著急,人人都想要有一个安稳的地方过日子。”

  一边的董宏却露出了冷笑:“明公,万一明日突然来了数百人,你的犁头够么?”

  “不够就造!”

  “哪里来那么多铁呢?”董宏瞥了他一眼,下巴又翘了起来,“做官最需要注意的是慎言,若是想通过信口开河将人骗过来,非长久之计也!”

  “田老伯。”

  “郎君,何事?”

  李衡问道:“你铁匠铺的铁从何而来?”

  田猛犹豫了一下,延伸突然变得有些闪躲。

  “田老伯,这事若是成了,知道你能得到什么吗?”

  田猛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李衡。

  “现在王师在前,丞相要在渭南大肆开田,需要多少工匠,需要铸造多少武器,你可知晓?”

  田猛摇头。

  “现在就是用人之际,你也不想你的儿以后一辈子打铁吧?”

  这话一下子就说到了田猛的心窝子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其实就是想依靠李衡,谋一条路。

  田猛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我知道后山那里有铁矿。”

  看著田猛憨厚的样子,李衡确认他没有说谎,也不是信口开河。

  后山?

  渭河南岸的平原南面的山,是太白山延伸出来的山峰,属秦岭。

  李衡脑瓜子飞速转动起来,他摆了摆手,让薛良和董宏都过来。

  “凑近点。”

  几人凑过来。

  “后山有铁矿。”李衡盯著董宏说道。

  董宏眼睛立刻亮了。

  “不要报上去,万一被杨仪知道了,你知道后果吧?”

  董宏呵呵冷笑道:“你能想到,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就好,我们组织人,去踩铁矿,薛良和田猛都会打铁,我们先把农具批量造出来。”

  薛良说道:“好!郎君,这事交给我,你放心!”

  “你造纸,田老伯打铁。”

  董宏却说道:“别怪我没有提醒你,现在不仅仅是划田这么简单,过一段时间人多了,粮食不可能马上长出来,他们吃什么?”

第23章 司马懿:蜀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纸?

  这个简单,找费祎去申请一批粮食就行了。

  以自己给费祎开药的友谊,费祎不会不帮自己的。

  而且费祎和杨仪之间存在著间接的角逐关系,杨仪那老家伙不看好自己,派法季去斜水东岸围田。

  那费祎必然会扶持自己,在西岸围田,这点小事没什么问题。

  看著一脸傲娇的董宏,李衡故意问道:“子陵有何策略?”

  “我可以去申报一部分,但最多只能申报一千石的粮食,毕竟你这里全部都是民屯,上面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粮食给你。”

  说到这里,董宏整理了一下衣袖,继续说道:“我给你的建议就是,这数日不要吸纳太多流民过来,否则地尚未种起来,粮食不够吃,把局面搞砸了。”

  一千石粮食?

  李衡脑子又开始转动起来。

  够一千人吃一个季度有余了。

  如果要给陇右的豪强输出纸张换取粮食,从现在开始算,出纸必须至少一个多月的时间,再找到中间人,两个多月过去了。

  把粮食运回来,四个月。

  四个月后,就是九月。

  关中平原一般是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

  现在是五月初,第一批地是可以赶上一波水稻的。

  尤其在渭河之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曲辕犁推广开,短时间内就可以犁出新地来。

  好在这些地以前都是田,除了草、犁了地就可以直接种。

  若是开荒就麻烦了,开荒还要培养土地,可能要好几年。

  按照这样推算,先招募两百屯田户过来,种田的时候种田,不种田的时候开渠、造纸、建筑、种苎麻、开矿、伐木、烧砖。

  这第一批种子人口,足够自己搭起前期的基础框架了。

  李衡脸上立刻露出了欣赏和敬佩的表情:“不愧是京师来的青年才俊,我居然没有想到,还好有伱啊!”

  “行了行了,今日的田都划定完,我现在回营,明日等我好消息吧。”董宏叹了口气,一副没有我你啥事都办不成的样子。

  “才俊慢走。”

  第二日一大早,李衡就到了“县衙”,他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却惊奇地发现,薛良他们比自己还要早。

  王富贵那些人已经开始犁田了。

  因为缺牛,现在都是用人拉犁,好在曲辕犁够省力,一个人握犁,两个人拉。

  所以一家人齐上阵,犁田问题不大。

  上午的时候,董宏直接把粮食带来了,这倒是让李衡有些意外。

  昨日一天的相处,他知道董宏是一个嘴上喜欢跟人争一争的人,但现在他必须得承认,董宏的动手能力也是一流的。

  “明公,一共一千石,费司马调人手协助的这一次运粮,所有的粮食我都清点了,这是出库时候的文牒,这是运抵之后的文牒,上面有我的签字,现在需要你的官印。”

  “哦,这里。”

  李衡稀里糊涂就把官印给盖了,盖完之后,感觉格外的轻松。

  董宏还真是个得力助手啊!

  上午的时候,王富贵不知道从哪里又拉来了一批人,人人面如菜色,甚至有的人衣不遮体。

  但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地前来登记上册。

  董宏一个个耐心地记录。

  李衡自己反倒显得有些多余,他于是在周围溜达了一转,发现薛良居然带著自己的妻和子来,正在搭起厨具煮粮食。

  “郎君,今日又增添了不少人,等董公登记完后,估计又要带著他们去量田,所以我提前把粮食煮上了。”

  “哦,你继续,我不打扰你。”

  李衡又走到田猛的铁匠铺,田猛铁匠铺里敲得叮叮作响,不断地有犁头、锄头、铲子从铁匠铺里出来。

  好家伙,三国时期的人,都这么勤快的吗!

  那我现在……干什么?

  李衡回头看了一眼大树,我要不去大树下睡一觉?

  转眼到了五月初九,李衡的“陈仓县”已经聚集了四百多人。

  汉军在斜水东岸也行动起来,开始大规模屯田,伐木、创建栅栏,将开始投入一些吏员,加强对民生的管理。

  当然,这些都是无形的,而且还只是一个雏形。

  至少如果一个魏军站在远处观察,只能断定汉军在屯田。

  傍晚,张虎带著一支魏军回了营帐。

  张虎摘下头盔,大步走进来,脸上带著笑容,大声道:“报大都督,我军在斜谷出口,杀敌五百!”

  司马懿大笑道:“好!虽然无法改变大局,但不断地给诸葛亮施压,让蜀军感到疲惫!”

  一听说在斜谷出口击杀了汉军,魏军其他将领大喜,纷纷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