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36章

作者:画凌烟

  不过在司马懿行动的时候,李衡也没有闲著。

  二月中旬,李衡向天下发布了《征讨司马懿檄文》。

  在季汉眼里,曹魏是贼。

  在这篇檄文中,李衡巧妙地回避了曹魏的正统性,而是用礼制向天下列举了司马懿的罪状。

  其一,在未得到主公曹芳的允许的时候,私自发兵占领洛阳,这是不忠。

  其二,无故杀戮自己的上官曹爽,这是不信、不义。

  其三,不分青红皂白,肆意抓人,屠戮无辜,这是不仁。

  这份《征讨司马懿檄文》快速在荆州传开,引起各方震动。

  与此同时,还向孙吴密集地发送。

  又动用私下的力量,将檄文发往豫州、兖州和扬州等地。

  二月二十七日,司马懿也看到了李衡的这份檄文。

  司马懿倒是没有愤怒,愤怒的是司马昭,他怒斥道:“李衡小贼安敢大放厥词!父亲,请给我三万兵马,我这就去荆州取那小贼项上人头献到您面前!”

  司马懿却闭目不言。

  “父亲……”

  司马懿沉默片刻,才睁开眼,提笔说道:“我给李济安写几封信,跟他说这是魏国自己的事,我本意还是想跟他继续做买卖的,让他不要多管闲事,有钱大家一起赚。”

  “难道父亲咽的下这口气?”

  “得咽下去。”司马懿不慌不忙地说道。

  “那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他们看到了,会是什么想法呢?”司马懿面色微微一沉,“李济安的谋略,我不得不服,他总是能找到最关键的点,但我们既然拿了权,就不要再顾忌王凌、毌丘俭他们的想法,他们如何想我们不私自猜度,安插好眼线即可。”

  “是的,现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切勿自乱阵脚。”司马师淡定道,“还有,李济安这个人也十分狡诈,多写几封信,多买一些新盐,至少数月,他会认为我们是想跟他做买卖的,等待我们调集了大军,备好重炮,定夺回襄阳!”

  接下来,司马懿又给李衡写信,在信中声泪俱下。

  先是表达了自己对李衡才能的肯定,自己活了六十几年,就没有见到你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比那个时候的孔明还卧龙呢!

  然后表达了自己对商业的兴趣,表示愿意扩大双方的商道,甚至承诺蜀国商人进入大魏,大魏会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最后表达了之前双方在关中有一些误会,想要打仗的不是我司马懿,完全是曹爽在朝中妖言惑众。

  现在他噶了,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世界和平了。

  济安,你一定要相信我啊,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这是为了双方的百姓,为了天下的太平!

  读完信的李衡,被感动都差点都要落眼泪了,可惜他当时在拉屎,不太方便擦眼睛,只好用司马懿的信擦屁股了。

  擦完屁股,李衡也开始给司马懿写信。

  他在信中也表达了对司马仲达的钦佩之情,甚至痛斥了曹爽的无道,认为仲达除掉曹爽,那真是为天下除了一大害啊!

  我李衡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赞成!

  至于仲达说的扩大边贸,那真是太好了耶!

  为两国百姓谋福祉,一直是吾辈毕生所求。

  之前在关中,那的确是误会,既然都是曹爽从中使坏,那他真是死有余辜。

  现在他噶了,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我们相亲相爱了!

  写著写著,李衡忍不住吐了,但还是坚持写完。

  写完后,派人送往洛阳。

  然后转身就去检阅军队,对内宣传司马懿马上就要调兵了,那些世家大族企图南下夺回襄阳,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他们的佃户。

  信送到洛阳,司马懿打开看后,也吐了,但还是坚持给李衡回信,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情。

  然后转身也去检阅军队,并且对内做政治宣传李衡那个小贼在荆州煽动平民夺取世家大族的田,现在他企图北上,把豫州、兖州、青州、徐州,还有司州等地,都变成荆州和益州那样。

  不管李衡和司马懿之间怎么演,李衡的檄文作用却是立竿见影的。

  三月中旬,王凌给洛阳上奏了一份奏疏,对司马懿在洛阳所作所为提出了质疑。

  王凌不是一般人,论年龄,王凌还比司马懿年长七岁,论出身,他是王允的侄子。

  论政绩,王凌的政绩可以写一长条不重样的,论军功,王凌也有一长条可以书写的军功。

  而且王凌雄踞扬州,手握扬州之兵,扬州是曹魏南线兵力最多的地方。

  司马懿刚夺权杀人,洛阳虽然被控制,朝堂上的官员虽然被重新任命,可是地方上呢?

  要知道,三国时期可不是宋明清。

  宋明清只要控制了京师,基本上可以号令全国。

  最多是地方上阳奉阴违。

  但三国时期,控制了京师,很有可能出现一个四世三公的人拔剑一声吼,十八路诸侯一起过来!

  所以,当接到王凌的信的时候,司马懿心里也开始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的王凌倒还不至于想要反司马懿,他也听说了曹爽做事的浮夸,认为曹爽的确是不能支撑起大魏的。

  他只是单纯的提出对司马懿行为的一些疑惑。

  司马懿很耐心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从空虚的国库,到废弛的军队,再到曹爽党羽的大肆敛财,来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

  最后,他还把曹爽当年在凉州私通汉军的信,以及去年私通李衡的信,发给了王凌。

  至于那些信到底是不是曹爽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曹爽的笔迹很像。

  王凌是忠于曹魏的,当他看到这些证据,顿时大骂曹爽,并且再一次写信向司马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言语中多了几分对司马懿的敬佩。

  可是,司马懿却知道,王凌心中已经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进入四月,李衡一边继续给司马懿写甜蜜的信笺,一边密切地关注斥候发来的各种情报,一边开始调动精锐。

  他准备先下手为强!

