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美女如云/武侠之花间邪王记 第128章

作者:关节炎

直到现在,江都宫中,上自隋帝杨广,下至宫女太监,居然仍不知兵乱将起,还在纵情享受,狂饮滥醉。

独孤策冷声自语:“真是死不足惜。”

时光倏忽,转眼之间,已至三更时分。

江都忽有大风刮起。

起风时,虎贲郎将、骁果统领司马德戡,于江都城东门外,聚众数万人,点起大火,正式发出了兵变信号!

第一卷 167,皇朝末路,不负臣节【1】

江都东门外,大火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

泊于江都城南,长江江心中的五牙大舰上,也能看到那冲天红光。

但独孤策无动于衷——他本就没打算拯救杨广这位只用十余年时间,就能将一个地球最强的盛世皇朝,败至穷途末路的史上最强败家子。

他的目的,只是在大隋王朝的尸体上,为自己攒一笔升仙的资粮。

江都宫中。

隋帝杨广还没有休息,仍在宫中与一干妃嫔饮宴取乐。

见到火光,又听到宫外喧哗声,杨广向光禄大夫裴虔通垂询:“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裴虔通回答:“回陛下,没什么大事,只是城外草坊失火,外面的人正一起救火呢。”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过问此事,继续他通宵达旦的狂欢夜宴。

这位末路帝王却不知道,裴虔通这个深受他宠信,并得他封赐“莒国公”贵爵的“心腹”,早已是宇文化及兵变阵营中的一员!

独孤阀老一辈中的高手,独孤策这一世的叔叔,与宇文化及一样,官拜右屯卫将军的独孤盛,今晚并未当值宫中,而是在自己的将军府中休息。

他被城外震天喧哗惊醒,又看到城东红光冲天,本能察觉到不对。刚要带兵进宫保护皇帝,一个老太监突然出现在他卧房中。

“韦公公!”看到那老太监,独孤盛蓦地一惊,问道:“城外情形不对,公公为何不在宫中保护陛下?”

问话时,他满脸警惕地看着韦怜香,暗自提聚功力。

韦公公韦怜香,乃是皇宫内的一位老太监,从文帝时代,一直在宫中服侍两代皇帝,武功深不可测。今日形势不明,他本不该离开皇帝半步,就算皇帝派人来宣独孤盛觐见,也不该派韦怜香来。

所以独孤盛这才暗自警戒。

“独孤将军不必多疑,老奴不是来与将军为敌的。”韦怜香笑眯眯地说道:“老奴此来,非但不是与将军为敌,反是要来救将军一命。”

“救我一命?”独孤盛冷笑:“除了陛下,谁能要我的命?陛下又怎可能杀我?”

“咯咯,将军大意了。”韦怜香阴森森一笑:“除了陛下,还有宇文化及,可以要将军的命,也非常想要将军的命。这一点,将军应该心知肚明。”

“宇文化及?”独孤盛悚然一惊,心念疾转之下,脑中灵光乍现:“城外的动静,是他闹出来的?他要兵变?”

独孤盛在江都呆了这么久,又跟宇文化及处处作对,对宇文化及非常了解。

他早知道,宇文化及有不臣之心,迟早必会生乱。也曾屡次向隋帝进言,可惜隋帝不纳忠言,仍然信任宇文化及。

独孤盛不是宇文化及那样的野心家,他是保皇党,皇帝不下命令,他再怎么怀疑宇文化及,也不敢擅自诛杀他。因此,哪怕知道宇文化及会闹出大乱子,他也只能暗中戒备,被动应付。

正因了解宇文化及,此刻独孤盛只需稍一转念,便能明白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宇文化及兵变,公公为何不在宫中保护陛下?”独孤盛质问一句,又连忙披甲佩剑,口中迭声道:“不行,我得赶紧进宫,保护陛下!”

“将军,大势已定,非你一人之力能够挽回。”韦怜香阴森森说道:“将军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带上心腹、家人,随奴婢一起出城。如此,才能保住性命。”

“随你出城?”独孤盛怒视韦怜香:“竟敢蛊惑本将弃职潜逃!你究竟是什么人?”

“老奴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韦怜香道:“只是有人不希望独孤将军,就这么白白死在这里,才委托老奴来给将军传个信儿。”

“谁派你来的?”

“不是派,是委托。这一点,独孤将军别混淆了。虽然老奴非常钦佩甚至恐惧那一位,老奴的顶头上司,也提醒老奴不要与那一位作对,但那一位倒是如传言一般温文有礼,即便是对老奴这身体残缺之人,仍然用了个‘请’字。既用了请字,便不是派遣,而是委托。”

韦怜香说这番话时,老脸上居然有种“荣幸之至”的神情,好像能被“那一位”用一个“请”字,来委托他跑腿传话,是一件令他深感荣幸的事。

之所以会如此,全因为韦怜香,乃是阴癸派的人!

他是阴癸派的秘密长老,奉命潜伏皇宫,自文帝杨坚时代,便一直在宫中卧底。他武功极强,虽不入魔门八大高手之列,却有上榜的实力。

当然,和魔门第一高手,阴后祝玉妍比起来,韦怜香的实力还是要弱上一些的。正因此,他对五招击败祝玉妍,一剑震得阴癸派大半精锐不敢出手的独孤策,又敬又怕。

而当独孤策遣人送来一封信给他,请他去“说服”独孤盛撤离江都时,韦怜香虽惊疑独孤策何以得知自己的秘密身份,但同样因此深感荣幸。

加上最近派中传闻,阴后似与独孤策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韦怜香便决定接受委托,来“说服”独孤盛离开。

独孤盛满脸的不耐烦:“派遣也好,委托也罢,让你传信的,究竟是谁?”

韦怜香微笑:“委托老奴之人,正是将军的侄儿,天下第四位大宗师,剑神,独孤策。”

二月十三,独孤策一剑断铁索、沉战舰,立威竟陵。

今日已是三月初十,时间已快过去一个月。竟陵冲突,已经满天下传开。独孤策当世第四位大宗师的名号,已经叫响。

因他神剑立威,世人便送他尊号:剑神。

这尊号很俗套,但三大宗师的外号,也都没怎么惊世骇俗,叫起来都很俗套:散真人宁道奇,武尊毕玄,弈剑大师傅采林,全是直指其最显著特点,又朗朗上口,比较亲民的称号。

世人送给独孤策的“剑神”尊号,自然也是大宗师的一贯风格。倒不能怪第一个叫出这个尊号的人,没有新意。

“是策儿?”独孤盛呆了一呆,“他已知道宇文化及兵变?他在哪里?”

韦怜香笑道:“独孤公子如今正在江都城外,驻泊于城南江面上。”

独孤盛奇道:“他竟已至江都,为何不来保护陛下?反要叫我也弃职逃跑?以他武功,若来保护陛下,宇文化及纵掀起兵变,也攻不进江都宫中!”

“这老奴就不知道了。”韦怜香笑眯眯说道:“独孤将军不如亲自去问一问独孤公子?”

独孤盛刚想说“我这便去问策儿”,忽然想起身职责在身,摇头道:“不行,我得进宫保护陛下!”

“将军若一意孤行,老奴就只好得罪了。”韦怜香笑容收敛,又变成阴森表情:“承蒙独孤公子看得起,委托老奴办事,老奴又怎能将事情办砸呢?独孤公子既委托老奴,想来早已料到,将军不肯轻易离开。”

说话间,他缓缓探出手来,枯老的手掌上,闪烁着晦暗难明的奇异光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独孤将军,你再不肯走,老奴便只有击败你,押你去见独孤公子了。”

感受着韦怜香那深不可测的恐怖气机,独孤盛顿时脸色大变。

片刻后,韦怜香走在独孤盛身后,佝偻着腰背,仿佛独孤盛的影子一般,跟着他离开了将军府。

到了将军府外,独孤盛才发现,他的心腹、家人,居然早已准备妥当。上千人马、数十辆马车,早就等在府外长街上,就等他来启程了。

独孤盛面无表情地说道:“公公好手段。”