  

第318章 司马懿玩鹰被鹰捉!

  延熙二年四月初五,李衡率先发动南阳之战。

  当天,他亲自统帅三万大军北上,剑指南阳郡。

  四月初六下午,在宛县的陈泰刚收到司马懿的信,司马懿在信中嘱咐他一定要再三加强防备。

  陈泰也一直遵照司马懿的嘱咐,他先后在宛城南面修筑了三座城寨,又在新野附近修筑了三座城寨。

  在宛城到新野的这百里距离,布下了坚固的防御纵深。

  但让陈泰震惊的是,这天下午,他刚读完司马懿的信,就收到了前线的军报:蜀军北上了!

  李衡发兵之前没有任何迹象,甚至在前天,陈泰还收到李衡发给他的关于最近魏国商人违法的斥责信笺。

  在信中,李衡很严肃地强调了两国贸易,应该遵守规则。

  言语之间,摆著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

  可没想到,转眼之间,李衡就出兵北上。

  陈泰看完后,顿时大怒:“李衡小儿欺人太甚!”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狠狠地冲击了一把陈泰的心理防线,然后开始急迫地调动兵马

  然而,在陈泰转身去调动兵马的时候,李衡已经兵临新野。

  至于新野和襄阳之间的自贸邑,李衡完全无视掉,并且绕开了。

  当天未时,新野城头的魏军看到远处浩浩荡荡的洪流向这边涌来,无数的脚步声像是海浪一样回响在天地间。

  尘埃四起,各方震动。

  其他三座城寨收到消息,立刻在仓促之间集结兵力。

  左襄城的守军王侃带著三千魏军出城,准备趁著汉军行军对汉军侧翼发动突袭。

  他的军队刚刚出城不久,就遭遇了一支汉军的突袭,一炷香的时间内被打残。

  王侃本人逃回左襄城,用被子把脑袋捂起来瑟瑟发抖。

  其他两个城寨本来在讨论要不要出兵和新野形成掎角之势,结果很快情报送回来,王侃三千兵马刚出去就成了肉包子。

  这哪还能打!

  赶紧命令下面把城池关严实一些,然后把所有的守军派到城头,连一只苍蝇都必须抓过来碾死。

  新野守将张深派人去传话,命令他们随时准备出兵。

  出兵?呵呵呵,这个事你说得不算,我们得向陈玄伯请示!

  半个时辰后,汉军抵达新野城下,新野守将刚派使者出来,准备过去义正辞严地斥责汉军。

  结果汉军的重炮已经架上了,使者抬头看到数十颗巨大的石头划破虚空,朝新野成的土夯墙砸去。

  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响彻在四周。

  石头在墙壁上留下一个个浅坑,砸烂城垛,碎块飞溅,激射中城头士兵。

  还有士兵被石炮砸中,飞下城楼,摔得血肉模糊。

  “快!快进城……”使者吓得连忙往回跑,但守城的士兵一看情况,却已经开始关城门。

  “等等,我还没有进城,我还没有进城……”

  使者还没有说完话,突然感觉到天上的太阳仿佛被乌云遮住了,他猛然抬头一看。

  只见那满天的箭矢,如同一片巨大的黑云,遮蔽了天日,朝城墙上飞过去。

  无数密集的响声回荡在周围,里面掺杂著数不清的惨叫。

  有的士兵没有被重炮砸中,却被箭雨射成了刺猬。

  甚至有的直接被冲击飞下城墙,面目全非,成了黏在地上的一摊肉泥,鲜血喷洒得到处都是。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也太凶猛,南阳的魏军从来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开端,就出现如此可怕的局面。

  军心转瞬间就崩了。

  被射中腿的魏军在城楼上爬行,其他无数魏军哭著喊著往城下跑,有的甚至直接跳下去,摔断双腿,却顾不得那么多,往前面爬行。

  “到底发生了什么!”

  城内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有人看到城墙上密集的人落下来,像下饺子一样,顿时懵了。

  惊恐和绝望的情绪充斥在四周。

  但汉军的进攻没有丝毫减弱,更多的重炮轰击在城墙上。

  城墙发出沉闷的响声,颤抖著,在重炮愤怒的咆哮下,开始出现裂痕,然后颤抖、崩塌。

  那城墙一崩,汉军军阵中便发出了铺天盖地的声音:“杀!杀!杀!”

  张深本来还想组织兵马反抗,刚赶到南城附近,看到那可怕的一幕,别说他能组织人了,他本人都傻了。

  跑!

  张深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字。

  然后他调头就跑。

  其他人看到主将跑了,也跟著跑。

  百姓看见官兵跑了,也跟著跑。

  但显然谁都逃不掉。

  汉军已经把城池围起来,等北城门被打开后,逃出去的人,面对的是一个个已经等待多时的汉军。

  于是,这些人只能跑回去。

  等到傍晚的时候,张深被自己人绑了,押送到李衡面前。

  其他三座城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别说打辅助了,连动一下,都不敢动,也是在傍晚的时候,纷纷派人过来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